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来到世间,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其实是父母。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包括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在内的人格品性的教育。之后的学校教育虽然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却基本还是讲“术”,而不是讲“道“。但随着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他对生命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也会..
成就
智旭大师:楞严经文句玄义著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玄义智旭大师著15次释通名为二。初正释经字。二历法明经。初正释者。梵语修多罗。或云修单兰。或云修 路。或云素怛缆。总是彼方楚夏不同。此土或翻为契。或翻法本。或翻为线。或翻善语教。或翻为经。或云无翻。含五义故。一法本义。亦..
福报越修越少?这些细节你是不是没注意?
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
净土法门:天天磨练,磨出头就成就了
我这一生,如果说有一点成就,都是因为遇见了三位老师,并且得力于韩馆长三十年的护持。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不幸,因为遇到战争而失学。尽管如此,我一直没有离开书本,没有放弃求学的念头。二十六岁,我有幸跟方东美教授学习哲学。方老师很慈悲,看到我真心想学,就让我到他家里..
《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的无上至宝。它以无上的智慧,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和颠倒妄想。如今社会上流传的诸多版本中,以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最为流行。《金刚经》是寺院僧众和在家居士必修的重要经典之一。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受持《金..
梦参老和尚:闻地藏名见地藏像,竟有这么大好处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这个功德就是你听到地藏王菩萨的名号,见到地藏王菩萨的法像或者闻到《地藏经》,三字五字或者一偈一句,现在都能得好..
净觉法师:孩子执拗,如何化解呢?
问:请教师父,末学家中初一的娃娃读书有点费劲,自己又不愿意读心经,文殊咒,但是她经常会上香点烛。那么我把每次修法的功德回向给她有用吗?我俩常因学习方法或是学习问题有争执,她的性格比较执拗,如何化解呢?要不要念解结咒?答:孩子的教育是个大事,儿女是债主,无债不来,如..
教你1个方法,能够镇压一切恶星所有横恶灾害,都不能侵入
末法众生,有能自己持诵佩戴或教他人持诵佩戴者,当知这个持诵佩戴神咒的人,火不能烧,水不能溺,一切大毒如瘟疫,小毒如蝮蝎,都不能损害他。如是以至天龙鬼神,精 魔魅,一切邪咒,皆不能害。因这个持咒佩戴的人已得到正定正受,所以那些恶咒,甚至厌蛊尸毒,砒鸩毒药,金毒银毒..
仁清法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去修行
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化现了这么一个功德智慧非常殊胜的佛国,可是这种佛国,你自己不做是去不了的,你最低程度上要和他相应,有人说净土法门是纯他力法门。要正确认识,如果认为是纯他力没有自力的话,谁都能去的了。十个人念佛,一个非常精进的,一个次精进的,一个很不精进的,这..
嘎玛仁波切:要懂得观察自己内心是否清净,是否善良,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要义,总括起来,全都在“善良的心”中。心地善良,功德才会圆满;心地恶劣,罪业会不断增长。十一世纪的孟加拉国王子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心地善良,在对弟子问安的时候,会说:“有没有生起善意?”在所有教导中也特别强调:“心地要善良啊!”因为心的善..
信愿法师:北宋杨杰居士《净土十疑论》之序文
【净土十疑论】北宋杨杰居士《净土十疑论》之序文这篇序文我们看过,我们下面来看宋朝无为子所写的序文。《净土十疑论》序,宋朝无为子杨杰述。请看第一行:【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
如此精彩的对答揭示了修学佛法的次第
有一次,佛陀与比丘们,来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城北郊外的迦兰陀竹园结夏安居。这天,一群在自己故乡结束结夏安居的比丘们,来到迦兰陀竹园礼见佛陀。佛陀问他们说:“比丘们!在你们故乡中,哪位比丘的精进、德行与教化成就,是大家公认最崇高的?”“世尊!那是尊者富楼那满..
现代人最大的病:心好累
在我看来,中医、藏医都是对人体的一种整体性治疗。人们常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但这只是口头禅,内心是否真的对这种理论和疗法有信心?也不见得。而我个人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学习这世间的任何学问,都要先对它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会去追求,有了追求,才会有成果。就像人..
无端诽谤对修行人意味着什么?
问:对修行人而言,无端诽谤意味着什么?索达吉堪布答:《修心八颂》云:“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恰卡瓦格西为求这一颂的后两句,依止夏日瓦上师六年之后,才得到了传承。他一生依止修行,最后断尽了我执及我所执。这一颂从字面上看..
楞严咒叫佛顶光明,为咒中之王
〈楞严咒〉的名字叫“摩诃萨怛哆般怛无上神咒”。“摩诃”为梵语,译为大,体相用皆大。体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是其大用。说到相,它是没有相的,咒有什么相呢?但无相无不相。也可说它没有什么用,但无所不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相是大相,体是大体,这便是摩诃..
都是在布施,为什么不同的方式差别竟这么大?
《妙法莲华经》有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六波罗蜜,是菩萨修行成佛应经历的六种行持,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的布施,根据《佛光大辞..
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盛世良方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贵到老;有的人则是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到头来还是潦倒以终。就像生活在我们这片贫穷土地上的人民,用尽平生之力辛苦劳累一辈子,也才能挣个几十万,然后买一套房子,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如同我的父辈叔辈便是如此,辛辛苦苦几十年,在..
常念此佛号可以消除邪淫果报
消除过去世或对方乱搞男女关系,消除邪淫果报的佛号:南无月光如来。经常念此佛号,可消除过去邪淫果报。月光如来一展现,邪淫的业障就消除。--海涛法师如果能将“月光如来”名号置于网页顶部就好了,祈愿月光如来给网站最大的加持。并使诸位同修都能记住这个佛号,常常念,消无边..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二回拜慈航童女奋迅城中参大德慈行童女狮子宫天衣器中佛影现诸行所了境与智般若波罗普庄严因而得到灌顶住这时,善财童子对于善知识,生起最尊重的心。又生出广大清 智慧的了解,所以他时时忆念大乘法,专心研求佛的智慧,希望能常见十方一切常住诸佛,观察一切诸法境界。……善..
一句佛号就是止息妄念的好方法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地安静下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禅的境界。一.浊水投珠原来我们对境,都是散乱的,现在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心转换一个攀缘的对象,攀缘这句佛号。这句佛号就以在..
惠空法师:在家居士修学佛法,这些资粮必须备好
惠空法师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第一、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不但是我们学佛的始点,也是终点,更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上的一条主轴线;也就是说,在学佛的历程中,如果偏离了皈依三宝,所有学佛的内涵都不成立、所有学佛所做的善法、业力都与修学佛道远离!为什么呢..
人生境遇多变保持活泼心性
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在六根接触六尘中要随顺悟入,接触人、事、时、地、物随时随地都可修法,不会没有时间,在任何状况中都可以修行,修行很有意义,问题是怎样随顺悟入,交融在一起。一般地把学佛修行当成孤立状态,拨出特别时间才会修,这样会有障碍,会痛苦。孤立起来..
宣化上人:楞严咒叫佛顶光明,为咒中之王
〈楞严咒〉的名字叫“摩诃萨怛哆般怛 无上神咒”。“摩诃”为梵语,译为大,体相用皆大。体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是其大用。说到相,它是没有相的,咒有什么相呢?但无相无不相。也可说它没有什么用,但无所不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相是大相,体是大体,这便是摩诃..
宣化上人:想要修成功,就要多吃亏,不占便宜
“节身时食”:节身,对自己这个身体,一定要很小心,天天要做点运动,不要叫它那么懒,懒骨头似的。或者打打太极拳啊,或者做点健身运动啊,不要接近这么多女人啊!这都叫节身。时食,你要按着时候来吃东西。不要今天早,明天晚,后天又不吃东西。要有一定的时候,所以我们万佛圣..
看此文消业很快,转发相当于念十万百字明
赶紧转给更多人知道!转载就积德了!【念一遍就能消除无量业障!得到解脱!】南无皈依如来、世尊、应供、正遍知、正等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贤劫千佛父母眷属。(念诵一遍与诸佛智慧无二无别,亦与念颂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等同。)南..
嘎玛仁波切:如果你能熬得过世间的大风大浪,也许修行成就的速度比出家人更快
信仰和修行的特殊之处在于,修得好不好,是无法用皈依或修行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当然,如果平常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念经持咒,一定和比较少把精力投入修持会有不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通过诵经、拜佛和平常的修炼,自身的行为有没有发生改变?言语上有没有发生改变?最主要是我们..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玄义14
次合释者。谓圆教一切菩萨。亦惟繇此大佛顶理。故能一心具足万行。而十八界七大。随举一事。皆悉毕竟坚固。始终修证。无能摧伏。若不悟此大佛顶理。则虽积集万行。而于一切事法。终非毕竟坚固。且如藏通菩萨。始终不知大佛顶理。故虽事度理度。历劫辛勤。终归灰断。不名坚固。别教..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二编15
第五章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4》十二、彻悟大师生平与思想1.生平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发出世志。病患痊愈后,到房山县,投三..
净土法门: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
在净土宗,由浅而深,第一个证得的是功夫成片。这个功夫一般人努力都可以达到。功夫成片,伏除烦恼,烦恼没断,只是这句佛号得力,能把烦恼伏住,不起作用了。也就是你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世间一切情执、缘分全放下,不再去想它,不再放在心上..
净土法门:放下是功夫(八)
我们念佛功夫要到家,一定要放下,要 ,有一桩事情放不下,都是严重的障碍,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我们自己的修行不能成就,不要说一心不乱,连功夫成片都做不到,塬因在哪 ?放不下,这是我们的大病。放不下就是生死轮 的根本,如果要想超越生死轮 ,就得要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