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出现多起青年学者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在舆论一篇惋惜声中,不乏糊涂的赞同声。在佛教中,自杀属于不可忏悔的重罪,其果报异常惨烈,直至地狱。凤凰佛教《般若讲堂》今日奉上一篇台湾圣严法师对自杀问题的详尽开示,请诸君深读细思,并奉劝一句,生命的困境有许多解..
当下
宣化上人:娶妻两房而无染 虚云老和尚的传奇出家因缘
核心提示:宣化上人,黑龙江省双城县人,美国弘法第一人。1918年出生,19岁时母亲逝世,于母亲墓旁守孝三年,期间剃度出家。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礼忏坐禅、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灵异之事多不胜数,被称“奇僧”。1948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
《临终三大要》述义
《临终三大要》作于民国十九年,即一九三○年,这篇文稿完全是从印光大师的真实心里面流现出来的,文句直白,义理幽深。为一切众生如何面向死亡,提供了一个辉煌的往生净土的起点。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让他了脱生死轮回死亡,世间人无一幸免,众生内心最深的恐惧就是死亡。临命终时..
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人要活得有力量、有方向,最要紧的是内心拥有一个信仰、信念、理想,这才能主导自己的生命。如若不然,只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被许许多多纷杂的念头所包围,生命的轨迹琐碎不成线。我们活着一天,就要创造一天的价值,..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念佛,实则只是有口无心的空诵。仅仅是嘴上念诵佛号并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包含的内容很多。所谓念佛的这个念,不仅有称诵之意,还有忆念之义。当口诵佛号的同时应..
凡是我们给出去的都会回来!
《地藏菩萨本愿经》主要是讲一切现象的因果关系,这对我们每个人非常有用。开篇说“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地藏菩萨之所以能够遍百千万亿世界,他不是凭一己之力做到的,他是“承佛如来威神力故”。..
业果之理,是为了让现在改变未来
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身、语、意造作决定的,而非外在因素决定。可以通过学习业果规律,通过当下的愿力和行为去改变未来的命运。可以网上参阅《了凡四训》。认识到无常,是觉悟的开始。把悲观变为觉悟,需要增加一点东西:业果。在工作与生活中,时时存好心、做好事,踏踏实实积累福..
现前种因当来结果
刚才听了心得报告,觉得大家学习很用心,几年来有很大的进步,很值得随喜。我们发心出家,宗旨只有一个——成佛,途径也只有一条——学佛。然而,学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想要长期坚持学习,并且越学越稳,越学越好,那就更不容易了。以下就此谈一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没有时间看书修行,怎样安住当下?
问:师父,若没有时间去看书修行,怎样学会安住当下呢?慧广法师答:如果你实在没时间读书,也没时间进行修行的话,就可以把所有生命都融入你当下所做的事情当中:爱它、享受它、品味它,不要考虑别的东西,不要计较结果。眼、耳、鼻、舌、身、意都安住其中,把它当成生命中最重要..
如何发愿如何积福
网友:是不是要发愿才能积福积德呢?如果是,要怎么发愿?学诚法师:发愿是树立行为的动机,譬如小孩发愿成为一个科学家,行动上就会照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有了良善的动机和实在的行为,就造下了善业,具备感善果的力量。要发善愿,发大愿,发利益众生之愿,比如给路上的乞丐一份..
真心的友谊不是情感的交换
任何寄托在他人身上的希望,最终都会导致痛苦,不仅害了自己,也会对别人带来压力甚至伤害。真心的友谊不是情感的交换,而是彼此独立基础上的互相尊重与扶持。人要有自己生命的重心和追求,这样才能让友谊更美好,而非成为捆缚的枷锁。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志”就是佛法..
“戒”是佛教的命脉
导语:3月1日,澳门迎来一场极为殊胜的佛教论坛及法会——“国际学戒论坛暨念佛祈福法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高僧大德和善信居士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旨在落实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戒为师”之遗训,共同弘扬佛法戒律、正本清源。开幕式上,法相庄严的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
高僧揭秘“超度亡灵”终极真相
亡灵真相说到超度亡灵,先要说明亡灵的性质。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称为亡灵。民间一般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而且永远做鬼;但佛教从来不认同这个说法,否则,就谈不上超度两字了。佛教看凡界的众生,共分为天、人、神、鬼、傍生(牛马乃至蚊蚁等动物)、地狱等六大类,在此..
你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以不信因果!
信佛重要,还是信因果重要?我个人认为:宁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为不信佛,佛祖不会气恼怨怪我们,降罪伤害我们,所以信佛固然对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信佛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但是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顺因果而行,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因果”是亘古今..
歌声与微笑
前几日一居士告诉我,说她最近很烦恼,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人生很迷茫。这位居士说出了当今社会一些人的心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意味着要对命运挑战,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要学会面对。人生中一时的迷茫可以理解,或许是在寻找人生的方向;如果人的一生都在迷茫,那就..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何修行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没有杂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杂念可以调伏,不能说杂念烦恼起了自己都不知道。修行的最低限度就是要调伏自己的烦恼,在日常生活的上下班中,观自己的善念、恶念。有善念还好,有恶念当下就翻正。这种功夫继续用..
心中要有一个指南针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人要活得有力量、有方向,最要紧的是内心拥有一个信仰、信念、理想,这才能主导自己的生命。如若不然,只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被许许多多纷杂的念头所包围,生命的轨迹琐碎不成线。我们活着一天,就要创造一天的价值,..
轰轰烈烈的“人机大战” 佛教怎么看?
“阿尔法狗”和韩国棋手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进入第三天,李世石三战皆负,这让很多人Hold不住了。“人机大战”的输赢,事关一个更大的问题:AI(人工智能)或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未来意味着什么?人会在不远的将来被机器人所取代吗?弥漫于当下人们心头的,是对科技憧憬与焦虑..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怎知遇到的某人某事是好是坏,是喜是忧?何必纠结那个他还爱不爱你。缘分未尽,不爱你,他都跑不掉,缘分尽了再爱也走不到一起。不是你不够好,也没有谁对不起..
修行就像“一人与万人敌”
愿你有颗柔软的心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态柔软了,你能把握自己的心多一点了,那么遇到外边的某一个因缘,你都可以受到启发,就有开悟的可能性。让心先归零我讲《吉祥经》的时候,就给大家讲,古人没有计算机,他不知道..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中的大事,我们修行解决的就是生死问题,那么我们还没有证果之前啊,还没有成就之前,还没有到临终的时候,这段时间里最好是不死啊,最好是不要横死。所以说呢死..
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于禅修,在古代是讲究如何在日用中落实,在日用中转化自己的习性,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从现代意义来讲,禅修,就是要把禅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点点滴滴,就是方方面面,也就是时时刻刻,每一个当下。这需要有很好的禅修基础和体验,要功夫很深的人才能做得到,要老参..
关于生命的实质
要突破生命的轮回圈,我们先要了解生命的实质,掌握了生命的实质,我们才能把握好这一期的生命。在这一期的生命里勤修苦行,断掉促成轮回的生命圈,才能真正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体。那么生命的实质是什么呢?生命是无常的,无常有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之分。当代佛学家李明权先生..
我们为什么活得迷茫、情绪化
“压力”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压力来自何方?你去找是找不到的。我们的内心被恐惧、迷茫的阴影所覆盖,甚至他人的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深入探究内心,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压力都是自己各种莫名的妄想捏造出来的。“社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实体,所谓“..
照亮人生的大圆镜
我们的心是迷失的,人生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前路茫茫不知何往;生老病死谁替得,咸酸苦辣自承担;孤独地生,孤独地死,生死苦痛无能代者,轮回路上独自伤悲。这样迷惑无主、无依无靠的生命,通过学习戒定慧,对三宝彻底皈依之后,我们的心就会像圆满..
情人节
一切众生都因情的牵绊、业的驱使,才会在生死中轮回不休,《楞严经》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在此特殊日子,应当猛然醒悟,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契入无为,才是安身立命之处!..
照亮人生的大圆镜
我们的心是迷失的,人生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前路茫茫不知何往;生老病死谁替得,咸酸苦辣自承担;孤独地生,孤独地死,生死苦痛无能代者,轮回路上独自伤悲。这样迷惑无主、无依无靠的生命,通过学习戒定慧,对三宝彻底皈依之后,我们的心就会像圆满..
为我们当下的生命创造价值
我们人不可能永远都在,那最后我们要归到何处?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寿命,觉得可以活多久?死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管我们念了博士还是赚了十几个亿,在死的时候都将百分百全部归于零,都会有无量的痛苦加注在你身上。所以,我们一下就洞察到了,在死亡的那一刻,世间所有的快乐..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点谈一谈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常犯的一些邪见。一者,易位用法:善法各有位别,不同角度,善法不同,若错位而用,则成恶法。善法各有位别,每个位置角度,都有不同的善法。不同的角度,善法是不一样的。如果错位而用,即成恶法。..
如何避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状况?
问:我们应该炒股吗?炒股应该如何炒?寂静法师:如果要炒股,要以投资的心态而不是投机的心态。我发现一旦买了股票,随时随地都想打开手机看股票。如果我们投资20万赚13万多,我们觉得对自己好吗?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好事,但是有一点,我们在赚了钱以后,会继续做一件事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