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的晚课唱诵庄严清净……大雄宝殿内清净舒适,梵音如水。沐浴其中,令人轻松自在,心灵..

主持沙龙的“福利”

又到周四的沙龙了,刚好轮到我主持,一个月一次,还是蛮期待的。尽管算是“老手”了,但不良串习还是会不断地冒出来。时不时地让我深陷其中,纠结不已。不良串习让人不舒服,所以我一直在进行观修调整。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答案是:我要成就佛菩萨一样..

修行从聆听开始

我毕业工作至今快20年时间了,一路走来,从毕业工作,到娶妻生子,再到买房买车,其实还算是挺顺利的。之所以加入三级修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一直以来将之误以为是中年危机的人生困惑。这个困惑就是我不知道人生除了追求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外,还有什么更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精进去做精神上的富翁

《佛教的财富观》分七个章节,讲述了佛教徒应该怎样看待财富、获得财富、支配财富,以及何为人生的究竟财富等。结合本章法义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财富观进行一番审视,发现了自己很多不如法的观念和行为。一、以前在我心里,义和利是对立的。我以为朋友间谈钱就显得生疏见外了,其实..

迷宫之上

阳光遍洒大地,行人们在热浪里川流不息。我呼出了一大口气,停下缓慢吃力的脚步,心内烦闷于脚疾的复发。我开始在脑海里把与脚疾纠缠不清的近一年来的整个过程捋了一遍,从身体感受的不同阶段到那时的心态。在确诊之后,就开始各种奔波,当下所有的心思都在想如何让身体早日康复、..

设计“问题串”直面凡夫心

“辅导员,写札记耶,让有限变成无限,利益众生。”观历和妙季师兄作为文宣义工一直在推动师兄们发博文。最近他们把目光投向我,而且观历师兄连题目都帮我想好了,“师兄,就写三十分钟讨论的问题设计吧。”我无法拒绝,他们是我所带班的学员,被他们提醒,内心感到很惭愧,今年已..

欣说“幸福”

问世间幸福是何物?答:饥食一钵米,渴饮一壶浆;旱田一场雨,晴天一抹凉;灵魂被超度,心灵得升华。所有需求能满足,内心只有喜和乐。这是我从前所理解的幸福。时时顺,处处有。要什么能有什么。只有开心,不接受痛苦。从小,幸福在我心中是吃了十几天玉米高粱的饭桌上的一碗白米饭..

访一座小山,结一次缘

5月21日,惠风和畅,我们班的师兄们终于首次在共修之外的地方相聚,个个心情雀跃,如五月的飞鸽。就连平时网络共修的两位师兄都来了,大家相见如久违的亲人,欢喜之心如清波般从心里洋溢到脸上。近一年的每周共修,大家在心底早已彼此熟悉——你是我的师兄。我们这个班有一半是80..

为什么定课成了我的负担

进班已经16天啦,在此期间有欢喜常伴,也有顾虑随身。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很多师兄把早课定在早上6点?早上6点,通常是自己最珍贵的睡眠时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都市白领都处在加班多、睡眠少的恶性循环中。在这个离上班还有3小时的时间闻思法义!假如前..

初听导师讲《菩提道次第略论》

初听导师讲《菩提道次第略论》,视频前20秒的音乐就把我吸引了:是那么的深沉和优美,好像这声音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我怎么那么喜欢这开头的音乐呢!导师开讲,平和、坚定而又亲切的声音:“首先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学佛法。”导师在1、3、5、7、9讲视频中,第一句都是“首..

暇满人身的最大化使用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平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有谁思考过这个问题?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在浩渺太空中,我们的生命又是如此渺小。这一生不论有过多少辉煌,也不论付出多少努力,最终都将随着一缕青烟,化为尘土。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恒久的。生命在有限..

觉“心”转

感恩这殊胜的日子,佛陀的成道日,腊八节,导师说这是觉醒节。感恩三宝的加持,发愿在这一日做法布施供养。作了个题目,但一直未能很好地完善,也有感于自己的心路历程未能很好地理顺。直至这次有因缘再回顾自己辅导义工行的心路成长,勉励自己在未来义工行中与这一“觉”心相随。..

520,我们在一起

“师兄你共修好远呀!”“远吗?还好吧,还有比我更远的师兄,可他们每周都坚持共修……”远,是我经常听到的一个字,都说距离产生美,没错,距离并没有淡化我们的感情,而是把我们的心越拉越近!缘起我们班的师兄来自四面八方,因为共同的目标相聚在一起,又因为无常,所以班级共修..

一次特别的班级活动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今天的活动有什么特别呢?集体庆生会?感恩座谈会?班级慈善?户外踏青?都是,又都不是。说实话,想搞一次班级活动好久了,上次班委改选的时候我就和师兄们说了吧!那么,得有小半年了。为什么一次常规的班级活动都没有做成?当四月的某一天,我猛然醒觉思考这..

缅怀玄奘精神,荷担如来家业

我是初次来到敦煌,但之前就对这里有一份情感,一份向往。我想,这也是很多佛弟子共同的感受。因为敦煌不仅有莫高窟这样闻名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还有法显、玄奘等西行求法者留下的足迹,是我们礼敬佛陀、缅怀古德的朝圣之地。从另一个角度看,敦煌又是丝绸之路的中心,是东西方文..

家有小师兄,同愿同成长

儿子进读书会了,作为在校大学生,他成了读书会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师兄。连续参加了12次读书会、沙龙后,他进同喜班了。在读书会与同喜班,他收获了不少“小师兄这么小就知道修学佛法,真好呀……”的随喜赞叹。开班第一周,他接受了净舟师兄的邀请,成为读书会义工,还成了微信群..

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济群法师关于敦煌文化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我是第一次来到敦煌,此前虽然看过莫高窟的影像资料,但置身其中时,还是深受震撼。在西北边陲,能留下莫高窟这么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敦煌的福报,中国的福报,也是人类的福报..

进入三级修学的心路历程

我是“法界种德班”的一名学员。感恩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感恩三宝、感恩善知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在多次收到医院的判决书后,投入了佛陀的怀抱;同时更感恩导师,感恩三级修学,使我荣幸成为三级修学的一员,法身慧命得以滋养。22年前,我出家、读佛学院、毕业、闭关静修..

五年修学路

一个月前,想做一个电子相册来纪念一下师兄们五年来的修学成长路,未能收全,作罢。面对一张人数较多的照片,生出些感叹,“来了又去”。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去了又来”呢?生命的长河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相遇。坐下来捋一捋心绪,处处都是感恩;忆一忆法义,自然流淌若干。一、..

漫漫菩提路

所谓的好感觉,应该是认真落实模式后的水到渠成,根本不用去计较。《道次第略论》第二遍的修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心情,我是真的依依不舍。记得刚开始同修班学习时,心中对于一本书要学两遍是抗拒的,甚至认为浪费时间。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哪本书是反复..

痛和挫折是改变的良机

《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之二的修学,让我深深地看到自己身上的魔性,经常跟着念头跑的状况。为此,一度沉溺、消极,看不到自己内在也有觉悟的潜质。班级共修上,师兄们的分享让我很获益,也让我重新去审视了自己,重新学习法义,梳理、思维、对照。(1)我的生命也具有觉性吗?导师在..

生命的渡江战役

5月21日,艳阳高照,酝酿了近一个月的班级庆生活动在师兄们的精心策划和积极配合下如期开展。第一个环节是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因为是公益景点,场馆长年免费,所以很多师兄和家人对这个景点已经很熟悉了。本以为不太出彩的景点却给我留下最大的触动。带着“参观”的心态进入场馆..

传帮带活动之交换带班的体会

通过交换带班,我观察到自己一些不易察觉或者比较麻木的心行,觉得对调整自己修学带班乃至工作生活都很有启发,与师兄们分享。首先是倾听,在其他班级共修时,我发现自己整个人是比较放松的,保持一种自然的交流状态去倾听对方说什么,以及所要表达的整体意思。我会简要记录让人印..

给新学员最好的礼物——习惯

做完早课,已六点多。看着窗外,下了一夜的雨,似乎没有停的意思。我心里也不由得一阵紧张。昨天爱人去了孩子学校,班主任的建议是,给孩子找一对一的辅导。不到一个月就要中考了,以孩子目前在班级里的状态,跟上大部队已经很吃力了。于是昨天又马不停蹄地和爱人找到了之前上过补..

一次车祸里的心量

随着一记“漂亮的侧杀”,我这个“草脚司机”为了避让对面行驶而来的车辆,碰擦了停在旁边的车。就在那一刻,我听到了被碰车主愤怒的喊声,他正好来取车。其实在事故发生时,我正经历着愤怒和嗔恨,抱怨对面的车为什么不让我,他只需要后退一点就可以开过去了,而我要后退的话至少..

小树苗的成长

现在很流行在手机上种树,许多软件都在推行,比如支付宝、小蓝单车等。我也赶上了种树的潮流,在支付宝上种了一棵小树苗,只要我每天走路或支付宝消费,我的小树苗就有能量,随着能量的增加,小树苗会慢慢长大,当长成大树后,就有专门的慈善机构种下一棵真树。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行堂的修行

对于行堂,我一直有种敬畏的心理。可是五一的菩提家园活动,我偏偏被安排在行堂组。兴奋之余,胆怯之情也逐渐升温。在我印象中,行堂是高大上的义工岗位,整齐的队伍,利索的动作,慈悲的眼神,这是每位来用斋的师兄对行堂义工的普遍印象。除了礼仪组之外,行堂组几乎可以被称为“..

关于如何写分享的分享

师兄们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如何写分享,但同时在整理这篇分享稿的当下,也深深地生起了愧忏之心。第二遍《道次第》的学习刚结束,而回首第二遍的修学,我的分享都没有落实于文字,没在书院网站上与大家分享。现在我就暂且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在第一遍《道..

从浅到深的收获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是《人生五大问题》中的一个主题。作为沙龙主持人,我主持过好多次。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法义的内容:首先是,无论我们每个人想不想,生死这个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其次,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生命不是短暂的,而是有着无尽的过去和无穷的未来,即..

打开心量,缘起观世界

1.为生活按下快进键重读世界的构成时,我心里竟然有种震撼。第一遍学习时,师兄们说那么宏大的时空观很震撼,而我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反而是被各种陌生的名词搞得晕头转向。而且,自己头脑中固有的一点点地理常识,或者所谓的科学知识,也老是跑出来干扰自己对法义的理解,读得比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