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

是否可以开店卖法器及佛教书籍等,营利方式?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开店卖法器及佛教书籍等,营利方式?最后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开设网站卖法器及佛教书籍等营利方式?答:如果你开这个店,拿到政府的执照,你是个合法经营的书店,可以经营,可以贩卖这些东西。甚至於学佛、不学佛都没有关系,这是你如法经营的。而且这些书籍、法器..

生病到底可不可以吃药?

净土法门:生病到底可不可以吃药?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是一名中医师,某天去应诊,有几位居士身体已有问题,却拒绝服药,并且说是师父说的,清净心可以治病,不可以吃药。请师父开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生病到底可不可以吃药?答:刚才我说过,释迦牟尼佛在世,对弟子开示的是四..

达真堪布:智慧和稳重是做人的根本,就好比是大树的根

有的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一会儿心情好,一会儿心情不好。一个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不能像藏地春天的天气一样,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变化无常。喜怒无常的人就好像藏地春天的天气。从世间的角度讲,稳重也是最重要的。《二规教言论》里讲了做人的规矩、品德共十二种,其..

达真堪布: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地“成佛”吧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苦恼的事。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在感受着快乐与痛苦。我们执着痛苦,想摆脱痛苦,这个执着本身就是痛苦!你不可能不痛苦,痛苦会和你形影不离。一旦你不执着痛苦,不去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就烟消云散了。这叫放下,放下就不痛苦了。我们执着快乐、追求..

佛教启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如今的社会压力很大,所有的人都在为了前途命运、车子房子、老人孩子努力打拼,希望能够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长久的压力得不到宣泄,慢慢地就变成了心里上的疾病,很多人抑郁、甚至自杀。当然,也有人独具慧眼,找到了佛教,希望透过千年以来佛教的智慧,解决自身的问题..

印光大师:念佛有助于事业吗?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士农工商之职业,不但了无妨碍,且能启发心灵,精于本业。以心不散乱,作..

慧律法师:开示录16

⊙当你有所求时你的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得到满足便会陷入于困扰的状态下,所以,金刚经云:“有求必苦”。⊙当你有很好的建言时,必须要考虑到别人的自尊。若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诚意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改变一个人。⊙学佛是让你认识人生的真理,而从我们..

一日禅:不原谅别人是苦了自己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

南怀瑾:赤手屠鲸千载事,白头皈佛一生心

南怀瑾:赤手屠鲸千载事,白头皈佛一生心还有,譬如你们佛经看得少了,大藏经摆在那里,你们这里大藏经哪些同学看,你知道吗?不好意思,那个同学叫脉望的在看,脉望,按脉的那个脉,希望那个望,你认识他吗?不认识啊。脉望还有个名字叫鱼,你认识吗?是一条鱼,鱼,这个认识吗?鱼你..

如果心不住在佛号上,就住在五欲六尘,住在妄想上

智慧一定要一心,三心二意你得到的是知识,不是智能。现在这个世界我们就搞清楚,哪一个老师是一心一意?一心一意这个人,用世间话来说圣人,用佛法来说他是佛,他是法身菩萨,这老师能教的人。到哪里去找一个一心一意的学生?找不到!找不到,纵然佛菩萨来,没有能传法的人,找传法..

真正觉悟的人知道过失都在自己

自性本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在哪?在遍法界虚空界。我们在华藏世界、在极乐世界、在诸佛报土面,看到自性功德美好的那一面,我们讲正面;从六道叁途面,我们看到自性本具功德的负面。正面是本有的,负面是扭曲的,本来没有,扭曲的。为什么会扭曲?识变的。唯心所..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就是说人出生的时候。「性本善」,性是善。这个善的性就是佛性,并不是人性。性本善,没有说是人性或是佛性,所以我们断定这个是人的佛性,不是人的人性。若是人的人性,那也就等于一般..

杀生害命,撞车、瞎眼、肺癌、家破,才知因果报应不是假的!

我家住在葫芦岛市宏运新城,今年65岁,未学佛之前造下诸多恶业,杀盗淫妄酒统统都犯过,现在是一位肺癌患者。刘贺彦,男,65岁,来自辽宁省葫芦岛市我对于父母在金钱上内心很吝啬,对于父母生前的照顾也没有尽到为人子的义务。学习佛法之后,对这件事情深感惭愧。我因为贪食众生肉..

黄柏霖:觉悟生死,用功修行

我们现在就是没那个功夫,都不敢讲。不敢讲就是,讲坦白就是贪生怕死啊。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要深入经藏。如果你没有把握,那你就看《印光大师文钞》就可以了,或者听老法师的《净土大经解演义》、《科注》,你学刘素云,你就用十年功夫。老法师说,真正用功,你要真干、听话、老实..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仗佛慈力,足真信切愿,念佛名号者,则决定往生,万不漏一(三)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仗佛慈力,足真信切愿,念佛名号者,则决定往生,万不漏一(三)「《印光大师文钞正编》镇海李太夫人燃灯照海记:一切众生具有佛性常光,举凡明暗、通塞、远近,悉皆彻照无遗,固不假日月灯明,方能有见也。无奈众生迷昧本性,背觉合尘,致此..

人人家中皆有活观音,不信看看内文!

杨黼,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他感觉人生无常,立志修道,听说四川省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要亲近明师,他就辞别双亲,离开故乡,到四川去访师求道。刚抵四川省境内,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顶了一个礼,老和尚问他说:‘你从哪里来?到四川来做什么?’他答道..

达真堪布:遇到一种违缘,就能提高一个层次;遇到一种障碍,就能增长一种智慧

若想获得美妙的佛果,得到非常殊胜的成就,一定要修忍辱。我们随时都要提醒自己生起嗔恨心的过失和修持忍辱的功德:嗔恨心有非常大的过患,忍辱有非常大的功德。所以我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修忍辱,不应该对众生生起嗔恨心。“一切损害如宝藏”。对修行人来说,一切损害..

嘎玛仁波切:偶尔信佛就和蹭“WIFI”一样

在中国,很多人都说祖上就信佛,所以自己见到庙也会拜佛烧香,并认为“佛在心中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参加皈依仪式?因为这个仪式真的很重要,是要真正将自己的灵魂托付给佛菩萨,让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真正有一个家。以前,你忙忙碌碌都是为了自己的肉体躯壳找个家,为你的壳再..

如瑞法师: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是随做而不着。就像在家庭中,不能说学了佛法以后都平等了,儿子和老子也平等了,告诉说:“我不能管你叫爸了!”佛法说,事相一定是事相,父亲一定是父亲,儿子一定是儿子。儒家说的“素位而行”,你既然是儿子,你就一定有责..

念佛头上就有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有一日,他的隔壁有一老人过世,他的子孙为他牵亡,牵亡的时候,仙婆替亡者说话。他觉得很稀奇,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叫沈居士,他也去听那个人替亡者说话。他站在旁边,后来想..

净慧长老:无相偈

我今天讲的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试图对这七天当中讲演的一些根本问题做一个归纳,二是想用很短的时间讲一讲《六祖坛经》与生活禅。先讲第一个问题。各位老师的讲课,都是如理如量地对很多的法义进行了阐述。我只能简单地提几点,使大家在思想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第一是关于佛..

方海权:老子为孔子说出惊世秘密

方海权:老子为孔子说出惊世秘密举世芳华尽显彰,登台定是瑞衣扬。平常艳俗妖无格,独有心怡淡素妆。学习佛法之人,应该明白远离贪欲贪求。必须学会懂得知足。人世间上的人为什么会烦恼重重。有不少人经济各方面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就是心不知足,经常与人攀比。感觉他人高楼大厦..

佛像的种类

佛陀应身的金容涅已经两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只能瞻礼到佛陀的圣像,初学者也只有从圣像上才可以对佛陀庄严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认识。今以佛陀圣像来说明我们对佛陀应有的体认。佛陀的圣像,有人说这是偶像,向偶像敬礼,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偶像观念..

印光法师:修行人一定深信因果

文钞原文:世出世间一切法,均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者,谓为渺茫无稽。则成善因善果,取恶因恶果矣。以信因果,则战兢惕厉,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而聿修厥德。不信因果,则放僻邪侈,天命绝无畏惧,圣言敢于轻侮,而肆无忌惮。故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四十九年?宏海法师答:大家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四十九年,他要千机并育。他讲法的任务要顾全大局,顾全大局是什么呢?就是说有些众生,这辈子要种种子,有可能就跟他结个缘,这辈子就让他见一下释迦牟尼佛,或者听一次..

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菩提心是上求无上菩提之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就能够速成无上菩提。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无量寿经》,就明白韦提希夫人为什么向佛忏悔,请求教她修习清净净业,想要往生到无忧恼处。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人从小到大,到老到死,人生是无常的。看看我们依于存在的这个世界,也是天天在变化..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其实佛教不排斥亲情,并没有说所有的情感全部都要抛弃,佛教中的修行次第各不相同。大家对亲友特别执著,心里时常忆念,打电话时也经常表现出对亲友的爱执。然而我们对亲友不..

圣严法师:燃顶、燃臂、燃指有必要吗?

根据原始佛典以及比丘戒律,凡是损毁、伤害、虐待自己的肉体,均非佛所允许。至于印度苦行的外道,用火、用水、用刀,以及种种自虐方式,使自己的肉体受苦,作为修行的方法,目的是为自己赎罪而求得神的宽恕。其起源可能跟用动物乃至生人祭神有关,神类喜欢血食,以生肉供养是表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