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

仁清法师: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功德最大?

信众:师父,我们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师父:我们给众生回向功德的时候,是建立在我们修法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我们就是做自己的功课,我们一早一晚,早上早课,晚上晚课,平常念阿弥陀佛,或者我们放生。这是咱所能够做的这种功德,把这种功德..

宣化上人:修道要断欲去爱

若能将情欲鬼降伏了,那就很快入如来室,升如来座,披如来衣。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则发脾气。为什么会发脾气?主要的原因,是无明和情爱在作怪。假设没有无明,没有情爱,脾气就跑到十万..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237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237:闻法不忘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诸法皆空相,惟独不能忘。胸中满法理,邪气方可拒。一身正气依大乘,令发阿耨菩提心。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章)坦坦觉路作迷途03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二章坦坦觉路作迷途03性相近,习相远接下来讲‘三乘五性’,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人的禀赋根性不同,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人的性向问题。各个性向不同,这还只是人世间的心理研究,不如佛学深,比如苏东坡的诗:‘书到今生读已迟’,..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五集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第五集)2014/3/1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1-0005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叁宝: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佛法这么好为何学佛的人不多呢?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心要清净,你才会真正生起信心来,信心所的生起以净化心灵为根本出发点。有人问:佛法这么好,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信呢?因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被宿世极重的烦恼习气所缠缚,太染污杂乱了,所以无法令性自清净的信心所生起,譬如水清才能月现。信心所的作用就是..

不要让亲人为我们的邪淫伤心流泪

在网上读到下面这个帖子后,陷入到忧虑和深思当中,文中的我指帖子原作者。今天奶奶和父亲聊起我的婚事,81岁的奶奶哭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勉强在那里苦笑。今年29岁的我已经手淫10年了,前列腺炎、早泄、腰间盘突出、体力差、腰膝酸软等症状,真实地出现在我身上。去年..

大安法师:在这个五浊恶世,念佛宜早不宜迟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在青年时代接触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已经属于幸运的了。很多是中年甚至老年才接触到净土的。不管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了净土,一定要深信切愿,执..

济群法师: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众。不同的身份,有不同..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爱情婚姻?

世间人讲的爱情靠不住;婚姻是道义的结合,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六道轮回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情爱,男女之爱,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第一个因素。能把这个看破放下?才能超越六道轮回。如果看不破,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这..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变价置买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鸟昆虫甚多之..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以下,益大师提出了五种发心,产生五种不同的结果:一、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有些人他学戒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弘护正法、续佛慧命,是想要作一个律师;他学经..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3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妙法莲华经》的五重玄义,对于这部经的大义有了大致的了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释经文。晋朝的道安法师弥天高判,把经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本经共二十八品,智者大师的分法是:第一品是序分;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

宏圆法师:心清净而忘长见短

晋朝的时候,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打柴,就是现在浙江省的衢县。他看到两个老头正在小溪边的大石头上下棋,于是他就把他的斧子放在地上,站在那里看两位老人下棋。看了一会儿,有个童子就跟他说,你该回家了。这个王质突然想起来该走了,这个时候他弯下身..

学佛过程中的挫折都是考试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的是幸福、美满、快乐!挫折有没有呢?挫折非常多。挫折都是考试,我们学佛对人、对事、对物永远要保持感恩。诽谤、障碍、甚至于陷害你都会遇到,对这些人都要感恩。为什么呢?他来考我,我都能通过,没有怨恨,只有感恩。他为什么会这样障碍我呢?大概总是两..

为什么我学佛后还会不孕不育而其他不学佛的甚至开饭店杀生的人却很容易得子

这件事一直很苦恼,为什么我学佛念佛好几年了,还会得不孕不育的病,而外面那些开饭店天天杀生的,甚至堕胎好几个的都能怀上,而我也从来没有堕胎过,实在想不明白所以然,而且别人怀孕的时候,天天吃肉吃鸡吃鸡蛋鹅蛋,不最后也能生出健健康康的宝宝吗?而且母子平安,如果是堕胎..

宣化上人:这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

开示于法国葛诺伯城各位善知识,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就是杀生。今早有越南人带了两个小孩来见我,说身体不好,找我帮忙,令他一切事情顺利,如意吉祥。这两个小孩子神经都不正常,我一看之下,就问他有没有杀生。他们的母亲先说她没有杀生,结果讲来讲去便说他们门前有一棵大树,..

如果你真的信佛,这些事情不要做

在刚刚过去的佛诞节里,你一定听过这句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的,拜佛不是求神,倒是可以把拜佛当做拜师!如果你真的敬佛,那拜得再多,不如依教奉行。如果你真的信佛,就一定知道他所告诫的这些事,千万不能做!自己的“债”只能自己还有的人认为自己很信佛,每逢佛菩萨圣..

本源法师:佛氏门中真能有求必应吗?

俗话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求”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六祖在菩提偈中说到:“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教是从缘起看世界的,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如果以为买点水果供佛,就能有求必应,这是误解了佛法。佛慈悲且无分别..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四集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第四集)2014/3/1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1-0004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叁宝: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达真堪布:修行要有次第和效用

我来内地,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非常严重,非常突出。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学佛修行没有次第,东抓西抓,东学西学,越学越糊涂,越修越没有信心,最后什么也没学到。佛说过,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缺失很多,很暗淡,初二、初三以后,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圆满、..

放生改造命运,救度众生的功德无量

古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救命的功德是非常之大。记得在学佛之前,我看过一本修身立命的书籍《了凡四训》,其中就说了如何:命自我立,福自我求。我当时看完之后,仿佛被当头一棒喝醒,从现实迷茫的梦中醒来,原来命运是可以自己改造的啊!从此我就走上了这一条修身立..

宣化上人:怎样用自己的舌头,会有一千二百功德?

舌根功德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鼻根现在讲完了,以下就会讲舌根。你们若不会用自己的舌头,可以听一听怎么样用自己的舌头,就会有一千二百功德?有人说:“舌头谁都会用,除非哑巴。不是哑巴,没有一个人不会用舌头!”你说的是有一点道理,但也有一点没有道理。为什么?你要是真会用舌..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在凡夫位,有人见佛、见菩萨、见神、见鬼,都是这一个道理,是你自己心变现的。那要用什么态度来对这桩事情?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放在心上,不理它,《楞严经》上:好境界;如果你理会它,你就错了,你就迷了。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间..

放生是致富改命的有效途径

现在大家对放生有很多误解,佛经上讲放生是最易还债也最易受到魔的这种障碍,在末法时期我们很多人对放生有很多的谬论,谬论大概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担心放的生能不能活,第二种觉得是家养的是不是放了以后就会死掉,第三种放生是不是就会影响到这些卖鱼的卖泥鳅的买鸟的形成一个生..

圣严法师:婴灵作祟有根据吗

近几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据说,如果不予超度,他们便会以种种方式或现象,来危害其亲属以及跟他们有冤的人,以致造成家庭的不安,社会的恐惧等。这些都是由于节育,以及婚前..

宣化上人:万佛圣城的兴起

愿以万佛圣城作我们的头,愿以万佛圣城为我们的眼目。诸位善信:菩萨精进修行,昼夜匪懈,以修积的清净三业功德,而庄严他的身心,所以他谆谆不倦,愿众生都能勤修三业,务使身口意清净,才能得到清净的善根功德,才能有圆满庄严的身相。我们学佛修道的人,时时刻刻都不可以放逸,..

《心经》中的这一句话,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心经》:“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一切苦”,包括我们凡夫的三苦、八苦、无量苦,也包括了声闻、缘觉不能成佛的苦,还包括了菩萨仍未成佛的苦。“能除一切苦”是说《心经》这个法、这个咒,可以使所有的苦都毕竟消除。因为依照《心经》如实修行可以成佛,而到了佛地的时候,..

宣化上人:一个佛教徒之本分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我们不幸,生在末法时代,去佛已远,虽然做了佛弟子,也出了家,但如果我们只做个依佛穿衣,赖佛吃饭,以佛作幌子,高唱佛调,收徒收供养,起大庙、摆排场的出家人,在家的居士名为佛弟子实则贪名好利,这简直是佛教的累赘、佛教的败类、佛教的..

真正修行的人,往往具备这三种特征

佛教在印度灭亡之前,有一支由新疆传入汉地,被称为北传佛教,也叫大乘佛教。另一支由尼泊尔传入东南亚国家,被称为南传佛教,也叫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由来是因为他们自称修菩萨法,甚至修到佛法。而南传佛教因为只修罗汉法,被大乘佛教修者称之为小乘佛教。当然了,历史上一直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