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民营加工制造企业工作,主要负责人事行政管理。我们公司有几百个员工,有三个不同的办公室地点,其中两个工厂都有宿舍、食堂、保安等。因私企人力成本控制很严格,我手下只有一名负责总务后勤的助理、一名文员和一名IT网络维护兼行政。我们是一班人马三个办公地点,因此总..
轮回
假母亲之名,调生命之温
一周前,同喜班修学半年的法永师兄在一庆生环节,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并发愿“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会多注意跟母亲沟通的方式,给母亲以引导。愿母亲也能早日加入三级修学,与我共证菩提”。许是因为这个发愿,本来逢共修必情不自禁饮泣的她似乎有了个大反转,同修们好奇..
皈依中的“蜕变”
今天又一次参加皈依了,算上来,加上这次已经参加四次皈依了。感觉每一次参加的感受都不一样,一次一次在成长,一次一次在蜕变。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皈依,对皈依朦朦胧胧的,甚至傲慢得执着于“我没有彻底明白皈依的目的”而没有选择皈依三宝;第二次参加皈依,是抱着一定要去皈依的..
母亲,今天我们久别重逢
从小,爸爸妈妈一直都很宠爱我。时间飞快,离家来到厦门多年了。这几年,我在菩提家园里慢慢长大,已经可以独立面对很多事情,可以独立生活了。种种因缘,在我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对我非常慈悲、非常温柔,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的人。她会给我送早餐,做午饭;我学习时,会问我累不累..
学佛之路,报恩之路
我是奶奶带大的孙辈中的第一个孩子。2012年四月初,在弥漫着梨花香甜味道的空气中,奶奶走了。据给她穿衣服的长辈们说,奶奶走的时候的身体很柔软。而这一年,我还没有开始信仰佛教,冥冥之中,我也很想知道她去了哪里。也因为这个疑惑,我逐渐开始接触佛教。每个周六的中午,从公..
《我的修学经历》给我的棒喝
早上翻开法义,读到“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这第一句话时,潸然泪下,泪眼朦胧中看到导师说,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他近年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包括这些想法产生的基础和发展过程。这平实的娓娓道来,仿佛导师慈悲地在和我谈心,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让我生起了深深..
再到西园
第一次到西园,是去年的金秋之季,十一国庆节,我为参加皈依法会而来,我要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仪式。我只身一人,懵懵懂懂,幸好遇见了早几年加入修学的慧慈师兄,在她的引领下顺利来到西园。节日的西园寺喜庆祥和,院墙阻隔了外面的燥热与尘埃,院内清凉而干净。走进院子的那一刻,..
走出阴霾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小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来自家庭、事业、修行中的各种误解、指责、对立……各个角度的观察修都尝试了,可不良情绪依然反复无常,正知正念依然力量不足,这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反思自己:我到底怎么了?我该如何走出这种阴霾?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的..
艰难处的修行
回忆过去的经历,真是悲欢苦乐全不由我,一切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向前走。而无明迷惑的凡夫却在悲苦中挣扎,努力,最后适得其反。一切都源于迷惑,且不自知。当下正经历的一件事,似乎是为了让我对轮回有更深刻的体验而来的。家里师兄因一个电话对我产生了毫无根据的猜忌怀疑..
随便乱发脾气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又又又发脾气了,这么暴躁地大喊大叫,本能地不让别人占一点上风,歇息底里,一气呵成,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郁闷,我到底为什么这样爱生气?前几天跟母亲生气,今天又揍了女儿,我读了这么多法义,一对境却觉得不知如何应用,于是郁闷又加深了一些,感觉被情绪淹没,透不过气。现在能..
泪别西园
西园,我的家,今天天刚亮我就离开家了。犹如一个要远行的孩子,对家有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天空也配合着我的心情下起了蒙蒙细雨,泪水混合着雨水从脸颊轻轻滑落。回想几天前第一次回西园的情景,心情无比激动。当我看到西园大门的那一刻,泪流不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哭,眼泪控..
学佛对婚恋问题有帮助吗
今天和一位师兄交流,不知不觉聊到“学佛对婚恋问题是否有帮助”这个话题,促使我想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等待的修行时间回到几年前,那时我还是个三十多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正为无人可嫁而苦恼。2012年接触到佛法,2014年加入三级修学。随着修学的深入,我反思自己,为何各方面都..
父亲,也是众生
在我的成长记忆里,父亲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家长。母亲早早去世后,不善言辞的父亲默默扛起生活的重担,支撑着这个家。从很早开始,父亲和我之间就基本没有情感上的沟通。虽然我们和世界上所有父女一样,深爱着彼此,却也因为长期在情感上近乎零沟通的疏离,从来不在语言上表达相互..
降伏心魔,坚持修学
最近一段时间,我修学的劲头不足,力量越来越小,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都不爱去,集体活动也不想参加。刚好又有其他事,就请假了。但是以后的共修怎么办?才修学六个月,就这样一直找借口不去么?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态?是因为身体不适?还是不习惯学习环境、学习时间、..
改造生命,离不开佛法指导
以前我对生从何来比较感兴趣,常幻想自己会是什么投胎转世来的,但至今没有答案。对死往何去则避而不谈,比较忌讳,认为自己还很年轻,想这个问题有点早。进入三级修学后,我认识到生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认同佛教三世轮回的观点,也认同轮回的根源在于心..
毯子or房子
读书会我没都听过,学佛小一年了,竟然这周五我才知道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佛陀成道,今年的腊月初八估计是和以往不一样的感受了。了解佛陀成道对于我的意义,明确学佛修行对于我的意义,并念念不忘地放在心上,是能否真正地去运用佛法,能否真正地把佛法付诸实践,能否真正主动地改善..
穿越千年时空,聆听辩经法会
本周的内容比较烧脑子,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地方,很不容易弄清楚,一度想,哎呀,我只要记住这个核心要点就行了,别的就不要去弄明白了。但是后来想想,每天念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大乘和尚的观点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如果我遇到持大乘和尚观点的人,..
老爸这块试金石
午休时,被路边的蚂蚁吸引了注意力。看着它依赖触角探索眼前的路,在小心翼翼地来回折腾中找不着北,很自然地开始对它默念佛号:“畜生道苦啊,愿你皈依三宝,早日解脱。”生起如此心念的同时,恍然发觉,这何尝不是曾经的自己呢?凭着感觉,哪里有光就走向哪里。那束光曾是求而不..
做佛陀的信仰者、学习者和追随者
佛陀出世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自身成就了解脱,还在于他成道之后,将解脱的原理和方法广为宣说,让每个有缘闻法的众生都能以此走上解脱之道。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但要做佛陀的信仰者,更要做佛陀的学习者和追随者。家里人信佛,记得小时候我妈请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她..
以法为镜,常省已过
我为什么学佛呢?以前,我自我封闭,不善与人沟通,人生没有目标。小时候还经常思考人活着为什么,现在却在随波逐流中迷失了方向。几年前,母亲为了保护我的孩子,出了车祸,虽然命保住了,但是身体日益衰弱;父亲年轻时为了养活全家,常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落下了病根,现在仍病痛..
班级共修是我们的加油站
最近我们学到了佛陀传,师兄们对佛法的整体理论架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找到了佛法的“树干”如四圣谛,十二因缘等。在班级共修时,师兄们围绕着法义谈到了各自的收获和理解,整场共修法喜充满,收获良多。首先分享的是道之师兄。道之师兄由于工作比较繁忙,用于学习的时间比较紧张..
重温学前引导
因培训与共修冲突,没能参加本次共修,感觉有些遗憾。另外,我要表达一下思念之情,我非常非常地想念师兄们:五一约不约?自从学完第一遍《道次第》,再次学习学前引导,我有两种心行产生:第一,自责的心理;第二,欢喜的心理。自责的心理源于,对之前学过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
进入书院这一年
不知不觉,进入书院已近一年。这十一个月,是除了上学工作外,目标最明确、过得最清朗的十一个月。甚至这十一个月,铸成了我以后人生的里程碑,将我带入了崭新的岁月长河中。不再浑噩、迷乱、随波逐流,用所谓的充实打发人生,而是在清澈与日渐清醒中整理前进、蓄势待发,给自己和..
陪伴关爱携手同行
看过《泰坦尼克号》电影的人都记得一个场景:当泰坦尼克号轮船沉没后,许多人都掉入漆黑茫茫的大海中,随波逐流、无奈绝望、寻求救度。这时,漆黑的海面上,有一点亮光、一只小船,在呼喊着、寻找着、想方设法地救度落入大海的人们。《道次第论》中引用了《十法经》云:“于久远驰..
消融念恩中的距离感
记得上同喜班的时候,我特别羡慕漫画里的贤二,我觉得贤二太幸福了,每次有一点小烦恼或做了错事,他的师父都会及时开导他、纠正他,帮助他快速成长,不让他走弯路。我当时就评论道:“贤二好幸福啊,天天都能在师父身边。”结果有师兄马上回复我说:“导师也天天在我们身边呀!”..
认同才会心动,心动才会行动
做辅助员义工快一个月了,重学同喜班课程,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我以前的修学很多都是在糊弄自己。就说说《学员手册》吧。都说《学员手册》是“绿宝书”,“绿”是看到了,一直不知这“宝”从何而来。再学一遍,才发现果然有宝。我至少对两个重要问题加深了认识:一个是我为什么..
五一西园行
在飘着女贞子芳香的西园寺里漫步,渐渐地将身影走成风景……佛法那么好,知道的人那么少。如果没有三级修学,真不知道我还要在苦海里沉沦多久……感恩三宝!感恩导师!在寺里的这两天,就像是在人间仙境。合掌问讯,点头微笑,残存的那一点拘谨也在踏进西园这方净土的一刻土崩瓦解。..
下面轮到我们了
以前对于死亡是缺乏深入思维的,参加过很多葬礼,大都是触动一下悲悯之心。父亲往生造成的伤痛也转化为对母亲小心翼翼的关爱,不敢去探讨这个话题。上周家里大娘往生,堂兄半真半假地说:“以后就轮到我们这一辈了。”这句话深深警醒了我,但我们会像老人那么幸运再继续生存四五十..
人生每天都在与魔共舞
首先要感谢师兄们的法布施,也要感谢师兄们的拉拔。最近这段时间确实萌生很强的退意,从时间上总觉得自己没有时间,一个小尾巴一天24小时粘着,啥也干不成。孩子在一天一天地长大,她需要我们的时间其实是很短的,而我一直坚持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不拿手机。但这段时间要学的东西还..
没有慈悲为伴,智慧是不圆满的
我对《共处规则》里“利和同均”的第三点很有感触,“通过做事成就慈悲,避免陷入我执我见和自我优越感”。三年前,我第一次担任学佛沙龙的召集人,那时候服务模式的各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大家还都在摸索之中。活动结束后,按惯例都要写一个总结。说实话,那次活动我不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