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家里的人反对我信佛,学修很困难,有障碍!”“我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修……”其实这些恰恰是学佛修行的好机会。没有对境修一百年,不如有对境修一刹那。在对境当中学修,你的进步会非常快,成就也非常容易。天天有对境,这是磨练..
助缘
不要遇见一点点障碍就退缩
我们都是修大圆满法的人,当下就是圆满,哪个不圆满?违缘是自己找的,障碍也是自己执着的。怎么去对待,怎么去接受,怎么去运用这些,靠你自己。如果你有智慧、有修行,这些都是好事。你看见有坏事、有坏人,这都是自己的问题,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去面对,从哪个层面去理解。你..
把自己放在最低 心就能安稳
大地在最低处,我们在大地上挖地基、盖楼房,在大地上种树、种花……我们可以滋养大地,也可以破坏大地,但是对大地来说是一样的。无论是去保护它,还是去破坏它,大地都没有伤心或快乐,总是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我们的心也应该是这样,父母众生对我怎么都行,无论是伤..
心上无痕话安忍
安忍波罗蜜不是只在外境上修,而是要依心才能圆满。若要在外境上消灭所有的怨敌,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你要求没有人来伤害自己,希望没有人来给自己制造障碍,这也是无法实现的。往昔诸佛也没有消灭所有的敌人;他们成佛以后,也有人伤害他们,给他们制造各种障碍。比如释迦牟尼佛..
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问: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达真堪布答:“随缘”是自自然然的,“随便”就有改造和取舍。特意去做一件事情或是特意不去做,若是心里都有分别和执着,那就是随便不是随缘。随缘是不分别、不执着,一切都自自然然。本来就是缘来缘去,缘聚缘散,它就是这样一个..
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
修行,就是要把心态放正、放平。心放正了,一切都风平浪静;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我们有的时候会遭受种种磨难,一切不吉利、不幸的事都遭遇了,这个时候也不能自卑,要多看自己的功德和成就,往下比:“我虽然很痛苦,但是和地狱的众生相比,我的痛苦不算什么。虽然..
福报随缘至
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的境界是手掌和虚空等同,黄金和牛粪等同,再多的黄金他也不会执着。他没有积财、守财的烦恼和痛苦,也没有失财的烦恼和痛苦。而且虽然..
自心的幻化不可思议
不逃避伤害和失败,也不希求利益和胜利,达到平等的境界的时候,当下就是解脱。执着顺境往往是痛苦的因。如果你有修行、有智慧,懂得了真相和真理,不去执着,所有的境都是助缘,都是方便,都能成就你。否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违缘,都能伤害你。如果你真有修行了,你所面对的所..
不要被傲慢所害
稍有成就,就趾高气扬之人,就像小溪里的水,流得快,声音也大;而真正的大成就者,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宽广,深沉,寂静。人都有傲慢心,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气。傲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另一个是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和功德。因此,傲慢之人永远无法改正自己的..
世间福报要看透
人天之安乐,犹如杂毒食,愿毫无贪求。食财亲友朋,无常如梦幻,愿毫无贪恋。故乡属地宅,犹如梦境宅,愿知不成实。“贪着今生非行者。贪着轮回非出离。”作为真正的修行人,放下对世间的贪着是解脱成佛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对自己拥有的,属于世间的一些名闻利养等福报,..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
学佛是在心里,修行也是在心里。有违缘有障碍了,是因为业力太重了,愿力不够,愿力没有超过业力。若是决心足够大,愿力足够强,没有谁能拦得住你,没有谁能障碍得了你。古人好学,晨夕不休。读书欲睡,以绳系头,悬屋梁,引锥自刺其股。还有韦编三绝、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都是古..
写给第一批“出家”的90后:你很“佛系” 但很不“佛教”!
佛系不代表佛教(图源:网络)最近,“佛系”一词在网络上彻底火了,看似时尚有格调,让人有点儿不明觉厉的感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以为“佛系”是出家人的行为方式,其实真不是。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出家人,看着第一批“出家”的九零后,我忍不住站出来发声:这个锅我们佛教不背。佛..
再小气 都不要吝啬回向!
回向的功德(图源:网络)学佛修行之人,每天完成功课或者平时念佛、诵经、持咒之后都会将功德回向。可是大多数人只是依据传统或者按师父的要求而作回向,至于什么是“回向”,回向的意义,回向有哪些种类,功德究竟回向到了何处,该选择何种类型的回向偈?这些情况都不甚了解。今天..
欲望 如何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如何转化为修行的助缘(图源:网络)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从心理到生理层面的一种渴望。欲望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把握不好,欲望会成为罪恶的种子;把握好了,欲望则可以成为..
传喜法师:一切痛苦是自己的业力所致
即使虔诚恭敬地祈祷、供养三宝,但却未解决自己即生的任何痛苦。此时仍然相信三宝的加持力不可思议,知道一切痛苦是自己的业力所致,而对三宝不生丝毫邪见,这就是皈依的界限。所以,祈祷三宝却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于是就怀疑三宝没有加持,这就说明皈依的界限还没有达到。真正皈..
梦参老和尚:一边吃肉,一边念佛,还有功德吗?
有的初学佛的人,刚刚学佛,总是禁忌这个,禁忌那个,有的人问:“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梦参长老:是有功德的,也能往生西方。但是怎么样用心了,你能不能达到一心?在你吃肉的时候,你要是作..
传喜法师:十字街头好参禅
这次居士林乔迁新址,正好是马年,这地方背后靠着青山,前面是车水马龙,马年我们居士林要发啊。在这里念阿弥陀佛的话,念佛珠都可以不用了,看一部车就“阿弥陀佛”,看一部车就“阿弥陀佛”。你看,这里开过的车就像念佛珠一样啊。我们古人说,十字街头好参禅。我们居士林现在处..
万行大和尚:你的成就需要靠什么?
太懒的人干什么都干不起来,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要想在一个领域里有所成就,你必须比别人多付出十倍、百倍……否则你永远走不到别人的前面。别人付出八个小时,你就应该付出八十个小时,才能走在前面,才能成就,才能与众不同。如果你也是付出八个小时,你的成就和别人怎么可..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体放在这儿,有三种众生来看同一杯液体,天人看到的是大乐甘露,人看到的是水,饿鬼看到的是脓血。月称论师就提了一个问题,这三种众生哪一个的感知是正确的呢?宗喀巴大师就回答说:“三种认知都是正确的,那杯液体同时既是水..
宏海法师: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有悲德像省庵法师写劝发菩提心文那样的。有巧为说徳,好比印光法师入文字三昧回书信便成传世之作,印光法师文钞阅者皆蒙摄受这样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有八分之一功..
香板:禅堂里的“尚方宝剑”
香板,禅堂里的“尚方宝剑”。(资料图)禅修过程当中有一件独特的法器伴随大家,就是香板。香板的来历说明一下,当年天慧实彻禅师是玉琳国师的徒孙,在自己的小庙里生活。玉琳国师是当朝皇帝公认的大彻大悟者,并且拜为国师。玉琳国师已经圆寂,皇帝就特别操心——后代还有没有人能..
修行遇不到善知识要怎么办?佛力加持 自己摸索!
修行需要善知识的助缘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以修理;你所有的行为要加以修理;你一切的妄想要加以修理。我们没有学佛之前是在愚痴当中,在黑暗中蒙蔽不明;等你学了之后,起码都明了了吧!起..
觉醒法师:哪种念珠比较好
再贵重的念珠,不用来念佛,只是一个工艺品。师父,哪种念珠比较好?念佛持咒能用电子计数器吗?说起念珠,倒是有个典故。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同合掌礼拜观世音菩萨。苏东坡突然发问,“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菩萨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答,..
命运要靠修福修慧、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
命运要靠修福修慧、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境,经常一筹莫展,所以福报的熏修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茂密,树荫愈大,就能容纳许多人在树下乘凉遮荫;相对的,如..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静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而在历代众多的祖师中,蕅益大师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一位,他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其宏博的净土思想、崇高的德学风范以及精严..
传喜法师:修行路上风光独好
修行路上风光独好真正的慈悲心,是内心里生出来的。但也不是天然的,好的心也是靠培养出来的。一旦生出来了,被你培养出来了,还要保护,不保护它,前一秒钟有,后一秒钟或许就没有了,这个就叫修行。为什么修行很难很难呢?唐僧去取经,那个修行路上,妖魔鬼怪那么多!请问你要想修..
仁清法师: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散载与很多的经纶中。今列几条供养大家:一,脱离病苦:《药师经》云:“若有病人,欲脱病苦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二,消灭罪障:《优婆塞经》:“受持八戒,除五逆罪,余一切罪,皆希消灭。”三,免除横祸,《四天王经》:“所在..
万行大和尚:老人能否学佛修行成功
在学佛修道里,不仅是现在,就是在古时候也有这么一种说法:普遍认为老年人没有办法修炼成功。也就是说人老了以后,生理的机能枯萎了,再也修不成了。这种说法,尤其是在道家里面,普遍认为是这样。在佛门里面也有一少部分人是这样认为的。包括印度教以及瑜伽术里,也都有这种说法..
从戒律精神看现代佛教字纸的处理
字与纸(资料图)一、缘起中国自古有惜字的传统,在书籍、知识难以获得的古代,惜字体现了对知识、对人类文明的恭敬,更有对文字所载之“道”,提升心灵的“身心性命之学”的仰望、渴求。古人认为,惜字是长养智慧、积累福德的良方。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娑婆世界,以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