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到了生日的时候了,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生日,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欢呼雀跃、期待每一个生日了。相比一个亲朋围坐、吃吃喝喝的生日聚会而言,我宁愿在生日这一天选择静静地读一本书,或者去寺院拜拜佛,或者只是单纯的坐在窗边,望着天空、看着天上飘浮的云..
无明
在沙龙的无常中照见自我的狭隘
今天沙龙出现N多无常,看看我是如何面对的:1.在路上接到义工师兄告知沙龙地点变更,我先想到的是正好车就停在那里,挺方便的——小我无处不在。2.进入会场,义工们在忙着重新布置座位,我忙着先接投影,而没有和义工师兄们一起商量如何布置,以便于交流——只关注自己的角色。..
佛法让我看到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最近学习了《走近佛陀,认识佛法》的第一部分——佛陀的出家。导师在开示中说:佛陀出家是一个伟大的放弃。在没有认真看法义前,我对这个“伟大的放弃”挺认同,不过是从凡夫的角度认同:佛陀为了众生的解脱和觉悟,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财富、地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结果引起..
生命的又一次绽放
3年前的我,因为婚姻的瓦解、家庭的破裂、病痛的折磨,陷入极度的恐慌、害怕、不安。那时候,我认为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人生只有角色和责任,而无所谓意义。唯物论的世界观,让我看不到生命的希望。我的生命没有了目标和方向,只有作为一个母亲的角色和责任。唯一支撑我的是传统文..
你在逃避“爱”吗?
在朋友圈见到一位师兄分享程璧的歌曲,问了一句:会不会陷入“贪爱”?回复是:不着相。于是,从中找到一首喜爱的:《恋恋风尘》。关于青春的老歌,加上小姑娘甜美的容貌和声音!无法抗拒地听了五、六遍。“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了山岗,等青春散场……”想起了新疆..
共修时间太短了
自从入班以来,我基本上都参加共修,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都参加。但是,从我个人的心路历程来看,我并不是一下子就喜欢上共修的。反复思量了一下,发现自己对共修的态度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刚开始修学的两个月,这是一个不愿意参加又不得不参加的过程。那时候,学习了《学..
十二因缘帮助我接纳自己
在十二因缘的学习中,导师帮助我们了解佛陀对于生命轮回及解脱规律的发现;通过学习十二因缘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我进一步体会到缘起观念的重要性,理解到佛教所说的轮回的生命及其不同品质形成的缘由。从无明、行到识,这是轮回迷惑系统的建立,我们众生原来都是活在一念未觉之中..
找回自己那颗本就自在的心
我是今年4月份进入菩提书院开始三级修学的。没有进入书院学习的时候,生活工作中烦恼不断,但是看看身边的人都有烦恼,也没有觉得这些烦恼怎么样。进入书院学习了,才知道烦恼是因为无明、贪嗔痴引起的,自己的生命完全被贪嗔痴控制着,主宰着。我觉得自己活得非常可怜,糊里糊涂..
何必追求神通
昨日共修,有师兄分享到家人得了白血病,偶遇一位针灸大医,用针刺法控制住了家人的病情,还传说这位大医甚至可以用医术消除病人的一些障缘。就在大家都为师兄家人的病痛出现转机而欢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居然产生了一些痛楚。我是名中医,一直对一些名医的神迹十分向往。传说神农..
一声佛号一声心
9月22日下午在代表公司去往法院开庭的路上,得知觉筏师兄的父亲往生的消息。此前一直希望能有参加现场助念的机缘,偏巧老菩萨往生的医院离我家不太远,于是果断回复了消息:晚上下班后一定赶去送老菩萨一程,请师兄们帮忙安排,感恩!结束了下午的庭审回到公司已是5点多,交代完工..
向“瞌睡虫”宣战
“瞌睡虫,我对你已经忍无可忍,我要向你宣战!”一早,送完孩子上学回家倒床续睡一小时后爬起的我,愤愤然地说。“为什么呀?难道你现在感觉不舒服?”瞌睡虫扭动了一下它那肥硕的身子,不以为然地眯眼看着我:“想想一早起床时没有睡醒昏沉的痛苦,再想想刚才抱着被子温暖舒服的..
明如居士:一生中什么最重要
“人的一生中什么事情最重要?”当人们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答案肯定是各种各样的。因为生活在此世间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在看重钱财的人心中,赚钱肯定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在看重亲情的人心中,通过各种方法来护亲伏怨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在看重名声地位..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德。何为五德:忠、仁、诚、节、勇。一者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贞不渝。尽心于人曰忠,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曰忠。二者仁:仁为仁义,仁爱和正义,通达情理,性情柔顺,凡事能为别人着想。曰仁。三者诚:诚为真心、朴实挚..
方海权:楞严咒具特佳功效
在三界中,还没有了断生死,还未脱离轮回的修行人。现在发至诚心,求证入阿罗汉果。如果不奉持这大佛顶神咒,而自坐修道的坛场,希望能得正定正果,身心能远离魔事扰乱,是不可能的,除非持戒极度精严的修行者。楞严咒是人间至宝,此咒放大光明,有大威力,能以佛之清净威德覆盖一..
明如居士:深信因果
深信因果是每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皈依三宝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离苦得乐。我们皈依佛,是因为佛陀为我们宣说了离苦得乐的圣法;皈依法,是因为依靠圣法可以使我们离苦得乐;皈依僧,是因为僧是我们修持离苦得乐圣法的助伴。我们如何依靠圣法离..
方海权:楞严咒至真、至善、至美、解脱一切苦
楞严经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着楞严咒而成佛,可以看出要成佛必须诵楞严咒。在经中提到二十五菩萨证到圆通时,诸菩萨运用各种各样法门而得成圆通。若要得无上道,十方诸佛都是修行楞严咒。所以可以看出楞严咒至尊的地位。读到《楞严经》才知道,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
有楞严咒就拥有一切
楞严经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着楞严咒而成佛,可以看出要成佛必须诵楞严咒。在经中提到二十五菩萨证到圆通时,诸菩萨运用各种各样法门而得成圆通。若要得无上道,十方诸佛都是修行楞严咒。所以可以看出楞严咒至尊的地位。读到《楞严经》才知道,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
救济众生的一剂良药
救济众生的一剂良药顶礼三宝!在佛菩萨的慈悲摄受下,我有幸值遇了佛法,有幸值遇了正法的道场——海城市大悲寺,有幸值遇了正法的法师、真正的善知识——上妙下祥法师,也有幸在入佛门不久就听到了上妙下祥师父讲解的《四十二章经》,这一切的有幸都来自于三宝的慈悲加持。但第一..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苦,何谓乐呢?这些无不都是依据每个人所养成的习气,对身心感受而产生的妄想、妄见。如果符合自己的习气,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则认为是快乐;如果不符合自己的习气,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则被认为是苦。所以,苦与乐并不是一个..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应知其所起者,皆为本元清净性中之道行。功夫至此,毫无粘滞,妄念皆妙用恒沙之道行。以无念即有念、有念即无念,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妄念要起,那就任它起,不压制它,这并不是放纵它,放纵是攀缘..
南怀瑾:人生最怕是着魔
大家要知道人的心理,一个资本家不敢把财富交给后代,权位也是这样。我经常跟几位在位的老朋友们讲:你们要注意呀!权位就是魔鬼,没有到手以前,这个人很好,一旦到手了以后,便会着魔的。——《易经系传别讲》“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意思就是说一切境界来的时候,都不..
黄念祖:念佛往生的前提真信(六信)
生信信字非常重要。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开示我们,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从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力能度。’这就是说,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若无信心,纵然广读佛书,对于佛法也是难于入门的。又说:‘佛法如宝山,信..
南怀瑾:我们全都被男欢女爱那点快乐给骗了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们这一生作人,悭吝,整人,但是其它方面人品还好,来生还作人,不过变一个穷人。当你中阴的时候,像做梦一样,忽然感觉到刮台风,又打雷,下大雨,淋湿了,又害怕,赶快跑;这时看到旁边一个茅草棚,或者一个山洞,赶紧钻进去..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修得,不用求成。只因迷于声色,忘失本真,造业受报方才沉沦六道。苟能醒悟一切声色货利皆如空花水月,无可追求,毅然放舍,毫无粘着,则不需修法,当下即可回复本..
若有病苦缠身者 当持念药师咒
药师佛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经常念诵此咒,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有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现生可以健康长寿,此咒有大威德,若能念诵药师真言,即可消除病苦,延年益寿。经言:“曼殊师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
南怀瑾:学佛误区“嘴在学佛,心在学魔”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来学佛,我问他你的父母怎么样了?他说这不要管了。咦?父母都不要管了,好不孝顺的东西!还跑来学佛?孝顺都没有做到,人道都没有做好,还想成佛呀?哎呀!老师,我那个妈妈脾气好古怪,好难相处。对呀!父母难相处,夫妻难相处,这些做不到,还想度众生?父母不是众生啊..
心静禅定自然获,狂心顿歇即休息
“禅定者,于法性之境中,无分别智定一而不散乱也。如来一子本续云:心静禅定自然获,如是云也”.禅定的方法是什么呢?譬如修白骨观也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也是,修念佛法门,参话头等等一切,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的方法多得很。本法门告诉我们的禅定,是什么禅定呢?是..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有些人是不是不能学佛?
众生平等同体大悲众生有三六九等,有些人做总经理或成为政府高官,有些人是乞丐,朝夕为一日三餐而流浪,甚至有人做贪官,贪取大众钱财,更有人做妓女,用身体换来肮脏的钱。我们生生世世,业力驱动我们在六道中辗转轮回,能投生为人,是因为我们累世有修持五戒的善根,人身难得,..
方海权:你去过极乐世界吗?
摘自《处世必读嘉言集》无所不知有人说: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而今要说的是,若能悟于一无所知,自然无所不知。若无所不知,又何必再知。佛经说所谓无漏,就是漏尽。既然漏尽,当然无漏。众生终日在寻知寻见,知见寻到了,皆是我见。..
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此一段盲修瞎炼的过程
元音老人跟维摩诘居士一样现居士身来弘扬佛法,他的功德不可思议。——本焕长老明心见性以前,任你修什么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畴!以未悟真心,于修法即不能无疑。虽亦努力用功,但有疑虑留碍胸中,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而此不安之相即是生死根本,故虽对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