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

灭亡之时,我们会发生什么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有聚必有散,和会当分袂。灭亡,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和自己的至爱亲瓜分离,要对自己珍爱的一切钱财爱物放手。而且更要感触感染眼耳鼻舌身和它们的组成物地水火风四分五裂的苦楚。到此时方知,不是自己的终归无法属于自己!不由自立被业力牵引的神识,始悔生不闻..

佛事中水陆法会是做什么的?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经常举行的。水陆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水陆法会的开创,相传是粱武帝因梦中获得神僧的启示,醒后受宝志禅师的指教,亲自披阅藏经三年之久,方撰成此..

观音心咒“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义,诵读得福!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无论我们诵经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首先,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念诵的过程中,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念?最后,功德回向给谁?无论做什么,都要具备这三个殊胜..

“阿弥陀佛”的“阿”怎么念有什么神秘含义?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编者按: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

菩提心离相论一卷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第1297部第105册一卷]第1297部~菩提心离相论一卷龙树菩萨造菩提心离相论归命一切佛。我今略说菩提心义。至诚顶礼彼菩提心。如勇健军执胜器仗。其义亦然。而彼大菩提心。所有诸佛世尊诸菩萨摩诃萨。皆因发是菩提心故。我发菩提心亦如是。所成甚至坐菩提场成正..

宣化上人用宿命通开示的一些前因后果

宣化上人经常在讲法时用宿命通随缘开示一些前因后果,以令弟子们和大众深信因果轮回之理,如两只鸽子的因缘、青花蛇、病女和屠夫、鹦鹉的因缘等。1、鸽子因缘1968年三藩市佛教讲堂放生法会放了38只鸽子,有两只始终不肯走,而且常参加讲堂的活动,上人在解释这两只鸽子是他唐朝(..

经旗之功德(喇荣五明佛学院至尊登克活佛译)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顶礼上师文殊菩萨!顶礼大悲观世音菩萨!艾玛吙!《经旗之功德》一书,是由一位名菩提狮子的还魂者在濒死过程中,敦请阎罗法王开示经旗所具清净功德的真实记录。嗡嘛呢呗美吽!哎呀呀!违背失毁誓言下场真可怜,地狱痛苦实在太恐怖,因果不欺千真而万确。仅见阎..

净土法门:要清楚阿弥陀佛名号的意思

蕅益大师是很了不起的人,明末清初,他出生在明朝末年,圆寂在清朝,跨两个朝代。这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有几十种。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于一切方便中,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最恰当的方法,最合适的方法,最容易学习的方法,这叫方便。..

佛经里的故事 宝​海孺子--素食学佛网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说清楚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当时的舍卫城里有一位财富与..

净土法门法语:如此修福,后福无穷

护持学佛网1佛教我们修福积德,才能真正改造命运,没有福德纵然得到了,也很快失掉。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种果报,你修因就得果。财施得财,法施得聪明智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2心地清净是最大的福报,这是福报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善事,有福,是“有漏的福报”,有..

宣化上人:吃饭前三念五观你知道吗

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念观想:第一念是“愿断一切恶”。断恶,包括吃饭时不生分别心,不去分别这个有味道,那个没有味道。有什么便吃什么,不要拣饮择食,或者打其他妄想。不要想:“这个地方真不好,吃饭时又不准讲话,很不自由,像坐牢。我来拜佛..

觉悟世间无常才能逐渐远离死活轮回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为佛学生,常于日夜,真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死活。——《八大人觉经》【注释】作为佛门学生,应当不分日夜精勤奋进,要以至诚之心诵念使人摆脱愚痴、..

男女之情 缘于前世因果(献给为情所困、所迷的人们)

《法灭尽经》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假如楞严经不灭,处死时代就现前。由此可见《楞严经》之重要性。《楞严经》的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或简称为《大佛顶首楞严经》,佛说该经的直接人缘为,阿难化缘时,遭摩登伽女之..

【孝道】什么是孝道?佛教的孝道文化及故事

孝道(传统文化)孝道,有孝顺的意思,旧指伺候父母所应做到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

占察善恶业报经译文

这些是我(阿难)据说的,那时佛陀、婆伽婆、已具备一切聪明的觉者,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应用大神通力,展示广博肃静清净无碍道场,为无数大众,演说深奥的六根相聚窍门(楞严经有六根互用为一根的说法)。那时大会中有一个菩萨,名叫坚净信,从座位上站起,整理衣服,裸露右肩,..

【心中间法】是什么?心中间法去手印分化图

心中间法(解释)心中间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间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由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本,是很难获得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从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间法,既不是来自东密,也非来自藏密,而是我们汉地独有之传承,远在唐密..

【禅定】什么是禅定?佛教禅定若何修?

禅定(佛教解释)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狼藉之状态,或曰禅为dhya^na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

惊心动魄!十五位法师与居士经历过的地狱见闻实录

序善导大师言:唯知今朝贪酒肉,不觉地狱尽抄名;一入泥犁受长苦,始忆人中善常识。都是近代的真人实事,每篇简短扼要,醒世力强;且其见闻者,多是鼎鼎有名的近代高僧,可说人格包管,公信力高。释慧净谨识佛历二五四八(公元二○○四)年七月十三日一、宝光和尚入冥所见绍兴樊江..

【密宗】佛教密宗是什么?密宗手印图解

密宗(佛教宗派)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舶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一行得两宗真传。唐印果长老时,将密宗传于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为东密与台密。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综合了各国家地区密宗的传承。密..

大安法师:念佛比参禅直截痛快

念佛比参禅直截痛快原文《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大安法师:念佛具足止观

念佛具足止观【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

大安法师:念佛如猫捕鼠喻

念佛如猫捕鼠喻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耳根不仅能听到屋里的声音,亦能听到墙壁外面的声音,乃至做梦的时候,耳根的闻性都没有停止。意根上天入地,妄念纷飞,最易心猿意马。耳根与意根的散乱,劫夺吾人..

大安法师: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捨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印光法师文钞》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它的纲宗要领是四大部分——教、理、行..

佛说常睡懒觉的过患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且说佛陀灭后,后世不见报身真佛。那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就用旃檀香造佛像,视同真佛供养,为佛像肇始,为后人带来忆念追思之需。《圆觉经》说:“若复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故今佛弟子皆..

识破轮回惊破胆:人畜轮回26例

自序轮回转世之公案、人缘果报之实例,数千年来不曾间断,正史多有记载。至于野史笔记,俯拾等于,不胜列举。此吾国文化之大端、世道人心之维系也。可叹魔子当道,邪说炽盛,为害百年而不休,荼毒四海而犹荣。而当代风日下,邪说日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致使害群之马层出不穷,..

大悲咒修行仪轨,最灵验的大悲咒仪轨

大悲咒修行仪轨行者若未经灌顶授法,发愿修持此大悲心咒,应先于佛前合掌虔诵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即同入坛,易得成验,不成盗法。此仪轨为趺坐结印修法,以期三密响应(手结印、口诵咒、意观想),速得大悲心三昧。)一、顶礼三宝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

演习9 观身无常 一 正念观身

演习9观身无常一正念观身九观想(尸首分化的九个阶段):1、观死尸膨胀瘀黑,脓烂充满。2、观死尸或为乌鸦、鹰隼所啄,或为秃鹫、野狼所咬,或为蛆虫所食。3、观死尸骸骨筋络连络,略有余血余肉。4、观死尸只余骸骨,皮肉尽脱,血迹斑斑。5、观死尸只余骸骨筋腱,无血无肉。6..

【修行】若何修行?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

修行(佛教解释)修行是一个过程,意思是,经由过程修正言行意,相符特定风格的生活方法。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惟、言语、行动、念头。有人说:真正的修行就是一个事理:断恶修善、成就太上圣道。其实修行不应该有什么善恶之分,佛教修行的基..

演习16 择法 四 正念观法

演习16择法四正念观法彼有择法觉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择法觉支。彼无择法觉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无择法觉支。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择法觉支若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择法觉支若何圆满。无明(ignorance,或delusion)是对事物的缺点的想(perception)。为了修正我们缺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