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佛弟子,都要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积聚自己的福报智慧,这就是我们每天修行应该做的。我们学习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但去做了没有?如果你说学过了没有做到,这个还不是真学;如果你知道了,但是你并没有去修道去证道,那还不是真正地对佛法理解了。因此,在生活当中碰到的每一..
如瑞法师
如瑞法师: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发愿文
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您是夏日的凉风冬天的太阳人人渴望,人人需要我们以思念慈母般的心情称念您的圣号虔诚跪在您的座下至诚地向您老人家祈愿: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您以大慈之心给予众生快乐吧!您以大悲之愿拯救众生脱离苦难吧!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只要众生不断杀盗淫妄之业..
如瑞法师:钱不只是靠本事就能挣到的,还要靠福报!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不信佛,只要来到五台山,我们的身体,一定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情,更不要说去做不好的事情;我们的语言,在这样一个班里,自然都是善的。当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善起来、净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就在净化了。来朝五台山、来拜佛,..
如瑞法师:迷悟就在一念间
福报和智慧圆满一点,我们的能力就大一点。直至福报智慧圆满,我们也可以成为像佛一样的大觉悟的人,大智慧的人,大慈悲的人。让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了解到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佛的心是什么心?佛的心是慈悲心,那我们就培养慈悲心。学会爱护自己,用智慧来处理自己遇到的一切烦..
如瑞法师:什么是菩萨?
什么是菩萨呢?通俗地说就是愿意帮助众生的人。想当菩萨,出家在家都可以的。世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能给他物质的帮助,用好的语言去安抚他,他肯定会喜欢我们的。所以做菩萨的人就要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法。“同事”是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必须得..
如瑞法师:修行,让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来是这样!所以在宋朝的时候,苏轼大学士作过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一模一样的。他就是形..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 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对治姑且等待。今天一过,明天又懒,“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修道的事不能等,要常常念时不待人,时间不会等我..
如瑞法师:具足惭愧的心灵才是美丽的
具足惭愧的心灵才是美丽的。因为有惭才崇重善法,有愧能轻拒暴恶,不作恶法,所以一惭二愧是两种白法,达到一种境界,一定能起远离恶法的作用。人有惭愧心,感到十恶太羞耻,厌离三恶道,才不会去做坏事。没有惭愧的人,可以说是不知羞耻,那和动物又有什么差别呢?人是知道礼义廉..
如瑞法师: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能令人速堕地狱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这首偈颂的大意是说,奉侍孝养自己的父母亲,爱护妻子和儿女,远离杀生害命的行业,这是最吉祥的。首先我们来看这首偈的第一句:“奉养父母亲。”在《论语》里,子游请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如瑞法师:身外之物带不走
以前上课时问小朋友们世上什么寿命最长,回答说是乌龟等等。其实,只要是有形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有真正的智慧,寿命才是无限的。我们在生死轮回里,这一期的业报是生命体上的一个现象,我们不应对它产生任何的贪著,也不能贪著身外的一切东西。既然是身外的,一定是带不走的。..
如瑞法师:佛和凡夫差在哪里?
昨天上课我们了解了,《观经》里面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那么在念佛堂里有阿弥陀佛的像,当你瞻仰阿弥陀佛像的时候,那就是观像念佛。没有像的时候,你还能够念起来佛,观想念佛。如果你观想不起来,可以直接称念无量寿佛的名,就是直接念阿弥陀佛。那实相念..
如瑞法师: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是随做而不着。就像在家庭中,不能说学了佛法以后都平等了,儿子和老子也平等了,告诉说:“我不能管你叫爸了!”佛法说,事相一定是事相,父亲一定是父亲,儿子一定是儿子。儒家说的“素位而行”,你既然是儿子,你就一定有责..
如瑞法师:佛菩萨加持,你也要自己努力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无量寿经》,就明白韦提希夫人为什么向佛忏悔,请求教她修习清净净业,想要往生到无忧恼处。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人从小到大,到老到死,人生是无常的。看看我们依于存在的这个世界,也是天天在变化,火山爆..
如瑞法师:认准西方那朵莲
一句弥陀坚固大愿行愿相资目标不远常说吃东西香不香只有自己知道,喝水冷暖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念佛,只有你自己念起来了,你才知道这句阿弥陀佛有没有加持力。一个打铁的人,打一辈子铁不知道修行,碰到老和尚告诉他:“黄打铁,天天打铁,为什么不随着打铁声来念佛呢?”实际在生..
如瑞法师:人身难得
大磬响起觉醒在即五浊恶世速速出离来参加念佛,昨天我们说了,从一进念佛堂就模拟着我们在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从寻觅佛陀,到找到通向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大道。我们想一想,在世间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归纳回来就是心恼身苦。孟子说,有这个身体就有苦。有这个身体,就有老病死..
如瑞法师:学佛就是明明白白一条路,为什么还有人走偏?
大磬一响警觉无常一息不来汝去何方进来念佛堂,就是考自己的功夫。这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念起来?你念不起来,还有很多人帮你念。如果我们念佛堂有三百人,二百九十九人的佛号都会到你的声音当中来,就像一室千灯,灯灯互照一样,我们彼此都在沾着大家的光。所以,初学也好,久学也..
如瑞法师:希望大家好好地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就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我们会有所体悟。古来祖师大德教我们做功夫,五台山有位老和尚,他的房间只有不到十平方米,四面的墙上,东西南北方都贴着佛像。别人问他:“你晚上睡觉怎么办?..
怎样利益已故的人?
超拔,在佛法中是有的。有的居士非常看重写上多少个名字、放到哪里等等,其实这些有相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乃至不写名字,只要告诉大众僧,大家一念,被超拔的人也一样会得到加持。经典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佛和阿难一起走路的时候,阿难看到了地狱里的众生,其中有些众..
如瑞法师:修身
如瑞法师王阳明说过这么四句话:“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用一双智慧眼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看待人生,就可以让我们的境界提高。如果你离山很近,你就会觉得山很高。而天空的月亮离我们远,你就..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价。”老和尚曰:“看我福报能受得起否?”我在旁有所触动:有福知福须培福,自忖德行懂惜福,福报如水养智鱼,莫敢轻易损己福。贰:梦老和尚九十六岁高龄,应..
世上真有一味后悔药
文/如瑞法师我们常常听到世间人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实际佛法告诉我们,有一种后悔药可以吃,吃了就能治病。什么药呢?就是忏悔。一个人若没到圣人的位次,难免会有意无意犯错误。但我们之所以能够进步,就是因为知道反省忏悔,更新自我。忏悔,这就是一种修行的根本,发愿也..
如瑞法师:大丈夫不分男女
从出家落发的那一天起,师父就告诉我要做大丈夫。大丈夫不分男女,只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退转的利他愿行,都可以做大丈夫。出家近四十年,一直受此鼓励,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会作为妇女代表,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没有想过的事情,不一定不会发生,我确实来参加中国..
如瑞法师:一字一句,勿令空过
到底念阿弥陀佛呢,还是念观世音菩萨呢,抑或持咒啊?有一次虚云老和尚到一个地方开示,那个地方正打念佛七。老人家进去以后,就把打七的人训了一顿:“念阿弥陀佛要一心不乱,你们念到一心不乱了吗?”那些人都不敢吭气。“知道你们也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为什么?我来了,你们不是看..
如瑞法师:未死时须念死,至死时即无恐
出家三十多年,几乎一直在当“老师”,因为没时间,也没有写过教案。上课多的时候,一天要上三个年级的课。近来偶尔收拾一下东西,最发愁的就是一些小纸片。有的是便笺,有的是香盒纸,上面是我曾经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有用钢笔、圆珠笔,还有铅笔,有些字迹潦草得我也看不清楚了..
如瑞法师:不忘初心,为利有情愿成佛
毕业是人生道路当中的一站,我想这一站大家应该会铭记,因为这一站是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是我的尼和尚愿老法师发愿接引尼众中兴的道场。不管下一站到哪里,这一站都会被大家深深地留在记忆里。毕业了,世间人说要有梦想,我想出家人解脱、成佛、利益众生的愿望就是梦想。有梦..
如瑞法师: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慢慢就会付诸于行动,行为做多了,就会变成习惯。习惯成为自然,就会改变我们的命运。实际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生起不清净的心念时,结果一定也是不清净的。谁对谁负责呀?自己对自己负责才对。我们..
如瑞法师:修行就是要修到心里来
我们平常读诵,不管哪部经,慢慢地都要练习去背其中的段落,或者短一点的,背整部经。当我们背会的时候,就铭记在我们的心里面。铭记在心里面,遇缘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干什么,黑夜常常会重复。如果我们天天都能够来念念所诵的佛菩萨圣号或者经典,哪怕..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前因后果
如瑞法师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佛教的经典是非常浩瀚的,分三藏十二部,从内容来讲不出戒、定、慧三学。“戒”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节制、克服自己的烦恼,怎样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有了戒的修行,还必须能保持下去,如果没有定力,一遇..
以前的人接受的是一种感恩教育
如瑞法师偶尔听到同学说,这个我爱吃,那个我不爱吃。老法师在世的时候,或者我小时候在家里面,对于饮食,绝对不能说爱吃不爱吃、好吃不好吃的。出家之前没学佛的时候,我们在吃饭前都是要感恩天感恩地,感恩父母这一切的。为什么世间也会感恩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如瑞法师:整天忙碌工作心情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
如瑞法师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题,心很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浮躁的原因是你想得到一个什么,想研究出来一个什么。为什么会急躁?因为我们有得失之心。得失之心处事难,不得不失自坦然。回归无求心自在,原来心安一切安。这是我修行中的体会,我会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