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缘

面对伤害的窍决

想得到利益,拼命的追求利益;怕受到伤害,处处逃避伤害——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沿着这样的方向走,即使暂时求得美好,最终也不免通往轮回更深处。作为学佛修行人,我们脚下的路是不同的方向,所以应当爱惜伤害,胜过爱惜利益。这有四种原因:其一,可以修安忍。有人伤害好,还..

这样是赢不了的

有一位金转轮王,统治了四大部洲之后,跟帝释王平起平坐,这时他生起了刹那强烈的傲慢之心,福报瞬间穷尽而堕落了地狱。转轮王的福报特别大,往昔的善业无余穷尽之时,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也会变成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奴仆。当奴仆已经很便宜了,大部分人都要下地狱。在人间也是如..

住在这样的地方,学佛有优势

身处寂静处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非常重要。什么是真正的寂静处?就是对学佛修行有利,具备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依止这样的寂静处,最终才能获得成就。我们讲的环境圆满主要指的是佛法中土,即佛法兴盛的地方。比如,以前印度是佛法中土,现在藏地可以称之为佛法中土,因为藏地的佛..

对于想解脱的人,闻思和修行哪个更重要?

解脱,首要的是发心,要有出离心。在出离心的摄持下,研习经论有助于解脱,行持其它的善法同样有助于解脱。我们强调闻思,主要是为了能够如理修行,在信心、菩提心的基础上,以因果、缘起、空性等见解引导,根据传承按次第修行,不闭门造车、盲修瞎炼。强调闻思,不是为了排斥修行..

感恩一切

感恩三宝教我觉悟感恩佛、法、僧三宝指引我从无始轮回的睡梦中觉醒,让我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觉悟宇宙万物的究竟实相和终极真理。感恩三宝!感恩上师教我佛法感恩上师的善妙教导、护佑和加持,令我不断调伏自心,循序渐进地圆满福慧资粮,引领我真正趣向究竟的解脱之道。..

找到真实的自己 幸福就会找到你

破除假我认识真我人海茫茫,岁月匆匆,我们四处寻觅,有谁找到自己了吗?我们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认识自己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相貌、家庭和生辰八字,这些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我们这一生只是极为短暂的片刻,当前这个自我只是五蕴的临时组..

若人尘俱老,愿不忘初心

“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事、物,哪怕是刚才拂面而过的清风,或是路边的一草一木,都带着上师的气息。在我们感知它们的开放、温柔的心中,有着上师引导我们一路走来的印迹。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上师的加持的确无所不在。”——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我自幼对佛法知之甚少,但..

你喜欢学什么法?

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是佛法,都是解脱的方法,只是方法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贪嗔痴等烦恼都是要断掉的。否则,你还是凡夫,还要轮回。但是断除的方法有很多,也各有不同。比如将烦恼转为菩提,转为道用,这样烦恼就是成就的一种助缘,它并不会阻碍你。就像毒药一样,没有能..

把逆缘转为道用

我们解脱成佛要有助缘。仇人、恶魔、疾病、困苦这都是修行的助缘,而且是最殊胜的助缘。今天有人说你、骂你,这是好事。若是没有这样的众生,你怎么修忍辱,怎么生起出离心,怎么修自他交换菩提心呢?恶魔、仇人也是一样。若是今天真的有恶魔、仇人来伤害你,你要想想,为什么他来..

利用因果机制更好地培养心识

藉由禅修的方式可以让自己的心亲近那些能带给我们快乐的美德,使我们的生命能与诸美德融合成一体,并清楚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深刻真理。现在我们要检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产生方式,和物体在物质世界中产生的方式,两者为何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物质界中,事物形成的原因是透..

宗萨仁波切:人必须接受和善用自己的孤独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维持独处修行的场所在哪里都无妨,所以试着不要过分挑剔。否则,你会为了安排正确的修行条件,而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枝微末节上,却没有时间修持。龙钦巴(Longchenpa)曾说,在山顶上,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会较为清晰,因此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所以,如果..

吃素也可能吃出恶业

学佛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建立起正知正见。如果缺乏正知正见,只注重形式上的修行,不仅难以获得功德,很可能还会与佛法背道而驰。比如说,有一些皈依多年的老修行人,生活简朴,勤奋苦修,能做到长期吃素,可是一旦看到其他佛教徒吃肉,他们就会顿生反感,以自己的优点衡量他人的缺..

为家人做一顿早餐 就可以修持六度

要把生活与佛法相结合有些人在皈依佛门之后,非常迷恋学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欢念佛、修法等等,对工作变得漠不关心了,对家人也冷淡了。比如说,有些居士只愿意关在佛堂里盘腿念佛,妈妈生病也不知道,孩子下课也忘了去接,这是修行进步的表现吗?不是,这是失去了责任心的表现,这..

学佛越久,越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

有些人在皈依佛门之后,非常迷恋学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欢念佛、修法等等,对工作变得漠不关心了,对家人也冷淡了。比如说,有些居士只愿意关在佛堂里盘腿念佛,妈妈生病也不知道,孩子下课也忘了去接,这是修行进步的表现吗?不是,这是失去了责任心的表现,这时要好好反省自己。学..

想要长寿就应该放生

若想长寿,则应放生。《放生赞》云:“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汝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延生生子无别方,戒杀放生而已矣。”又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佛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

金刚乘的初学者应该从这些经论入手

前行比正行更重要很多刚刚皈依金刚乘的初学者,尤其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对于金刚乘的信心很强,渴望了解更多法教,于是就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大量的经论和密续,这当然是了解金刚乘的途径之一,但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隐患。金刚乘的教义深远广大,教典更是数不胜数。可我们凡夫的智..

吃素是对生命的尊重

以大乘菩提心来吃素的三个理由文:太桥旦曾堪布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也就是高度尊重生命之心,救护生命的利他之心,大慈大悲之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和自度度他之心。之所以要以这些心态来吃素,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三个理由:第一,一切众生是我们..

将一切外缘皆能视为修行助缘,而顺利趣入大乘佛法的关键要点是什么?

问:将一切外缘皆能视为修行助缘,而顺利趣入大乘佛法的关键要点是什么?答:夏热瓦格西说:“修行人如果没有把自身看成敌人,那么最好的上师也无法利益你;什么时候真正能认识自身才是最怨毒的敌人,那外面一切因缘皆可成为修行助缘。”如果不能了解贪执自身过患,而彻底舍弃自我..

用佛法中善恶的标准 对照一下我们是否真正善良?

利益众生也要如理如法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我们在这里继续学习龙钦巴大士的《三十忠告论》。这里讲得很清楚,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时,一定要如理如法,否则不但没有功德,还有罪过。这不是一般的罪过..

八因三缘 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做好准备。八因三缘,实际是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作为大乘利他的所依身,在寿命、相貌、出身、财富、威信、名声、根性、力量各方面都应当具备上..

帮你做到“视众生如佛”的三个秘诀

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关于“众生相依”这个道理的宣传和教育,但事实上,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谁都无法生存,更不要说获得成功与幸福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看,众生是我们获得成就不可或缺的助缘。而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因此,佛陀才不断教导我们要..

大乘修行人在对待自他方面与世间人有何区别?

问:大乘修行人在对待自他方面与世间人有何区别?答:金厄瓦格西说过:“世间人对自我特别护惜,但是修行人对自我应予以抛弃,而不能与世人的行为相同。世人为了‘我’在争先恐后地堕落,他们一切作为,一切琐事全部是围绕着‘我’,而修行人希求向上解脱,所以自己应反其道而行之..

佛陀为何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

无二无别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陀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佛陀的外表是那么慈祥庄严,他所讲述的法教是那么深广微妙。所以大家都愿意以香花等物供养佛陀,并虔诚顶礼。然而,伟大的佛陀却告诉我们,其实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与佛无异。对此,很多..

比利时博士得知前世身为喇嘛 毅然进藏学佛求解脱

前世如昨在科技发达的当代,许多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都把探寻、求索的目光对准了佛教。人们普遍认识到,在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创立的古老思想里,实际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永远不会过时的大智慧。不过可惜的是,很多知识分子开始潜心研究佛法的精彩人生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否则的话,这..

在家修行:修行人要放下这四种畏惧!

修行要放下畏惧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步难行。一、畏惧生活整天为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生活顾虑重重,总怕生活没有保证。因此虽修行,心却不能清静,总有后顾之忧,故难以修出清静心。其实,今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今生挣多少钱花多少钱皆是定数,何..

人生如戏 如何面对其中的顺境和逆境?

境随心转,方出轮回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你自己不去执着,能够放下,都是一种成就的助缘,也是一件好事;若是自己执着放不下,都是一种违缘,都是一件坏事。所以,无论遇到顺境逆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心态的平静,这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自己能保持这..

往生可以开后门吗?索达吉堪布谈刚往生的母亲

【前言】要往生极乐世界之前的人是何形象?6月5日早上8点,藏地高僧索达吉堪布的85岁的老母亲仁措安详往生了,有幸的是,亲属们录下了老母亲与索达吉堪布最后的对话——老人面容清净豫悦,说“阿妈本来还可以,今年感觉有点不行了”,同时对自己的修行胸有成竹:“快三十年了。从..

宗萨仁波切:千万次生命中我们不断地重逢

轮回中相遇人生中有太多假的别离。千万生中,我不断回来,做你的丈夫,做你的妻子,做你的敌人,做你的朋友,做你家里的那只小虫子,作为食物被你吃掉。龙树菩萨说:“我们不断地重逢。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唯一能将负面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有益的,..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一、为什么要放生:1、众生具有佛性,皆当作佛,应当尊重生命而放生: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寻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它..

如何避免妄做评论、造下谤法舍法的重罪

团结和合,在当今时代,着重需要做到的是各个法脉、各个传承的佛弟子,都能打破凡夫的狭隘偏见,抛开门户观念,共同把佛法弘扬开来。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切佛法圆融无碍”。一切佛法圆融无碍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给我们对治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