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二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参加佛七,由此机缘,得受三皈五戒,正式走入佛门。二一七年,已是第五次参加东林寺十一精进佛七。出发前,随行的师兄说,这次我们加入精进版块。我问:“这个版块有什么要求?”她说:“精进版块的念佛人日中一食,每天进了佛堂..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应受持的戒律。其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项,菩萨戒本虽有多种,但基本上可以分为“梵网戒”和“瑜伽戒”这两类。由于菩萨戒关系到成佛这个根本问题,所以一直为..

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佛?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佛教提倡种善因得善果,劝告大家与人为善。那么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安分守己,多做善事,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佛呢?1>>>好人的标准首先,好人的说法非常笼统。人们对“好人”的定义也莫衷一..

至心持戒,鬼神救护

从前,有一位男居士,侨居在舍卫国。居士家中有位妻子,年轻貌美,风华绝代,闻名遐迩。朋友们都很想见她一面,但居士始终不让妻子见他们。有人就把这事告诉国王,国王也想看看这位美女究竟相貌如何,但实在找不到理由。有一个官员给国王出谋划策:“他们夫妇俩都奉持五戒,虔心供..

大愿法师:烟草的来历、吸烟的危害

烟草的来历吸烟,在那些经典里面,尤其是藏传佛教的经典里面有很多的呵斥,上面有说到烟草的来历。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海底的龙宫胜王处入甚深禅定,这时候他化自在天就有两个魔女由天降到龙宫来狐媚佛陀。佛陀当然是早已圆满成就的大圣者,所以如如不动。然后一弹指间让这两个现种..

吃肉杀生会导致家庭不和谐!家族的真实故事

我奶奶有4个孩子,分别是我大爷,我大姑,我老姑,还有我爸。我奶奶一直都说我们家的人本性好,善良。但是在我这个学佛的人眼里看来,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善良不善良,那个标准可是要依照五戒十善来判断的。我家的杀业真的很重,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家里养了很多牲口,每逢过年过..

78年石家庄女佛子征婚

QQ314923133本人未婚,女,78年11月,本科,事业单位,有房,石家庄市里的,父母均有退休金。性格比较传统。修净土,念佛吃素,父母也吃素,按五戒要求自己。每天有固定的念佛等功课,想寻觅一个在石家庄工作的,一样学佛精进的有缘人,组建佛化家庭,一起为往生净土而努力!(希望婚后有孩子后..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你修道的缘。没有所依的资粮,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要想修定,得先备办资粮,得先准备好,这是修道的前方便。你要想得定,得先有一个处所啊!但是这个处所烦乱是不..

佛教信徒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同样的,我们平时能够自行功课,或上香,或礼佛,或诵经,或阅藏,或静坐,不论忙闲,能够持之以恒,时间一久,定能改变气质,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增加力量,且能受到..

刘素云:无量寿经31集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五品经文,这品经文的题目是:【菩提道场第十五】这一品经文,是四十八大愿中的第四十一大愿――“树现佛刹愿”的成就,主要是介绍阿弥陀佛讲堂旁边的菩提树。所以,今天,大家跟随我继续旅游,去看看阿弥陀佛讲堂旁边的..

到底谁才是导致我们邪淫的“幕后主谋”

许多人,犯下邪淫后,人生过得很不顺,很苦,而这种苦又很难跟身边的亲朋好友倾诉,只能在网络上吐吐槽,消解内心的苦闷。由此看来,我们邪淫者其实蛮可怜的,因无知而造罪,因造罪而受苦,而这种苦,无人代受,只能独自吞咽,正可谓: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幡然悔悟的邪淫者,内..

精神出轨也有罪?千里寻妻记,妄动邪淫心的苦报!

说来惭愧,学佛多年,一度十分虔诚的修持身心,并严谨的吃素八年多,大量的拜读了佛教经典,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深刻认识到世间苦空无常,生老病死的痛苦,但到了关头,还是难以放下看破。我少年经家庭变故,父母离异,心灵受创,十几岁辍学,从此蜗居于家,与世隔绝长达六年之久。..

佛教中的师父一共有几种

(摄影:惜缘法师)文/圣严法师不论在家出家,也不论世法出世法,如要学问,便须投师。否则,除非是大根大器,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无师自通,比如佛教的独觉圣者,就是无师自证的。但是,凡人总比圣人多得太多,所以还是要投师问教,就连释尊也是遍学五明的。出家人有七种师:两种..

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且说有一位贤明的人,一向奉持佛法,精进不懈怠,后因寿尽,得病而亡。他的妻子伤痛悲切,自是不在话下。妻子虽然悲痛,还是遵照礼法,将丈夫的尸骨火化、埋葬。丧事既毕,妻子还是不能稍抑悲痛,而且废忘经典、佛法,甚至连佛龛前的香灯都不再点燃,只全心全意的在烹宰牲畜,设肴..

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

佛陀时代,很多比丘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天晚上,有位比丘在坟墓间坐禅,忽然来了个鬼,那凶恶的样子真是怕人!他不知怎么的就挖开一座坟墓,把里头的死尸拖出来,手里拿了一根鞭子,对着尸体狠狠地鞭打,一边骂道:这个臭皮囊,奔波汲汲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聚..

悟显法师:佛法不是情见思想

我们在讲经里面有讲到,佛教所说的种种道理,它不同于世俗的思想以及学说,为什么?因为世俗的思想学说,它是从第六意识妄想分别出来的,属于比量境界。所谓「比量境」就是你去比较度量而知道的,它不属于现量。佛教即使是小乘,他证到阿罗汉,那个也都是属于现量的一个境界,他灭..

大安法师: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需要“愿”就可以去了的。比如修五常、五戒能得人身;破五戒,则得不到人身;修十善业道能生天;造十恶下三恶道;造上品十恶入地狱等等。那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应该是这样啊,为何还要等到发愿才能往生呢?那是因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用涂其..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有学八智、有学六智、三根、十六心行、法假虚实观、受假虚实观、名假虚实观、三空观门、四谛、十二缘,无量功德皆成就。复有八百万亿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ldq..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告诸比丘:“却后三月,我当般涅。”尊者阿难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绕佛三匝,为佛作礼,胡跪合掌,谛观如来目不暂舍。长老摩诃迦、弥勒菩萨摩诃萨,亦从座起,合掌作礼,瞻仰尊颜。时三大士,异口同音而白佛言:..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莲华。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留孙,最后成佛名曰楼至。&rd..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云何不等同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燃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斋戒不厌,心中欣欣,常为诸天,善神拥护;所..

佛说出家缘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崛山,往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恶事?”佛答难提优婆塞:“楚害生命有十恶事。何等十?现世常怀害心,后..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其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简介六度集经,共八卷。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经》、《六度集经》、《杂无极经》。三国时代吴·康僧会在太元元年至天纪四年间(二五一~二八0)所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九十一则本生谭故事,配合大乘佛教所说之布施、..

佛说斋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著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斋。”佛言:“..

佛说梵网经

梵网经序沙门僧肇作夫《梵网经》者,盖是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是以如来权教,虽复无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为指南之说。是以秦主,识达圜中,神凝纷表;虽威纶四海,而沾想虚玄;虽风偃八荒,而静虑尘外。故弘始三年淳风东扇,于是诏天竺法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