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师

如瑞法师:劝一个人信佛 社会上就会少一个坏人

存善念做善事我们为什么要尽量去转化一个恶人,让他变成一个善人呢?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地球,从科学上来讲有青年时代、壮年时代、老年时代。地球也会坏的,因为它也是无常的,这是科学所承认的。地球坏得快和慢,是由地球人的共业所决定的。共业是什么?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存,每..

如瑞法师:跟别人相处时 你是争胜还是包容?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这正是在强调为人处世当中,首先要学会恭敬和谦让。然而,真正去做却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久久地练习。因为无始劫来,我们习惯了我慢贡高,所以想一下子“低下来”很不容易。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和别人相处时,凡事是不是退让了一步..

如瑞法师:降伏自心的秘诀

降伏自心的秘诀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触到佛法。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修行当中,还会烦烦恼恼,不能够降伏自心呢?其中的原因,我觉得不是我们没有学到,而是没有做到。我们诵过很多的经,要问佛法是什么,都知道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如瑞法师:你知道自己的烦恼是从哪儿来的吗?

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来的。所以说戒定慧三学,从清净的戒进入到清净的定当中。念佛人每天在念阿弥陀佛,却说:“阿弥陀佛,快给..

如瑞法师:修行却在平常中

修行却在平常中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有佛法,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心。我刚才来观堂的时候,看到门口放了两箱子法宝。你放法宝的时候,就要把他放正,不管是在纸箱子里也好,或者一本经书也好..

我一定要比别人强的思想会导致痛苦

问: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让工作平平庸庸的,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但职位一直往上升,又招来很多嫉妒和是非。如瑞法师:首先你做这件事时的动机是什么?你要体现人生的价值,这个没错,但是这里面不要有名利的思想。只要是我们做的这件事为国家、为人民..

如瑞法师:谁主宰了我们的人生?

勇敢地面对智慧地看破生生死死都是我们自己在自编自导自演,演得非常投入。那你们是否了解在六道轮回里面,谁在主宰我们?没有人在主宰。只要你有个执取的我,你就有你的思想、语言、行为所造作的这一切,因缘和合的生命现象。所以,你应该勇敢地来面对,智慧地看破。思想上,我们..

“我一定要比别人强”的思想会导致痛苦

问: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让工作平平庸庸的,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但职位一直往上升,又招来很多嫉妒和是非。如瑞法师:首先你做这件事时的动机是什么?你要体现人生的价值,这个没错,但是这里面不要有名利的思想。只要是我们做的这件事为国家、为人民..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培养自己的心力。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道场。把佛法真正地实践于生活,利益于一切可接受我们帮助的众生,实际就是修行的运用。那么,修行人出家和在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在家修行,不是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吗?..

如何以有限的供养获得无量的福报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我们知道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宝当中哪怕只做一点点的供养,都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我们平常就是拿香、水果、鲜花,灯等来作供养,就我们准备的这些食品供具,它是有限的。如果就所供养的境来讲,要供养十方诸佛菩萨,说那么多的佛..

如瑞法师:怎样“吃”出功德?

吃饭亦是修行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中就越会应用。例如吃饭,学佛的人和不学佛的人,这里面就会有差别。从表相上说,出家人用钵吃饭,吃饭时也有很多要用心的地方。如见到空钵时,他要想到空掉自己的一切烦恼;当盛满饭食的时候,要想到能让自己具足..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告诉我们的吉祥之道,与香烧得多高、多贵并没有关系。比如,从社会上的一般标准看,钱能买来智慧么?钱能买来吉祥吗?钱能买来幸福吗?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不能。在佛教中,供香也是如此,并不..

如瑞法师:是否烧高香就福报大?

供香的功德与价格并没有关系文:如瑞法师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告诉我们的吉祥之道,与香烧得多高、多贵并没有关系。比如,从社会上的一般标准看,钱能买来智慧么?钱能买来吉祥吗?钱能买来幸福吗?相信大家都知道,答..

师父 你为什么要出家?

为什么要出家?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培养自己的心力。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道场。把佛法真正地实践于生活,利益于一切可接受我们帮助的众生,实际就是修行的运用。那么,修行人出家和在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在家修行,不是能更好地利益众生..

如瑞法师:人刚死亡的时候神识会发生什么变化?

法师简介: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人死..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要求照集体相。此时,一位年龄约30岁的女子说有问题要问,我赶忙让其他的师父接待。集体相照完,这位女子行动很困难地来到我的面前说:“师父,我是一名佛教徒,一个患癌症的病人,医生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我来朝拜朝拜五台..

如瑞法师:寿命只剩3个月的她朝拜五台山时对我说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如果..

如瑞法师:害怕骷髅吗?别忘了你自己就有一具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多多..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为多多地需求,都是长养爱欲的方便。我们每天前后夜修行,中夜狮子卧,只是让身体得到恢复,不让它久久地睡。世间人在漫漫长夜当中,因为吃饱、睡足、穿暖,所以贪欲的心很容易生起。我们的修行生活不是无益的苦行,而是以这样..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若兼诵经,获益弥广。了知苦、空、无常、无我,方诣安养乐国。风鼓乐器,水注花间,所演法音,同斯微妙。其利六。”<佛说无常经>叙文说:本经最后所附的“临终方诀”,对于大家来说,是最为切要的。尤其是修净土的行人,应该..

学佛是做减法 修行人要学会做减法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修行..

即便上天降钱如雨 贪心者还是不满足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入佛..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世间人的不满足,就像佛在《法句经》里面所说,即使天上雨下金钱,这个钱多得能埋住人的腰,但是作为贪欲的人来讲,他还是不会满足。有智慧的人,知道世间的快乐都是暂时的,而且还会导致无穷的苦果。其实这种快乐只是外界的..

学佛后为何要坚持做早晚功课?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学佛..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有个小和尚,他突然想起来问他的师父:‘师父,请您老人家告诉我什么是佛。’他的师父看看小徒弟:‘哇,你就是佛!’小徒弟一愣:‘师父,我怎么没感觉到呢?’师父说:‘佛在你那儿睡着了!’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从理性上..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要做无常的准备。本来,佛法再高深,起修的时候,一定是从观无常开始的。近代净土宗大德印光大师,他怎么样激励自己修行?就是“常把死字挂在眉,才觉西方有滋味。”还有一些古大德,他们的案头或者写的“生死事大”,或者写的..

内心要常怀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中就越会应用。拿吃饭来讲,学佛的人和不学佛的人,这里面就会有差别。从表相上说,出家人用钵吃饭。吃饭时也有很多要用心的地方。如见到空钵时,他要想到:空掉我的一切烦恼;当盛满饭食的时候,要想到能让自己具足佛法;拿起..

不担小责难挑大任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重后世,知道三恶道苦,产生怖畏,而努力行善;中士夫修出离心,急于个人了脱生死;上士夫更进一步,为自利利他,要修成佛的法。虽然三者层次不同,但高的层次一定..

好人为什么没好报?原因是这个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如下。好人..

好人没好报的原因

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这首偈颂是说:那贤德者,由于过去累积的恶业,超越现在的善业,因此过着贫困、无助、痛苦、灾祸的日子。这看起来也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当他的善业成熟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善的果报。那行恶者享受荣华富贵,那贤德者遭遇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