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资料图)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为什么呢?就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那..
成就
想要成就只有靠放下内心
想要成就,只有靠放下内心六祖讲过一句话,一代的美女,免不了明日黄花,一代的英雄,免不了黄土一把。所以诸位同修,我们一边念佛求往生,求成佛,一边却什么都放不下。虽说放下不容易,实际上是不放下。举个例子,就拿出家来讲,剃头很容易,而实际上不想剃是真实的,对不对?剃..
必看!“活佛”是活着的佛吗?
色达吉祥经院唐卡香根活佛八世(资料图)“活佛”,是藏传佛教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雪域之地培育出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在世界宗教舞台上独树一帜。时至今日,各宗派的“活佛”依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
净土法门:用真诚心待人,人家会感动
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远离虚妄,远离虚妄的心,这才真正是断恶,把恶的本断掉,根本断掉了。“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人家行,我们今天没有真实慧,所以我们虽然很羡慕清净心,就是不得清..
恶语发脾气将给你带来什么?
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伤害别人的,心肠不好,常常伤害人家,就是拿钱去给人家赚;一个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钱。这个大忍辱就..
听说你分不清准提菩萨与千手观音?
准提菩萨(资料图)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但因其形象与千手观音较为相似,有些佛教徒见到准提菩萨像后,往往误以为是“千手..
功德没少做,但福报越修越少,为什么?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施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也许,有人不断修福,经常去印经,或者做其..
破除对色身的执着,你能节约很多时间
修行和佛学是两码事。要把佛法知识融入到生活,需要很长时间。好比你看一个建筑,就是长的那样子。但要造出来,从纸上变成实体的,就需要修行的功夫。比如破我执,人首先被身体给困住,现在人不管怎么奋斗,还是为了这个色身。所以禅宗有参话头,拖着死尸的是谁。这个话头很高明,..
净土法门:要想真正念佛,从哪里做起?
「若欲真实念佛,首须截断狐疑」。你要想真正念佛,从哪里做起?对这个法门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如果你半信半疑那不行,那这个功夫不得力,被破坏了。功夫得力,是没有杂念掺杂进去,这叫得力了。狐,狐狸性多疑,所以用狐来做个比喻。行人就是念佛人,不能把疑断掉,不敢勇猛直前,..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此,很多寺院每逢文殊菩萨圣诞日,都会举行盛大的供灯法会,以祈求文殊菩萨慈力加被,予供灯者以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佛教信徒常称灯为智慧灯。以灯供佛及塔寺,不仅能够表达对佛菩萨的虔诚之心,同时还能够获得四种清净功..
有很多学佛的人,把家庭搞得乱七八糟,你也叫做念佛的?
想正信学佛,拜佛就恭恭敬敬,诵经念佛就认认真真,但不能忽略家庭、工作,如果忽略了家里的家务,忽略了家里的亲人,这是错误的,不是正信的学佛人干的。诸位道友,在修行当中,不但自己要转过来,也要让家庭幸福,这是花报。家庭幸福以后,念佛从明入明,从乐入乐,到了晚年,阳..
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笑口弥勒(资料图)在佛教信仰文化中,慈悲喜舍的理念一定要有一种神格的表达,正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恰是佛陀智、行、悲、愿四德的形象表征。那么慈悲的根本代表是什么呢?弥勒菩萨,历劫修慈,将来成佛,绝对禁止杀生,固然是推展佛的慈悲;而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普..
净土法门:如果这样,佛菩薩都无能为力
如果自己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小小的挫折就心裡不高兴,瞋恚也起来了;小小的利益欢喜,贪恋就生出来了,这是佛菩萨都无能为力,就是帮不上忙。真正帮得上的,他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自新,这是帮忙的人最喜欢的。功夫在哪裡?功夫就在生活当中,我看到不顺意的我生不生气?要真不生气..
觉得自己优秀,是一件痛苦的事
对于犯错的人,我们不能清高,觉得说,你看他业障多重,才会造这个恶业。我们不能太轻慢他。首先能做人,肯定都有做人的优点,不是每个人都罪该万死。真罪该万死,自然老天爷会收持他。所以对于人,无论贫富贵贱,还是破戒毁戒,都不能轻慢。像我们学佛的人,也很容易犯清高,觉得..
净土法门:大富大贵从哪里来的?
早年我在美国的时候,我看到经上两句话,「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点都不假,世间没有恶人,妖魔鬼怪到我这里来,都是佛菩萨。所以境随心转。凡夫,凡夫可怜,颠倒了,他的心随境转,错了。心随境转,你就会转到阿鼻地狱;境随心转..
戒邪淫、积阴德与子孙后代的关系
邪淫不仅仅对自身人生的命运有极大的破坏,而且会祸及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自己邪淫,不积累善行、阴德,那么子孙后代往往会遭殃。如果一个人自己戒邪淫并力行善事,那么子孙后代会比较平顺,而且人材辈出。子孙的学问事业,也受到父母积德修福的影响;若祖上是刻薄成家,则子孙学..
看不到来世还信因果吗
以如法的忏悔清洗人格,荡涤种种罪业问:既然看不到来世,为何还要深信因果?济群法师答: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
生日祈愿文
《生日祈愿文》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是您弟子的生日,也是您弟子的母难日。在此,我要感谢父母栽培养育的亲恩,我要感谢师长教诲开导的师恩,我要感谢国家成就护卫的大恩。更感恩,感恩佛陀您赐给我佛法真理的道路,延续我法身慧命的信仰,加强我入世无畏的勇气,解脱我身心烦恼..
就业工作祈愿文
《就业工作祈愿文》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以万分欢喜的心情,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即将就业工作了。」因为佛陀您给予我的好因好缘,因为佛陀您教训我的好理好法,所以,我在很多的善缘成就之下,我就业工作了。感谢主管给我的机会,感谢师长给我的教导,感谢朋友给我的协助,感谢..
作为凡夫如何广发大愿
东林祖庭信众: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身份,而我等乃是生死业力凡夫,身心所感诸事不顺,苦恼不已。此时我等应如何才能广发大愿,坚固大愿,落实大愿,是否广发大愿,我等业力方可转过来?大安法师答:这要注意,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四十八大愿是阿弥陀..
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对普贤一名..
念诵这个咒,消尽您所有不好的缘
缘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谁见缘起即见善逝。哪怕是将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当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持诵一遍此咒能清净一切罪业,平息,遣除一切违缘。如果观想任何事物而诵,相当于造佛像或佛塔。若观想任何供品而诵,则等于供养遍满世间界的供品。如果恒时念诵,则圆满一..
破戒后应该如何去补救
破戒后应该如何去补救居士问:我想去受五戒,但怕受戒后,不小心时,会破戒,比如不妄语戒。因为日常生活中计划不如变化,有时会破戒。若破戒,如何补救?因为怕犯戒而不敢去受五戒,怎么办?达亮法师答: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
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临终处理之重要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龟脱壳、螃蟹落汤,众苦交煎,痛不可言。心念则因贪恋娑婆、恐惧死亡,或诸般因由,致无法安详辞世。色身虽死,心识则随业缘相牵,转世投胎。死亡时之心境、念头,影响来世至剧,故临终处理是否允当,实关联亡者神识之升沈..
六根口味太重,应该多念大乘经典 (
一般来讲,我们已经进入一种生活的悖论模式。一般是拼命赚钱,一边是拼命消费。所有赚的钱永远不够花,因为欲望太重了。人的欲望是整体的,比如吃的欲望重,看的欲望也重。现在人口味败坏,因为欲望刺激的缘故。导致看的电影电视,也是欲望重的,打打杀杀的。六根的欲望是相通的。..
佛教的广结善缘怎么讲
佛教的广结善缘怎么讲?‘缘’是关系的意思。建立关系称为结缘,彼此曾有交涉的关系称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称为善缘,不涉私欲的关系称为净缘;造成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为广结善缘。因此,就有人在信佛、学佛之后,到处跑道场,见人就结缘,变成了疲于奔命、忙于应酬,毫无原则的..
都说念佛求往生 去了极乐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了。生产力巨大的发展,更加催生了人类更巨大的贪婪,人类..
学佛路上如何选择明师
学佛路上如何选择明师?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