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祖师的语录、禅宗的书本上面所看到的当下一念。禅宗的功夫,一定是要落其实当下一念上。我们进修佛法,进修打坐,总想求玄求妙,总想佛菩萨加持,其实,所有的微妙都在这当下这一念上。我们仔细地体会,当下这一念,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
妄想
虚云老和尚开示:初心缘何放不下
初用心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惯放不下来,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嗔痴爱、懒做好吃、长短人我,涨满一大肚皮,哪能与道响应?或有些是个公子哥儿出身,习惯不忘,一些委屈也受不得,半点苦头也吃不得,那能用功办道?他没有想想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人削发的!或有些识得几个..
念佛参禅本无差别
问:古来大德禅净双修不碍圆融。但禅宗讲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但净土却要信愿行,这信和疑是否抵触?这个禅净双修这种说法,似乎是准确的,实际上不存在双修问题。因为禅里有净,净里有禅,这叫修行。他这可能是个比喻,就是说净里有禅,禅里有净,所以他说双修..
修道的助道人缘
修道的时刻要有助道人缘,什么是助道人缘呢?你修道的时刻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人缘,资助你修道的缘。没有所依的资粮,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要想修定,得先备办资粮,得先准备好,这是修道的前方便。你要想得定,得先有一个处所啊!然则这个处所烦乱..
宣化上人:坐禅的姿势
宣化上人于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万佛圣城每年都有几个禅七,每次七天。每年在弥陀圣诞时,先打一个佛七,然后连着又打三个禅七,为期二十一天。每年参加者,都是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今年愿望参加者,也要坚持到底,弗成前功尽弃,退出禅堂;否则,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一无所..
正果法师:见性成佛
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古今参禅人的第一要事。所谓见性,即开辟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换句话说,就是离一切对待,一切抵触,超然独脱,无执着,无绊累,触着普遍法界的无我的大我感化,无碍地适应社会,至此名为无位真人,或曰闲..
救世大悲者
救世大悲者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被一般民间所敬仰的程度,并不减色於其他外道的神明。而在这两位圣者中,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释迦牟尼佛当时特在法华会上,具体介绍了这..
戒杀·放生
戒杀放生世间的有情生物,为了生命的生计与延续,都必须从生计情况中摄取食物。自古以来工资刀俎,我为鱼肉,弱肉强食,这观念一向是整小我类进化的重心。可是,人类生命的延续与生计,有需要侵犯其他动物的生命吗?这个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但,依据专家学者的分析报导,一般动物消..
略谈五戒
略谈五戒五戒制因防非止恶道德标准何为五戒儒家五常(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信)不妄言(智)不喝酒五戒制意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具缘成犯杀戒(五缘)盗戒(六缘)淫戒(五缘)妄言戒(六缘)酒戒(五缘)犯戒三品(三)上品弗成悔(二)中品可悔(三)下品可悔每..
皈依三宝是哪三宝
皈依三宝是哪三宝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分法,不外从事相上和理体上说。可分为:三种三宝、四种三宝、六种三宝。三种三宝1、别相三宝:又称阶梯三宝、别体三宝,佛陀最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特现为卢舍那佛身,是为佛宝;佛于五时所说之大、小乘等..
皈依证是什么?皈依证有什么用?
皈依证是什么?皈依证,是在皈依三宝(佛法僧)、举行皈依典礼后取得的一本证书,一种凭证。为什么要凭证?是怕皈依的人多了忘记掉,所以发一个凭证给你。这只是外在的皈依,最主如果内在的心有没有皈依,这一点很重要。皈依证,标志着十方三宝对这一新生的证实和认可,是我们成为..
净土法门法语:首先要认识世间什么都是假的
「修行念佛三昧」,目标是得三昧,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以这个为目标。一心不乱得不到没有关系,功夫成片就能往生,这才叫真的易行道。功夫成片,老和尚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功夫成片。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没有把阿弥陀佛忘掉,这就叫成片。我们一般人念佛,念一念忘掉了,不..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欲望的人容易开悟
远古时代人的生活单纯,能吃饱,穿的东西能保暖,他就很满足,住在茅蓬里,住在山洞里,很小的地方他住得很舒服,满足了,没有什么欲望。我说这些干什么?提醒同学,没有欲望的人容易开悟,所以古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真多,真有。现在人为什么不能开悟?妄想杂念太多太多了,..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检查完毕 可以放行
这事后成了禅宗修行的公验,赵州和尚说:检查完毕可以放行。(图片来源:资料图)赵州禅师,与他的酒保文远对话: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把将公验来。师便打一掴。远云:公验分明过。这短短的65个字,描写了一个即有趣又深..
心静则国土净 当下处处可参禅
心静则国土净,热闹场中作道场,当下处处可参禅。(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位忠诚的佛教信徒,天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刚巧碰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异常欣喜地说道:你天天都这么忠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
净土法门法语:世出世法,根就扎在孝道的基础上
不肯修身,就不务正业。其人对『父母教诲』,则『违戾反逆』,我们常讲不孝顺父母。现在社会这种情形非常之多,甚至儿女对父母怨恨,这在过去社会里头决定没有。世出世法,根就扎在孝道的基础上,你看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对于孝养父母做得非常圆满。佛是师道,它是教育,师道一定..
净土法门法语:恶缘、障碍太多了,你都能够顺利通过、不受干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17集2014年10月12日讲于澳大利亚我们自己没有能力选择法门。佛陀在世的时候,每一个人见佛陀,佛陀教给他的法门马上就见效,为什么?佛陀证圆满的智慧,他能看出众生根性,无量劫以来你曾经修过哪些法门,对你过去很熟悉的法门传给你,你..
别把坐禅练成气功
别把坐禅练成气功打坐中气往上冲,什么叫气往上冲啊?有时刻是一种感到。有的练气功的人,他感到到气冲。你不知道诸法空相,哪来的气呀?什么叫气?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风,六祖说:并非风动、幡动,是心动。六祖都说了,那个风都是心动所产生的。那气也是心动产生的。所谓的气,是你..
虚云老和尚:若何对治四种禅病
这二十多天来,诸位一天到晚,起早睡迟,努力用功,结果出不了四种境界。一者,路头还有搞不清的,话头看不上,糊糊涂涂,随众瞌睡,不是妄想纷飞,就是昏沉扭捏。二者,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然则死死握着一片敲门瓦子,念着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斯可以起疑情..
绍云老和尚谈“参话头”
绍云老和尚为虚云老和尚重要学生。现为司空山二祖道场住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首座、江苏兜率寺首座、宝峰寺首座、高旻寺首座、香港宝莲寺首座、香港宝林寺首座。(一九九九年六月三十日绍云老和尚开示于宝林禅寺禅堂)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人修行,谁都邑有妄想,谁的心里都有一只猴子,所谓心神恍惚。为什么将心比作猴子?因为牠蹦蹦跳跳,无时歇息。人的妄想纷飞,无时刻停止,跑到东南西北,却不留在中心,因为不留在中心,便向外驰求,把自己忘了。有人问孔子:譬如人迁居,他把妻子忘了带去,这工作可能吗?孔子答..
禅堂用功夫——亦行亦坐
用功夫,有时在静中比较轻易响应,但在动中却不轻易响应,有时在闲时能响应,忙起来就不响应。禅堂里的这种修行形式――亦行亦坐,就是为了锻炼我们在动静闲忙之中,都能够用得上功。行香有时也叫跑香。行就是慢慢走,跑则是加快办法快走。不管是行是跑,都要求我们身动心不动。脚..
道伟法师:转化缺点的观念就是修行
每小我来到这人世,忙碌终生,苦乐交加、善恶参半,生不带来一片衣,死不带走一文钱。即便拥有过,而跟着事物迁流变更,有生活经历的人都邑长叹,一切都是短暂的,电光石火。还好有佛法,唯有念力、业力、愿力始终伴随,不相舍离。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种看法是佛法修..
净慧长老:修行用功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误差
――净慧长老冬月二十三日禅七开示打七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九天了。假如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这些天来,十方护法的护持,常住的操办,在这里,各位可以说是百事不关心,十指不沾水,菜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现成,般般如意。看得出来,人人用功的劲头都很足,能够珍爱..
济群法师:若何才能使心镇静下来?
问:天天都邑想些乱踢八糟的事,若何才能使心镇静下来?济群法师:平常的人,确实会有很多念头,很多妄想,这也和我们的生活情况有关。我们天天要读书,处理人际关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个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让心镇静下来,首先要使它变得简单一..
明旸法师:学禅举要
禅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二种不合的阶段。如来禅就是根据佛经所说的禅学事理,即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之后,对金色梵衲摩诃迦叶尊者,传授处死眼藏和衣钵时刻,所说的法语。祖师禅是达摩初祖,航海东来,到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不立说话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事理。不..
若何对治昏沉和掉举
对治昏沉和掉举这个昏沉是来源于我们日常平凡对佛法的恳切心不足,你只是打坐,是在打坐,然则没有把死活这件大工作十分放在心头上。要说没放在心头上这冤枉我们了,确实为了死活才去打坐的。然则心里照样不着急,认为了死活还有时间,还有很多事要做。假如明天可能不在这个世间了..
什么是皈依?
什么是皈依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进修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平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下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大好人,下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如何依靠呢?所以唯有离开六..
皈依三宝之意义
皈依三宝之意义一、何谓三宝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罕见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异常罕见可贵,所以称之为宝。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聪..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言、喝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削发戒、在家戒的差别,然则一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