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警醒:修道不须向外求

修道不须向外求谁能把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降伏,令它们不造**,谁就是菩萨。谁能把自己的感情收拾干净,没有邋遢,谁就是菩萨。菩萨也不哭也不笑,随时随地都自在,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烦无恼、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禅宗以不立文..

看破不说破:红尘中诸多人不知道的智慧

看破不说破:红尘中诸多人不知道的智慧(资料图)在一座寺院,刚入寺修行的弟子们不管说什么、做什么,住持师父都从来不批评他们,反而想方设法夸奖。久而久之,有些弟子就自以为是了,自我膨胀了,犯了错误也不知道。所谓“笑人易,自省难”。人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往往看到的都..

【法眼看世间】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资料图)先说个题外话,大家平缓一下情绪,不管修不修行,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记得之前在微信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记者采访过一个牧童,记者问,你为什么放羊啊?牧童说,为了卖钱。再问,卖了钱想做啥?牧童又说,娶媳妇,养儿引孙。记者..

心中常念《心经》 心安宁百障消

《心经》资料图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济群法师:换个角度就不对立

换个角度就不对立从声闻乘的观点看,只有断除无明,才能开启智慧;摆脱烦恼,才能成就菩提;超越生死,才能证得涅槃。换言之,世间和出世间是二元对立的,无明和智慧是对立的,烦恼和菩提是对立的,生死和涅槃也是对立的,必须放弃这个才能成就那个,结束这个才能追求那个。所以,解..

传喜法师:“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

“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主人“心”,是我们这个生命的主人。“心”在我们的“神识”在,我们就是“活”的,这个“神识”只要一离开,我们这个身体当下就不能工作了,尽管四肢齐全、眼耳鼻舌都在。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神识! 我们认可吗?我们今天就开始求这个“..

菩萨的说话之道 你也可以做到!

菩萨的说话之道,你也可以做到!(资料图)慈能予乐佛讲,慈能予乐。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与人相处,如果保持一个“慈”的原则,就能让别人和自己快乐。曾经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说有一个人生了一个智障的孩子,孩子母..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时候再将所有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大安法师答:对于这个观点应当要好好思惟。一心想求生西方净土是当下的行为,当下建立的愿心,是要尽形寿不间断的。而世间缘分什么时..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大安法师答: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括读诵,包括听法师讲经说法。通过闻思,最后落实在行持当中。对净土法门尤其要反复熏习,了解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海;了解阿弥陀佛果地上的慈悲心,那..

净慧长老: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资料图)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

怎么做才能进入“不分别”状态

一信徒问师:阿弥陀佛师父,怎样做功夫才能进入“不分别”的状态呢?师答:做任何事时,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关注当下的行为。这是我们修行人所要用的真正功夫。一定要把所有生命活动都变成调心的方式。当你能把世上一切都认为是诸佛菩萨的化现,你就进入了真正的修行。这时候你要安住..

【法眼看世间】佛法怎么看“无知即罪恶”?

佛法怎么看“无知即罪恶”?(资料图)当佛法弘传时,我们醉心于其深刻的教理,或者奇迹的显现,但是西方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回归着自己的内心,而苏格拉底,这个仅在柏拉图和色诺芬的文中有记载的伟大哲学家,也用自己的思考回答了这个世界。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哲学早期最优代表性..

修行时要善用其心 不要辜负光阴

修行时要善用其心,不要辜负光阴(资料图)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去体验的。每个人反观自心就会知道,说出来的都不是禅;自己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体会、受用,那一点点受用就是禅。从古到今,禅宗提倡..

圣严法师:如何便开悟

无心可安即可开悟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

是不是虚假肉体的“我”里面有固定不变的“我”

一信徒问师:师父,是不是我们这个虚假肉体的“我”里面,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呢?师答: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肉体当中,肯定附着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实实在在的“我”,但其实并不是如此。打个比喻: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你的个性、想法、外表等方方面面,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如何才能生起胜解心不退转?

信众: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法师: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括读诵,包括听法师讲经说法。通过闻思,最后落实在行持当中。对净土法门尤其要反复熏习,了解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海;了解阿弥陀佛果地上的慈悲心,那种境界..

“即心即佛”中的心是指什么心

一信徒问师:师父“即心即佛”中的这个心是指的什么心呢?师答:个人理解“即心即佛”这个心叫做平常心,而平常心就是道。为啥呢?有执著的那颗心不是平常心,懒散、散乱、糊涂的心也不叫平常心,只是凡夫之妄心。遇到挫折时,人们常说的“要以平常心对待”,指的也是无分别“即心即..

智敏上师:如何正确理解“十二缘起与三法印”?

如何正确理解“十二缘起与三法印”?(资料图)一佛以般若的眼光来观察这个宇宙。他就看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缘因而假合——各式各样因缘的凑合。凡是假合出来的东西,它本身没有固定的独立的存在的自性,这个性是没有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很多的因缘凑拢来的,不是单个的,离开那些因..

五祖寺见忍法师动情追忆恩师昌明老和尚

昌明老和尚德相(资料图)1990年幸遇恩师。蒙恩师慈悲接引,从此脱胎换骨。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了修行弘法的往后岁月。一路走来,若无恩师的教导牵引和加庇,弟子举步为艰,今吾师往矣,弟子也渐渐成长,感谢恩师护念,终有了归宿,师恩难报,只有精勤修学,了悟大乘,自度化他..

行住坐卧 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

传喜法师:了生脱死必先听经闻法

了生脱死必先听经闻法我们很多人都重视修法,很多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念一个七、三个七,上次我去有个道场,我在那里虽然那天人也很多,2000多人听法,但是边上念佛堂里他们还在那里此起彼伏的念佛。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听法呢?他们说:在打佛七。请问听经闻法是..

人真的有命运吗?谁来决定 谁来改写?

人真的有命运吗?(资料图)其他宗教多认为,命运是由外在的主宰神或某种神秘力量决定。而佛教认为,命运就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决定这种规律的力量仍在我们自身。换言之,命运体现了生命发展的因果,是以不同心行为因而导致的结果。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走向。这些行..

净慧长老:《坛经》中的教外别传与藉教悟宗

禅(资料图)禅宗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把“教外别传”理解为是佛教以外另有一个传承,那就错了。这里的“教”,我们应当理解为“言教”。因为禅宗强调“以心传心”,认为个人的生死问题要从心上去解决,不是语言、文字、概念所能解决的,所以,禅宗..

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世界的真相?

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世界的真相?(资料图)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了世界的真相,有了放下的智慧,因此不应再生执著了吗?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但一个人要从能够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到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中间还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他能否用恰当的方法勤加..

外在的鬼不可怕,心中的鬼才可怕

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难、艰辛,但人不是为了受苦来到世上的,而是为了让未来的生命更好。改变生命的核心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在痛苦中用心寻找值得感恩的一切,将心比心怜悯他人的痛苦,发愿未来有能力去帮助一切受苦之人。生命改变之因,就在心念的改变中悄然种下。人生也总难逃一..

觉醒法师:学做「平凡人」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注,而我只是平凡的不起眼的蝼蚁……有人说,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平凡是一种缺点,一种需要跨越的障碍。那么,让你烦恼的平凡,到底是什么样子,你所期望的不凡,又是什么呢?平凡,是碌碌无为、浑浑噩噩?不凡,是万众瞩目、长..

星云大师:快乐的来源

知足常乐是“天堂”,慈悲喜舍是“道场”,服务助人是“福田”,欢喜融合是“乐园”有个少年请教一位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说:“这是说,在我感到痛苦时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

为什么好多人不懂得感恩

一信徒问师:师父,为什么好多人不懂得感恩呢?我好心帮助了他们,却落得了一身埋怨,这让我很难接受。师答:施恩莫图报,有德不怨人。我们仰仗宿世因缘,做了好多善事,也赢得了很好的名声,每天被鲜花和赞美所包围,虽然嘴上说随缘,不图啥回报,但赞美中有个不赞美出现时,心里..

学佛没有捷径

一信徒问师:师父,最近听某位法师讲法的光盘,里面说只要听了他讲的《法华经》当下就能开悟成佛,弟子有点不明白,成佛有这么简单吗?恳请您慈悲开示。师答:从究竟理上来讲,众生本来就是佛,这只是理上说,但理可以顿悟,却不是一悟便休。佛在《楞严经》专门开示过“理则顿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