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遇见喜悦——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今天的话题是:遇见喜悦——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平时我传讲一些佛教的经论,用的是藏传佛教的传统方法;今天要改变一种方式,就现代人关注的一些问题,我们来共同探讨。一、情绪失控的过患每个人都希求幸福的生活,但生活中我们却存在许多的情绪问..

嘎玛仁波切:你怎么看香火鼎盛?

一直以来,人们以“香火鼎盛”来形容寺庙的事业发展良好,认为如果一座寺庙,去的人多,点蜡烛、点香的人多,这里的佛教发展就很兴盛。这是一个误区,佛教弘法利生事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僧团的精英教育,以及带领信众闻思修佛法上,要能够将佛陀的教义广传兴盛。如果一座寺庙,没..

索达吉堪布:亲朋好友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现在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佛教徒,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在我们藏地,对于如何为临终者念经,死后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样处理亡人的尸体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后作什么佛事……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讲究。从一方面看,这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佛教..

洛桑陀美仁波切:宽容 包容 心量

人们总是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担忧自己害怕的事情,其实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当中的任何境遇和容纳一切人,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善或是恶,好或是坏,自己内心当中包容的越多,心胸越宽广,自己越快乐,直到最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也没有什么是让自己烦恼的。一生当中总会遇到..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你的「心」修护好了吗?

佛教里面所说的修行,其实就是「修正心里的行为」。修行其实就是为了要把我们所执着的给转化过来,所以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透过听闻解说,尔后自己思维、沉淀,再三的检查自己的心性和行为,从这里面找出修行的方法,利用这个方法,把我们每一生、每一世所累积下来点点滴滴的习气..

希阿荣博堪布:人生充满痛苦和不安的根源是什么?

编者按: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我们精进修持,总有一天可以获得解脱、得大自在。然而佛教又说,诸受是苦,诸行无常,五蕴皆空(四大皆空)。面对如许多的苦难、不安,如何才能化烦恼为菩提?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而当下多数人却越来越烦恼?物质生活真是烦恼的根源吗?..

索达吉堪布:施食七天化解冤亲债主

不可思议施食,如同放生,感应十分迅速。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开示的,只要你连续施食7天、14天,就会立刻化解累世远亲债主,就会立刻收到不可思议的感应。施食功德无量,功德很大,感应迅猛、不可思议。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说,施食的功德超越时空、不可思议。可以让你变得事业腾..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以虚空为师

所有的人其实内在本来就具备有觉知的潜在能量,只是有些人他被此世的贪念、妄想、无明、和种种的诱惑影响,所以他暂时迷失了。有些人则可以好好地运用这个潜能,利用外在的环境、内在的条件,并且借力使力地把这个能量发挥到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帮助到无数周边的众生。其实这两种..

把自己的虚荣心撕碎

有的人目前看来很有钱,有钱到无聊,不知道怎么花,所以就去拼命浪费,当福报用得差不多了,以后的日子都很惨。我有些弟子喜欢炫耀,“知道我在哪儿吗?在米兰买衣服啊。服务员问我,‘你试的衣服这个要吗?那个要么?’我就告诉他们,‘这个、那个都不要,其它统统打包买了!’太..

阿姜查禅师:说禅

放下苦乐,放下执着我们之所以得不到解脱,是因为我们仍然执着于贪求的欲望。在你进入真正的修行前,你必须看清楚去除欲望的可贵,只有那样,才有可能真正的修行。苦与乐这两种杂染中,苦是较容易觉察的,因此,我们必须提出痛苦,以便能止息我们的痛苦。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觉醒

心之比喻恰如虚空,如同早晨之山雾一般,虽然时而聚集、时而消散,我们的心也是恰如其份,无所向、无所住、无所往。因此,众生吾人由心所产生之一切妄想执着,应该视同晨雾一般,莫管其来、去、住。只要了知一切所生皆为大妄想,同时用明觉的力量和直观的本性,很清楚地安住在自明..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当忧郁症碰上佛法时有解吗?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两大杀手,一是癌症,二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中最普遍的是忧郁症。根据全球医学组织报导,这个地球上从七零年代至今,大约接近有一点五亿人口曾经罹患过忧郁症,且根据统计预测未来半世纪内,全球将..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念兹,在兹,便是清净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很多人念佛、持斋、修行是为了清净。很多人一直嚷着:「让我清净一下好不好?」其实,每个希望清净的人都知道,他们并未必能够得到清净,因为清净,不在念珠上面,也不在蒲团上面,也不是在大礼拜上面,更不是在瑜珈上面。所以..

索达吉堪布:等到有时间再修行,是一种邪见

我们的暇满人身确实非常难得,不管从闲暇还是圆满来进行观察,凡是有智慧的人都会感觉到,得人身并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这样想:“不要紧吧,反正我已经得到了人身,修法可以慢慢来。”尤其是有些在家人,动不动就认为“再过几十年后,我退休了再好好学法出家”、“等孩子读书、成..

嘎玛仁波切:共修,无量益

在红尘里,不管你平时修得多么好,很容易心烦意乱。东家长、西家短,亲情、爱情、友情,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任何一点不如意都会让你心生烦恼,贪嗔痴慢疑也会接踵而至,很快会烧掉你的福报。这个时候,我们要懂得身在红尘,让心出家,在每一天的固定时间,让心静下来实修。有..

坏人一旦福报用完,就会遭受恶报

很多人认为因果很玄,既然有因果,为什么有些坏人过得还挺好,好人却不长命?实际上我们关注的只是少数人而已,全世界曾经的暴君,比如希特勒、萨达姆、卡扎菲,他们执政数十年,在台上时,谁会相信他们最终会落得被人追杀的报应?反倒觉得他们拥有那么大的权利,一定很有福报,一..

即使暂时不太顺利,内心也应保持愉悦

快乐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都不是实有,都是虚妄的。若为了获得快乐或摆脱痛苦而辛苦劳累,筋疲力尽,何必呢?放下吧!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有真正的快乐。我们执着痛苦,想摆脱痛苦,这个执着本身就是痛苦。一旦你不执着痛苦,不去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就烟消云散了,就解脱痛苦了..

索达吉堪布:藏传佛教的养生之道

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生活优越,或者自然条件舒适,相反,去过藏地的人都清楚,那里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

嘎玛仁波切:人有福报吗?

很多人认为因果很玄,既然有因果,为什么有些坏人过得还挺好,好人却不长命?实际上我们关注的只是少数人而已,全世界曾经的暴君,比如希特勒、萨达姆、卡扎菲,他们执政数十年,在台上时,谁会相信他们最终会落得被人追杀的报应?反倒觉得他们拥有那么大的权利,一定很有福报,一..

索达吉堪布:佛经中嗔心最重的“指鬘王”的故事

佛经中有个指鬘王的公案,就记载了这方面的事实:指鬘王刚出生时,非常聪明,极为善良,相续中具有大慈大悲心,没有其他的烦恼,所以人们称他为“无恼”。后来他依止一位婆罗门上师学习吠陀。一次,有人请婆罗门师徒到别的地方去做三个月的事,婆罗门的妻子由于特别喜欢无恼,所以..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不败

人一生当中,永远跟两件事情离不开关系,那便是成功与失败。成功是每个人所乐见和期盼的;失败却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和不想面对的。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当中不可能永远都是赢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每个人对失败的看法,都会觉得沮丧和失望。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你不要把它..

慈诚罗珠堪布:三世因果究竟是迷信还是真理?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佛教教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很多人看到“因果、轮回”四字,第一反应恐怕还是封建迷信,或者认为根本没有什么轮回。他们往往会说:“谁曾亲眼看见轮回?至少我们没有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所以轮回转世之事根本就不存在。”但事实又如何?我..

宗萨仁波切:手把手教你入三摩地禅定

我们会稍微谈一谈三摩地禅定。我想,我们一边谈、一边实际上试着做做看,这样可能很好。所以我会讲一点,然后你们禅定一会儿;然后我再多讲一点,你们也就再多禅定一会儿。这么做,你们就会了解我所讲的内容,这个指导也才比较有意义。否则,你可能无法将这个指导和禅定连在一块儿..

慈成加参仁波切:禅定的力量,要懂得

对于没有禅定功夫的初学者来说,现在只能用意识来修法,但是意识的能量有限,我们以意识的能量去忍辱,有时候控制不了。有时候,想发菩提心,发慈悲心,但是发不出来。我们用意识来修忍辱的时候,非常困难。意识没有转变的能力,也化解不了。比如,你心里在默默的恨一个人,很难受..

遇到狂妄无礼之人该怎么办

初学佛者,若想真正利益他人,能力会很有限,虽然能力有限,但愿力可以是无限的。你的思维是无限的,面对全世界,甚至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你发的大愿可以无边无界,这样的功德非常大。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都可以利益他人。比如布施时,你拿不出很多钱没关系..

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

慈诚罗珠堪布常常有人质疑自己(或他人)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包括有些初入门的师兄道友也有此困惑。为了析疑解惑,现推荐阅读下文关于因果的开示:(实在值得诸位经常复习一下!)关于因果关系的开示.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当铺天盖地的烦恼来袭时怎么办?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当烦恼像雪花一般片片不断的坠落到你的心湖时,你该怎么办呢?许多人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和生活中琐碎的事过度繁多,导致无法排解心中的焦躁烦闷。也有多数在上位置与公司主管因殚精竭虑,因公事烦忧导致反覆吐哺,沐浴握发,最终..

嘎玛仁波切:悔过的心

如果没有悔过的心,任何业力都忏悔不了,洗不干净,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记住。有些人以为犯错后随意念念百字明、《三十五佛忏悔文》,就觉得自己的业力已经净化了,当然不会这么简单。首先,你要有真正悔过的心,要发自内心觉得自己错了,要有改变的心态,并约束自己以后不再去犯。否..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心灵的靠岸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许多人的认为不想受到束缚和拘束,可是大多数的人绝对不知道,其实真正的束服是来自于在还没有了解被什么所束缚的时候,就一直想争脱。其实,争脱的当下,才是真正的束缚。身体活动得自如,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心灵可以十面八方..

菩萨戒律仪论:益西彭措

。菩萨见诸怨家作损害时,应思维他们被烦恼魔所驱使,不能自主,所以不但不应生嗔恨,而且应生怜愍,需发心令他们远离烦恼。因此,自己应当勤修菩萨行。如《中观四百论》云:“虽忿由魔使,医师不嗔怪,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月称论师亦云:“此非有情过,此是烦恼咎,智者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