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慈受:“像哑巴吃蜜!”学僧:“禅者没有悟道时,善于言词,说的能算禅悟吗?”慈受:“既未悟道,说的..
境界 更多...
禅者悟道时的
悟显法师:怎么提升学佛境界 ?
悟显法师这个我们在《法华经》的时候讲到学佛法你要懂得提升你自己的境界,你不能永远都在那里学人天乘或是小乘,那么甚至有些人他觉得他学了人天,把人做好了他就够了,他还会给你讲一些邪见,他说:「我们做人要知足,把人能做好、五戒能做好、佛号能念好,这样就成功了……。」这个就是邪见,这个不叫知足,这个叫没有 ..
悟显法师:如何提升学佛的境界
这个我们在《法华经》的时候讲到学佛法你要懂得提升你自己的境界,你不能永远都在那里学人天乘或是小乘,那么甚至有些人他觉得他学了人天,把人做好了他就够了,他还会给你讲一些邪见,他说:「我们做人要知足,把人能做好、五戒能做好、佛号能念好,这样就成功了......。」这个就是邪见,这个不叫知足,这个叫没有 "..
无论什么是境界 现前决定不要执著
这是佛在《楞严经》说的,无论什么是境界现前决定不要执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想到这一句话。不过,念佛法门与其他法门不相同。离妄想执著实在不容易,这话说得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净宗对於初学的人,《弥陀经》教导我们「执持名号」,我们要往生凡圣同居土,其他的都不要执著,专门执著阿弥陀佛..
嘎玛仁波切:菩提心的分类,可以依心力大小、修行境界 、本体而分
菩提心的分类,可以依心力大小、修行境界、本体而分。如果以发心的心力大小来分,发心可分为三种:“国王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和“牧羊者式的发心”。一、国王式的发心什么是国王式的发心呢?好比一个人,要击败群雄,当上一国之君之后,他才拥有庞大的能力与权势,为全国百姓造福,让所有的人民过得舒适安乐。同样..
海涛法师:涅 是贪、嗔、痴的止息,也是人人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解脱与菩提◎学佛,应学佛陀以身作则,示现知足、忍辱和毫无私心的为他人服务。◎人类社会的目标,必须是以悲心谋求人类的改善。发挥爱心、尊重他人和分担他人的痛苦。◎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亦有责任控制我们自心的恶念。(杀贼、布魔)◎开始修行时,应以克制自己为基础,再来即应以积极助人为目标。◎一切宗教的精义无不针对..
每天要反省,今天有 有被境界 干扰?
学佛的人,每一天晚课我们做反省、做忏悔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我今天有没有被境界干扰?我想很多人都没想到过这个问题。如果想到这个问题,自己就会恐怖,为什么?没有长进,天天空过,这还得了吗?别人 叹你几句,很高兴,你被他影响了;别人毁谤你,你就生气,你怎么一点都不能做主,随着外头境界转?这是轮 !天天在搞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样达到无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教我们不要执着。但是我们的心,非要执着不可,特别怪。例如,有几个问题,大家请我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就是叫你不执着。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心还能生吗?那就叫无生,就是让你不生,无生才无灭。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
净土法门:大乘经里面所说的诸佛境界 是真实不虚的
问:「四年前某天早晨上班,突然身心内外一片空,实在连空的感觉也没有,从停车到办公室的电梯口,原来要走五分钟,似乎是一秒钟就到了,虽然五官功能照常,但丝毫不觉知,到电梯口才醒过来,其实那天失去知觉时才正式醒,这到底是什么现象?请开示。」答:这个现象是你修学感应之处,也可以说功夫得力的现象。这个境界佛在..
海涛法师:当你把念头改变了,境界 就改变了
「一切法唯心造,一心创造十法界」,你的心态在哪里,你就得到什么样的境界。所以我想,这个世间变化无常,我们可以藉着这个变化无常的世间,来修行我们这一颗心,这个最重要。所以在任何境界,各位都要拿来修行。当然佛陀要我们修得最好的是慈悲心、大悲心,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随时看佛像、听佛经。就像各位念「 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