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更多...

印光大师:功夫境界

一、印光大师文钞原文:14.功夫境界(1)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能如是,譬如杲..

遇到不顺的境界就觉得厌烦,这不能往生

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执著造成的,你只要能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轮回就没有了。正是永嘉禅师在《证道歌》里所说的,他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趣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一场梦,迷的时候,昏迷的时候才会产生梦境,清醒过来,梦境就没有了;清醒是比喻觉悟,迷惑是比喻分别、执著。我们堕落在这个深..

宣化上人:在这个地方来用功,才能明白佛的境界

少智不能知 诸佛实境界久修清净业 于此乃能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没有大智大慧,没有彻法底源的智慧,不能知晓诸佛实实在在的境界。在无始劫以来,就修清净的道业,也就是没有染污的心。在此时,才能明了“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这种的道理。我们修道,必须认真修行,不可自己欺骗自己。问问自..

禅定境不染着,佛境界亦如是

下面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去习,诸禅纷现,当置魔事,用观观之,良以禅乐美妙,喜生耽味,虽免魔害,更为定缚」。这个不能不知道。魔的那一关你通过了,说明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境界统统是来磨练你的

1、冤亲债主来磨炼,看看你还会不会起心动念、会不会分别执着,没有这些人来磨炼,你怎么知道你心清净、平等?所以顺境、善缘磨炼我,看我起不起贪恋,会不会动这个念头;逆境、恶缘磨炼我,看我会不会起恨心、会不会有怨恨,统统是磨炼。2、诚、敬、谦、和,对我们现在人最管用。我们做人要真诚,决定有好处,没有坏处。别人..

嘎玛仁波切:佛菩萨的神奇美妙境界,需要脚踏实地系统闻思修,满口禅语,真的只能一场空

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这种佛教的教育基本上没有断层,传播得非常好。从初入佛门一直到成就佛陀果位的修行方法都具备。藏文的《大藏经》就有103本,很全面。藏民们从古至今受到佛法的滋润,一直学佛践行着放下屠刀,慈悲为怀,愿意去包容、慈悲一切众生。佛教里有很多菩萨,这些菩萨实际上在讲一个佛教的特..

梦中所有境界是你心里变现的

「又《甄解》曰: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义是义理,德是功德,功德多,我们称万德。法界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大乘教佛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法怎么来的?心变现出来的。心找不到,这是说真心。妄心跟真心相似,妄心在哪里?你起心动念所想的,这都是妄心。举个明显的例子,我们能体会到,一般人晚上会作梦,..

坚持多放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

现在,有些人放生过于急功近利,在放了几次生后,一旦自己的所求无法及时兑现,便对放生产生了怀疑,甚至不再去放生了。这岂不悲哉!对于放生,我们要怀着一颗平常心,明白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护生命垂危的动物。当看到生命垂危的动物摆脱险境,获得自由的那一瞬间,我们将会情不自禁生起一种愉悦之感。这种感觉才是难得的,..

大安法师: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答:你首先要了解妄念的虚幻性,没有体性。既然没有体性的话,你就不要有减轻不减轻的想法。你不理睬它,妄念自性本空。你越理睬这个妄念,越在琢磨妄念是不是轻了呢,你这一念的心就强化那个妄念的力量,反而跟我们正面的力量产生了一种冲撞。也不要跟它对待,就超越它。就好像我们坐飞机的..

净慧法师: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的开示。我们看他是怎么来描述开悟的过程、开悟的境界和开悟以后又怎么办的。这是非常有名的几句话:“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是两句,讲开悟是怎么回事。第二个两句:“体露真常,不拘文字。”第三个两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