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谁不爱钱财?谁不爱名利?请看今天的《智慧法语》,学佛以后,就应当看淡一点儿。儒家说“无欲则刚”,佛教也讲要断除欲望,“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假使到了无求的话,他的品德就提高了,可以超然物外,人家也会尊重他,自己也不会有烦恼与痛苦了。出家沙门者,断欲去..
执着
久晃法师:妄心和真心是一个心吗?如果是,那还用破妄归真吗?
问:妄心和真心是一个心吗?如果是一个心,那么还用破妄归真?答:首先告诉大家,妄心和真心是一个心。就是这个心,当它迷失了,它在造作的时候,就是妄。“妄”是心外求。契入分别造作,并随着自己的造作迷失了的状态,就是妄心。而无造作、无生、无为的心就是真心,也叫做本心、本..
净界法师: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应该放弃而寄托于来生。然则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念念在行为上的选择,也能够引发后续不同因缘的发生,比方说我们会产生对阿赖耶识变现果报的可以掌控的错觉。弟子请问师父,在道理上应该如何去理解?答:其实我们今生的一些修行,..
修戒定慧的方法
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就是阿弥陀佛,一心一意专攻这三部经。读经就是修戒定慧。但是读经不能思考,不能想这个经里什么意思;一想那就完了,戒定慧都没有了。所以念就叫老实念,老实念是修“戒定慧”。怎么说老实念就是修“戒定慧”?诸位要..
念佛就是消业障,为什 ?
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就是被业缠缚住。「业」是什么?善恶业。善业 面生贪爱,被贪爱所缠缚;恶业 面生 恚,被 恚所缠缚。换句话说,见色闻声,我们生烦恼,喜怒哀乐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被业所 缚,不得自在,这是凡夫,业 凡夫。所以,佛祖教给我们放下万缘,就是放下业 苦,使自己在生活 面..
但用真心,妄即无碍
我们今天所说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包括我们从早到晚这一生当中所有的行为,要依什么?要依无心,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要依这个。谁能做得到?法身菩萨他们做到了;换句话说,十法界的人不行。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他们全都行,都是这样的;释迦牟..
往生的关键在这里
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多少人往生之前见到的。往生不难,难在放不下,真正放下,一点都不难,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这个法门,在所有一切成就的法门里面第一种。见到阿弥陀佛,无量劫来的问题全解决了!往生的条件只有三个:第一个“信”,决定相信,没有怀疑;第二个“..
曾文杰:心心之火17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中的第一句“布施好品德”,了解到布施通常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除了这三种布施以外,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在《杂宝藏经》..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灭除贪、 、痴,如实知见,内心清净,生生世世不再执着的人,真正得到清净行的法益。有两位出身高贵家庭的比丘是好朋友,其中之一精通三藏,娴熟于唱诵并弘扬经文。..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倒过来。本来我们这个心从本体上讲是非常清净的,它没有什么染污。但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把它给染污了。众生迷了,就生了颠倒。如何颠倒?本来无我去执着我,无我我倒;本来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在轮回当中出现的问题、毛病有多少,善恶、烦恼有多少,关键的错误就是两个:一个是我执;一个是因为我执产生的错误行为。要修解脱道..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什么佛?是阿弥陀佛《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文字版)
「心常忆佛」,常常想佛;「口常称佛」,常常念佛,最好不间断,不用思考的事情口都可以念佛,如果涉及到思考,你就把佛号放下,专心去处理你的事务,处理完毕之后佛号再提起来,这都叫做净念相继;「身常敬佛」,这叫深信。这个地方我们要往深处看,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金刚经》的大智慧:吃饭穿衣尽是平常
文/韩恺晟佛陀每次说法时,无量菩萨、天龙八部必集于会,而世尊亦必于眉间或面上或顶上或于身分各处放种种光,照耀东方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各各恒河沙世界,然后放光动地六种震动,天女散花,烧香,天乐自鸣……供养释迦牟尼世尊。如大家所熟知的《大般若经》、《华严经》、《法华..
恒传法师:信佛母亲只顾念佛,对家人不管不顾,应该怎么办?
问:师父,我的妈妈是信佛的,她每天都有念阿弥陀佛,她在念的时候大家都不能打扰她。我们也都知道不能打扰她,但是当她还没有开始念佛的时候,有客人来,就叫我跟客人说她在念佛。而客人是很久没有来家里的,是非常久的旧识,难得来一次。我就觉得念佛是重要,但是客人来访也是重..
明证法师:如何将《金刚经》应用到生活中?
问:何将《金刚经》应用到生活中?答:如果需要落实,就是你要知道,一切都是无我的,一切都是无相的,这个相它根本就不能独立,刹那,刹那变化,去哪里找相,相也没有,你要这样观察,放松自己的执着,断除自己的我见,注意我的遣词造句,我是很严格的,放松执着,这是断我见的前提,如果我执太重,..
怎样化解消除灾难
最近由于加州的气候反常,华航的空难,引起许多同修提出来,世界性的大灾难,不管是天然的,或者是人为的,近年来似乎是愈来愈多,而且愈来愈严重。一般社会大众以及学佛的人,对于这些现象,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如何能够避免这些灾难而不受到伤害?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
皆仁法师:这个能够速疾成就的法门,你听说过吗?
文:皆仁法师有人问起:是否有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门?答案自然是有的。但是,这个法门不是一般小根小器的修行者所能奉持的,所以提得人也极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就算我们做不到,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是可以的嘛。看不明白也不要紧,就当种下一个善根的..
宣化上人:怎么叫觉悟呢?
觉悟就是真明白了,不颠倒了,不糊涂了,不迷了,不染苦为乐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菩萨在家”:菩萨不一定是出家,有在家也是菩萨,出家也是菩萨。菩萨在家,就是在家的菩萨,那么出家的菩萨当然也包括在内了。说“当愿众生”:我..
宣化上人:究竟谁是“我”?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我们人的执着太大。执着什么?执着“我”。这个“我”比须弥山还要高,比四大海还要大。这个“我”争强论胜,争名夺利,逞英雄、论豪杰。因为有这个“我”,给它吃喝玩乐的一切享受。天天给它做奴隶,也不知道看破,也..
把你往地狱拉的六个人
学佛的人首先要承认这个概念,确实没有生死,生死是什么?是身体。身体不是我,这个一定要知道,身体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所有。像衣服一样,这衣服是我所有的,它要脏了、坏了,我脱了换一件新的;身体也是一样,用个七、八十年,老了不好用,不灵光,换个身体。你真正了解生死的真..
你了解出家吗,出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家”是什么?家是烦恼,家是执着,家是无明,家是欲望,家是苦迫,家是贪嗔痴。什么是出家?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贪嗔痴之家,出烦恼之家,出家是为了熄灭贪嗔痴,出家是为了灭苦,灭轮回的大苦。出家是..
刘素云居士:棒喝实为唤觉醒 切莫误己又误人
――《科注》学习班心得体会之十二O一四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尤其对我们学佛人来说,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缘,遇到这样好的机缘是一件好事,可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各种各样的障缘也不期而至,比较突出的是今年的“风”多,这个风不是自然界刮的风,而是人为刮的风。开始时刮..
学佛从哪 下手?《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文字版)
我到二十六岁,遇到方东美先生,才学了佛。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洋哲学讲起,讲到中国的,讲到印度的,印度讲佛经哲学。我听到这个题目,我就向老师报告:「佛是宗教、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还年轻」,我那一年二十六岁,说我还年..
没有分别,为什么阿弥陀佛尊称佛中之王?
这里就说得很明显,十方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现在我们社会人好争好胜,不肯让别人,我们看诸佛如来那么样的谦虚,那么样的推让,把所有功德都推让给阿弥陀佛,赞叹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其实我们学经教学了很久,这个道理事实真..
唯识学家三千年前就说过了,物质现象是识变的
微观,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他们能发现物质是假的,这很了不起!德国的科学家普朗克,这人已经过世了,不在了,爱因斯坦的老师,爱因斯坦也不在了。一生研究微观世界的,研究这些,科学向两个发展,一个无穷大,一个是,中国人讲「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研究原子、电子、粒..
宣化上人:为什么我们记忆力那么差?
你若能忍辱,记忆力就会好。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忍辱是最妙的一个法门,你若真能忍了,不觉得忍辱像吃黄连那么苦,而是觉得它像喝甘露那么甜,这才有受用呢!“张公百忍,九世同居。”所以佛讲忍辱波罗蜜,是非常好的,我们若能躬行实践这一个“忍”字,就会有大的成就。你修这个“..
消灾免难彻底的办法
一、【业力所使】1、世间的事,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意思能做得了主,完全是业力在主宰;佛法中,也不是佛菩萨能做得了主,而是感应所现的现象。在我们多年修学过程中,愈体验愈深刻,愈观察愈明白,众生的纷争,在这个时代可以说达到了极处。古时帝王圣贤有高等的智慧,统治人民,教化..
闻、思、修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思,即不着空有」。你看看,「一味反闻,外脱声尘,内冥智理,且约静习在禅功夫也。」我们把这个思当作思想,胡思乱想叫思,那是凡夫,那是造业。他的思是什么?明 的意思。那个闻是接触,闻性跟外面的色性相接触,这个接触叫闻。一接触就明 ,没有思考。思考是第六意识,执着是第..
学佛你能 抓住 ,就懂得怎么样学习
佛法的教学不是知识,不是教你记得很多、读得很多,不是的,全都错了。佛法教学教你一门深入,你一生只要学一部经、一部论,只能学一样,不能学两样。为什么?目的就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持戒,这就是规矩,戒律就是规矩。你守住这个规矩,你去做,你会得定,得定之后会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