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问: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应该只有功德没有业障啊!通常是法体安康,为什么偶尔有时也会示现重病缠身?感恩法师!宏海法师答:这位同修真有意思啊,你都说了,"示现重病缠身",那么应该没有疑惑,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不快呢?这个就是无常嘛。一天就过去了,那你生死了了没有呢?我刚才在下边,一个甘肃的在家人,年纪并不大,他说心里闷、头晕啊。这是年轻人啊!你看这个怎么得了?黄泉路上无老少,你不要看你们这些小朋友,老..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修行,持戒律、修苦行,很尊敬他,就跟随他出家。他出家之后也跟他的师父一样很精进修行,深入禅定,并证得四褝。有一天,他到一个施主的家里接受供养,在闲聊中他..

观音菩萨能不能让彩票中奖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闹的地方,往往是没有真理的。如飞蛾扑火,看起来很热闹,往往自取灭亡。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束缚。"因为着相,我们今天看到的观世音菩萨,其实..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对西方净土的因、果、事、理,依报、正报的功德庄严,往生净土的殊胜利益,往生的正因和违缘,西方净土的不共优点,修持净土的方法,阿弥陀佛的大愿海,弥陀名号的功德等等,都要由多闻才能了解。多闻之后,又要多思惟忆念。..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岁才死。死是没有规定的。大家都活到九十岁?不可能。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你在用功的时候障碍会很多,并不是一帆风顺,不要想我这一天很..

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些人怕看到死人,他没有想过我们也会死。这个世间人很奇怪,譬如说,学校里有一次带了一群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因为学生从来没看过人的骷髅,结果进去一看到人的骷髅,那些孩子竟然被吓哭了,很害怕。其实那个就是人的真相,我们..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着障碍。禅病主要表现在身心两个方面。身体方面的常见禅病,如习惯性的不当坐姿、持续的疼痛、劳损、变形、生理异常与障碍。心理方面的常见禅病,如忧愁、悲伤、狂喜、我慢、幻想、臆想、着欲、着空、知觉扭曲、情绪错乱、出现..

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李圆净编印光法师鉴定)饬终津梁提要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正念。此饬终社之所由结集也。饬终云者,即助生之谓也。盖以行人当此时节,得人开导而辅助之,则欣厌心生,贪爱情息,耳闻佛名,心缘佛境,自..

带业往生释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凡夫众生没有清净心,有清净心的唯有佛,菩萨只有程度不同的清净心,绝对的清净唯佛。现在问题就是,在我们散乱的、妄念的心里面,一定要投下一个菩提..

《楞严经》是末法破邪显正的斩妖剑

关于《楞严经》,来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谛的法师,冒着生命危险从印度把它带到中国来的。怎么带来的呢?他把胳膊割开之后,把《楞严经》经绢藏到里边。带到中国之后,剖臂取出经绢,没有办法辨认字迹,因为它都已经成为一团血块了。当时,唐朝的宰相房融很发愁,他的女儿给他出..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第一个观察因缘是无常的。你说你今生福报很大,对不起,这不决定,因为你这个是做梦。你今生是个好梦,你可能下一个就是一个不好的梦。所以生命是动态的,它不是一条直线;人生是抛物线的,你有得意的时候,你..

手机的利与弊

随着高端手机的发展,由手机带来的隐患也渐浮于水面,成为社会的忧患,如手机带给儿童眼睛的危害;手机让人变得冷漠;手机令色-情泛滥;儿童沉迷手机导致户外活动减少,等等。那么,手机的利弊及其影响如何呢?这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要从两方面来切入,一则自利,一则..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从不修行。这一天,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的生命实际上只剩下七天的时间了!佛陀担心他死去堕落三涂(又作三途、三涂恶..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畏惧来世贫穷、困苦,应该怎么办呢?唯有修布施、供养,作种种功德,广集福慧资粮。过去,有一位国王名叫难陀,积聚各类珍宝希望带到后世享用。当时国王下令全国百姓毫无保留地献上奇珍异宝,由于太过..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僧与三位大德的经验作出的。福建省有位妙智长老,专修消灾延寿药师佛法门,2003年去世,世寿106岁,数年后开缸,成就肉身舍利。本人有幸为之安座。他105岁时,还赴六省朝圣。他倡导:1、三勤:脑勤、手勤、脚勤。2、三静:静心..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是梦中的一个角色。既然知道人生的经历是梦境、是幻觉,那么还要为这个结果患得患失吗?大可不必啊。还要焦虑,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要修在当下,阳光人生。当你不纠结忧虑的时候,你与人相处就会平和,分..

人生的四点箴言

朋友的可贵,在于能够相互劝善规过,所谓“以苦口为良药,救自救他;以良言为针砭,利己利人。”做人很多时候需要善知识好友的提携、指导,如孟郊的“劝友诗”说:“人生静躁殊,莫厌相箴规。”别人的忠言劝谏之外,能够从生活中深思生命的意义,进..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5、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6、古人说:勿待..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锥拶,何由顿革?须猛念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便将是非人我,体面界墙,身见慢幢,爱染情性,全体放下,不复踌躇。将如来出世要法,彻底承当,爱乐受持,精勤趋向,自然..

菩提心略修法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我曾反复强调过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具体地讲一讲。有了菩提心才能够救度众生,菩提心是我们唯一的依处,除了菩提心以外,不要说世间所谓的圆满,就是出世间声闻、缘觉等小乘修..

五浊恶世的成佛之法

这五浊恶世实际上是让我们要观察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我们内心的这种真实的相状,由此来产生自知之明,来选择好一种法门,来有负责地面对我们生命求解脱的这种大事因缘,这都要认知清楚。首先我们来看劫浊。在成、住、坏、空这四大劫里面,有增劫有减劫,一般劫浊是出现在减劫的。..

宏海法师:圣地圣法圣迹

1圣地圣法圣迹-进藏2圣地圣法圣迹-大昭寺(上)3圣地圣法圣迹-大昭寺(下)4圣地圣法圣迹-哲蚌寺(上)5圣地圣法圣迹-哲蚌寺(下)6圣地圣法圣迹-色拉寺(上)7圣地圣法圣迹-色拉寺(下)8圣地圣法圣迹-甘丹寺9圣地圣法圣迹-楚布寺10圣地圣法圣迹-桑耶寺(上)11圣地圣法圣迹-桑耶..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好,请大家放掌。各位晚上吉祥,大家精进念佛。今天是周一,我们依然..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格称为菩萨。第一课,先说菩萨道的起点——发菩提心的因缘。菩萨,不是生下来就是菩萨..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甚深?因为缘起无自性,没有实在性。我们最大的困扰、苦恼其实就是执著:我们执著我们自己是实在的,我们执著外在都是实在的。但是请注意:它们都不是实在的!因为它们无常——变化;无我——没有固定性、..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有人对此就表示不理解了。因为遇到被冤枉或者被误解的情况时,平常人的反应是立刻出声为自己申辩。为何禅师要求“不辩”,也就是不为自己辩解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

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

自己做过坏事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因此事后悔睡不着怎么办?后悔是不断提起,烦恼重重;忏悔是当下截断,清凉自在。二者的区别在于:后悔是活在过去,忏悔是为了未来。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知道后悔不好,可是总爱后悔怎么办呢?心中没有决定,才会总是后悔。在种种后悔中认..

宏海法师佛教祖庭朝圣参访之行

净土祖庭香积寺阿弥陀佛!各位,那可能是跟净土有格外的因缘,本人就是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因缘的安排呢,今天来到咱们西安,来朝拜祖庭,刚好第一站就来到了,大家看到,香积寺。我们都知道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第一祖庭,那这个香积寺是我们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