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窍门在中国的流传第一节净土窍门所依的经论净土窍门,是佛教最轻易使人接收和崇奉的一个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导致人们欢乐修学、信受奉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真是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无上窍门。我们按此修去,尽此平生,就一定能达到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横..
虚空
佛陀教导的修证窍门
佛陀教导的修证窍门释迦牟尼佛平生说的教法,总的说来是说阿罗汉、辟支佛、大乘权教菩萨、实教菩萨实践的四谛、十二人缘、六度、四摄法、三心、四愿各类窍门。现在介绍如下:第一节声闻行果四谛窍门(一)阿罗汉的概念阿罗汉有三层意思第一杀贼: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
停止语
停止语本书以浅易的说话来淡一淡我对佛教的一些体会。真是大海一滴、虚空一尘。正如先师圆瑛大师遗著《楞严经教材》的自序后面说聊籍管窥之见,而论性天,但凭蠡测之才,而探义海。是以本篇《佛法概要》,只能作为佛学院同学们和有志佛学者的入门方便。学佛从何处下手,如何才能成..
往生的三张护照
a往生的三张护照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要申请考察护照;一般人们出国旅游时要申请观光护照。各类护照申请的单位虽然不合,但凡是想要出国旅游都需要拥有一张护照。而一个净土的修学者要往生西方也必须拥有护照,而往生的护照我们称为净土三资粮。拥..
佛教各宗概况
佛教各宗概况佛教传入我国,先后形成十宗,流传在不合的朝代和地区。十宗有俱舍、成实、三论、晒台、华严、法相、律、净土、禅、密等宗。本书对禅、净土、律三宗已有专章论述,这里不谈。其它七宗概况,现分述如下:第一节俱舍宗佛灭后九百年,犍陀罗国有世亲尊者,取经藏中有义造..
释迦牟尼佛传奇的平生
第一节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崇奉和爱崇。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世,解除人们的烦恼和苦楚,产生了无比威力。正如圆瑛大师所开示的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人缘不羡人。我们既是一个佛教信徒,首先对于释迦..
常随佛学十大学生
常随佛学十大学生第一节舍利弗尊者(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鶖子,母眼清白,如鶖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舍利弗八岁时,即能通晓一切书本。时摩竭陀国有吉利、阿伽罗兄弟二..
四谛
四谛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今后,最初在波罗捺斯城外鹿野苑说四谛*轮教化五比丘,令他们观察世出世间的因果事理,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五八听闻了这四谛窍门,漏尽意解,成阿罗汉,究竟解脱了死活流转的痛舌。如来入灭的时刻,亦以四谛窍门为最后的垂示(遗教经)。故四谛..
人天行果
人天行果第一节行一、皈依三宝(一)皈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学佛的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演道俗业经》中给孤独长者问佛:初学道者,始以何志..
声闻行果-行
行一、出离心第二章中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可以包管未下世获得殊胜的人天善趣身,在六道轮回中来说,是很好的善报。然则,仍然没有超出三界,照样在死活中流转,善报尽时,还不免轮入恶道,受三恶趣的苦报。即在人天善趣中,亦常为诸苦所强迫,不是究竟安稳的乐处。如..
菩萨行果
菩萨行果第一节菩萨乘的发心和誓愿一、略说大乘名义及其殊胜梵语菩提萨埵,略言菩萨,义译觉有情。菩提是觉义,即智所求果;萨埵是有情义,即悲所度生。就是以大智上求无上正觉果,以大悲利益安泰一切有情,具有这种自觉觉他的修行者,是名菩萨。菩萨法是佛教三种乘中的大乘,如《..
菩萨行果-行位
行位一、总说行位菩萨行位,就因果合说,总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佛果。若开十住中第一发心居处修信等十心为十信,于第十地终别开顿觉,则总为五十二位。但十信是十住中发心居处修,等觉是法云地摄,故不别开。今且依慈恩大师立四十一位。此四十一位,又束为五..
菩萨行果-果德
果德一、菩提佛位圆证二转依果,为菩提涅槃。菩提是能证的无漏智,涅槃是所证的真如理。菩提是所生得,涅槃是所显得。菩提是转有漏杂染的八识而成的四智响应心品:(一)大圆镜智:此智为一切现行功德的所依,如大圆镜,影现各种色像,故名大圆镜智。如《成唯识论》说:一、大圆镜..
蕴处界三科
蕴处界三科一、五蕴(一)五蕴名义前面所说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词的蕴、处、界三科里可以摄尽。是以在说了百法之后,说蕴等三科。这里先说五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聚有为法。有为是有做作、作为、生灭的意思。蕴是积聚义,即色等五法,都是人缘和合积聚,前..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佛法与外道的差别,大乘与小乘的差别。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以小乘说三法印,大乘说一实相法印为肯定的判别。如《大智度论》二十二卷说: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印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初印中说五..
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舍身饲虎的故事,在多部佛教经典中都有记载,说的是久远劫前佛陀行菩萨道时,因不忍众生的魔难,以无限悲悯的伟大献身精神,救拔魔难众生的慈悲豪举,故事令人激动落泪,十分震撼。以下就是经典原文节录和完整白话故事。经典原文(节录):是时王子兴大英勇,以悲愿力增益其心。虑..
45位博士谈佛教
1、复旦大学常德博士:有时一看周围之人那种根本不懂佛法,但却随意马虎地对我们佛教徒动辄翻以白眼的神志,我就认为。。。。。等将来他们真的人缘聚足迈进佛门了,当他们要想真正吃透一部佛经,真正把一种善行行持终生时,他们就会体会到佛法言行合一、超越有无、言语道断、究竟..
花开了,为一位抄写佛经的妈妈
他是刚退伍的年轻人,正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刻。是日他跟同伙喝完酒,骑摩托车,昏昏沉沉,撞到卡车,反弹回来,爆炸起火,全身烧成一个大火球。还好路边刚好有人洗车,赶紧拿水冲他,叫救护车送病院。假如不是这样,他当场就烧死了。人的际遇是很奇妙的,那个洗车的人早不洗晚不洗,..
净土法门法语:菩萨十种特殊的能力
下面把十种力的名相列出来。第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什么是是处?什么是非处?处是处所。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社会动乱,地球上的灾变确实是史无前例,过去几千年没这个现象,现在我们遇到了,所以多少人想找一个安全居住的环境。到哪里去找?能找到吗?如果你有福报,无..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1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所以佛常常教给我们,不求世间名闻利养、不求世间的荣华富贵,把自己所有一切功德回向三处——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2这个话如果听不明白,我们说得再粗浅一点,譬如我有大福,我不享福,我把我的福报分给大家共享,这叫回向。..
正果法师:见性成佛
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古今参禅人的第一要事。所谓见性,即开辟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换句话说,就是离一切对待,一切抵触,超然独脱,无执着,无绊累,触着普遍法界的无我的大我感化,无碍地适应社会,至此名为无位真人,或曰闲..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十一)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五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十一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阿鼻大地狱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黑肚处。是彼地狱第六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如。若何等人。取佛财物而自食用。不还不偿。不信彼业。而复更取。复教他取。为作住持。或施佛已复还摄..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十)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十)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四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十又彼比丘。观察偷盗。乐行多作所受果报。彼见闻知。如是偷盗恶业行人。旋火之轮。乾闼婆城鹿爱相似。大财物聚。地狱中见。有金珠宝。衣裳财物。种种各异和合聚集。彼恶业人如是见已。生于贪心。贪痴业..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九)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九)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三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九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雨缕鬘抖擞之处。是彼地狱第十一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邪见。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
普门品
【生字注音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音..
救世大悲者
救世大悲者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被一般民间所敬仰的程度,并不减色於其他外道的神明。而在这两位圣者中,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释迦牟尼佛当时特在法华会上,具体介绍了这..
发大心的人缘
发大心的人缘发大心的人缘(甲)菩提心三义①真性菩提②实智菩提③方便菩提(乙)修行先立心愿心愿为修行之先心愿为立行之准(丙)发大心的人缘①念佛重恩②念父母恩③念师长恩④念施主恩⑤念众生恩⑥念死活苦⑦尊重己灵⑧懊悔业障⑨求生净土(10)念处死久住(丁)普劝发心反躬自省..
六道概况
六道概况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解;有些宗教认为身后求生天堂是长生之处;又有宗教祈求身后回物化道的。各种的看法真是不胜列举。然而,佛教对人生后亦有独特的看法。佛教认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业力(引业)牵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接收下一世..
三皈五戒开示
三皈五戒开示一、皈依三宝我们信佛学佛,正式成为佛学生,要举行皈依三宝典礼。皈是回归,依是依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叫做皈依。等于以前我们生命没有依靠,从现在开始有依靠了。依靠什么呢?依靠三宝!什么叫三宝?佛、法、僧就是三宝。佛,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刻,他是佛的代表..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简单的三皈五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懊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一切罪障皆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懊悔一切罪根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懊悔四、诵戒(跪诵)诸佛净戒可贵闻经于无量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