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想玩神通玩神变,说的还很好听:“有神通多好啊!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的内心里有智慧、有觉悟,那你活着就成菩萨、成佛了;如果你的内心没有智慧,只有神通,那你活着就变成鬼神了。如果活着成鬼成神了,还能利益众生吗?《佛子行三十七颂..
觉悟
六波罗密需要有无我和空性的摄持
我们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有智慧的摄持。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这些善事才可以成为解脱的因,成佛的因。第一,布施波罗蜜。上供下施,尽职尽责,奉献付出,都属于布施。“我在布施,我在做功德,我成佛没有问题吧?”你要观察,这一切有没有以智慧来..
舍得此岸,才能到达彼岸
今天阿弥陀佛来接你,你能心甘情愿、迫不及待地随他走吗?“儿子没成家呢,孙子还小呢,我还没退休呢……”万千理由,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舍不得走!这说明你还是留恋世间。等阿弥陀佛真的来了,你就不能再留恋了,该走的时候一定不要迟疑。即使绝症来了,..
心不要随着境界而动
在一切境相当中,这些显现都是自然规律,来了去了,聚了散了,好了坏了,生了死了,让它自自然然发生。佛讲:诸法的本性是无常的,万事万物都在刹那当中生灭,在刹那当中变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也揭示出物质在产生的同时就开始变化,开始泯灭,只是在外表上看不出来。佛讲,诸法的..
生活无处不修行
修行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在行住坐卧处,在举手投足间。既然学佛修行了,就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了。短暂的人生转瞬即逝,暇满的人身稀有难得,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佛陀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诉我们用智慧拯救心灵的方法..
最究竟的孝顺
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好的生活,也解决不了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让他们明白佛理,进而觉悟、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和救度。中国自古就是个讲孝道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现在很多人对父母虽然也有一点孝心,送鱼虾,送衣服,送钱财,让他们到处旅游……孝顺父..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信众:请问要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传喜法师开示:这个问题回答的难度比较大,了脱生死是一个果,是结果。如果是了脱生死的果,那你要不要修了脱生死的因?如果你修的不是了脱生死的因,怎么会得到了脱生死的果,这个就是佛法最伟大的地方。只有佛法才..
净慧长老:一切聚合离散 都是因缘和合
因缘和合(图源:网络)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逆境..
直接阅读佛经,不皈依三宝,能得到学佛的好处吗
一信徒问师:师父,有人认为直接阅读佛经,不皈依三宝,一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好处,这样对不对呢?师答:要知道,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佛弟子说的),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流传后世。佛教虽以解脱为主,解脱道都由法宝开显。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由佛宝与僧宝,才能完成。..
传喜法师:人生最大的浪费是什么?
极乐世界----我们的经典里说,是去此向西十万亿佛土。但是我们中国的寺庙里面,同时又写了大大的四个字,叫“咫尺西天”!这西天就在咫尺之间哦。十万亿佛土咫尺,这个什么概念? 十万亿佛土,那是很远很远很远很远的意思,“咫尺”是很近很近很近很近的意思。有矛盾吗?为什么没有矛..
宽运法师:人生的五封通知信
宽运法师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早斋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离不开缘散缘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长住久留;试看這氣候的四時變化;到了十一月以后,不知不觉已是黄叶满地,转眼之间就到了冬天。佛教讲的是因緣法,一切都是有因有缘,有缘有因。如果我们..
传喜法师:冬至吃萝卜亦成解脱因
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师父会带我们去极乐寺,夏天热的时候又会带我们去那里。因为那里是山顶上,夏天很凉快,又在海当中,冬天也比较温暖。在那个高高山顶上的四合院里,师父带着我们晒太阳。冬至的那天,师父就说:冬至要吃萝卜,冬至吃萝卜一冬天不生病。不同的萝卜入内脏,对人..
圣严法师:真有地狱吗?
从基本佛法来看,地狱天堂皆出于自心。所谓地狱、天堂,在精神上的感受是有的,从果报来说,地狱的存在也是有的,但地狱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方位、区域。至于刀山、油锅、奈何桥、十殿阎王,这些都是出于民间信仰的传说。在《地藏经》、《长阿含经》和描写目犍连救母的经典,虽然都有..
圣空法师开示:学佛需要出家吗?
圣空法师开示:学佛需要出家吗?学佛跟出家是两个概念。学佛、成佛跟出家没有关系,出家是为了从事弘法利生工作,是为了续佛灯明,是为了佛法延续下去,是为了去从事佛陀的教育。所以我们出家,是为了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出家人剃头呢,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发型;我们穿着这套衣服..
修四念处之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三讲二持戒(方便轻遮戒)「观心无常」:心指第六意识的妄想心,此心生灭无常,虚妄不实,缘虑尘境,迁流不息,前念过去,后念继来,互相矛盾,难以捉摸,修行就是要降伏妄心,不令它东奔西驰,所以要将此无常心安住于持戒念佛上。「观法无我..
传喜法师开示: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轮回!
每个人各自的业力创造了自己的轮回。怎么轮回的呢?不停地迷惑——造业——轮回;迷惑——造业——轮回;迷惑——造业——轮回,我们是自己轮回的导演。六道轮回图中,内圈以鸽子、蛇、猪三种动物分别代表贪、嗔、痴三毒,三毒是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源。三毒中以痴为本,痴又称无明,无..
宗性法师 :人身为何是“臭皮囊”?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那些营养品、养颜液等针对身体的广告也最多,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围绕这个身体在转。有些老太太常为自己的身体发愁,使得现在养颜胶囊挺畅销,当脸上有皱纹、有波浪了,心里面就觉得难以承受,就天天..
钱不是靠本事就能挣到的 还要靠福报!
挣钱与福报(网络图)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不信佛,只要来到五台山,我们的身体,一定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情,更不要说去做不好的事情;我们的语言,在这样一个班里,自然都是善的。当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善起来、净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就在净化了。来..
“不理”两字有学问:任它千般伎俩 我有一法不理
禅(网络图)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对抗。比如我们在吵架的时候,总是大呼小叫的;比如我们在打架的时候,总是拳脚相加的;比如我们在被冤枉的时候,总是呼天喊地的;比如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的;比如……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大多..
惟贤长老:在家修行的三个根本信念
佛在世的时候曾说过:出家众作为住持正法,在家众作为护持正法,很多弘法利生的事业必须要居士参加。所以佛教的七众弟子,不管出家众在家众,都要精诚团结,亲密无间,共同来护持正法,弘扬正法,使正法久住!佛法的信仰(图源:网络)一、佛法僧三宝为信仰的根本作为一名居士,必须..
多情乃佛心:自古佛门多孝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王氏去世之时,一个人落寞地在房间里弹钢琴,轻轻吟唱自己所作的歌——自古佛门多孝子(图源:网络)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
传喜法师:越学佛越惭愧
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殊胜因缘。在高密这方宝地,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彰显佛法无量光无量寿的无量空间、无量时间的这种生命高度智慧。以诸佛的生命高度来在我们这方空间彰显诸佛威德。引领我们的人类乃至四生六道的众生。在浩瀚宇宙中去感悟、去成长,从低级的生命境界融入高级的..
法眼看世间 | 当佛教遇到娱乐时 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商业、体育、新闻、政治和宗教等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娱乐让一些人的生活中多了笑声,..
明海大和尚:将禅修融入生活
编者按:本文据明海大和尚于柏林禅寺丁酉年国庆禅七共修法会中所作开示整理而成,标题为编者所加。禅(Zen)或者禅文化,现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非常有知名度和普适度。欧美的很多大公司,像苹果、Facebook等,都有专门针对员工或者高管的禅修(meditation)培训课程。毫无疑问禅是渊源..
太虚法师:学佛先从做人起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我们还保存着这人的身体,但在世间的难疗的生死中,我们说不定会堕诸恶道,到那时,有谁来听你的一腔哀声?所以,做了..
传喜法师:修行不可中断
修行不可中断啊,这个中断障、违缘障是很恐怖的,我想好了却中断了,找一个违缘给你中断掉。你看,多少人学佛,有的就是跟佛擦肩而过,他也结到佛缘了,走走又走开了,没有深入经藏,没办法深入经藏。有的也见到师父了,他没有办法跟师父深入的去研究师父讲的这些。你们看经典当然..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好的物质生活呢?怎么平衡世间生活与修行?如孝法师答:这位同修的问题很重要,我们就这个话题做一些探讨。根据《华严经》的思想,佛陀说成就无上菩提是终极的目标,也是久远的目标。而在我们发心的时候,一个是“发心求正觉”,这..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初出家时,读诵《楞严经》,颇有启发。民三四、在普陀著《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民九、在湖北演讲,编成《楞严研究》。《楞严经》对于本人自身修学上,亦有因缘。故今讲大意,殊觉深切有味。一、佛法与人生意欲非纵欲非节..
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1938年11月28日讲于福建安海金墩宗祠弘一大师讲述(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着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
生活处处有禅音一念觉时心自静
生活处处有禅音,一念觉时心自静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道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