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生死到彼岸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阴的无我。如是观察,就能逐渐破“我执”。渐渐地就不受它所诱惑了,不受它所欺骗了,于是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真理智慧就会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我们的行为就会渐离生死。..
当下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西方的医学也在注重这个问题,尤其对那些患绝症、癌症的病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所以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得了癌症,尤其是晚期,分明是治不好的病,还要倾家荡产地去治疗。纵然花费很多金钱,给病人浑身插满管子,实际上却绝对不能解决问题。这样对各方面都不利。西..
寂静无惑 | 一段婚姻的缘份是注定的吗?
问:一段婚姻的缘份是注定的吗?答:人与人之间当然无缘不聚,我们生生世世跟很多人都结过缘。在感情层面也不是唯一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结婚又出现了婚外恋的原因。有些缘份深有些缘份浅,这个缘份是变数,不是定数。当然我们还是要珍惜夫妻之间本有的缘份,惜缘才能续缘。那怎..
完整生命的五个层次,对照看看你在哪里?
一个人一定要拥有照见未来的能力,为什么是照见未来而不是看见未来呢?“看见”是用眼睛,而“照见”是用智慧。《心经》中的“照见五蕴皆空”,如果把照见改成看见,整句话的意思就变了。空不是没有,就像电视机,电视机是空性的,就是什么都没有,不过正是因为电视机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
一信徒问师:师父,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师答:先说个题外话,大家平缓一下情绪,不管修不修行,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记得之前在微信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记者采访过一个牧童,记者问,你为什么放羊啊?牧童说,为了卖钱。再问,卖了钱想做啥?牧童又..
为何说 “对境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摘自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十九、「睹境不动难」:对境心不动,要有定力。人家讲你不好不对,你还是笑一笑,面容不改,欣然接受,你就有功夫。这功夫是自己的,不是从外边求过来的,不是知识,可以学得来的,这是内功,有这种定力,就是有道德。心本无生,本来是..
烦恼是道场
【经典原文】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维摩诘经》【经文解释】所谓诸烦恼是道场,因为烦恼实性即是佛性,如《中论》观涅槃品:“涅槃与世间,无有少..
我们为何总是如此不安?
我们虽然是俗人,但我们的心可不能动俗念,念头不能动,要用我们的想法去解读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存在的就只是因果而已,所以我们要感恩,佛陀对我们真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我们每一个发心,不是为佛陀做的,都是为自己做的。当我们对照真理失去正念的时候,要发心忏悔。普贤菩萨的..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极圆极顿,..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明贤法师答:现在的学佛人中常常有这样的论调,比如“学佛总往寺院跑,还不如在家自己好好修行”,或者“我信佛,但是只皈依佛和法,不皈依僧,只做二宝居士”,诸如此类种种。总之,不仅自己不愿敬僧护法,还要教他人不要皈依僧..
大安法师:如何顺利完成一昼夜经行念佛
深夜念佛堂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行中要听好法器,保持好前后约1.5尺的距离,做到音声齐整,避免扰动大家的念头。东林佛号的唱念特点:深呼吸,低沉缓慢,用脐轮发音。女众声音要放低,不要一开始就把声音提得很高,先听男众的声音,再把自己的声音..
如何对治乃至超越抑郁症
引言:近期,年仅28岁的青年艺人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再次将抑郁症的名词引入人们的视线,也让这个在当代频发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扼腕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生命悄然陨逝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怎么对治乃至超越抑郁症?今年5月,在钓鱼..
传喜法师:如何不执着于爱的烦恼
心中充满爱,才是美丽的人生,先恭喜你在爱里。我们首先知道,从佛教的角度上来说,这个爱也是我执的一个烦恼。因为在十二因缘里面,从第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就是爱,爱就会取,对不对,取缘生,有生就怎么样?老病死苦..
人类最大的愚痴就是以为没有来生
1984年,威廉·帕克因为杀人而被判刑。在囚房内他开始研读佛教,7年后,帕克成为堪萨斯州监狱内唯一的佛教修行者。帕克说:"最大的禅思是对死亡的思考,我必须掌握死亡,尽管对死亡我仍然觉得棘手。佛教说死亡是一个大谎言、一个大迷惑,我现在知道,这个有形的身体是工具会死亡,..
没有见性说法,就是像瞎子摸象
没有见性说法,就是像瞎子摸象、隔靴搔痒,你搔不到痒处。要做一个大比丘,事实上是很不容易的。不能说你看了一本经典、看了一些批注就上台,披着袈裟上台说:我就是大和尚!披着一个大红祖师衣,就说:你们要供养我。这个是错误的观念!心灵的故乡,你没回到故乡,你怎么可以有办..
我们为什么总是如此不安?
要真实发起道心我们虽然是俗人,但我们的心可不能动俗念,念头不能动,要用我们的想法去解读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存在的就只是因果而已,所以我们要感恩,佛陀对我们真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我们每一个发心,不是为佛陀做的,都是为自己做的。当我们对照真理失去正念的时候,要发心忏..
智慧法语:烦恼是道场 一切法是道场
一切法是道场【经典原文】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维摩诘经》【经文解释】所谓诸烦恼是道场,因为烦恼实性即是佛性,如《中论》观涅槃品:“涅槃与..
为什么读经的时候妄念那么多
问:请问师父,为什么读经的时候妄念那么多,甚至很恶的妄念?很害怕因果,除了忏悔还应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如果五蕴皆空,那妄念亦皆空,如是思维可否?学诚法师:不是诵经的时候妄念变多,恰恰是因为诵经的时候内心比平常宁静,才发现了隐藏在心中..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狱会空吗?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佛法“大愿”的象征。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以无分别的平等孝道,度脱一切罪苦众生,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尊崇弘传。人们广为听闻并赞叹的是地藏菩萨在久远劫前发下的大愿:“众..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涅槃(梵语:nirvana),涅槃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涅槃经》云:“夫涅盘者,名为解脱。”《涅槃经》云:“涅盘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涅槃经》云:“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大涅盘。”佛法..
今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吗?15个问答告诉你真相!
人的命运之轮由业力所掌握(一)今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吗?1、有一句话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是又有说“大善大恶之人可以改变命运”,那么这个改变命运也是前世因吗?又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这么精确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觉醒法师: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还是薪水更高的好?换一个市区的大平层好,还是郊区的小别墅好?……总有居士问,师父,我该如何选择?其实,这些好与不好的困扰,看似纷繁,问题却只有一个——欲望太多,智慧太少。不少人觉得,欲望是好东西啊,能够驱使我..
广心法师:工作修行的五个原则
工作就是修行,我们在工作来的时候,如何调伏自己的心?有的人平常笑咪咪,但是工作一来,进入忙碌的状态,就开始埋怨,很容易发脾气,甚至摆臭脸给别人看,这种人一看就是不成材,无法成大器。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如何让自己能够维持心平气和、去排解工作烦恼时那种纷乱的心、..
受戒时如何观想?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菩萨戒的受体之机,是在三番羯磨的时候。所以在正授戒体时,禀戒三师要下座拈香,为所有的菩萨戒戒子,对现在十方诸佛菩萨顶礼启白,感发大众的圆宗戒体。佛法是心法,戒法也是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戒法讲“十无尽戒藏”,如《璎珞..
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菩萨戒的受体之机,是在三番羯磨的时候。所以在正授戒体时,禀戒三师要下座拈香,为所有的菩萨戒戒子,对现在十方诸佛菩萨顶礼启白,感发大众的圆宗戒体。佛法是心法,戒法也是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戒法讲“十无尽戒藏”,如《璎珞..
传喜法师:当下回光返照
当下回光返照像六祖大师所讲的:“何其自性,本自究竟,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自在”。所以我们现在也是要当下回光返照,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同与诸佛,证大涅槃。我们自己智慧没有开的时候,住在生灭的状态,你看的世界所有都是..
如何不执着于爱的烦恼
心中充满爱,才是美丽的人生,先恭喜你在爱里。我们首先知道,从佛教的角度上来说,这个爱也是我执的一个烦恼。因为在十二因缘里面,从第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就是爱,爱就会取,对不对,取缘生,有生就怎么样?老病死苦..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还是薪水更高的好?换一个市区的大平层好,还是郊区的小别墅好?……总有居士问,师父,我该如何选择?其实,这些好与不好的困扰,看似纷繁,问题却只有一个——欲望太多,智慧太少。不少人觉得,欲望是好东西啊,能够驱使我..
如何对治乃至超越抑郁症?
引言:近期,年仅28岁的青年艺人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再次将抑郁症的名词引入人们的视线,也让这个在当代频发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扼腕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生命悄然陨逝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怎么对治乃至超越抑郁症?今年5月,在钓鱼..
明海法师: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菩萨对菩萨来说,他的心跟我们普通人的心是有些不一样的,他没有浪费。说他没有浪费是因他的心总是处在几种感受里,我概括为下面几种:第一种感受,他有归属感。我们知道人有很多归属,有家庭的归属,有单位的归属,有团队的归属,是哪一个党的,那也是归属,是某一个俱乐部也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