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以外,更应该扩大生活领域,开阔心灵空间,让自己融入人群,走向世界。观..
学佛知识 xuefozhishi
2446篇 阅读量56524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次第,对于过现未三时因果的递嬗(1),分析得极为详尽,而且秩序井然。欲避其果,须断其因,这便是缘觉乘行人所觉悟之点。若照流转门(2):十二因缘的每一支,皆由因缘果,因生故果生。所谓无明缘..
光明遍照 第十二卷
光明遍照第十二卷黄念祖老居士经中正在讲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这些庄严,都是事相,所以有人感觉净土法门跟《金刚经》好像是两回事。但《净修捷要》中“托彼依正”(借彼土的依报、正报),“显我..
胜鬘经简介
【胜鬘经(?rīmālā-simha-nāda-sūtra)】,佛教经典。属如来藏系。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称《狮子吼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1卷。胜鬘传为古印度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之女,阿逾阇国王..
宗教祈祷的意义
宗教祈祷的意义「祈祷」一词,是宗教的修持仪式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宗教皆有其专属的宗教仪礼,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唯「祈祷」为一切宗教所遵行。追溯祈祷的根源,中国传统民..
在家人怎么做才能获得安乐呢?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在家人,应当怎么做,才能获得这一辈子的安乐呢?”郁阇迦婆罗门问。“婆罗门!有四种法,可以让你得到这一辈子的安乐。哪..
如何读诵佛经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找认熟,然后,宁静片刻,徐徐读诵,..
第三篇 三轮体空
第三篇三轮体空壹三轮体空的定义在人间生活,有许多因缘来成就我们,因此我们要以感恩惜福的心,与他人广结善缘。结缘之道,首在布施,因为布施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行,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一个真挚的笑容,可..
丛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
观经四帖疏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唐沙门善导集记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
佛弟子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对父母尽孝?四种孝道
有人问:“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对父母尽孝呢?”我从佛弟子的角度来说。佛在世时,一次阿难对佛说:“姨母对您的恩那么大,您应该报答才是呀!”姨母,指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佛出生七天生母往生,佛的姨母把..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3 正语
无间等篇三、四圣谛、八正道3-2-3正语诸比丘!云何为正语耶?诸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语。(南传相应部五道相应126-127)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
如何用佛法对治婆媳之间的矛盾?
善士问:家庭成员之间闹矛盾,比如婆媳矛盾请问如何用佛法对治?仁清法师答:家庭成员之间闹矛盾,这是说明了一种缘分,这种缘分,闹矛盾的缘分啊,我们称为恶缘。人和人之间有善缘有恶缘,大概分这两种。..
进寺庙上香拜佛的规矩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因此,..
印光大师论外道7
印光大师论外道778.知阁下卫道之心,极其真切。而彼欲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狱种子,极可怜悯也。起信论之伪,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无之魔说,而据为定论,以显己之博学,而能甄别真伪也。欧阳竟无乃大我慢..
原来有做早晚课,现在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做了可以吗?
居士问:请教师父,我原来是有早晚课的,因为身体的原因,我现在不做了可不可以?一如法师解答:修行是你自己的事,一般来说,你原来有早晚课最好还是坚持,但是就是不要给自己定的太多。我们一般的修行抓..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八正道修道的目的佛陀成道后,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为了令一切众生能脱离生死轮回,达至解脱,也就是要断除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和它所引生的贪、嗔、痴等烦恼。但众生的烦恼根深蒂固,决不是单凭理论所能断除的..
印光大师文钞
大师自述民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选择什么宗派,也不论修学什么法门,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倘若忽略这些根本,..
马祖禅法三境界释论
一、前言马祖禅法融合了儒家及老庄学说,具有浓烈的中国文化色彩,成了一门新学问,普受国人爱戴。胡适说: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的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