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忏悔之四种对治力

忏悔时,意念的专注非常重要,如果一边口念忏悔文,心却散乱地想其他事情;或是认为现在先忏悔,以后再造业也没有关系,这样的忏悔就没什么意义了。忏悔时,应具足四种对治力,才能彻底净化罪业:一、所依对治忏悔时,所依靠的殊胜对境,就是所依对治,又分为外在所依和内在所依。..

「怕死」的人,有六个好处

如果你怕死的话,有六个好处,那就是利大、力大、初善、中善、后善、死时安乐而亡。一、利大。因为怕死,就肯定不愿虚度人生,就会修行正法。二、力大。修法的劲很足。打个比方,让你走十公里的路,如果没有什么动力,你可能会一边走,一边休息,慢慢走。但是,如果有一条大黑狗在..

佛教里最安全和最危险的修行分别是什么?

禅修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器、不同因缘,宣说了八万四千种修行法门。那么,在所有修行方法之中,哪一个是最安全的?哪一个又是最危险的?最安全的修行方法就是观修死亡无常。即使没有善知识的引导,观修死亡无常也没有任何危险性。对无常的思维越多越好、越深入越好、越持久越好。..

熟悉这些窍诀,无论遇到何种痛苦都可轻易化解

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中观、因明、慧度等深奥的佛法精华论著,但因为修行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将学到的佛教理念落实、应用到生活当中,时常被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按理来说,修行人与普通人..

藏珠的故事:从精进苦行,赢得广泛赞誉到还俗经商,被捕入狱

舍弃今生的真正含义是舍弃得、失、毁、誉、称、讥、苦、乐这世间八法。不希求安逸富足、被赞美、被关注,不惧怕磨难挫折、被诋毁、被忽视。宠辱不惊,安贫乐道。自古以来讲个人修养必定提到这些,只不过佛教的修行人百般磨砺不是为了追求个人人格的完善,也不为流芳百世,而是认识..

为什么别人会伤害我?

别人由于嗔恨心而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很痛苦。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他也不愿意来伤害你,只是控制不住地生起了嗔恨心,才会不由自主地来伤害你。也许你又想:“嗔恨心不是他生起来的吗?”不是。难道他不想心情愉快、内心快乐吗?但是没有办法,嗔恨心是通过外境而生起的,而..

禅修:用佛陀的智慧来调整心态

学佛是,学佛就是针对我们的这个精神,精神上的问题就是需要用精神上的另外一种方法来治。所以我们讲的这个禅修,不管是初级的、中级、高级,都是禅;禅就是调整心态的一种方法。所以我们如果学佛有收获,那就是应该是体现在内心当中,并不是说是外面。当然我们从内心当中有了改变..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名利潜心修行

前辈大德们最初是如何做到彻底放下名利、潜心修行的如来芽尊者不止一次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刹那羡慕之心,而唯一注重前辈大德的事迹。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因此,我除了无常以外,再没有..

患重病者求佛菩萨保佑有用吗?如果没有明显的感应该怎么面对?

问:患重病者求佛菩萨保佑有用吗?如果没有明显的感应该怎么面对?索达吉堪布:诸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肯定能获得利益。但若是前世杀害众生的业成熟,诸佛菩萨也没办法阻挡。不过在感受时,最好能将病转为道用。当然,在患特别严重的疾病时,除非修行境界特别高,一般都很困难。..

失望之见的意义,远大于希望之幻

对于佛法的修行过程中,从无数次的探讨,成苦之因及无可撼动的轮回之苦的本质,以及举一反三的阐述各种可以切实剥离成苦之道的实践之法。从外围的层层围绕去冗述,其实质性的根本,及问题所在,还在于彻底的粉碎及瓦解,以“我”的角度去二元分别及分别之后所建立的有如“空中楼阁..

如何放下名利潜心修行

如来芽尊者不止一次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刹那羡慕之心,而唯一注重前辈大德的事迹。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因此,我除了无常以外,再没有更殊胜的教言传授给别人了。”这些大德的教言相当珍..

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问:一般认为,得到地位、财富、名声和婚姻等,虽然不一定快乐,但这些方面一点也没有的话肯定快乐不起来。是吗?索达吉堪布答:硬实力和软实力人都需要。所谓硬实力,就是外在的财富、地位等;所谓软实力,就是内在的信心、悲心、智慧,或道德、学问等。如果人只有硬实力,没有软..

嘎玛仁波切: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二分法

执着,来自“我”的心。比如好看和不好看,是由“我”的心决定的,现代人喜欢苗条的女子,唐代却以胖为美。不同时代、世界各地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大多数人看到花朵会觉得美丽,感到欢喜,但在非洲有些地方,人们觉得花是诱惑人的恶魔象征。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将鲜花折..

在寻找真我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2016年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学子提问问:顶礼上师,在寻找真我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什么?上师开示:最重要的是窍诀和善知识。你虽有佛法,但是没有窍诀和善知识,就很难领悟佛法,很难成就究竟的境界。所以最重要的是依止一个具德的善知识,而且是长期依止。..

《成佛之道:金刚萨埵与四力》——顶果钦哲仁波切

在前行修法的一开始,我们思维了人身的难得与殊胜。为了激励我们努力修持,我们进一步思维无常。接着为了增进观照力,我们思维行为与业果之间的运作法则。最后,我们看到轮回的一般状况是如何地不离痛苦,并由于领悟到解脱的不变利益,而知道自己需要寻找并依止一位上师。于是我们..

前辈大德们最初是如何做到彻底放下名利、潜心修行的?

问:前辈大德们最初是如何做到彻底放下名利、潜心修行的?索达吉堪布:如来芽尊者不止一次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刹那羡慕之心,而唯一注重前辈大德的事迹。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因此,我除..

你也能这样见性吗?

以前华智仁波切给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传授心性的时候,很不经意的时候他就开悟了。那天晚上天特别晴朗,星星特别多,华智仁波切就到院子里躺着看星星。弟子过来了,没说什么就躺在上师的身边,也跟上师一起看星星。这时,华智仁波切问他:“你听到了没有啊?下面的村落里有狗叫的声音..

一般认为,得到地位、财富、名声和婚姻等,虽然不一定快乐,但这些方面一点也没有的话肯定快乐不起来。

问:一般认为,得到地位、财富、名声和婚姻等,虽然不一定快乐,但这些方面一点也没有的话肯定快乐不起来。是吗?索达吉堪布:硬实力和软实力人都需要。所谓硬实力,就是外在的财富、地位等;所谓软实力,就是内在的信心、悲心、智慧,或道德、学问等。如果人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

没有打好基础之前就急着学修密法有什么不好?

问:没有打好基础之前就急着学修密法有什么不好?索达吉堪布:卓沃衮波上师曾说:“总之死亡无常法,自之相续若未生,密集之法亦不深;相续生起死念时,三皈之辞也高深。”的确,基础没有打好的话,表面上能看到明点,接受过《上师心滴》等最高的密法,也只不过是冰上建筑,因为没..

为什么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实相见解,行为上也必须谨慎取舍因果?

问:为什么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实相见解,行为上也必须谨慎取舍因果?答:莲师曾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但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而要小心谨慎,不违背因果。否则,见解上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不思善、不思恶,而行为也是这样的话,就会善空恶空黑法漫布..

修道位的八种功德,你有没有?

八正道是属于修道位的八种功德。凡夫地(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时虽然也有这些功德,但只是相似的,而不是真正的功德;处于见道位的菩萨也有这些功德,但不叫八正道,而称之为七觉支(七菩提分)。见道位与修道位菩萨的功德大致上是一样的,但细微之处有所不同,因为境界在不断地..

生死轮回如牢狱

“生死狱系苦有情”:生死轮回就像牢狱,那里面有被业与烦恼紧紧束缚的可怜众生。可是,我们却没有感觉到自己有多么可怜,经常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在六道轮回的牢狱中,被业力、烦恼紧紧地束缚着。你为什么不得自在呢?为什么不得安乐呢?因为你始终在轮回的牢狱..

菩萨的境界怎么样?

七菩提分也叫七觉支是同一含义。所谓“觉”,是“菩提”的意思,既可以指究竟涅槃——究竟的佛果,也可以理解为到达涅槃的方法。若将菩提理解为究竟的涅槃,在佛的果位上,这些功德也是以究竟圆满、本具的方式存在,所以叫菩提支分;若将菩提理解为能到达彼岸的方法,见道和修道也..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凡夫,想要获得修行境界利益众生,有什么窍诀?

问: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凡夫,想要获得修行境界利益众生,有什么窍诀?答:境界不是无缘无故就产生的,必须要下一定功夫。不管你有智慧、没智慧,只要肯下功夫的话,有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获,这是决定的!藏汉很多高僧大德,通过看其传记也能明白,他们在求学时下了极大决心,然后..

一般初学者碰到较大的内外违缘就很可能一蹶不振,而高僧大德遇到再大的磨难也能从容面对。原因何在?

问:一般初学者碰到较大的内外违缘就很可能一蹶不振,而高僧大德遇到再大的磨难也能从容面对。原因何在?答:我们平时所谓的违缘,比如魔众前来危害,自己着魔了等,都是在自私自利和实有执著的脓疮上开始出现苦楚。如果具有不舍众生的大悲心,并对诸法空性生起定解,一切人和非人..

依赖上师是没有主见吗?

如果上师有明确的指示,应该按照上师说的去做。如果没有,则以戒为师。修行人对上师的“依赖”是建立在真诚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和因果正见基础上的,依教奉行是为更好地取舍因果,对治烦恼。当然无法所有事情都问上师:“该怎么办?”这种时候,自己心里要有数,说话做事要以自..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现代社会的距离

问:在《透过佛法看世界》这本书中,您回答了大家很多问题,那世人为什么总是疑惑呢?答:有疑问是自然的,人的成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求知。现在,社会的巨变,很多传统、传承的中断,信息的爆炸,等等,当人需要同时面对所有这些时,疑惑便又会更多一点。问:这本书包含七个部分..

你的上师具足这十个特点吗?

阿难曾经问佛陀:想获得佛法里讲的大部分成就,要依靠上师善知识吧?佛陀对阿难说:不是大部分成就,而是一切成就都来自于上师善知识。可见,依止一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没有上师善知识的摄受和窍诀,想通过自己的力量通达佛理,获得真正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

心量决定成就的大小

光明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法门,既然我们已经学修了大圆满法,就要发宏愿:要解脱、要成佛。密勒日巴尊者当时依止了一位修光明大圆满的上师,那位上师口气很大:我的法,白天修白天可以成佛,晚上修晚上可以成佛,善缘者(善根特别好的人)不修也可以成佛。密勒日巴尊者一想:我以..

初学者与高僧大德遇到违缘心态不同,原因何在?

问:一般初学者碰到较大的内外违缘就很可能一蹶不振,而高僧大德遇到再大的磨难也能从容面对。原因何在?答:我们平时所谓的违缘,比如魔众前来危害,自己着魔了等,都是在自私自利和实有执著的脓疮上开始出现苦楚。如果具有不舍众生的大悲心,并对诸法空性生起定解,一切人和非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