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需对三宝升起极大的信心(资料图)昨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佛多年,仍长养不起来道心?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学佛多年了,我对三宝的信心真的建立起来了吗?如果真正建立起来对三宝的信心,那一定相信佛陀所说的话。一个出家人,既为佛子,就一定要听佛的..
解脱
虚云老和尚:神通并不稀奇
虚云老和尚(资料图)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后须照佛..
【法眼看世间】出家真的是逃避生活 苟且偷安吗?
化世俗烦恼我执的情爱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爱(资料图)在这物质文明的发达时代,人们感觉不到幸福,反倒对前途感到越发的迷茫和内心的苍白无力,而清净的修行生活则显得稀有难得。出家人,虽走出了小家,却走进了大家;虽已辞亲,但是爱却并没有割断,只是此时的爱已经升华,已从世俗..
大孝还是不孝?一位出家人的真情告白 我含泪读完...
出家(资料图)亲爱的爸妈:您们好! 随着春节日渐逼近,我把自己出家前后的岁月作了一个深入的反思,又把是否还俗的问题,反反复复思惟了无数遍。现将深思熟虑的结果,同二老作一个汇报和沟通。因为我妈不识字,所以请爸爸将此信大意,向我妈清楚的解说一下。爸,您和我妈辛辛苦苦把..
一诚长老: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拜佛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图片:佛教摄影论坛作者:铁甲车)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题,这才是拜佛的真正用处所在。和身边的..
三宝的门没有门槛 为何你偏偏进不了?
多去亲近三宝(资料图)慈舟老法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里说:“我们修行,一定要入其门,得其要,这样才能很快地进入。反之,如果得不到入门的钥匙,锁打不开,恐怕修行一辈子也不能入得其门。要说三宝的门,是没有门槛的。没有门槛也就是人人都可以进入的,但是有人偏偏进入不了..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慧广法师答:刚刚看到一个故事,分享给你。有个骑士非常喜欢骑马,无论白马,还是黑马,他都喜欢,有时也喜欢毛驴和俏皮的骡子。换句话说,只要把动物当坐骑,他就非常喜欢。有一天,他问智者..
一诚长老: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就是源于这样一件事:世尊在毗舍离国的时候,有位迦兰陀村须提那子,是村中财宝很多的富家子弟,由于对佛法信心牢固,因而跟随佛陀出家行道。当时谷贵,比丘乞食难得,须提那子心想:“不如带比丘们前往故居迦兰陀村乞食,因..
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 不要那么自我!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里有这样的偈颂:“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所谓“薄德”,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就不会活得自在。“少福”,是因为你不去耕耘,你把人生看成具有实在性,所以这样的人..
太虚大师:缙云峰上慧日红 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思想成熟期
文:中国佛学院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思维和抉择,直至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缙云山,构建起完整的人间佛教思想理论体系,标志着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成熟完备。早在1926年7月,太虚大师在杭州作《建设人间净土论》。缘起于山东臧贯禅之一再函请。大师所论..
净慧长老:人的内心要和谐
净慧长老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人的内心要和谐,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家庭要和谐,必须从慈悲孝敬、友爱尊重做起;社会要和谐,必须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起。处理烦恼的方法:第一,要求自己;第二,学会谅解他人;第三,晓得感恩和奉献;第四,惜缘惜福。优化自身素质靠..
观空法师:吉祥胜妙智德赞 献给文殊菩萨的赞偈!
文殊菩萨像(资料图)【吉祥胜妙智德赞】观空法师译敬礼孺童相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谁之智慧离二障云犹如净日极明朗所有诸义如实观故胸间执持般若函诸有于此生死牢狱无明暗覆苦所逼众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韵音语如大雷震烦恼睡起业之铁索为解脱无明暗除苦之苗芽尽皆为断挥宝剑从本清..
人生的结果 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没有结果!
缘起性空(资料图)见世出世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所执之境本无者,彼入佛陀所喜道。我们好不容易建立了出离心跟菩提心,这两个心一定要建立在一种空性的真如本性之上,这个出离心、菩提心才能够坚固。如果你这个出离心跟菩提心建立一种有所得的攀缘心,是不坚固的。那么怎么样才..
圣空法师:什么叫都摄六根?
摘自《51届楞严法会》答:就是六根清净,我们现在六根不清净,才有六道存在,六根清净了六道就没有了。六根清净就是六种解脱,就是六波罗蜜,就是六种震动,就是六种神通,就是六种智慧。我们的六根不清净,六道就开始了。怎么不清净?眼睛看到,就执着;耳朵听到,就分别;舌头尝..
明生大和尚:如何以深信切愿 念佛往生净土
如何念佛往生净土(资料图)法门无高低,只有是否契机,是否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烦恼和依报正报都不同,修行的途径和路径就不同,就算修学同一个法门,也会有不同的成果。所以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法门可以是共性,但修行的方法是个性的,因此无论修行何种法门都要找..
从信仰式的修学到智慧的修学!
如何修学(资料图)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是依止一个信仰。这个信仰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对三宝功德的信仰,我们相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它一定有能力能够救拔我。所以我们对于..
传喜法师:生死是最大的事情
生死是最大的事情佛的光为什么能照到我们人间来?如果佛光是一个高维的,高能量的,那它为什么能进入到我们低维世界里来,就是因为佛悲悯我们众生。我们也要向往,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光就是佛光普照的光。用现在的理念来说,就是三维的人要念四..
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
一信徒问师: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师答:刚刚看到一个故事,分享给你。有个骑士非常喜欢骑马,无论白马,还是黑马,他都喜欢,有时也喜欢毛驴和俏皮的骡子。换句话说,只要把动物当坐骑,他就非常喜欢。有一天,他问智..
乘宗法师: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福报感觉“利润”的回馈比较多一些。修智慧,一般人很难感觉有什么“利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这样去供养布施,能不能让事业更顺利、身体更健康。但是很少在关心要如何修学,才能让我们的心彻底的从轮回的泥沼里面解脱,我们..
大安法师: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福——人天福就谈这个问题,这跟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地吻合。“念佛之人必须”,印祖用了一个必须的概念,也就是说,能做到这四句话才叫念佛之人,做不到就没有资..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是人;所以杀人犯罪,而自杀既不慈悲也无智慧,也是有罪。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以自杀来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呢?因为当一个人在面对极度恐惧、无奈、厌倦之时,会对自..
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此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说听来的一句话就觉得是自己的。因为听来的只是闻的智慧,还不是思的智慧。你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确认这个世界就是无常的,在心中给予肯定。就像我们操作完了电脑程序,要点“确认”一样..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在佛法则是「生灭不已」。因为在生的同时,已经有了灭的、坏的现象,事实上,生灭是一体的两面,同时进行。无常的现象,可分三类的四相,来解释说明:1.生住异灭..
圣严法师:提起与放下
提得起。放得下现今社会到处有着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变动的缘故。当我们的身体在跟著社会脉动而在动的时候,还要保持心不动,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如何能在动中取静,一方面须有正确观念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有踏实的修行工夫。以下我们就来谈如何‘提得起·放得下’。一、..
真忍辱是平等,不分别是君子
一信徒问师:阿弥陀佛,师父好,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小人让自己当众难堪是应该远离加检讨自己的过错,还是应该至之不理,任其陷害修习忍辱呢?最重要的是不是你看对方是小人自己也成小人了呢?请您慈悲开示,无限感恩您。祝您新春快乐!师答:小不小人的先别管,先确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是..
【法眼看世间】汉传佛教逐渐衰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汉传佛教逐渐衰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汉传佛教后来逐渐衰败,我相信有许多原因,但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就一个字"狂",狂禅,狂净,狂密,狂知识,狂五阴魔盛,狂傲慢,狂富豪,狂权贵,狂崇拜,狂禅: 还没坐几天禅堂,读几本祖师语录,心未参透,狂心未歇,把自己当作开悟了,..
人,生而孤独 佛教有没有办法?
怎样排除内心深处的孤独?(图:一个one)当我们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排除这种难忍的心痛呢?我们是否想到过孤独具有不可思议的微妙功用呢?我们是否知道孤独其实能给我们无穷奋斗的生命力量呢?你是在孤独中挣扎呢?还是在孤独中沉默?抑或在孤独中再生?这里,我们对于孤独的解..
传喜法师:修行要超越外在的干扰
修行要超越外在的干扰其实我们每天都是像今天天上的云一样,它都是飘过去就飘过去了,再不可能重复。生命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那个不生不灭的,我们在这个无常的苦海中漂泊,无论你是带着黄金的手铐脚镣,还是带铁的,还是带着荆棘的手铐脚镣,这个六道只不过就是轮回,这个手铐脚镣..
一代高僧玄高法师: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
玄高大师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一个姓魏的人家。主妇寇氏半夜梦见天竺僧人将无数鲜花洒在自己的居室内,早晨醒来,便有了身孕。第二年二月八日,生出一个男孩。这天,家中弥漫了奇异的香气,不知从何而来的光明照耀墙壁,很久才熄灭。母亲看孩子生时..
星云大师:生死的意义
禅师一生参究“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来找寻生死的答案人自出生后,就有生命,就会面对生死。其实,人也不是父母生养我们才有生命,在没有出生以前,本来就有生命,只因隔阴之迷而忘记了,因此禅师一生参究‘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来找寻生死的答案。此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