当下

传喜法师:享受生命真实的富贵

享受生命真实的富贵信念是人心灵的一种资产,你拥有了这种信念的资产之后,你在任何空间,遇到任何境界的时候,都会变成我们所说的灵性资本。一个人既需要物质的东西来维持生存,更需要精神的东西来安养和超越。因为当一个人顺利的时候,他的财富、人气足以支撑他自我的存在。当物..

追查来世的因果 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行脚云游。一天在日落时借宿于一村户,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了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正要上路,最小的弟弟就对两位哥哥道:“你们两位前往参学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两位..

动人感悟:佛法之道 是让心回家

鸟有巢,兽藏穴,人宜居,此自然之道也。人行千里,思乡之情不减,命丧他乡,终究魂归故里。我们的家园,是眷属共同生活的地方。那里生养了我们,给我们以更多的包容,蕴育了我们的心智。生于斯长于斯,从那里走出去,更希望回归那个地方。家,便成了我们的根,离开了家的人,就是..

济群法师:人生的导演

济群法师:人生的导演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后来,又成为孩子的父母。与此同时,还担纲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社会身分。事实上,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不过下场片刻,又会换上另一..

延参法师:命运的背后

堪破命运的背后人生之旅,前途渺茫,命运难测,世事无常。人们一边为命运努力着,一边翘首期盼着未来,对未来充满幻想,总想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模样。但是,人们都只是一心想知道命运的背后是什么,却没有人把眼光放在命运的正面。殊不知,决定命运背后的是它的正面。正面不努力..

净慧长老: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智慧、慈悲、功德、庄严,虽然有本自具足的一面,其关键还是在于修为如何。本自具足的东西,不能自然而然地..

我们现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这里有两个颂,主要是强调在修行中,念头到底有多重要?‘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们现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我们一念..

如何克服人生的种种恐惧

网友:顶礼法师!法师您好。我是一个25岁的小姑娘,很没有安全感,因为家人近几年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我时常很恐惧,恐惧家人会不健康,会不平安,总是靠念佛号让自己安心,我现在每天都在抄写心经,要怎么克服这些恐惧的感觉。学诚法师:恐惧没有用,要好好造善业,积累福德。佛..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弟子生在一个彼此夺命的恶缘之家,母亲己被家人气死十余年。近来,我也得了绝症——炎性乳癌,我一直在发“唯愿舍世寿求往生”的愿。请恩师开示增上弟子往生的信心。大安法师答:你既然修学净土七八年了,如果你的家庭的恶缘还没..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罪业,为何临终还能往生,一生罪业和几句佛号,谁轻谁重?被杀的牛要..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沤。因众生不识本心,所以,世尊以无尽悲心示种种法门,欲令众生尽此一生即可圆转五浊,成就菩提道果。而在诸多法门之中,净土持名一法则如一枝芬陀利横处五浊,不仅契理契机、三根普被,且因其词约义赅、谛理精微而..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狱、饿鬼、畜生是哪里产生的?也没有离开当下的这一念心。因此,一念觉悟的心,可以让我们成佛;一念迷的心、愚痴的心、嗔恨的心,也可以让我们堕落。当我们明白了是心可以作佛,就要善用这颗心。一个人有什么样..

念《地藏经》是否会招来孤魂野鬼

问:师父,听说经常抄写和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会招来很多孤魂野鬼,是这样吗?如果是的话,会不会影响自己家人的运势?本意是想回向给听到的孤魂野鬼和冤亲债主以及亲友、宠物等。恳请师父指点一二。感恩师父!学诚法师:地藏经是大愿地藏菩萨的行谊,佛陀慈心宣说,处处慈悲、..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要用殷重的心来念这句佛号,我们才能截断生死之流,叫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所以了解这个,我们就得要为死亡..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极圆极顿,..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又由于内在的很多障碍,容易走火入魔。我们常常会接到这方面的报道,尤其是靠自力修禅定、修止观等,走火入魔的概率就更大了。原来曾跟一位寺院的住持和尚交流,他..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基督教也是佛法吗?某某功也是佛法吗?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一切法都是佛法”的内涵在于,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性。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在待人接物中,在语默动静中,在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体认佛法。只要具备..

净慧长老:外在的和平

净慧长老:外在的和平外在的和平要以内在心灵的和平为前提,而内在的和平要从把握好我们的当下一念开始。学佛修行的人,千万不能逃避责任。逃避责任就等于退失菩提心。不依靠任何人而独立生存的人是没有的,包括佛在内,因为没有了众生就没有了佛。我们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

“心”的两种状态你每天都在体验

心不可见,但“心”的两种状态你每天都在体验壹在佛法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性的问题。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感受当中,都想获得那种幸福,那种归属感,那种对未来生命的了解或者创造。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是心的展现,这是佛教对世间生活的一个总结,所以了解心性是非..

净慧长老: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智慧、慈悲、功德、庄严,虽然有本自具足的一面,其关键还是在于修为如何。本自具足的东西,不能自然而然地..

大安法师: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罪业,为何临终还能往生,一生罪业和几句佛号,谁轻谁重?被杀的牛要..

如何破我、法二执得真智慧(续一)

----摘自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续一)「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佛对王位,有如是看法,不论国王与诸侯,虽说有权统领一方,有荣华富贵,但也是三更一场梦,因为王位之兴废存亡,与窗隙之尘埃,白驹之过隙,有何异哉,都是转眼即逝。假使能活到一百岁,终归会..

净慧长老:命运并非不可改变 关键是用对方法

destiny剧照(网络图)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智慧、慈悲、功德、庄严,虽然有本自具足的一面,其关键还是在于修为如何。本自具足的..

佛教小故事:朱善留的故事

《佛教小故事》朱善留的故事朱善留与一位师父相往密切,每隔数天就去寺院看望师父,这位师父常常开示他说:“多念佛,多念佛!”朱善留总是回答说:“待我把三件事完成后吧。第一件事:要将父母坟墓重修。第二件事:等儿子结婚后。第三件事:先把女儿嫁出去。”时隔数月,师父不见..

修学佛法的三个要点 学诚法师帮你总结好了!

学佛(资料图)当我们真正发起广大的利他心、长远的菩提愿时,一定会关顾整体、缘念团体,一定会通过了解与理解获得佛法的正解,也一定会付诸行动,努力服从师长教授、服务同行善友。而当我们真真正正做到服从和服务时,一定会加深对整体事相的了解和对宗旨理念的理解,也一定会在与..

星云大师:最好的抉择

星云大师:最好的抉择不要同归于尽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宋·怀志最好的抉择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行脚云游。一天在日落时借宿于一村户,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了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

宏圆法师:只有放开痛苦,才能抓住幸福

如何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这是古往今来很多哲人智士苦苦求索的古老命题,因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天性,我们今天就跟大家来聊一聊如何才能获得幸福,那就是:只有放开痛苦,才能得到幸福。或许有人会问,放开痛苦,谈何容易。你能让我的身体不受病痛的折磨吗?你能让我的亲人死而复..

目睹骨肉分离的情景掉眼泪,对修行是否有碍

一信徒问师:师父,看电视时,目睹骨肉分离的情景,会掉眼泪,对修行是否有碍?师答:电视是高科技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时代产物,它的原宗旨是利用新媒体来倡导文明,宣传正义、引人向善,但因为是人在操作,不同的人对其融入了不同的个人概念,故对不同阅历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与..

净界法师: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不要用生灭心来修学,应该把这种杂染心提升到清净心。你要安住在你的“本来面目”,安住在你的“清净本性”来提起佛号。比..

道证法师: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有人是轻轻地打、散散漫漫地打,这样每天打一百下,连续打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