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重点放在念佛上,不要放在妄念上,不要管妄念有多少,而是看我们念佛了没有。你只要念佛了,妄念自自然然就会没有了,你去种麦子了,麦子旺了,你这个草自然就没有了。只要我们认清楚,这个妄念都是假相、是虚妄的,我们就不要去执着它,你久久的坚持下去,念佛号,清净的去..
烦恼
彻悟禅师语录12
彻悟禅师语录12.唯修净业。乃横出叁界。「净宗经典集要」彻悟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了亮等集彻悟禅师语录12.唯修净业。乃横出叁界。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
星云大师: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
皆仁法师:为什么说佛号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呢?
【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这段经文是说:十二药叉大将,各自有七千药叉眷属相随。其实,十二药叉大将各有七千眷属,其总数就是八万四千,暗合断八万四千烦恼..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著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增长福寿..
文殊法师:教你改善自己的命运
(一)改善心念人的心念,喜怒无常,爱恶不一,喜爱时,良善如天使;憎恶心生,则恶毒如魔鬼。天使令人幸福,魔鬼给人制造恶运。故改善命运,第一秘诀,就是要注意自己心念,时刻检讨自己,每天有多少善念,又有多少恶念,知其善而精进,知其恶而不为,努力止恶,积极行善,自然转..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别时意(五)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别时意(五)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和会门第五段是“会通别时之意”。“会通别时之意”分为二点:第一点是成佛别时意,第二点是往生别时..
信愿法师:弥陀授香衣二圣示宝手
【念佛感应录】弥陀授香衣二圣示宝手戒珠法师《净土往生传》记载,唐朝僧 法师,山西并州人。年少时修持弥勒法门,求生兜率内院。一直到了九十岁时,看到道绰禅师所著作的《安乐集》,了解净土法门,才回心转意,一心念佛。但是,由于恐怕年岁已高,寿命将终,因此日夜精进,每天礼..
净土法门:这一句话就太重要了!落实了,往生的条件就拿到了!
《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三辈九品”,最重要的纲领统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那这一句话就太重要了! 益大师在《要解》里头,把八个字更简单扼要的变成四个字,叫“信愿持名”。“信愿”就是“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讲得好!愈简单愈好。真正深信不疑,我相信..
方海权: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
有人说: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而今要说的是,若能悟于一无所知,自然无所不知。若无所不知,又何必再知。佛经说所谓无漏,就是漏尽。既然漏尽,当然无漏。众生终日在寻知寻见,知见寻到了,皆是我见。更用意识心去寻知寻见,知见寻到..
达真堪布:生气会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佛法里讲,嗔恨心一生起来,自己所积累的善根福德就会受到彻底地毁坏。因为嗔恨心生起来的时候,相续一下子就变得不清净了,就像本来平静的水面,被棍棒击打后就会泛起波澜。同一个道理,有的人嗔恨心一生起来,杀人放火什么都干,烦恼的程度已经达到了顶峰,这对相续的染污和伤害..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
不用三 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 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圆成佛果,一般从通途来说,要经过三大阿僧 劫的福德、智慧修行。但如果你能够修行念佛法门,以信愿感通佛力,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为自己的功德,就不要自..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璨禅师就是三祖僧璨,信禅师就是道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这句话的份量非同一般。达摩禅传到了第四代祖师道信禅师的时候,再..
海涛法师:别人的不好都是我的缺点
我已经出家二十几年了,我都碰过坚固不化的。有位居士,想出家,我观察他,想考验一下,他就跑了,他就去读佛学院,然后读完佛学院呢,后来再找我,他妈妈来找我,师父,我儿子现在病得要死,不然你也度他一下,他已经出家将近十年,但是没有用,因为它是读佛学院的。他不想去做基..
独尊湛现:人生本来就是幸福快乐的
阿弥陀佛,大家好。智慧与聪明的意义是截然不同。聪明是用个人的思维角度,单方面狭小局限的方式,对事项的分析与判断,处于分别状态。智慧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思维,它是以自然规律,有程序的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的。所以说智慧的方式非常圆满的,不至于给自己造成任何的伤害。大家要..
达真堪布:若是有智慧,在哪都幸福,在哪都快乐
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这是六度中的前五度,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这些都不能成为般若波罗蜜多,不能成为到达彼岸的因。要到达彼岸,尤其要成佛,必须要有智慧。前五度是佛为了智慧而宣讲的,是为了产生智慧要修的。若是没有这些,很难产生智慧。若是没有智慧,这些都不能..
净土法门:念佛,会念跟不会念差别很大
我把四弘誓愿搞清楚、搞明白了。你们问我走什么路子,我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我走阿弥陀佛的路子。阿弥陀佛路怎么走?四弘誓愿我只修两愿,前面两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我有这个愿望,我尽心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一点都不勉强。用一句佛号断一切烦恼,念头才动,不管它是善念、..
你的相貌智商是谁决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非常地聪明;有些人看起来四肢非常发达,可头脑却很简单,这些差别都跟业有关系。有些人相貌非常庄严,那是因为前世造过这种业,比如向佛供花等等,但有时候说话也许会吓你一跳,声音很难听;而有些人虽然长相不美观,但声..
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利益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
佛性是什么?是我们最基本的善良本性
在我们这个课程里,我们并不把佛性叫佛性,我们把他叫做“基本的善良的本性。”之所以要用这个名词而不用“佛性”,就是因为每当别人提到佛性,你就会想到佛,马上想到你自己的佛堂,佛堂里有一尊佛,那个佛身上都是金色的,然后怎么样……所以当我们提到佛或佛性的时候,我们总把..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天人看到他方世界的染缘,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信众: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名字。原因是因为极乐世界诸往生者阿赖耶识中虽然有恶种子存在,但因为极乐世界没有恶缘,这些恶种子就不会起现行,因此极乐世界乃纯善之地。但是经典又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天人皆有他心通、天眼通,并且在极乐世界可以..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译文:「..
嘎玛仁波切:认识罪障常常忏悔
罪障是总称,可分为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四种。这些会对解脱形成障碍,因此称为“障”。一、业障:指自性罪和佛制罪(1)自性罪:自性的意思,是说只要去做,本身就属于罪业。比如十不善和五无间罪等一切罪业,就是自性罪。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不论有没有受戒,任何人只要杀..
宏圆法师:如何去掉这些妄习、妄念呢?
我们只要把心一转,立刻放下也就行了。比如,在我们正起贪念的时候,起贪嗔痴念头的时候,我们当下把佛号一提,贪嗔痴的念头立刻化为清净,不要想着我怎么又起贪念了,又有自责了、又有懊恼了,这些都是分别心、都是执着心。这个念头,不管任何念头都是你清净本性里面的作用,转烦..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别时意(四)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别时意(四)下面善导大师指出《阿弥陀经》的经文,来对破通论家的错解。下面疏文说:【何故《阿弥陀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
信愿法师: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二)
【往生仗佛力】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二)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的祖师,彻悟禅师,是中国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之中,法缘很好的一位祖师,非常会说法。在清朝时代彻悟禅师度了当时教界不少的人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彻悟禅师说两句话,实在很值得我们牢记在心:世出世间思惟..
净土法门:有这些念头都不好,为什么
佛的境界是寂静,所以我们要用清净心诵经、读经,用清净心听讲。这个地方讲的“寂静”,“寂静”比“清静”意思更深、更圆满,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专心、专注,就这个意思。只管听,听懂,很好;听不懂,不理会,不去想它,这叫寂静。听懂了,“这个我明白了”;听不懂的,“..
净土法门:很多学佛人,把读诵佛经的目的搞错了!
我曾经在美国洛杉矶遇到一个居士,他读经的目的是想背诵,读诵的目的错了。“其意自见”是开悟,那个千遍是修定;他搞错了,他要把它念背。一千遍还是背不出来,念两千遍,还不行,他这个人很有毅力,他念到六千遍,《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背下来了,一个字不错,没开悟,为什么?他的..
净土法门:人在临命终时,最怕的就是老年痴呆病
凡夫放下,你自己反省,你哪一种烦恼重,从重的先放下,为什么?重的放下了,轻的就很容易放下,跟治病一样,什么病是要命的,这先治,这个治好了,再治一些小毛病。这个方法好!如果我们贪心很重,就先放下贪心,从这里下手。“贪”里面的境界很多,如果贪财的重,就从贪财先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