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离心要有正确的认知,才可能成为学法的根器。佛法所说的出离心,并不是要舍弃世间所有的一切,抛家弃子,否定财富、事业等等。出离心的真义,强调放下心中的执着为主,就像帝洛巴尊者对那诺巴尊者所说的:“儿子啊!把我们束缚在轮回中的,不是现象,而是对现象的执着。”..
出离心
扎西郎加上师:只有经历挫折才能产生出离心,并因此证悟
根除所有的负面念头是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借着结合更高深的禅定与观修,最后可以灭除所有的负面情绪与负面念头。处于这种状态的心,即我们所谓的涅槃、解脱或入灭。入灭不代表我们的意识或自身的寂灭,而是寂灭所有的负面情绪。在佛教的思想派别之中,对于「解脱」有不同的诠..
不要以佛法来助长烦恼和贪心
不要以佛法来助长烦恼和贪心很多人学佛好几年了,但还是不精进。这样学佛能解脱吗?都说要学佛修行,但是却没学没修。你们为什么要学佛?现在大部分学佛人都是糊里糊涂的,听别人说学佛好,就跟着学。都是跟着别人跑,没有自己的主见。佛讲学佛人有三种根基和意乐。你学佛的目的是什..
直面我们的执念
执着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捆绑,就像被围困在沼泽深渊中,越是用力挣脱,却越陷越深。人人都有执念,而且有很多都是欲求不得,却更如飞蛾扑火般沉迷的执念。其实执着本身和对于怀有执念的根本并不复杂,但是麻烦就在于,我们众生的一切认知都是颠倒妄想。在这个基础上所存有的执念,本..
共同前行的核心
共同前行中的道理和观修,就是让我们的心念调柔,转向正法,为进一步的修持作准备。如果没有出离心,则修持的所有善法,都会成为轮回之法。唯有出离心已经修到一定的标准和感受,之后修持任何法门或做任何善行,才会有最大的意义,成就也会更快速。..
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开始修菩提心的时候,要造作地强迫自己发心。哪怕这种发心不是那么真诚,也要坚持发心,久而久之,自然流露的菩提心便能被引发出来。菩提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上求和下化,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只有同时具足这两点的才是菩提心。以这个标准衡量一下,为了获得声名、利益或为了远离..
怎样才是具有正信的佛弟子
信仰,有正途也有邪路信仰,有正途也有邪路。当你决定要相信前,首先要确定这个信仰,是不是你终生坚定不移,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从众、恐惧等心理导致的偶发性信仰,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因为这种信,很容易就会摇摆不定,甚至迷惘退失。为什么有人会退失信仰呢?有正确信仰的..
身处红尘中心是最好的道场
如果有人依赖你,你就有依赖的价值存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居士们,总觉得自己难以生起出离心。因为总归还是要处理家庭、事业、子女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似乎生活和修行之间,总感到隔着许多障碍。真是这样吗?其实,身处于这样的生活模式中,要发出离心反而更容易,修行也有更多的机会..
放下就是要让自己一无所有吗?
出离心指断除对世间的贪着,放下世间的一切利益。有人可能会想:“放下了世间一切的利益,怎么生活啊?怎么工作啊?”这不矛盾,放下是一种心态,而非放弃的行为。当你的内心真正放下时,不需要放弃一个人,不需要放弃一件事。出离心就是打开心量之意。当时帝洛巴上师对那若巴讲:“..
为什么众生都爱他?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众生
发菩提心你看那些以具德上师为代表的佛菩萨,成千上万的众生都爱他、听他的话,而且依教奉行。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他们不听我的话,而听这些上师的话呢?那是因为上师的身上有一种力量,有一种能力,这种力量是他过去发愿要为众生承办解脱的力量,所以形成了今天的结果。而众生不听..
佛教徒为什么要修禅定
禅修,可以让我们练习脱离执著一、禅修:练习脱离执著禅修,可以让我们练习脱离执著。当我们决定放下散乱之源,舍弃世间名利时。不管是外在环境嘈杂的噪音也好,内心对亲情、友情或仇人的种种爱恨也好,都可以从中获得解脱。为了要放下这两者的束缚,可以先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让身..
呷绒多吉上师:不管在哪里都观成净土,这样就减少一些烦恼
具足恭敬心:如果你有恭敬心,你就不会有很大的烦恼,觉得每个众生都很值得恭敬。如果你内心生起这个光明的心,佛的心,把每个众生都观成佛,不管在哪里都是净土。如果你内心时时刻刻都是分别心,心里有魔的话,不管在哪里,你看见什么都是魔,看见什么都不如法。尤其是那些不清净..
观修轮回之苦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正因为观修轮回的痛苦,是内心能进入正法、诚信因果业力、舍弃对今生的贪恋、生起慈悲心等一切功德的根本。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首先就宣说:“轮回的本质即是痛苦,应当知痛苦。”对于这种痛苦,绝不能只限于听闻或知道,不能只是口头上说“啊!轮回太苦了”,或停留在文字上..
慈诚罗珠堪布:戒杀放生 可以帮助自己心愿圆满
一、戒杀的功德1、现世的功德佛经中说过:诸佛菩萨、世间神灵都会对戒杀行为感到满意、高兴,并竭力赞扬戒杀之人。也许有人会想:诸佛菩萨是否会了知我的戒杀之愿呢?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对佛教常识有稍许了解的人,都会轻而易举地作出解答。我们也有无数的例证可以证明,佛陀是全..
索达吉堪布: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
征服了外太空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科技时代的佛法今天的主题,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时代,你们是科技大学,此时此地探讨科技与佛法,有不一般的感觉。爱因斯坦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瞎子。”他为什么这样说?以我的理解,科学若离开信仰的引导,对人..
多识活佛:法有法脉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
大家下午好!我就不说题外话了,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藏传佛教的四大学统,也就是法脉。研究佛教必需要懂得它的来龙去脉,要从源头去寻找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来自印度,1400多年前传到藏区。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讲,藏传佛教保存了最完整的佛教体系。而汉传佛教是单一的显..
我们应该“不怕死”吗?
修行(图源:网络)常常有佛弟子跟我谈到对于死亡的恐惧,我认为:死亡说可怕也不是特别可怕,说不可怕也还是非常可怕的。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对死亡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佛法当中对于死亡的解释是非常多的,金刚乘在这方面更是特别有讲究,在金刚乘里有很多关于死亡复杂细节的描..
学佛修行如何最快取得进步?
很多人进入佛门之后,都希望修行能够快速地进步,并以最高的效率消除烦恼。那么,什么才是修行进步的最快途径呢?修习佛法,尤其是大乘、金刚乘佛法,一定要在善知识的引导下系统、次第地修学,这就是最快、最稳的进步途径。 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或者道听途说、断章取义。佛陀..
佛陀证悟后,最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佛法如虚空般深奥广大,典籍如大海般浩瀚无边。初学者常常感到茫然:应该从哪里入门呢?其实,佛陀在最初宣讲佛法的时候,就为我们指明了学佛应从哪里开始。两千多年前,释迦摩尼佛证悟了无上佛果,为令众生获得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于藏历六月初四这一天开始传法,史称“初转..
掉入毒蛇窝、火焰坑中怎么办?
对于修行人而言,每一天都是新的修行日,首先都要感恩,感恩所有诸佛菩萨,历代传承上师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传授给我们可以究竟解脱的妙法。特别是伟大的佛陀,把神圣的佛法通过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的方式,将他觉悟之后所领悟的八万四千法门传给世人,用以利益无量众生。也因为这样,在..
三士道的区分关键在于修法的动机
三士道的区分,关键在于修法的动机:(1)没有以出离心摄持的善根,无论行持多少,都是小士道的善根,得到的就是人天果报,但仍然是在轮回之中。(2)如果有出离心,但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无论行持多少,都是帮助获得小乘菩提的善根。(3)而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所摄持的善..
消除罪障的正确方式
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身体不健康,家庭不和睦,工作不顺利,这都是罪障使然。罪障包括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等障碍。净除罪障的方法有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净除业障的方法。如百字明、《三聚经》等。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念金刚萨垛心咒四十万遍,一切业障都能消..
断除邪淫恶业,论夫妻的相处之道
邪淫,是针对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为。往昔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曾规定了十六条人规以护持十善,其中就有明文规定:在家人务必要遵守人伦道德,即以种姓来护持言行,以正法严以律己,禁止邪淫,奉公守法,护持戒律。其实汉地也有这样的传统,尤其在古代,人们特别重视这些。这样的伦..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这里,损减智慧是指心落在世间的分别见中。“不应”是指合和汤药、看相、占卜、观星宿、推算等都是以邪心求利益,不了达真实的因缘法,所以一并遮止。以“合和汤药”来说,邪心是指不知道寿命由宿业决定,..
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这一点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的:菩提心具有大慈心,又具有大悲心,还有大智慧。所谓“大慈心”,就是愿众生获得快乐的一种心态,通过布施、持戒等..
你真的认为轮回不值得留恋吗?
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出离心,在一开始就能纯粹地为了解脱而学佛,大多数人的起点没有这么高。很多人刚入佛门时,是因为遇到了难事,求佛菩萨帮忙,要不就是求福报,求平安,希望这辈子能少点磨难多点快乐。出离心要一步步地培养。有多少人真的认为轮回不值得留恋呢?有人或许会想:..
你是“面子”佛教徒吗?怪圈慎入!
了解自己的内心最为重要(资料图)真正的佛教徒,是人们常说的内教徒,真正佛教徒的修行,是往内观察自己的心。佛教徒不是注重形式和外表行为的人,也不是掺和着世俗法来表演自己佛弟子身份的人。是那些老老实实修好自己身口意的人,从点滴小事开始,逐渐改善自己。现在很多佛教徒,..
索达吉堪布:福报再大的天人也会堕落,人间众生岂能长存
记得《杂譬喻经》中就有一则天人沦为旁生的公案:一次,佛陀与诸弟子外出乞食。途中道边有一头老母猪,带着一群小猪崽,共卧在充满秽物的脏坑里。佛陀见后不禁微笑,然后齿间放光,光绕佛三匝后,融入佛的胸间。阿难见佛陀突然微笑,忙上前请问其意。(佛陀不像我们,无缘无故傻笑..
断除邪淫恶业 论夫妻的相处之道
护持十善(资料图)邪淫,是针对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为。往昔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曾规定了十六条人规以护持十善,其中就有明文规定:在家人务必要遵守人伦道德,即以种姓来护持言行,以正法严以律己,禁止邪淫,奉公守法,护持戒律。其实汉地也有这样的传统,尤其在古代,人们特别重..
检验学佛成绩的六种错误,你犯了几种?
很多修行者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就,皆是因为他们对四共加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体会不够深刻,对此生的贪执——财色名利、亲朋好友、五蕴等的贪执都没有断除。由于他们内心还在追求某些此生的利益,因而无法生起出离心,所修的法与内心的追求相颠倒,就像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