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虚骄自负的人,多半是有些许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车子伸臂,也像小狗小猫的张牙舞爪般地,展现他的攻击实力和防卫实力,以表示他的重要性,以满足他..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

念佛也是禅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禅呢?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走向一个目的--离苦得乐、消业除烦恼。没有一定的法门叫做禅,念佛同样可以是禅的法门。我们禅修时用默照禅、话头禅、数息禅,念佛时用的就是念佛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即能修成「念佛三昧」。「三..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如果我们再给他一点小的帮助,那么他会做得更好、更完美。比如,有一穷苦的孤儿,他有能力读书,也有上进的毅力,可是他没有钱上学,这时我们可用金钱或言语帮助他。记得我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有次只剩下一..

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其实,要想同时做到这两方面,虽然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做到其中一项,另外一项自然也可以做到。观察他..

圣严法师《开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时,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所以遇到挫折时,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前途,心情因而变得很沮丧、无奈,意志也跟著消沉;但是,遇到顺境时,又觉得自己的福气好、能力强、贡献大,仿佛有著三头六臂,可以呼风唤雨、八面玲珑。其实,这两种极端..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养尊处优的人是贵人,而是心中无事、心无挂碍的人是贵人?答: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中有长短、好坏、多寡、善恶之分的是忙人。他们牵挂太多、计较太多;已经做了的好事记得牢牢的,若是坏事则想尽办法掩..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世纪青年应该要在不同地区、民族中,欣赏并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性,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找到全球的共同伦理价值。现今青年人身处于地球村,追求的是全世界的共存共荣,若坚持自己的立场形成对立与冲突,将会影响所有人类。因此我建议青年应该要包容、尊重各文化的差异性,体认全球..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告诉我:“法师,我觉得人生在世的确如佛所说的,像一场梦,是空的。我的身体又不好,真想早点死,因为再活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我说:“你这是愚蠢哪!人的出生即是为了负责任和尽责任。负责任是对..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如何才能做到“处理后就心无牵挂”呢?答:放下,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放不下。有位法师在公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是跟著..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个条件是“要有智慧”、一个条件是“要有慈悲的心”、另外一个条件是“要有方法”。可以说这就是孔夫子说的智、仁、勇。可是,一谈到勇,有人就认为好像要打仗似的,虽然“匹夫之勇”..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六十华严经卷一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化的,但是一切变化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化,但在显现作用之时有很多变化。“法身”有两..

圣严法师《过去已成过去》

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八十岁了,每次来见我,总要拿她年轻时的照片给我看,包括结婚当时的,以及结婚以后的。她说她的先生曾经是大轮船公司的董事长,拥有好多船只,她指著最大的一艘船说:“你看一看,那时候我就在上面!”当著老太太的面,我只有安慰她:“你..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么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也不会说:“我要成为高僧”、“我要成为高尼”,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相信他很难成为高僧、高尼。记得几十年前,有一次,中国佛..

圣严法师《智慧是诸佛之母》

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现不同,以智慧作为菩萨与佛慧命的母亲;以慈悲作为关怀及救济众生的父亲。故称智度为母,方便为父。今天正逢母亲节,我在这里祝福所有的母亲们身心健康、福寿绵长。每一个人都有母亲,还健在的,愿她们长寿健康;已去世的,愿..

圣严法师《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事业、家庭、学业、感情……,需要运用智慧来处理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将心安定下来,更遑论发挥智慧了!通常人在非常忙碌的情况下,连心里也是非常忙碌,心很难安定下来,这时候便需要一些修养的工夫。如..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内方”是指应把握佛法的原则和自己的身分、立场,不要放弃自己的立场,也不要将自己的身分颠倒了。“外圆”是要柔和能忍,柔并不等于是随波逐流,仍须坚守岗位;如同有弹性的海绵,压了它,不..

圣严法师《智彗的花串》

平常心修习要领平常心就是禅修者的慧心,实在太好,可是相当难得,因此需要使用方法使情绪化的心境净化平衡。最实用而简便的方法就是双手合掌,然后用你的两眼看著你两手中指的指尖,专注地保持这个姿势,三十秒至一分钟之后,你的心绪自然平衡下来。另外一个方法是注意你的呼吸,..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婪、无知,却带给人类无穷无尽的灾难。在我前往灾区探视的时候,许多受灾受难的灾民们都在问:我没有做坏事,我的亲人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我们受到这么大的灾难呢?佛..

圣严法师《如何利用人生的低潮》

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所以总把人生过程中的高潮与低潮、得意与不得意,当作好坏的标准,得意顺利的时候就庆幸自己交好运,不得意不顺利的时候,就哀叹倒楣。如果真的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所谓得意与不得意的问题,也不会有所谓低潮和高潮的问题了。..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二字固为佛教名词,但在每个人日常生活里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们房子坏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坏了要修理,同样的,我们的生理行为或心理..

圣严法师《学佛与日常生活》

晓云法师,信定法师,诸位同学,诸位居士: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莲华学佛园来,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学和居士之中,可能有人听过或见过面。第二次是一个月前诸位的结业典礼。今天要我来作学术演讲,实在不敢当,学术二字,我是谈不上。学术演讲,就是要讲学术。两个星期前,我在文..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忏悔」一词,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文并没有「忏悔」这两个字的连用。而在印度,忏悔是做为一个修行人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不论自己这一生之中是否犯了过失,都应该忏悔。对佛教徒来讲,忏悔可分有几种程度的不同。最基..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教,只有三个:1.发生于印度的佛教;2.发生在中东的基督教;3.回教。基督教和回教的源头都是犹太教。犹太教是属于民族性的宗教,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改变。东方的中国和印度,也有其民族性的宗教,如中国的道教,印度的就是婆罗门或..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过;它是指佛的世界、菩萨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的烦恼是不存在的。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非常脆弱,没有绝对的安全,无法抵抗天灾人祸。因此,释迦牟尼佛就提出了净土的理想境界,让我们有个追求、向往的去处。最重要的..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即使是专门以研究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一般人来讲,的..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过他们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于佛教的关系,所以他们本身,不会否认他们信的是佛。既然神佛不分,他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就很复杂了,凡是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的偶像,..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二七年到达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他的思想源头是根据四卷本的《楞伽经》;北宗神秀的弟子净觉所集的《楞伽师资记》,就是介绍从印度禅传承到中国禅的系统,也可以讲这是北宗禅,是以《楞伽经》的思想为主流。可是南..

圣严法师遗言

一、出生于一九三○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礼请一至三位长老大德法师,分别主持封棺、告别、荼毘、植葬等仪式。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舖张,灵堂只挂一幅书家写的挽额「寂灭为乐」以作鼓励..

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究烦恼的根源时,会发现有一种烦恼,是来自于自己主观的立场,不能得到外..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气脉打通了,就叫做修行。其实,所谓修行,简单的说,就是修正自己身体、语言、行为的偏差,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