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间禅本来我们生活在压力、恐惧和忧郁中,禅修后身心平和,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谓瑜伽的意义,虽然有多种翻译,但“合而为一”可能是最恰当的。“合而为一”就是把心找回家,让它平静、沉淀,从而发现它的本来面目。现在世间流行的禅,都属于世间禅。在佛教中叫“凡夫行..
三界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乃莲宗八祖是也,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三十二岁出家,主张念佛三昧有事一心与理一心。师精进念佛三昧,教化远近,衲子云集,遂成丛林。临终前遍辞缁素,自知时至,念佛坐化。众请留嘱,..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不但永远不能脱离娑婆世界,而且因为有了贪心,还会造出各种的业来。第二种是 。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发怒,不能忍耐。因为起了 心,就又要造无穷无尽的恶业。第三种是痴。一点儿都不明白道理..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我们初学佛法,每一个人都是从因缘上去修证的,基本上没什么例外。我们刚开始修学,就是面对这些的因缘所生法,修学的重点只有一个,叫做“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所以,刚开始在因缘..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净土法门,生信尤难。而信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又起着关键性作用,何以故?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资粮,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三者具有内在钩锁、相辅相成的关系,信心不具..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
与长辈相处需要注意的事情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名讳,《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对上师不能直呼其名,须冠以“最尊贵的”、“尊敬的”等敬语。同时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从而藐视长辈。“称尊长,勿呼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随时对尊长要有恭敬心。如果没有恭敬心..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匠,融通宗门教下,先挑临济法脉,后因病苦舍禅归净,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学人汇集大师修行生涯中逆袭病苦、成就道业的经历供养众莲友,以期大众共同效法祖师的悲心与智慧,现生身心康泰,净业大成,殁后同觐弥陀,共预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修行菩萨六度万行功德,真诚发愿,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系念必得往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摄生三愿的第三愿,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这一愿的大意是: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号,能生起信心,系念我国,种植..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戊一、缘由。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好,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说一个念佛的人,如果他没有经过一种出离心的修学,他刚..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经验。有些经验是痛苦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快乐的经验。如果你经历的是一种痛苦的经验,对你临终不会构成障碍的,这个问题不大。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每一次在三界流转的时候,有些是快乐的经验。这个地方是非常..
禅秘要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等。尔时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诃迦絺罗难陀。聪慧多智。来至佛所。为佛作礼。绕佛七匝。尔时世尊。入深禅定。默然无言。时迦絺罗难陀。见佛入定。即往舍利..
禅秘要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等。尔时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诃迦絺罗难陀。聪慧多智。来至佛所。为佛作礼。绕佛七匝。尔时世尊。入深禅定。默然无言。时迦絺罗难陀。见佛入定。即往舍利..
禅秘要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等。尔时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诃迦絺罗难陀。聪慧多智。来至佛所。为佛作礼。绕佛七匝。尔时世尊。入深禅定。默然无言。时迦絺罗难陀。见佛入定。即往舍利..
皈依与受戒有什么不同?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能学佛,但皈依后,在心态、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善知识乃至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加持。皈依三宝之后,可以在家修行..
宏圆法师:比丘是因,阿罗汉是果
比丘有三义,阿罗汉也有三义,第一是应供。比丘因地是乞士,外乞财资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这里因地是乞士,所以果位就名应供。因地乞食资养色身,证阿罗汉果,应受三界人天供养,这是乞食果;还有内乞法财以资慧命,证阿罗汉果,以法普施众生,也就是普应法供养,这是乞法果。..
大安法师:如何一直保持精进修行状态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那就是修道了生脱死。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命无常,所以要常行精进。“常”就是不间断,“行”就是行持,“精”就是专心致志、一门深入,“进”就是有..
信愿法师:用功之道,端在专摄,不事情想
晚上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净土法门说要”。这篇文,前面我们研究到第三页第八行,晚上从第三页第九行接下去看。昔有写经者,至诚写经,专心一意,只管写经,别无情见,迨天已黑,仍抄写不辍。忽有人告以天黑,何能写经。尔时写经之人,情念一动,遂..
传喜法师:修行要如何超越外在的干扰
其实我们每天都是像今天天上的云一样,它都是飘过去就飘过去了,再不可能重复。生命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那个不生不灭的,我们在这个无常的苦海中漂泊,无论你是带着黄金的手铐脚镣,还是带铁的,还是带着荆棘的手铐脚镣,这个六道只不过就是轮回,这个手铐脚镣的质量是什么,质量不..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五)
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第十七章愿门第二节厌离行当前位置:无量光明>净土宗>净土经论>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五)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五)净土经论|发表时间:2014-07-23二、佛教对减劫三灾的悬记释尊在大小佛典中,对宇宙的成住坏空的规律及情况,多有陈述。目前吾人所居的时间属住劫(又..
宣化上人:难调难伏刚强的众生一天到晚斗争,这是什么原因?
在这个娑婆世界,所说四圣谛中的苦圣谛的名字,有种种不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彼密训世界中,或名营求根。或名不出离。或名系缚本。或名作所不应作。或名普 诤。或名分析悉无力。或名作所依。或名极苦。或名躁动。或名形状物。”文殊师利菩萨,..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十疑」之设疑作答(一)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十疑」之设疑作答(一)第九疑我们说完,我们来看最后第十疑,请诸位翻到八十九页第十疑。【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这最后的第十疑,就是针对在家居士,有家庭,..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极的好乐之心,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以这种深信切愿之心尽形寿念佛,..
如何辨 正法与邪法?《净空法师学佛问答》(文字版)
问: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答:在现代社会,真正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说:「邪师说法如 河沙」。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就预知这种现象了,他老人家入灭之前,就教导我们「四依法」,这就是辨别邪正的根据。第一:「依法不依人」。何谓正法?何谓邪法?与佛在经上所说的相应,就是正法。经..
生老病死离我们有多远?
这是一个比喻,森林中有一群猴子,它们特别快乐地玩耍,根本不知道外界有任何恐怖的现象,但不幸的是,森林的周围已经全部燃起大火。大家都知道,一旦森林燃起大火,森林里一群弱小猴子的生命,不会留存很久,有智慧的人一看便知,但是因为群猴特别愚笨,根本不知道面临这么大的危..
智旭大师:楞严经文句30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30智旭大师著子四、明行阴即藏性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 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极的好乐之心,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以这种深信..
大安法师: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
智圆法师:省庵大师如何看“学好就是学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曰:居士造桥事毕,可谓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无倦,一善甫完,复作一善,美则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居士造桥事情完毕,可以说是很大的功德,居士的心好善无倦,一善才做完又做一善,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能出生死吗?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