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佛法的信心?问:《信心铭》中的信心大家都有所理解,但是如何才能建立这个信心?这个信心我们是有意识地去建立,还是无意识地去建立呢?三祖寺方丈宽容法师答:佛法的入门,善巧方便很多,我们把它们归类成两个,一个从相上来入,一个从体上来入;或者说一个从空上入,一个从..
觉悟
对“反省”不知从何做起
一信徒问师:师父,自己对“反省”不知从何做起?恭请开示。师答:如果骨子里觉得自己了不起,肯定就不知道从何做起!反省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修行,只是在改变自己,如果你不想烦恼,你要潇洒自在,那就一定要找出烦恼的原因,否则便永远不会改变。因为烦恼与错误同在,..
传喜法师:佛陀开启解脱之路
佛陀开启解脱之路我们读过《妙法莲花经》,本师佛陀为诸声闻众授记最少的一次,佛的寿命十二劫,然后越往后授记的寿命越长,在这经典里面十方诸佛寿命都是长远的,过去诸佛寿命也是非常长远的。只有我们现在地球的人寿命一百岁也不到,现在地球上的环境,都是跟经典里的诸佛菩萨的..
万行大和尚:俗家弟子更应该做好世间法
欢迎你们百忙之中回到东华禅寺参加流通点的年会。虽然我很少和大家见面,但是在内心,我经常和各个流通点、禅堂的负责人以及手机里的广大网友说话,倾吐我的心声。今年整个东华禅寺都比较忙碌,我从2000年出关开始,整整十六年,东华禅寺一直在大兴土木。到今年还剩两大项目,一个..
如何把修行观心与工作合而为一
一信徒问师:师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修行观心与工作合而为一?师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给你打个比喻,若是你去公园商场散心的话,如何能保证你自己的孩子不会走散?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问题的答案你自己就知道了。这就是要你照顾心态,分分秒秒都要注意到“心”。你若保持得住..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发无上心更难
----摘自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在第十二章,佛用二十..
宽运法师:做好事到底要不要留名?什么是真正的善事?
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善啊,就是说利益一切的众生。当然利益的时候,我们应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无所住心而来行善,因为我们有的时候行善的事都想要让人家知道,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名,需要人家知道,需要人家传播,他说这样是不是善意啊?是善。我经常说了说慈心善行..
禅师死后复生 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面对生死时的禅师(资料图)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一般人面对死亡时,大多是各种不淡定。那禅师们面对死亡时,又是如何的呢?在讲述禅师们故事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们知道禅宗的祖师们传法时都有付法偈,表示传法与嘱托。到了唐代,各种..
传喜法师:我们迷在“眼耳鼻舌身意”里
我们迷在“眼耳鼻舌身意”里“识”是我们学佛法的一个纲领,所以又叫唯识宗。凡夫就是识,就是在识上作文章,这个生命就是分别识。那怎么样转凡成圣?它就在识上,你能把识给转了,你就转凡成圣了。所以佛是为了要引导我们啊,应用到最简单的,祂说凡人和圣人的区别是什么?凡人是用..
自然地做,无为地做,让心静下来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教导我们在修行中要没有分别心,但在生活中又要多交善友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善恶友也是分别,这是不是有些矛盾,该如何处理呢?请师父慈悲开示,感恩您。师答:善友恶缘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对善的向往,对恶的摒弃,修行时要没有这种觉悟,是很难有成就..
净慧长老:学佛修行须具备三个根本要求缺一不可
第一、要求就是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基本内容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只有学佛的起步正了,修行的全过程才会正。我们有了菩提心就有了修行的根本,就有了学佛的思想基础。学佛就是要学习佛陀在因地中是怎么样修行成道,成道后又是怎么样说法..
修行要落在实处 用佛的法不断改变自己!
修行要落在实处(资料图)我们刚出家的时候,老法师就教导我们说:“修行人就是要学减法,天天要减少习气毛病。”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儿。但遇上饥荒年了,没那么多东西给猴子吃,养猴子的人就对猴..
耀行法师:深度解读《大话西游》:世间有一种苦 叫“爱别离苦”
大话西游(资料图)“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看似简单。但,从“凡人”到“悟空”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等待这一瞬间的“顿悟”,却又经历了几万年的“苦难”?爱别离苦(资料图)世间有一种苦,叫“爱别离苦”。相爱的人儿每每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终于盼..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道吾回答道:“荣的好!”云岩答道:“枯..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觉醒
踏上觉醒的归途有句谚语说:在昏暗的夜晚里,即便是整个世界的人睡着了,唯有修行的瑜伽行者是觉醒的,从始至终一一分明。一颗未觉醒的心,总是自以为是。不觉察生命无常,观照刹那生灭,就会被世间的幻像所蒙蔽。一个睡着了的人常常将梦境当成真事,是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而本质..
佛陀示现八相成道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八相成道(资料图)八相成道,是指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其中“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亦称“八相示现”。分别是一、降兜率;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轮;八、涅槃。我们今天研究八相成道,说明了一件事..
传喜法师:我在这里,是为了让你从梦中醒来
佛陀的教育就是唤醒我们沉睡的脑细胞让我们从梦中醒来带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我们的感官很狭隘,眼睛看到的只有红外线、紫外线波长以内的视线,耳朵听到的只有50hz-5000hz这个波段的频率,超过这个范畴人的耳朵基本听不到。动物中狗的耳朵特别灵,可以听到振动50hz以下的,每秒钟振..
会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希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包括定散二善: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则废恶以修善。定善包括十三观,散善包括三福九品。十三观分依正二报:前七观是观依报(日观、水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
达照法师:无量无边的众生从何而来
阿弥陀佛接引图(资料图)众生哪里来的,怎么会那么多众生,我们觉得众生无边誓愿度,那是不是众生度完才能成佛,那成佛之后,既然众生度完了,为什么又要回来度众生?师父回答说:这个《普贤行愿品》里面说,众生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不可思议,诸佛功德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
信愿法师:燃指供佛自在往生的宋朝于氏善女人
【善女人往生传】燃指供佛自在往生的宋朝于氏善女人底下跟大家报告第八则念佛往生的公案,这一则公案对我们启发性很大,师父也曾经跟大家报告过几次。因为这一则公案的善女人,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年老了家境穷困,生活困顿想要自杀,结果受到了法师的鼓励念佛,念了十年,就..
大安法师: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往生极乐获无量寿(资料图)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昙鸾大师就有这个觉悟,昙鸾大师为什么修净土?他原来也想修仙道,向陶弘景求得仙书十卷,准备修长生不老之术,等他修好了之后,再来弘扬佛法。结果正好碰到菩提留支在洛阳。他问菩提留支,佛法里是不是..
传印长老:佛法是心法
《净土》杂志2016年第5期文/释传印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自己遵循这一规律而成佛,又向世人揭示出这一人生规律,劝喻世人遵循这一规律,皆可成佛。一佛教的根本是佛法,佛教大乘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就凡夫来说..
慧律法师:两个方法,让你减少人生种种烦恼
应该怎样过人生呢?要记住: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睁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晚都是一样,到老到死还是不觉悟。你..
如何改变我们未来命运
如何改变我们未来命运在这个茫茫的宇宙,以及不可见的未来人生当中,我们感受到自我的脆弱,不清楚生命的未来,前途充满未知。因此,我们希望对宇宙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彻底的了断。想了断先了知,了知是了断的前提。到底什么产生复杂繁复的万事万物?应该与万事万物保持什么样的互动..
延参法师:一生山水间
延参法师日子怎么样,日子需要安排,来和去是一条路,聚和散是一场安排,来未知,去也未知,这日子就是一场幸福的安排。人生路向前,走一走,看一看,这世界原来如此不同,走一走,看一看,原来这世界如此清新依然。这岁月山水清新。在禅门里有句话说得好,青山不老,因雪头白;绿..
踏破铁鞋不如回到当下反观自照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惑系统之外,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么,而是直接体认这个觉悟本体。这一见地为我们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怎么才能成佛..
人最根本的问题 就是看不清自己
从自心觉(资料图)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也..
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之讲座
第九章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之讲座(一)香港佛教律仪净苑成立到现在,每年春秋二季办佛学班、仪规班、静坐班.第一届举办之后,风雨无阻,定期开班,至今已举办了三十八届,学子一万多人。除了周六,白天一般不上课,基本上是利用晚上一个半至两个小时。法师的安排是:星期二诵..
星云大师: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不实在的;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们却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觉,..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不实在的;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们却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