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

善人多磨难?其中因果有玄机

古语云:“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果报天机之奥妙。因果报应,确是至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结果,毫无差错。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许多行善积德改厄运得福报的实例很是耐人寻味。善人无善报?因果报应不虚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看到一些善..

你要学会缺一样

人的病,就是身心灵三种病。心病好不了,身的病就一直有。但现在人的心病,已经不能用温和的药,告诉他你要放下看破,很难了,要用猛药。你放不下,就提起来,但要提的正确。现在人缺少一种缺欠的教育,什么都教你圆满,包括很多人学佛后,也求着圆满。这是很痛苦的。人生就是这样..

修道人不要有贵重的东西

修行要不贪,尤其是贪物质的东西。生活简单就快了,首先你物质上要简单。老子讲的,难得之货,令人行防。就是稀有难得贵重的东西,人见了,就容易起偷心。城市里头的人生活紧张,有一点是稀有难得之货太多了。所以房间门锁了一道又一道,窗户也是一样。可是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如果..

恢复身体的清净和灵敏度,自然就无病

要修道,就要懂些生命科学。很多人对佛法没有信心,是因为他对生命科学,对中医的了解太少的缘故。如果你懂了生命科学,你对佛法讲的业障,就很有体验了。像养生法,你懂了,不一定能做到,条件也不一定允许。因为业障缘故。很简单,每个人都想着晚上早点睡,可有些人就有事情干扰..

守戒的同时要学会灵活善巧的生活

有个弟子,本来她老公很支持她学佛,一个月参加三次共修。后来她经人介绍又认识了一个活佛,那边一个月也有三次共修,她就跑去参加。这时,她老公开始警告她:“差不多就行了,适可而止吧,你还有时间照顾家庭吗?不要得寸进尺!”她不听啊,后来一个禅宗的法师主持禅七,她又要去..

戒色改变命运,从行孝开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布朗先生驾车返回家中,不料车子在一片荒野中抛锚了,正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看到了布朗先生的遭遇,就开着自己的车把布朗先生的车拖到镇子上去修理。布朗先生很感激,拿着一..

佛典故事:波斯匿王使者至诚礼请佛陀 命终生天

波斯匿王使者至诚礼请佛陀,命终生天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满后,与众多比丘欲往他国度化众生。此时须达长者向波斯匿王说:“佛陀欲至他国游行教化,我们将有一段日子见不到佛陀,请国王写信派遣使者至佛陀住处,迎请佛陀到国内来接受大众的供养吧。..

智慧法语:你能做到这件事就等于如法圆满供养佛陀

你若能把大乘的法门圆满成就了,就能够如法供养佛【经典原文】若能具足摩诃衍,则能如法供养佛。若能如法供养佛,则能念佛心不动。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能具足摩诃衍”:你若能把大乘的法门圆满成就了,“则能如法供养佛”:就能够如法..

有非分之想,你的财富中就带恶业

现在很多人贪求功德而布施,给几点建议,第一,不赚不义之财,胜过布施;第二,吃素胜过你放生;第三,心好胜过你磕头。很多人布施都会,但巧取钱财,布施无益。现在大家都会讲布施的功德,其实布施没有功德,只有福报。但能不巧取钱财,做人正派,才有功德。古人讲任何行业都有道,..

智慧法语:人死后将经历什么?地藏菩萨这样说

死后的世界什么样?【经典原文】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

宗道法師:弥陀眼中妙好人

广西桂平罗秀镇,有一老妪,名覃秀桓,年八十又二,如是高龄,见者竟皆叹如六七十。观其精神奕奕,皮肤红嫩,腰未弯,背不弓,终年如感冒小疾亦不曾患。人问其养生要诀,答曰:「多活动,多念佛,念得清净没啥想!」妪未曾读书,二十岁始信佛,其时一仙婆算定若不入佛道之门,婚后..

菩提伽耶

梵名Buddha-gaya^。又称菩提道场(梵Bodhi-man!d!a)、佛陀伽耶、摩诃菩提(梵Maha^-bodhi)、菩提场。为佛陀成正觉之地。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处之布达葛雅(Bodhgaya^),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梵Nairan~jana^,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

智慧法语:文殊菩萨说见到森林可以念这句口诀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经典原文】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见丛林”:若见着一个大丛林的时候。那个树木丛生的一个地方叫丛林,那么道场里边,因为十方的僧众聚会到一起,也犹如大树一样,所以也叫丛林。若见..

智慧法语:做这些事 普贤菩萨就会暗中为你加持摸顶

普贤菩萨【经典原文】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楞严经》卷五普贤菩萨圆通章【经文解释】世尊哪!我不用耳闻..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恭颂《普贤行愿品》祈愿世界和平安宁,祈愿家人、朋友幸福安康!

2016年3月29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恭迎普贤菩萨圣诞日,作何善恶成千万倍。请大家行持吃素放生﹑供灯﹑诵经﹑献花﹑行善等善法,并发心念诵观普贤菩萨心咒:唵梭嘎呀梭哈!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早证菩提。祈愿世界和平安宁!祈愿家人、朋友平安吉祥!《普贤菩萨圣诞的故事》普..

做情人的报应

这是我身边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讲出来与人分享,希望多点告诫社会上正在做人家情人,或者想做人家情人的人。我们那条街上有一户人家叫陈姨,生活困难,丈夫有一次骑摩托车出了车祸,残废在家,靠她一个人养家糊口,养三个小孩,侍奉公婆。邻居李姐是个热心人,李姐在深圳开了间超市..

什么人福报大?什么人厄难多?

在人面前说别人,这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业力。就是喜欢做破坏人家的勾当,离间,挑拨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把人与人之间弄得别扭。背后说人坏话,诽谤,会给自己造业障,造地狱业。所以学佛在哪里学?就在这里,要检查自己的心理,做这一件事,说这一句话,是不是犯了这种戒,..

邪淫反应,立竿见影

很多人在戒色的过程中接触佛学,实在是幸运的。但是学佛要认真,而不是在网络上搜集信息碎片化信息,要系统、深入的学佛才能让自己更加受益,也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不然四处宣扬佛学的一些碎片化信息,时间长了很可能会让自己被称为神棍的,那样对佛学的传播也会有所阻碍。根据自..

智慧法语:佛陀出家日 看佛和帝王宰相咋评出家这件事

核心提示:今天是2016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示现,目睹老病死,舍弃王位、妻子,及后宫六万婇女,种种殊妙享乐,夜半踰城出家,苦行六年,最终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据《方广大庄严经》记载:悉达多太子出..

六道轮回中,怎么知道自己从哪一道转世而来?

编者按:佛教常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其实轮回也离不开因果。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可以通过今世具体表现,推知前世出于何处,来世又去何方。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

佛说正见者会世世出生在佛化家庭里

佛说不邪见能常见佛闻法【经典原文】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十善业道经》【经文解释】贪嗔痴名为三毒,这里的邪倒心,就是贪嗔痴三毒中的痴心。愚痴的人,必多邪倒,邪者不正;倒者颠倒。正见、正..

佛说外在的布施行善远不及实修的功德大

修行功德大于外在布施【佛经介绍】《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经典原文】若复有人,以七宝..

佛说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做这3种事修福

【经典介绍】《观无量寿佛经》,为佛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为韦提希等所说,主要通过修十六观等观想法,以此而求生净土,后世列为净土宗五经之一。欲生极乐世界当修三福【经典原文】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新年必读!佛说这4种方法能让人获得富贵

佛说有四种方法能让人获得富贵佛陀指出,有四种方法能让人获得富贵:一、应时布施:譬如冷时,我们为无衣者布施衣服;在饥荒时,为饥者布施食物。如此,对需要者而言才有用处。否则锦上添花,对有者而言,实在毫无意义。二、无轻慢心:只有随时随地都不起轻慢心,才有机会广结善缘..

大年初五必读 佛说增长财富的5方法和5隐患

佛说增长财富的5方法和5隐患“比丘们!在诸财富之中,此等是五忧患。五在何者之中?诸财富被火持有;诸财富被水持有;诸财富被王持有;诸财富被盗贼持有;诸财富被不可爱的诸继承人持有。比丘们!在诸财富之中,此等是五忧患。比丘们!在诸财富之中,此等是五效益。五在何者之中?..

佛说常供养清净僧人能得到信心不退的境界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若能以身口意三业清净来供养三宝,“则得信心不退转”【经典原文】若常信奉清净僧,则得信心不退转。若得信心不退转..

看到相貌美好的人这样想就能增长修行

【佛经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为其中一品,有里面有141个偈颂,主要说明菩萨善用其心,才能免除身语意业的过失,获一切胜妙功德。其中..

佛说要在末法修行 得尽命供养善知识

【佛经介绍】《圆觉经》,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

佛说阿罗汉也会生病 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佛经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叙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因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章经》,每段之间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阿罗汉的业果与凡夫不同【佛经原文】佛言:阿罗汉有盛阴无五阴,..

五台山大朝台与小朝台的由来

五台山大朝台与小朝台的由来五台山虽有五峰组成,但其东、北、中、西四台为起伏相连的一道山脊,南台为另一山脊。地方上,沿称五峰以内为台内,五峰以外为台外,台外环基五百余华里。五台山的寺庙由汉明帝年间始建,直到明清、民国,历代都有新建和补修,规模巨大,文化遗产极其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