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妙音莲池网)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450集2017年6月3日讲于英国点击此处观看视频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 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黎存念,我..
境界
净空法师:净土宗最大的好处是教你用一念代替一切念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400集2016年11月15日讲于香港点击此处观看视频接“大定”不是盘腿面壁,是修清净心:要开悟必须修清净心我们看这段的注解:【解】”“蒙冥抵突”者,“蒙”者,有眼球而不能见也。确实就在我们眼前,我们看不到,佛苦口婆心,应化在世间,给我们说..
虹化之谜 高僧死后变成光飞走+【视频】
神秘的西藏高僧虹化 象。阿宗白洛仁波切2006年2月26曰在海口市做忿怒莲师火供时,海南航空公司的王总用相机拍到仁波切示现的一组殊胜的法界体性身照片。第一张照片上仁波切入禅定,身像非常清晰。仁波切的身像已有一半融入光中。只看得见仁波切的袈裟了。~~~阿色・阿炯仁波且虹..
看书,走路,阅人无数
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有三件事很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第一读万卷书大家在校期间,应当勤奋读书,像有些同学利用这段时间读了几百本书,确实收获颇丰。相反,如果天天玩手机、上网聊天,那就浪费了金钱,浪费了青春,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毕业时只能两手空空。第..
素食令人头脑清晰 头脑灵活
导读:近年来,社会掀起茹素风,除了是宗教理由外,健康亦是主要原因。我们且从健康角度,说说素食的好处。我们访问了一位从事体健和医疗工作,持素廿三年的澳洲人MarkHouston,分享他的经验和心得,从素食的好处到吃肉的危险,从东方古老的理论到西方现代的新知,读者们不容错过..
[入行论广解]大悲商主和星宿婆罗门的故事
播放故事点击这里如《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记载:大悲商主以悲心杀了短矛黑人,由于他的发心特别清净,以此圆满了四万劫资粮。星宿婆罗门以善心对商主之女作不净行,从而圆满了二万劫资粮。【智悲心语】这两个公案中,一个是杀人,一个是作不净行,表面上看来都是有过失的,但如果真..
2美元的回报
拥挤的马路上,车潮如涌。约翰驾车缓缓前进。在等红灯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跑过来,敲着车窗问他要不要买花。约翰拿出了2美金。刚好,此刻绿灯亮了,后面的人猛按着喇叭催促。约翰粗暴地对问他要买什么颜色花的男孩说:“快!什么颜色都可以,你只要快一点就好!”男孩十分礼..
佛陀之弟子——十八罗汉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
秉承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中国素食文化
秉承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中国素食文化若回顾历史,我们会看到,其实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评判尺度内,吃素历来都与“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理想的人格境界、道德准则、天地良心不相违背,吃素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间接地促成了这些道德规范的普及与生活化、内在化。在日复一日的素..
即使你放不下,将来你也带不走
《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印度的胜光王是世间第五大王,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佛教的大施主。虽然他具有无与伦比的权势,可是万法不离无常的本性,王政有鼎盛的时候,也有没落的时候。在胜光王执政晚期,他的国政出现了混乱。胜光王有一个名叫恶生的太子(即琉璃太子),恶生想篡..
用八步骤成功承担公开课
1分钟法义总结《八步骤三种禅修(上)》主要讲了十八字方针里的态度模式和认识八步骤。(一)真诚、认真、老实分别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呢?过患和利益又是什么?书中能找到答案,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总之就是“离三种过,具六种想”。(二)八步骤又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我..
轰动全城:想杀高僧的屠夫竟然亲见净土胜境!
史上最牛:想杀高僧的屠夫竟然亲见到净土胜境大虚法师讲述学净土宗的行人,很多都知道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613—681年),他是临淄人,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是解脱生死之法。641年到并州..
睡觉经常鬼压床,怎么办?
1.【网友提问】怎么都做不到心静,怎么办。在意的东西好多【学诚法师】什么都想要,又不知道怎么去求,就变成了妄想纷飞,自然心难以平静。欲求心定,一是要有长远的目标,二是要深信因果,不为眼前诱惑所动,懂得立身处世之道。2.【网友提问】师父,您好。弟子善闻,是一名在家居..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7)如何才能微笑地往生呢?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我们这个《佛子行》的听闻、理解、背诵都很重要,但努力行持更重要。这是一个学佛人修了一辈子,离开这个世界时不会后悔的一个法。最后一天快往生的时候我们的神识会检查自己..
呷绒多吉上师:各种各样的烦恼对境来的时候,你能面对,这就是修行
上师教言集:我们听闻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面对烦恼。各种各样烦恼对境来的时候,你能面对,这就是你的修行,这就是你的成就。有的人认为,我打坐入定肯定是我的成就,很了不起,自己佩服自己――盘坐在那里几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就觉得很了不起。但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面..
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众。不同的身份,有不..
河南雪儿师兄在福建爱和生命关怀培训分享
河南雪儿师兄福建爱和生命关怀培训分享(李雪枝师兄参加2018年1月6日-20日福建省爱和生命关怀专题培训:于生命的终点处,安乐生命关怀生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各位师兄大家好。今天我就把我在福建爱和学习的这个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1月5号去的福建爱和生命关怀..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
黄念祖: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染入我们的心田,如油入面。在和面时掺入一些油是极其容易的;但掺入之后,想再从面中取出这些油,那就难如上青天了,所以经典中说世尊的常随弟子中..
净土法门:迷而不觉的时候多痛苦,日子多难过!
「以此布施功德,回向无上道,则痴心薄。」 向,经上常常讲的叁种 向, 向菩提、 向众生、 向法界,这就对了。不求自己,也就是一切功德不为自己,为无上菩提,庄严无上菩提,为一切苦难众生,绝不为自己求安乐。其实,为众生、为菩提都是为自己,自己境界提升了,向着无上正等正觉。修..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三十五愿女人往生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三十五愿女人往生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颂曰若有女人能念佛往生极乐定无碍临终一念生彼时只令必成黄金体一、列诸愿名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七:令..
大安法师:边地疑城的往生条件(一)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
达真堪布:警惕神通的危险性
佛教里有六种神通,都是依靠禅定之力产生的。一、天眼通,能了知远近粗细色法,无论是远的、近的、粗的、细的色法,以及有情生死。诸有情生从何来,死往何处,都能了知。二、天耳通,能感知远近一切声响。三、他心通,能知道他人的内心。虽然能知道他心,但是不一定能衡量他人的境..
佛法确实能改变你的命运!
很多人不了解佛法,说佛法是迷信;也不了解佛教,说佛教是在搞迷信。其实信佛不是迷信,佛教也从来不搞迷信。佛讲的因果、轮回、无常、空性,都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佛希望众生都能了解六道轮回循环往复,懂得三世因果丝毫不爽,明白一切人事物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所有的一切都..
如法护持三宝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很多居士往往认为三宝需要我们居士护持,这是很错误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慢心。应该怎么看呢?三宝给我们成就的机会,给我们因缘,是我们的..
阴气重的人,一定要多诵《金刚经》增加阳气
学佛人的魄力,要多诵《金刚经》很多人学佛后,没有多少魄力了,然后悲观了,这似乎是佛法的错。其实不是的,是没有懂得佛法的真正意义才会如此。但是,不是说懂了,就能够真正乐观起来的。要乐观,也要靠佛菩萨的加持力。如果要乐观,一定要诵《金刚经》,这是我的建议。《金刚经..
倡导素食文化 引领健康生活 做一个有情怀的健康生活引导者
我国自古就有素食有益健康的理念。《吕氏春秋》之《重己》篇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这里的“众珍”主要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加强运动锻炼,调理饮食结构,成为..
梦见这四种相最为吉祥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皆是最上吉祥胜相。何等为四?一者、白莲华。二者、白伞盖。三者、月轮。四者、佛像。若见如是四种相者,当知必得最上大利。”《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如果有人中梦中见到以下四种相,那就是最上的..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除非你再来,我等着你。”栽松道人听了,离开了四祖,走到小河边..
佛教供香的起源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1、香为佛使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以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其阴身出香,故名香神。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众之一。佛教中用香,据《贤愚经》卷六载:佛陀当年住在祗园时,有长者富奇..
定弘法师:下品下生要十二劫在莲花 是如何度过的?
问:这位是广州的侯小微居士,他的提问,他说有四个问题。第一,下品中生要在莲花中六劫,下品下生要十二劫。请问,这么长的时间,在莲花 是如何度过的?能见佛吗?能听经闻法吗?这段时间的生活和生到边地的胎生有何不同?定弘法师答:下品中生要六劫才能够花开见佛,下品下生要十二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