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你会在嘈杂的环境里修行吗?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要说动中用功,不容易!工夫恰当的时候,似乎不能动,一动,工夫就没有;还要说动中、静中疑(指禅宗参话头之“疑情”)成一团,打成一片,真是不容易办到。对罢!那么,老实说一句:动中工夫不容易用。何以呢?“一动再动”,..

如瑞法师:寿命只剩3个月的她朝拜五台山时对我说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如果..

明贤法师:虚云老和尚三下南洋对汉传佛教南下有何影响?

虚云老和尚唯一彩色照片虚云老和尚在重修鸡足山祝圣寺期间,曾以募化因缘三下南洋。在《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虚云老和尚法汇》等资料中可以看到虚老南洋弘法主要在马来西亚进行,其中槟城极乐寺是必到之所。这不是随机巧合,也非长老兀自天降,而是禅门师徒因缘的再续,更是近..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办三天的佛学讲座。第一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第二天,讲的题目是:“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第三天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我们先从“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讲起。有时候别人碰我们..

什么样的人会福报无量?

【编者按】本文为2016年2月20日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福慧灯教育集团成长研讨会精彩开示节选。图片来源于活动现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生命的五个漏洞,这个漏洞是漏什么呢?漏功德、漏福报,漏生命的美好,把这些漏洞用忏悔的方法清除,再改过。改过就是把生命中的漏洞补..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竟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佛陀曾说过一首偈子:“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这是告诉我们即使活了百岁,如果不懂得佛法,也不如遇到三宝一天——理解了佛法的智慧,懂得了我们以什么因缘来到这..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来。因地当中就以大慈大悲著称,果地上又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的身份来救度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尘点劫以来,为救度众生故,宏深誓愿早已成就,在法界就像一个巨大磁场般,向十方众生辐射他慈悲救度..

五浊恶世过于险恶,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问:学诚法师您好!我是一位学佛大学生,近来,我越发觉得释迦佛教法下的五浊恶世真是过于险恶,相比出家师父的生活,在世俗生活如果做到冰清玉洁或出淤泥而不染真是难上加难。此外在修行上,现在魔强法弱,在家修行有时困难和障碍非常多。不禁好几次用省庵大师的话感叹:“何罪而..

如瑞法师:害怕骷髅吗?别忘了你自己就有一具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多多..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一直存在着不安与恐惧,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助念,可以吗?大安法师答:往生的希望,在于我们信愿感通佛力,而不在于临终的助念。只要有决定信心,临终没有助念照样可以往生。你看《净土圣贤录》中,很多古人往生并没有通过助..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为多多地需求,都是长养爱欲的方便。我们每天前后夜修行,中夜狮子卧,只是让身体得到恢复,不让它久久地睡。世间人在漫漫长夜当中,因为吃饱、睡足、穿暖,所以贪欲的心很容易生起。我们的修行生活不是无益的苦行,而是以这样..

弘一大师《经典法语集》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

如何知道罪业已经忏悔干净?

怎么知道我已经如法地忏悔干净了?这有判断方法,我们把它念一遍。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了凡四训》以下它讲到了八种情况。八..

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

人的行为不是由因果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念决定的。因果是一种规律,造了什么样的因就会感什么样的果,但不是绝对的,中间还需要许许多多的缘。不能套用因果来解释我们的一切行为,恰恰相反,要用因果去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才是积极的、正确的。一切祸福都是自招的,佛菩萨不会惩..

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

梦想和责任有同一个归宿,就是心灵的安定和快乐,朝着这个目标去做每一件事。心中空虚,所以才会需要外境来填满。外境的影响也有区别,有的是刺激,有的是启发;有的增长烦恼,有的增长力量。现在一些影视节目,制作的动机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猎奇心、刺激人的五欲,却在心灵更深的层..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我们有一句法语:“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圆满。你有智慧了,有佛法了,人生就圆满了。若是你没有佛法,没有智慧,人生是不会有圆满的。我觉得我在《掌握完美》里说的那几句话特别好:“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

善良与软弱无关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明智的行为通常被愚者嘲笑,智者所喜。我们是希望成为智者之友,还是获得愚者之赞呢?凡夫不坚定于善,就会被烦恼所黏缚。善法不可不执,但不能着相,菩萨无住生心,而非无心,是..

“铁饭碗”不是职业,到底是什么?

【编者按】本文为2015年10月1日至7日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智慧】精彩授课内容节选。在17世纪,培根提出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过去鼓舞、帮助了不少人,但在今天也危害了不少人。今天准确的说法叫“知识不是力量”。因为如果知识就是力量,那么百度..

如何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境界?

我们每天面对工作、学习、家人,有多少时候是对自己有把握的呢?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跟着外面的人事物打转,没有一刻我们的心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没有一刻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了本自具足的清净圆满。这样的随人事打转,总会让人身心疲累,不得宁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疲惫,可以通过学习..

不要糊里糊涂地活着

佛法告诉你,因为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是聚散无常的。无常就是没有不变的,“无”是没有,“常”是不变的,没有不变的人和事。因此,让你学会珍惜拥有的现在,你就能够把握住未来。你生命当中有很多重要的人,但此时此刻,我们是彼此重要的人。因为我可以给你们从心灵上的帮助的,是..

修行 崇尚简单

说到修行,在最初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外缘和很多的方法来调教我们这颗心。最后,当你懂得应该如何去料理当下这一念心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修行就是这么简单,修行就在当下的一念,只是看你自己怎么样来把握。修学佛法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想你一定会崇尚简单、单纯。一个修行者,心里..

如何面对心中的恨与怒

网友:弟子最近心中总起嗔恨心,比如看到别人不守规矩闯红灯,随手丢垃圾等等,心中马上升起愤怒,恨不得那个人马上死掉。弟子自我观心,知道这样不对,马上念六字大明咒或佛菩萨名号,嗔恨心顿时消灭。请问师父,弟子的嗔恨心在念咒或佛菩萨名号时哪里去了?为何还会再来?学诚法..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不究竟,也是苦、空、无我,富贵不定、生命无常,无常、变化和不究竟就会产生痛苦。地狱,很苦!鬼道,也很苦!畜生道,分两类:家养和野生,家畜虽然不愁吃喝,但最终被宰杀、吃掉,痛苦!野生的生活困难,居无定所,四处寻找食物,时时担心天敌和..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乐”“猴年快乐”。看来快乐是所有人都需要和向往的。究竟什么是快乐?快乐有哪些?有物质上满足的快乐;有精神上满足的快乐。精神上的满足又分很多层面:听一首好歌,或者欣赏一幅好的书画作品,这里面都有快乐,都有愉悦感..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二个,有连接感,连接感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个体,都在红尘中(包括我自己在内),每天办的事情都很具体,也很啰嗦,关乎于人的吃喝拉撒,关乎于人的喜怒哀乐,就是所谓的此岸世界的这些事情。那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你在这红尘的此岸做的..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场去给人讲佛法,在我执的立场去给人讲佛法,那样一定效果不理想。我们要说的一定要是对方想听的法,而不是我要讲的法,不是发泄你想表达的,拼命去灌输给别人。你..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怎知遇到的某人某事是好是坏,是喜是忧?何必纠结那个他还爱不爱你。缘分未尽,不爱你,他都跑不掉,缘分尽了,再爱也走不到一起。不是你不够好,也没有谁对不..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贪欲者,大致分为贪取、贪爱、悭贪三种,为十恶之一,三毒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不知足之贪心,于国土、人、财、物,总想占有及控制,贪而无厌,是名为意贪业。无想则无欲,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无贪嫉..

善良与软弱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明智的行为通常被愚者嘲笑,智者所喜。我们是希望成为智者之友,还是获得愚者之赞呢?凡夫不坚定于善,就会被烦恼所黏缚。善法不可不执,但不能着相,菩萨无住生心,而非无心,是..

圣严法师:自杀者果报惨烈 死时死后将受无量痛苦

核心提示:近日,出现多起青年学者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在舆论一篇惋惜声中,不乏糊涂的赞同声。在佛教中,自杀属于不可忏悔的重罪,其果报异常惨烈,直至地狱。凤凰佛教《般若讲堂》今日奉上一篇台湾圣严法师对自杀问题的详尽开示,请诸君深读细思,并奉劝一句,生命的困境有许多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