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

放生,令众生重获自在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放生”二字,“放”指释放救拔。“生”指众生一切大小生命,佛陀说:“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说及一切生命含灵,皆有灵性、知觉。形相虽各有不同,但其性是平等的,在生命的意义..

佛,不只是个字

佛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无论何时,只要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或者心中有了疑惑,总会去拜拜佛,以求得到指点。去寺庙,常能看到善男信女,虔诚地跪在佛前,双手合十念念有词。有求佛祖保佑升官发财的,有求佛祖保佑考试顺利通过的,有求佛祖保佑找到心仪对象的,总之..

净土法门:这一家整齐,社会就安定,提义弥陀养老大楼

如果我们要帮助全世界,帮助这个国家民族,帮助这么大的地区,东亚这个地区,那怎么做?要做一个实验点。我们这个世间确实有大富长者,他有这个财力,大富长者能做这个好事。怎么做法?建公寓,我就从这个公寓做起。这公寓是什么?我们讲弥陀村。公寓卖,但是来买的人一定是学佛的,..

静波法师:不要让我们的生命变成了一个消费的机器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不是有质量;是不是对这个社会、更多的人有价值。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那么这个人即使活一千岁也没有什么用,只是一个消费的机器而已,难道不是吗?所以人要活得有价值,不仅仅要对他自己有价值,对社会、对更多的人都要有价值。如果是没用的人,这本身就是..

用这六个方法可以忏悔过去和现在所造的一切罪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对。那怎么办?“当知业可转,”固然业果是决定,但是可以转移。怎么转?下边通过比喻告诉你。“如二水相投,热..

莫造违缘

本来自己想成办一件伟大的事业,但后来没有成办,未能如愿以偿,以致心烦意乱。表面看来,这是即生中人或非人对自己制造违缘导致的。其实,这是自己的业风直接融入人或非人的心,他们才对自己的事业制造违缘,很多前辈大德都这样讲。比如,我今天要做一件重大的事情,但有一个人站..

嘎玛仁波切:从某种程度上看,“为人民服务”和“利益众生”是异曲同工的

第五章心与愿心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力量综合起来,可以创造出很多东西25利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蛮荒时代,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没办法用语言沟通,一方往往就会把另一方当成野人,不惜杀死对方,再拿来祭天地鬼神。后来语言上能沟通了,大家就发现,人之间没有太大差别,不论种族..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前言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经》是超度往生的人,有人过世了,就念念《地藏经》超度超度。如果这样去理解,就把《地藏经》划到小乘的经典了。为什么要讲《地藏经》,是讲小不讲大吗?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法没有大小,至于经的义理,是看我们当时的情况,..

一轮明月漾心间

我以前一直认为佛教是消极避世的,那些遁入空门的人是逃避自己。当然我也非常向往隐士的生活,生平受母亲的影响,最爱菊,陶潜喜爱之菊;喜竹、画梅、赏兰。我误解了真正的佛教徒,明白了应如何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出离并不是舍弃,而是舍弃一种粘著,一种执着,并不是逃避、转..

大安法师:佛弟子之金钱观

居士: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法师:对钱财,我们作为学佛人要有正确的心态。钱财本身,是凡夫之人不可缺少的,称为外命。我们生命是内命,钱财是外命,离开钱财,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所以有人爱钱,追求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钱财的多少,..

信愿法师:前世今生、一切凡圣,所修善根皆悉回向愿生极乐(四)

【净土宗略钞】前世今生、一切凡圣,所修善根皆悉回向愿生极乐(四)《净土圣贤录》记载,清朝有一位姜见龙,字符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捐献钱财以赈灾,家道因此中落,后来学习眼科以养活生计。姜见龙最初喜..

宗翎法师:为什么优秀的人对佛教十分信仰?

宗翎法师佛教是我接触过的宗教中最复杂的。经论浩如烟海不说,而且理论高深莫测。如果说基督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说不通”,那么佛教给我的第一印象则是“说不清”。乍一接触佛教,有种铺天盖地、无处下手的感觉。就像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佛教就是个大型百货商店,而在这么大的一..

海涛法师:造了多大的恶业,只要回头都可以成佛

当然,你在把妇产科的名字写一下,医生和护士的名字也写一下,所经手的这些堕胎胎儿,减低吧,减低,但是,来堕胎的母亲,各位,你们两个打我,我若不甘愿,你们两个,我都要找,所以,医生,护士,母亲,父亲,他都会找的,等于都你他债,深浅不一而已。杀一只狗,煮它的人,吃它..

嘎玛仁波切:面对诽谤或不同声音,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人与人相处时,我们都会难免遭人嫉妒因而受到不公的评说和毁谤。这也是作为人的一个可悲之处,我们长着一双眼睛总是喜欢去看别人的过错,一张嘴巴也总喜欢去评论他人的对与错。从来不会从自身找问题发现缺点的我们,太喜欢拿自己当回事了。所谓“人言可畏”,并不是要我们去躲避无..

什么是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邪淫果报有哪些?详细分析讲述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1]、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2]作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不净行。本来十不善业中说的是邪淫,而此处说的是非梵行,这是为了便于对一般人阐述,或者因为嘎单派教言中也出现过。梵行是指断除一切淫行,因此这里所说的非..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的经典

学佛需读佛教经典《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分经当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经典,所以仅在盂兰盆会期间诵读它,后来通过学习一些大德的讲解,受到启发,才晓得这部经啦,可以说对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实际上《地藏经》可以说是四众佛弟子必修..

时时用心 方为精进

加入三级修学将近三年了,这期间,我仿佛是大家眼中精进的代表,同喜班一开始就承担班委,做各种义工,升入同修后,第一时间参加辅助员选拔和导读员选拔,第一时间培训上岗,第一时间跟组,同时担任导读义工,今年夏天,因缘成熟开始带班,同时也通过了沙龙主持人的认证。目前新班..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对当时在四川传法的一个禅宗大师,无际大师很有信心,就去参访无际大师。无际大师,即石头希迁和尚,是禅宗中非常有名的大师。无际大师早就安排了一个老和尚给杨黼传话,没有当面见他。这个老和尚对他说:“..

玄奘大师: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初心,但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答案。网上有人问过这么一个问题:《西游记》里面,你最讨厌谁?结果唐僧位居前列,说他胆小懦弱,还无数次冤枉舍命救他的孙悟空......01玄奘原名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母早逝后,家境困顿,二哥剃度出家,年仅10岁的陈,随兄长来到..

刘素云:无量寿经41集文字版

无量寿经(第41集)刘素云老师复讲于2018年04月24日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的内容往下讲。看下面四句经文:〖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这一段经文,是阿弥陀佛对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的开示,虽然这个经文不长,确实是修行..

嘎玛仁波切:轮回之中所有苦里最严重的因

佛教崇尚慈悲为怀,第一条戒律就是不杀生。当古印度的悉达多王子成就佛陀果位以后,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播种下的最终结果,跟究竟的快乐没有多大关系,绝大部分的“果”都是痛苦。如何把所有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根源断除掉呢?在证悟佛陀果位的修行过程中,伟大的佛陀观察到让..

嘎玛仁波切:身边有好多对佛法感兴趣的人,但还心存误解,该如何告诉他们?

【问题】我从皈依后,感觉学佛以后对我自己、工作、家人、生活等等带来的变化,真的非常好。我发现身边有好多对佛法感兴趣的人,但对佛教可能还是存在误区,有人认为学佛是老人家的事情,或者因为看到很多负面的东西,有人利用人的慈悲心来敛财骗人,让他们与信仰佛教始终有一定的..

读地藏经回向,助父亲过生死关

以下文章,是真实的,我认识的一位学佛朋友的笔述我的家庭自我出生前,就是虔诚的佛教徒;家母茹素,并持守八关斋戒多年,是一位求生西方的行者,但家父和我虽却无法如家母般有不碰荤腥之毅力,对信仰更无深入之意乐;直至家母推荐家父阅读莲池大师所撰之竹窗随笔,家父遂全断世书及..

海涛法师:天底下有白吃的一块肉,那都是与你有缘的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动物。如果这些动物也会告状的话,人类保证告输,我们无明的人类,却把这个地球,当作是动物的地狱,杀它、烤它、活活吃它,各种的虐待,甚至把这些当作我们的快乐,各位每天在吃鸡肉、鸭肉,牛肉、鱼,怎么吃,每天讨论,甚至教人家怎么做,甚至认..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学三皈依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九号。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当我在美国、温哥华或者到大陆的时候,很多的道友都..

宏海法师:马蹄无处避残红《彻悟禅师语录》要解

第一讲各位大德法师,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缘,大家下午吉祥。这次呢我们因缘殊胜,在普陀名山这样的道场,来成就大家三皈五戒的功德法会。特别是一共为期五天的时间中呢,能够把这个共修,上午大家都在读诵《普门品》,还有听经闻法的内容能够镶嵌进来。所以我想大家能够今天因缘..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讲表》讲记净界法师主讲第一卷第一卷《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请放掌。这次由于和尚尼大悲愿力的推动,所以我们今天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共同学习《大乘起信论》。在讲本论之前,先简单的说明本论的重要性。本论是印度的大论师..

业力法则与泄露天机者受天罚说

昨天看到一篇著名学者何新先生写的文章《神人王恩庆之死》,这使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存在着无形的,视之不见又无处不在,对人施加影响的法界的秘密法则、秩序。据说王恩庆开了天眼,能准确知道过去未来,按何新先生的说法,是所言必中,百不失一。这个评价是极高的,在神通观察的事..

佛教基本思想浅说

大舟纂述前言认识宇宙、人生、事物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规律,从中发现奥秘,开启智慧,觉悟真谛,以确立人生的正确信念,从而改善现状,开创未来,是从古至今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是近现代西方文明,一味向外驰求,过于畸重物质财富创造而忽略了精神家园,将人的动物性凌驾于社会性、超..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名相:名,名词、概念。相,意为相状,指心识对事物形象、状态、性质等的分别。眼耳鼻舌身五感官对境所得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经验,及意识所分别的“法尘”(概念),统称为相。即人通过感知器官所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组成。前五官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