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

杀害各种动物的今生现报及来世果报详解

斑玛乐夏嘉措著索达吉堪布译顶礼玛哈格日莲花生大士!在苯波教的念诵中记载,在古代某些苯波教的人修砌灵墓,宰杀了鹿、野牛等各类野生动物来祭祀苯波教的天神。当时,国王赤松德赞看见将血肉供养视为善法的苯教彩盘后问莲花生大士:“尊敬的上师仁波切,苯教的宗旨完全与罪业混为..

吃素若不发愿是没有功德的

按:许多人以为吃素就必定有功德,有的甚至还说“吃素是最好的放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师嘎玛仁波切开示过,吃素的人若不“发愿不吃肉”,是没有功德的。大德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中也专门提到了这点。所以,我们吃素一定要发愿!当然,毫无疑问,对于凡夫而言,吃肉肯定是有过..

有些人边念佛边杀小虫子,果报很严重!

有些人边念佛边杀小虫子,果报很严重!摘自《大圆满前行广释》汉地有些人也是如此,看到蚂蚁、蟑螂、老鼠时,一边念佛一边把它打死,还美其名曰“是在超度它”,这种做法极不合理。如果你想利益众生,在它耳边念佛号就可以了,又何必要杀死它呢?试想:假如别人念一句“阿弥陀佛”..

不杀生,怎样请走蚊子、苍蝇、蚂蚁、蟑螂?

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蚊子、苍蝇、蚂蚁、蟑螂等的困扰,尤其是家有小孩的年轻父母,绝不忍心孩子被蚊虫肆意叮咬,做为佛门弟子,又不能将它们杀死,怎么办呢?希热多吉师兄曾说,当遇有蚊子叮咬他,他便念六字大明咒供养之,蚊子立即飞走,对蟑螂亦如是,后来,蚊..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一、发愿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一拜)弟子○○,至心发愿,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观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一日一夜,持八戒斋,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行者临命终时,得面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放光接引,乘宝莲花,生七宝池。我愿如此..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而无念?无念而念?答: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别想便是“无念”,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了了分明便是“正念”。这样久久念去,便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境界。七十五问:为什么说一句佛号“是名无上深妙禅”?答:一句佛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久久功..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工作,倍受磨练,后由表兄接引,于二十五岁痛下决心,正式学习佛法,并到能海上师处去受三归五戒,法名定真。同时,与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骧陆师通信,蒙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

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问: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济群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

解脱成佛,应修什么善

问: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达真堪布答:善有有漏的和无漏的,我们要修的是无漏的善,这才是解脱的因,成佛的因。我们偶尔也会做一些好事、善事,但这都是有漏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行持慈善事业的人,虽然他们的言谈举止也让人很感动,但是他们内心有没有智慧不好说。若内..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纲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期断尽烦惑,亲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能信一切六道众生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极力劝导,互相维持..

《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白话大意

说:孕妇吃兔子,儿子就缺唇。吃麻雀,儿子就成雀目。吃螃蟹,儿子大多横生。吃鳖,儿子就会脖子短,头缩进去。吃鳗鱼鳅鳝,儿子大多难产。吃田鸡,儿子大多是哑巴。《大戴礼记》中说:吃肉食的人勇敢而慓悍,吃五谷的人智慧而善巧。这都是人的气质随着物类的气质转变所导致。将我..

《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白话大意

印光大师原文: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而不知其非也。夫一切众生,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赋血肉之身,同禀知觉之性,同知趋吉避凶,贪生怕死。而况佛经常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皆于无量劫来,彼此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何得我欲报恩报德,祈福祈寿,..

《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道之不仁哉,实吾人历劫以及现生之恶业所感召耳。断无有无因而得果者,亦断无有作善业而得恶果者。但以凡夫知见,不能了知宿世因缘,似乎亦有不当得而得者。若能旷观多劫多生,则凡所受之善恶果报,一一皆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

对治色欲的方法

【原文】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

《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

《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第一部分学习佛法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一生的问题。宇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的环境。我们有幸生而为人,怎么能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一无所知?我们要想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就不能不学习佛..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做一个最听话的弟子。文殊师利菩萨教我们怎么做,不是我们刚才大家念,念是回忆,念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去做,那就是最听话、最孝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么多人造业,皈依三宝的少,我们这些力量要把世界的共业转变过来,使地球不沉没,不遭水灾、火灾,可能吗?现在我们这个地球随时会下沉,水分随时增长,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的常人,不需要什么智慧也可以懂得。因为地球不会再增长..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世间的人,依靠金银财“宝”,就能获得物质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宝”,..

与香有关的人物与故事

由于香所象征的是美好意含,在佛教中不但以香为重要的供养,也用香来代表诸佛清净法身,或是以香来修持、说法。本章所介绍的,就是与香有关的人物及故事,其中有以香为名号的佛菩萨故事,也有善修香三昧的善知识,以及由于供香而得到福报的故事。以下分别介绍之。师子香菩萨据《..

与香有关的人物与故事

由于香所象征的是美好意含,在佛教中不但以香为重要的供养,也用香来代表诸佛清净法身,或是以香来修持、说法。本章所介绍的,就是与香有关的人物及故事,其中有以香为名号的佛菩萨故事,也有善修香三昧的善知识,以及由于供香而得到福报的故事。以下分别介绍之。师子香菩萨据《..

余秋雨:佛法与人生

我只是一个文化思考者和文化研究者,每次到普陀山,总觉得除了崇敬之心外,还有一点点遗憾。***圣地它需要有一种精神的启悟,有一种心灵的洗涤。普陀山佛事很多,香烛很多,但是谈佛教和人生的讲堂还是少了一点。平常我是很少参加各种研讨会的,但这次我一定要来普陀山,其目的..

“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

“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陈颖中国近代史上有三个重要人物:林则徐、龚自珍和魏源,他们既是朋友,又都是当时在社会上大声疾呼,锐意进取,要求改革自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思想、著述和功业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光是提倡经世致用的政..

刘禹锡广结佛缘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谪朗州司马。这期间,他与佛教结下了胜缘,常与禅僧交往切磋佛理,研习经典,写了多首颇具见地的佛诗和散文,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刘禹锡出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唐代宗会昌二年(842)。字梦得,祖籍..

朱元璋与佛教

一佛法自西汉传入中国后,总的说来,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一致尊崇与鼎力护持。著名的,如梁武帝立佛教为国教,四次舍身佛寺,布施大量财物。他倡导茹素,下诏编制《梁皇宝忏》,对佛教文化影响甚深。唐太宗李世民,虽首重儒学,但对佛法及高僧亦礼遇有加。他支持玄奘的译经宏法事..

张国立皈依佛门

张国立皈依佛门则可上溯至他的幼年甚至娘胎时期。这期间所经过的漫长的经历,恐怕只有他本人才最有资格评述。那些只看到他饰演的这个皇帝那个财神的观众,可能并不了解他们眼中这位风光一时的明星的心路历程。张国立自己表示,他很早就信佛,奶奶、妈妈说他打从娘胎时起就与佛有..

李娜出家

李娜,1963年出生于河南郑州。当年从河南戏校走向社会,走向北京,没有靠山,没有背景。但是,历经十个春秋的寂寞攀登,李娜的名字终于走向千家万户,红透神州大地。从《好人一生平安》到《青藏高原》,形象地描写出她一步步走向艺术之巅的艰苦历程。而荣获1995年罗马尼亚MTV国..

慧律法师答: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问: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慧律法师答:对于把祖先集中起来,写牌位送到某个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终追远、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是坏事。我们中国人讲求孝道,这个算是有点孝心,也不方便说是不对,或者说是批评,这样说不过去。而佛..

我们唯一的财产——业

无论如何,某些东西会跟随人类穿越死亡之门,这就是业(kamma):行为的结果。我们的善恶业会如影随形,即使想摆脱也无法如愿。相信业是你唯一的财产,会生起想去修习佛法的强烈渴望。你会了解善行是自己未来快乐的投资,而恶行则会回报在自己身上。因此,你会基于善意、慷慨、仁..

停止修行中的六种顚倒

修行时,你可能会有六种曲解或顚倒:忍顚倒、欲顚倒、乐顚倒、悲顚倒、首务顚倒和喜顚倒。1.对生活的一切皆能忍受,却不能安忍在修法上,就是忍顚倒;2.培养对世间乐和财富的欲望,却不增长善法欲,是欲顚倒;3.因财富和娱乐而高兴,却不因为修心佛法而快乐,就是乐顚倒;4.悲悯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