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缘人佛菩萨有一种殊胜的愿力:跟自己结过恶缘的众生,最终也能得度,也能解脱。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就随心所欲地跟佛菩萨结恶缘行不行呢?不行。和佛菩萨结了恶缘,先要感受极大的恶果,待恶果穷尽了、善果成熟了,才能得到救度。所以我们要和佛菩萨结善缘。佛菩萨这样的愿..
助缘
大宝法王:修行解脱不能靠自学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佛教有很大兴趣,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说:“我对佛教很有兴趣,我对于佛教的真理很感兴趣,我也对此表示欢喜,但我不想皈依佛门,因为我觉得「皈依」只是一种传统、一种仪轨而已,因此,我也不想去依止上师。”有这样想法的人只是对佛教表达敬佩之情、只..
为何获得智慧必须依靠禅定?修习禅定之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问:为何获得智慧必须依靠禅定?修习禅定之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如《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中云:“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欲得智慧者,行此禅定。”没有寂止压制烦恼的扰乱,胜观智慧就如同无根之苗芽,无法生长起来;而本来清净如同虚空..
母亲教导我 每天睡前要磕三个头
在我小时候,母亲就告诉我,每天晚上睡觉前要磕三个头,不然将来容易投生为牦牛。我很害怕,坚持每天磕。有时候已经躺下了才想起来,马上又起来磕。后来我出家了,依止了上师,上师也让我每天睡觉前磕三个头,然后发愿,这样来世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小时候,我们从母亲的口中听..
佛教是迷信还是智信
什么是佛教?长久以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佛教的定义。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即使很多学佛多年的人,依然弄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是什么?这种现象不单是在汉地,在藏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侣外,一..
很多人认为,获得胜义谛智慧才是最终要的,世俗的善法可有可无。是这样吗?
问:很多人认为,获得胜义谛智慧才是最终要的,世俗的善法可有可无。是这样吗?索达吉堪布:龙钦巴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二谛并非如同牛的两角般分开存在,见到世俗谛实相时,犹如水中所现月影,月影显现为世俗,月亮无实有为胜义,此显现与空性无二,称为二谛双运。智..
很多人认为,获得胜义谛智慧才是最终要的,世俗的善法可有可无。是这样吗?
问:很多人认为,获得胜义谛智慧才是最终要的,世俗的善法可有可无。是这样吗?索达吉堪布:龙钦巴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二谛并非如同牛的两角般分开存在,见到世俗谛实相时,犹如水中所现月影,月影显现为世俗,月亮无实有为胜义,此显现与空性无二,称为二谛双运。智..
放生的十种功德
放生的善根非常大,因为一切恶业当中,杀生的罪业最重;一切善业当中,放生的善根最大。放生的功德不可思议,在这里我们讲十种功德。一、无刀兵劫。刀兵劫就是战争、战乱。佛在经中有很多这样的预言:到末法时期,会有很多劫难。出现疾病劫,通过瘟疫会死很多人;出现刀兵劫,通过..
很想对善法生起希求心,而对散乱之俗事因生起厌离心,但好像很难。是吗?
问:很想对善法生起希求心,而对散乱之俗事因生起厌离心,但好像很难。是吗?索达吉堪布:华智仁波切说过:识聚散乱于色声香味触法是一切轮回痛苦的根源,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有些人因前世的熏习,对正法的喜乐生来就强烈;对一般的修行人来说,善知识与道友的帮助,长时期..
恒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们在修行前,自己的心容易随着外境的变化而波动——得到时很高兴,失去时就不高兴;获得成功就高兴,遭受失败就不高兴;遇到顺境就高兴,遇到逆境就不高兴。自己的情绪好坏自己不能做主,都被外境所牵制,就像一头鼻子上拴了绳子的牛,别人牵向哪里就得去哪里,自己毫无自由。但..
「爱我执」的过失与「爱他执」的功德
“报应皆归一”,简而言之,我们在轮回中遇到的所有不好的报应——痛苦、折磨、贫困、病痛,还有内在的烦恼等等,统统都要归咎于一个东西。以往,我们凡夫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自己的身体上或精神上受到一些伤害、打击,工作上不顺利等等,或是自己的父母等亲眷遇到一些危难、..
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就广为天下僧俗所持诵。由此显现的感应事迹和所获得的成就,多如天上的繁星。这个神咒是汉地丛林功课之一,每天清晨在全中国大大小..
吃素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
有一些学佛的人往往落入一种极端。比如:某个人虽然能做到长期吃素,也经常去寺庙做些朝拜、烧香供佛等佛事,但只注重外在表面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在的修行。作为一个佛弟子,做人的修养、品格,一天比一天要提高;自己内心的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要减少,这才是修行的目的。烧香..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于死时,虽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死想。何以故?由彼正士,住于空性、无相、无愿,于一切法无所分别,不生不灭,不堕不起,不来不去不住,不染不净。”心不参与,住在空、无相等当中,就不会被魔损..
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感应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则相反?
问: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感应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则相反?索达吉堪布:佛陀的加持,并不意味着在他面前,突然显现金光闪闪的佛身,亲自来指点。这类想法只不过是对教理不太明了的幼稚表现。其实,佛陀的加持周遍于法界,依众生的无边业力,可随缘显现种种形象。佛经上说,我们在..
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感应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则相反?
问: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感应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则相反?索达吉堪布:佛陀的加持,并不意味着在他面前,突然显现金光闪闪的佛身,亲自来指点。这类想法只不过是对教理不太明了的幼稚表现。其实,佛陀的加持周遍于法界,依众生的无边业力,可随缘显现种种形象。佛经上说,我们在..
娑婆世界处处充满遗憾和不顺,这对大乘修行人是否有不利影响?
问:娑婆世界处处充满遗憾和不顺,这对大乘修行人是否有不利影响?索达吉堪布:菩萨在修习布施持戒安忍等福德资粮时,如果有强而有力的外境助缘,那么成就起来就会方便得多。有的经论中说:他方世界的菩萨经常赞叹和羡慕娑婆世界的修行者,原因就在他们的国土中,众生福德圆满,弄..
娑婆世界处处充满遗憾和不顺,这对大乘修行人是否有不利影响?
问:娑婆世界处处充满遗憾和不顺,这对大乘修行人是否有不利影响?索达吉堪布:菩萨在修习布施持戒安忍等福德资粮时,如果有强而有力的外境助缘,那么成就起来就会方便得多。有的经论中说:他方世界的菩萨经常赞叹和羡慕娑婆世界的修行者,原因就在他们的国土中,众生福德圆满,弄..
面对痛苦与解决痛苦的方法
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中观、因明、慧度等深奥的佛法精华论著,但因为修行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将学到的佛教理念落实、应用到生活当中,时常被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按理来说,修行人与普通人..
顺境比逆境更可怕
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你自己不去执着,能够放下,都是一种成就的助缘,也是一件好事;若是自己执着放不下,都是一种违缘,都是一件坏事。所以,无论遇到顺境逆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心态的平静,这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自己能保持这种心态,能把握这种..
爱自己的最佳方式
世界上最值得爱惜的人是谁?每个人的答案都相同——自己。有些人说:“我爱家人、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啊!”其实我们可以详细观察,你为什么爱家人?因为这是“我”的家人,所以才爱他们;若不是“我”的家人,你不会爱他们。归根结底,爱的还是自己。我们有时候也有爱心,也乐于助人..
爱惜「伤害」胜过爱惜「利益」
想得到利益,拼命的追求利益;怕受到伤害,处处逃避伤害——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沿着这样的方向走,即使暂时求得美好,最终也不免通往轮回更深处。作为学佛修行人,我们脚下的路是不同的方向,所以应当爱惜伤害,胜过爱惜利益。这有四种原因:其一,可以修安忍。有人伤害好,还..
在缺憾中追求圆满
文/索达吉堪布藏地在无数高僧大德的加持下,从古到今都是一块吸纳各方知识精英的宝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佛法的威力与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宝,并最终获得妙法甘露。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已有数不清的知识分子在雪域得到了解脱身心的大法,..
为什么说害我们的人恩德非常大
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脱道害者恩德大。正因为遭受别人的危害,我们才有幸遇到正法,得到解脱。所以,害我们的人恩德非常大。《大庄严论经》中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在印度的摩突罗国,有位相当聪慧、但不信佛法的婆罗门。一天,与他结怨的几位婆罗门为了算计他,明知他不喜欢..
烦恼产生时,不要跟随烦恼去行动
作为一个修行人,时常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心:当下自己在想什么,产生了什么念头?一个还未开始修行的人,一旦发脾气,马上就会瞪眼,甚至会骂人、打人。作为一个已经接触佛法并修行的人,当发现自己发脾气了,先不要急于瞪眼,也不能急着骂人,更不要着急动手。最先要做的是去观察脾..
烦恼背后其实有奇迹
文:太桥旦曾堪布作为一个修行人,时常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心:当下自己在想什么,产生了什么念头?一个还未开始修行的人,一旦发脾气,马上就会瞪眼,甚至会骂人、打人。作为一个已经接触佛法并修行的人,当发现自己发脾气了,先不要急于瞪眼,也不能急着骂人,更不要着急动手。最先..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
不勤而冀得,娇弱频造罪,临死犹天人,呜呼定受苦。不肯精进修习,却奢望获得安乐之果;修行过程中非常娇弱,对一点痛苦也不能忍受;频频造作罪业,这方面非常有智慧、有能力,这些人明明已被死主擒住了,却还想如天人一般长久住留,无忧无虑地放逸过活。见此情景,作者以悲悯的语..
大乘行者为何吃素?
佛教徒吃素的最正确态度应是以发起菩提心来吃素,这是大乘佛教的博大精深所在。大乘佛教的思想和精神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和自度度他。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自相续中具备大乘的思想和精神,就是伟大的行仪。大乘行者吃素的态度纯粹是为了爱护和拯救生命的利他之心,是大慈大..
遇到一个违缘,就能增长一种智慧
具有菩提心的人,即便遭受再大的痛苦与磨难,也绝不会生起嗔恨等恶念,反而会依靠这种外缘使善法自然增上,因为他能转为道用。有人伤害你,是修忍辱的机会来了;有疾病灾难,是消业的机会来了。菩萨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痛苦磨难是真正消业的机会!没有魔不成佛..
烦恼背后的奇迹
作为一个修行人,时常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心:当下自己在想什么,产生了什么念头?一个还未开始修行的人,一旦发脾气,马上就会瞪眼,甚至会骂人、打人。作为一个已经接触佛法并修行的人,当发现自己发脾气了,先不要急于瞪眼,也不能急着骂人,更不要着急动手。最先要做的是去观察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