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还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如瑞法师答:学习佛法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的,根据你自己家的情况来决定,不要求一定要怎么样作。如果家里没办法供佛像,早晚可以念十声阿弥陀佛号,或者念三皈依: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如瑞法师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问: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来到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谢谢!如瑞法师答: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今天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时候,他的弟子就问了他这个问题。孔子怎么回答的?“不知生,焉知死也!”意思是说,我都不知道你生从哪来,怎么知道你死..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如瑞法师答: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见观世音菩萨就觉得很欢喜,有的看到释迦牟尼佛觉得欢喜。这就是自己与哪尊佛有缘,和哪尊菩萨有缘,你供就可以了。为什么要供释迦牟尼佛呢?作为人,我们..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如瑞法师答: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学佛多年了,我对三宝的信心,真的建立起来了吗?如果真正建立起来对三宝的信心,那一定相信佛陀所说的话。一个出家人,既为佛子,就一定要听从佛所说的教诫。佛不让做的事情一定不做,..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做一个最听话的弟子。文殊师利菩萨教我们怎么做,不是我们刚才大家念,念是回忆,念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去做,那就是最听话、最孝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如瑞法师 :常常看人不顺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场,怎么破?
要训练自己,就是要训练我们的这颗心。从行上,我们以持戒入手。当我们远离了缘非,心就要安住在智慧上面。因为有了智慧,我们用好的心、大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包容这个世界,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美好的,就会和谐。如果我们常常看人不顺眼,那你们说,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什..
如瑞法师:学佛是做减法!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儿。但遇上饥荒年了,没那么多东西给猴子吃,养猴子的人就对猴子们说:“现在闹饥荒,只有榛子给你们吃,每天七颗,早晨四粒,晚上三粒,这样就可以度过饥馑年了。”于是,..
如瑞法师:有一种智慧叫学会面对
你的一切表现都和你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你今天觉得你遭遇的一切很不好,那对不起,因为你以前有这个因。所以这是因这是果,中间这是缘,凡是因具备了条件这个现象才能出现。有了这样的缘才有这样的果。如果你发了不好的心就感召不好的人。积极地创造好的缘而改变我们..
如瑞法师:给人生多找几个快乐的支点
佛就是一个觉悟了的人,觉悟了的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地奉献众生。只不过我们出家人的话呢,出家无家就是以大家为家。所以的话他活得更快乐啊。就像我们说的,在世间上人需要很多产生快乐的支撑点。就像我们的这个爱一样,如果这个世界上你只爱一个人,那你这个爱只有一..
如瑞法师:幸福不是活给他人看的
如瑞法师:幸福不是活给他人看的如瑞法师:幸福不是活给他人看的恶业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这首偈颂是说:那行恶者因过去世积累的善业而过着富裕的生活。由于过去的福报超越现在的业力(造作的力量),他过着快乐的一生。这看来似乎不公道,..
如瑞法师:只要去掉凡夫的毛病习气 你也可以成佛
修行就是去掉凡夫的毛病习气(资料图图源网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佛菩萨呢?众生为什么也是形形色色这么多呢?佛法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愿力成佛的,只要我们去掉凡夫的毛病习气,就可以成佛。所以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人人都可以觉悟宇宙和人生的。佛法讲众生平等,就是约我..
如瑞法师:修行要落在实处,用佛的法不断改变自己!
我们刚出家的时候,老法师就教导我们说:“修行人就是要学减法,天天要减少习气毛病。”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儿。但遇上饥荒年了,没那么多东西给猴子吃,养猴子的人就对猴子们说:“现在闹饥荒,..
修行要落在实处 用佛的法不断改变自己!
修行要落在实处(资料图)我们刚出家的时候,老法师就教导我们说:“修行人就是要学减法,天天要减少习气毛病。”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儿。但遇上饥荒年了,没那么多东西给猴子吃,养猴子的人就对猴..
如瑞法师: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
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当我们来到佛前,要..
修学佛法要认准门路不必赶时髦
学修法门要专一(资料图)有许多人告诉我,这几年全世界都掀起了学菩提道次第的热潮,好多大道场都请喇嘛们去传法。听到这些情况,使我想起了前些年时也是铺天盖地掀起了修念佛法门的热潮,好多道场不上早晚殿,其他的经论也不读,二十四小时念佛,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其实念佛法门..
如瑞法师:什么是道德?修行为道 持戒养德!
真修实证(资料图)我们天天在喊闻思修,要思惟什么?整个的三藏十二部都是教给我们思惟苦空无常的道理。如果你真正能生起来苦空无常想,还有什么可贪的五欲放不下?我们常常会说到道德,什么是道德呢?简单地说,修行为道,持戒养德。我们出家人的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作..
学佛后还会烦恼不断?不是你没有学到而是没有做到!
真正懂得“依教奉行”的含义!(资料图)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触到佛法,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修行当中还会烦烦恼恼,不能够降伏自心呢?其中的原因,我觉得不是我们没有学到,而是我们没有做到。我们诵过很多的经,要问佛法是什么时,都知道说:“诸恶..
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给你做障碍,所以你心里不安。那你怎么办?你认识它了,安一安吧!当你这个时候,心不安的时候,不要打坐,也不要参禅。做什么?读诵大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大乘。第二个好的方法,磕头、礼拜,以动制动。当你心里不安的时候,烦恼来了,..
如瑞法师:修行就是要天长日久磨练
修行就是要天长日久地磨练,慢慢让心透亮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会想到一下子要怎么样,但有没有想过“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功夫是平常点点滴滴积聚锻炼来的?世间人说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一定要经过天长日久的磨练,功到自然成。现在的人为什么..
如瑞法师:往生 是看我们发心要往哪里生
往生净土往生,是看我们发心要往哪里生。而在我们没有往生之前,我们怎么样来培植我们的福报和智慧。可以到天上生,也可以到地狱恶鬼生,也可以到人道来生,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生。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随我们众生所发的愿,所起的念,所在我们的行持当中,一言一行所做,乃至..
如瑞法师:真正的弘法利生不只是传授一下佛法知识
礼敬佛陀(资料图)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佛在世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父子俩,父亲以砍柴为生,儿子帮助父亲,每天砍好柴以后,就用车拉到城里。有一天,没想到车走到半路就坏了。于是,父亲就告诉儿子说:“你在这里看..
如瑞法师:真正高超的能力是“来者应 去者尽”
菩萨正念住正念,以世间法来说,就是不生邪恶的念。出家修行就要把念头安住在佛法上。念是念头,正是对邪来说,正念就是不生邪念。一些大德也讲过,念字上面是个今,底下是个心,所以我们修行要能够把握住现前的这一念,使我们这个念头住在当下,清清楚楚、分分明明地了知现在起的..
如瑞法师:为什么发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呢?
说不舍菩萨业供养,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恶业不去造作,一切善业都要努力地来作。菩萨业,就是六度万行,专门忘我利他的事业。就是说发了菩提心当然要努力地来作菩萨的事业,让我们的心和行能够结合,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我们懂得了发心,就像五浊恶世一样,都可以转苦缘..
如瑞法师:揭开生命的面纱
生命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并不是有谁来主宰,也不是有谁在创造我们。凡是有思想的人可能都会思惟:我们的生命现象到底是怎样出现的?我们追到父母生了我,但父母没有生我之前还有没有一个我?今生结束以后,还会不会有一个延续的我存在?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圣者们在这些方面给了..
如瑞法师:学佛一定要知道如何修福修慧
福慧双修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当我们来到佛前,要想生起来一种恭敬心,..
想要得到最高的法 必须先从这个做起
如瑞法师(资料图)你想得到最高的法,那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起。如果没有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上面虽然盖的很好,但那是很危险的,总是有倒塌之危。我给大家说的这个意思,不只是说修行佛法,即使在世间作学问、圣贤之学,都不是一日具之的。还是要日学之积于夜、积于月、聚于..
如瑞法师:小心你的念头 它正在改变你的命运
小心你的念头,它正在改变你的命运(资料图)这位同学问能不能算命?俗话说,生死有定。佛法也讲业力。人当然是有命运的。人的命运,通过一定的方法,也是可以进行推算的,但肯定不会完全准确。因为,人的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进京赶考。走到半路上..
如瑞法师:佛法的智慧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爱吃,不好的不吃。爱吃是贪心,不爱吃是瞋心,不好不坏是愚痴心。寺庙过堂,师父们正身端坐,先做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
如瑞法师:孝顺的利益
劝导父母信佛,知因识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孝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是人类高尚的品德。佛戒虽有万行,亦是以孝为宗。在佛教里,子女对父母之孝,可以归纳为三种:赡养父母是小孝;为父母扬名是中孝;劝导父母信佛,知因识果,诸恶莫作,众善奉..
如瑞法师:凡夫修行的方法就是学会转念
学佛给我们带来的这份解脱自在的法喜,我们一定不能独吞。我们是不是能够发慈悲心来利益家人、亲戚朋友乃至社会上有机缘相遇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真正地能够以诚心供养三宝,能够慈心奉献众生,谦下严格律己,以佛行作为己行。有坏脾气的要改坏脾气,有不好行为的一定要纠正不好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