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死亡对修行人不是灾难,而是机会

这些说法有没有证据呢?有。所谓证据,就是有些修行人在把握住这个机会之后,就可以处于这个状态中永远不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属于上等破瓦的法身破瓦。当然,对于没有任何证悟、没有这方面概念的人而言,这就谈不上是什么证据。因为这些证据只是修行中的感受、直觉,不是来源..

截断世人生死路,别开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们讲讲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订西方公据》后面,收集的几则往生事例。旅亭和尚,浙江嘉善人,他在闻学老人那里得了法,机锋迅利,曾经主持过禅林。后来来到苏州文星阁,他自己讲:“我以前在天目山西方庵修念佛三昧,当时风声、水声、鸟声、虫声,都在唱念佛号。”这次闭关念佛..

很多人都没这个“野心”

目光要放远,心量要放大,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世间的福报学修佛法。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愿力?“既然我选择了藏传净土法,我一定要今生解脱。解脱是大事,不能拖到来世。虽然我根基差,业障重,但是临终时,我一定要脱离轮回,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这样发宏愿的:“我根基..

为什么在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如此关键?

修行路上的每一步,幸有上师的加持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至为关键,是因为金刚乘的入门、修学及成就都直接依靠上师的加持。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上师是具德上师,也就是真正符合资格要求的上师。在后面的问答中,我们会谈到究竟怎样的上师才有资格灌顶、传密法,做金刚上师。弟子..

依此回向,所得善根功德无量无边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我们在修习《普贤行愿品》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善根,无量无边的福德,现在都要做回向。将所有的善根福德都毫无保留、不折不扣地全部回向。对一个真正的智者来说,真的不容易,一点都不留给自己,统统回向,真的有点舍不得啊!因为生..

详解天道众生的生死轮回

故行者当谛听:天界之苦未断绝!天界之乐非永恒!人们都听说过天堂,甚至认为天堂就是佛教徒所说的极乐世界,这是不同的概念。很多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士,都将来世去往天堂视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天堂就是佛教所说之六道中的天道,依然在轮回中。大乘佛教徒要脱离轮回,所以不发愿往生..

为什么要去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之所以殊胜,在于你去那里有更高尚的追求要不断实现。阿弥陀佛因为慈悲众生,为众生幻化出最庄严美好的修行站——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人们可以带业往生?业可分为业因和业果,种子与果实都叫业,种子播种下去,你好好忏悔,果就不会成熟,或者重业轻报。没有忏悔心,带着一大..

诸佛菩萨的化现无处不在 勿在无意中造下恶业

诸佛菩萨的化现无处不在不要说没有看到他人的过失而妄加诽谤,即便亲眼看见有过失、不如法或者卑下的人,也不能轻易毁谤他们,在这些人当中说不定有诸佛菩萨的化身。在古印度,许多大菩萨以乞丐、屠夫、妓女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现在也是如此,有些人从表面上看是特别低劣的众生..

宗萨仁波切:有时候我真想在城市的某个地方转生成妓女

宗萨仁波切有时候我宁愿在城市的某个地方重生为妓女,那样我可以避开所有这些精神物质主义的贪腐而利益众生。1、仁波切,您生下来就是佛教上师,所以人们一般都对您是如何被抚养长大的非常好奇。可否给我们讲讲您的童年?按理说我应该是蒋扬钦哲确吉洛珠的转世,但我并不确定。因..

让快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活着的每个当下,学会将快乐带给别人,让快乐变成一种习惯每个人都具备如来藏,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是一群在红尘中迷茫、忧愁、受苦受难的未来佛,身口意造作的肮脏尚未洗干净,因此还是凡夫俗子。一个完全觉悟的人,就叫佛。学佛,要学会如定期清理电脑里的垃圾文件一样,..

佛教徒到底该不该管闲事

痛苦往往会不期而至,让你感受到它的巨大威力一提到信佛、皈依,很多人都只是期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保佑,并非单方面的,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却一味只想得到佛菩萨的加持,那就是迷信了。就好像无论你去哪个国家,希望成为他们的公民,首先要承诺自己遵纪守法,尽好义务,而不是..

曾经打佛七进入一种很好的境界,但没过多久又落入一种烦恼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

问:曾经打佛七进入一种很好的境界,但没过多久又落入一种烦恼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答:倘若没有打好前行基础,表面上修任何法,暂时可能有一些验相、些许成就,但在今生来世的重大问题上,由于你相续与四加行不相应,故很难得到真实利益。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毕竟我们学佛那..

多识仁波切:法身舍利才是佛陀的主要遗产

舍利“舍利子”或称“舍利”是遗物、遗产的意思。佛陀的遗物或遗产称佛舍利。舍利共分两类:即色身舍利和法身舍利。色是物质之意。物质微粒子合成之身体,叫做色身。色身是有形有色、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即人类和动物的肉体。法身是无形无相、非物质能量——精神、智能、思想意..

简论汉传禅宗与藏传宁玛派之关系

佛法之根本在般若。代表般若法门者,显教为文殊师利,密乘则金刚萨埵。显密圆融,文殊师利、金刚萨埵同体,盖表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空不空,即般若也。大乘佛教经典最早最全表述般若法门者,厥惟《维摩诘经》。维摩诘为传承金刚萨埵人间持明之密乘菩萨,其与文殊师利对扬的不..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禅修?

证悟空性“禅”是印度梵文,意思是心平静下来的状态。有广义和狭义。禅分三种,第一个是有思维的禅。就像修菩提心,修人生难得等外前行,或者修金刚萨埵的修法等等都是禅。这个时候只有一个思维,是很平静的,没有任何其他的杂念。这也是一种禅。第二种是无念的禅,它分两种:第一..

不要羡慕龙王那样的福报

佛经里有这样的记载:龙王由于业力不同,长出的蛇头也不一样,有的长三个蛇头,有的长六个蛇头,有的长九个蛇头,有的长十二个蛇头,有的甚至更多……蛇头上都有很多珠宝。蛇头越多,说明财富越多、地位越高、越有威望。但是因为业力所感,大鹏金翅鸟每天会将热沙降在龙王的头上—..

达真堪布:不必羡慕别人的生活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会有很多对境,也有很多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胜过对方,就容易生嗔恨心。比如,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的同事,逐渐“爬”到自己头上去了,就说:“凭学位、凭能力我和他是一样的,为什么他升迁了,我没升迁?”你要认命,你的命和他的命是不一样的。但人都不认命,自..

达真堪布:骄傲是不自信的表现

无论你的境界有多高,智慧有多深,都要谦虚、低调,越有功德的人越低调。有些人是特意装作低调或谦虚。其实,真正有成就、有功德的人,不用特意低调,而是自然而然地低调。我们有时候想展现自己,想突出自己,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说明你还没有完全超越。..

修行中的勇士

若是能真正对治、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按世间的观点,在沙场上消灭敌人的人叫英雄;但按佛法的观点,这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虽然暂时战胜了外在的敌人,却导致了内外敌人的增长。外在的敌人越消灭越多,同时也增长了内在的敌人——烦恼、我执。佛经中讲:杀害一条生..

用呼吸来消业

禅修之语要点:九节佛风禅修打坐期间,绮语、恶语等都要断掉,念经、念佛等也暂时要放下、停止。上座之前,通过九节佛风——九次排浊气来调整语(气)。先左鼻孔排三次,再右鼻孔排三次,最后两个鼻孔同时排三次,共排九次。九次排浊气是有顺序、有要求的。首先将左手的拇指尖压住..

业的作用与十不善行的果报

佛教修行的终极目的是获得完全证悟,以及达到成佛的境界。我们所应具备的条件即是健全的心灵与身体。大部份人都把自己是健康的人类这件事视为理所当然。事实上,佛经常提到人身是极珍贵难得的。它是由我们在无数的过去生中累积许多善业而得来的结果,每个人都曾付出相当努力才能获..

梦入光明的睡眠秘诀

现在很多人因失眠而烦恼。有些人心里总想睡不着的事,在床上辗转反侧,反而更难以入睡。这个时候应该放松心态,若是你能观想佛菩萨形象,把注意力放在佛菩萨的形象上,很快就会进入梦乡,这是对治失眠的一种方法。睡觉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直接躺下就睡着了。早上醒来一看时间过了,..

多钦则仁波切梦中游历地狱与铜色吉祥山,并得莲师加持

多钦则仁波切(1800-1866)是晋美林巴尊者的化身。他刚刚诞生三天的夜晚在母亲怀里抱着时,就突然失踪了。他被空行母迎请到空行刹土去做客。三天之后的清晨,他又出现在床上。未满一岁时,有一天他面朝西南方站了起来,神情专注,清楚地看到莲花生大士刹土,兴奋异常。忽然,母亲..

度母是如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

由于菩萨对沈溺苦海的众生具有无量的悲心,因此各自依其愿力而行使事业,圆满各自的发愿。如是,度母的主要事业就是让众生远离恐惧与危险。恐惧是什么?度母如何帮助众生面对恐惧?我们现在就来一起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面对两种恐惧:◆一者,恐惧得不到所想要的人、事、物。..

修行之路,为何以皈依三宝为首要条件

在刚开始踏上佛教徒修行之路时,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与人类灵性行为之间的关连十分重要。透过这层关系,我们才可成为佛陀的追随者。佛教徒的定义是在佛法的教义与僧团之中寻求最终极的皈依——这就是皈依三宝。对我们来说,若要生起愿力于三宝中寻求皈依,首先就必须体会眼前生命的..

思维与禅修——“止观”的修法

我们可运用两种禅定形式来思惟和禅观:首先谈的是「观」。此种禅定先要熟悉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不论是喜欢的车子或你所追求的慈悲及安忍心,这些都透过理性的分析来培养。这时不只是专注于某个主题,而是藉由不断运用分析的能力,来使自己对所选择的物象产生一种亲密感或同理心。在..

希阿荣博堪布:如何训练慈悲心?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另一项训练是专注,制心一处。比如持咒、念佛、诵经、抄经、调息等,都能起到这个作用。把一颗习惯于散乱驰求的心系..

日光比丘的故事

一切显现皆是自心所显,非实有古印度曾有一位出家人,名叫日光比丘,他专注精勤地苦修密法。由于功德日益增进,导致魔王的宫殿发生震动。魔王大惊,赶紧观察震动的原因,发现是因为日光比丘即将获得成就所致。魔王想:“这怎么办呢?如果不阻止日光的修行,不久的将来,我的世界就..

观修不净观是否能彻底地断除贪欲之心?

问:观修不净观是否能彻底地断除贪欲之心?答:我们知道了身体的不净后,能否彻底断除贪心呢?从究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入中论》说不净观是颠倒作意,(修不净观而见恶露之识,只是压制粗大贪欲心的强力观修法,不仅胜义中不成立,连真世俗中也不成立,因而是一种颠倒作意..

藏地大德给学佛人的忠告:黄泉路上无老少

把晚年融入于佛法永恒的大光明中对于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居士来说,您的修行应该侧重于哪个方面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放下对外境的一切贪执,着重修持自己的心。修行即是修心。心的状态决定了现在的生活质量,更决定了来世的生命走向。做心的主人,这才是学佛修行的真正意义。修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