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有智慧的人懂得随喜

我们要冷静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嫉妒心?看到别人好,我们有什麽感触?要是感触他超过我,我心里不高兴,我也想超过他;或者做得更过分一点,把他那些长处抹黑,把他的好事破坏,这都是出於嫉妒。障碍别人的好事,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纵然我们烦恼轻一点,心里不舒服,没有做出破坏人的..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五章)04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十五章不费一字三藏全04三种心态,四种体相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唯识点出来了,因此达摩祖师当时传给二祖神光时,叫二祖以《楞伽经》印心,楞伽是法相唯识中的五经十一论重点,也是禅宗的重点。《楞伽经》唯识讲三量――现量、比..

为什么有时会感到身体很沉重,好像很多东西压住自己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古大德所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什么?是习气,你要不起念,你不就成佛了?所以念起是自然现象,觉要快,念头一起,马上警觉到,「阿弥陀佛」,念头归到阿弥陀佛,不要随着妄念去走。念头看到顺境喜欢,那个喜欢念头才生起来,第二个念头接着又喜欢..

黄念祖:劝重视戒律,尊师重道

《谷响集》本集所答之问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禅、有净、有密,有专修、有兼修,种种不一。故所答亦随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七)劝重视戒律,尊师重道十月五日大示敬悉,只以注经事繁,复以问题难答,是以迟迟。议论人师,..

禅定境不染着,佛境界亦如是

下面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去习,诸禅纷现,当置魔事,用观观之,良以禅乐美妙,喜生耽味,虽免魔害,更为定缚」。这个..

释迦古佛示现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是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个神话人物。作为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太子,他看到了世间生老病死的无常,人生八苦的煎熬。为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他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追求解脱,苦行六年,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一尊佛出世,那是震动三千..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开始不期而至。虽然作为一名净业行人,对这个皮囊乃至这一期生命,不似红尘中人那么看重,平时并没有千方百计地去锻炼、养生、保健,但一直以来都认为:佛陀教诲我们要走中道,所以还是尽量与这个色身和平共处,最好是不要经常给“自己”捣..

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你念这句佛号背后有四十八愿,你四十八愿完全不懂,你很难产生一个强烈的皈依心。念佛最重要的就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命终的时候顺从本愿,但问题是你对本愿完全不了解。信心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之上才有所谓..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信佛者,让我终生受益,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从此改变。前几年,姑姑得了淋巴癌突然去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我开始烧香拜佛,想要祈求全家身体健康。那时,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2016年就开始,我经常带着..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3、六根:眼,能见色者是;耳,能闻声者是;鼻,能嗅香者是;舌,能尝味者是;身,能感触者是;意,能知法者是。4、六尘:色、声、香、味、触、法。5、五蕴:色、受、想、行、识。6、四缘:因缘、增上缘、所缘缘、..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是要狠下心来,舍去世间的深恩重爱。所以说历来的大德里边,有很多这样顿舍的大丈夫。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众所周知,曾经叫李叔同的一位翩翩公子,一转身俨然是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就是弘一大师。那为什么..

有人用呼吸摄心,一呼一吸一句佛号,这叫自端

所以端心就是心里只有阿弥陀佛,端身,身只礼拜阿弥陀佛,看一切众生、一切万物,统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就像在极乐世界一样,那我们就时时刻刻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念头起来的时候,「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都是佛来帮助我、来成就我,应作如是..

印光大师:诸大菩萨,诸大祖师,禅宗诸师悉皆显垂言教,切劝修持净土法门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故华严入法界品,善财蒙普贤加被开示,已证等觉,普贤乃令发十..

印光大师:禅至于“不知”,方是真禅

今接阁下华翰,见其曾看佛经,不知何者禅也,但觉净耳,不胜欣慰。足知阁下般若种子,殆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之所种者。夫禅至于不知,方是真禅,以见闻觉知,皆意识中事,唯其不知,方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耳。净至于但觉,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

净界法师:心中的佛号才是你的根本所依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宋朝有一个人叫马圩,这个马圩居士是杭州的一个地方官,他的父亲也是做官,他的父亲是拜慈云遵式大师做师父,就是慈云忏主,就是创造十念法门的。他父亲首先学佛以后,就鼓励大家学佛。但是他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并没有了解到净土的殊胜,后来马..

印光大师: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临之时,须改恶修善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光净土,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于十方微尘佛刹,普现色身,寻声救苦,而于娑婆世界,愍念更深。其有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境界统统是来磨练你的

1、冤亲债主来磨炼,看看你还会不会起心动念、会不会分别执着,没有这些人来磨炼,你怎么知道你心清净、平等?所以顺境、善缘磨炼我,看我起不起贪恋,会不会动这个念头;逆境、恶缘磨炼我,看我会不会起恨心、会不会有怨恨,统统是磨炼。2、诚、敬、谦、和,对我们现在人最管用。我..

舍怨舍亲的意思不要搞错了

在这个地方有两句话提醒我们,「怨亲平等,舍怨舍亲」。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舍怨决定不报怨,舍亲不是把亲也丢掉,你就完全错掉了。舍亲对亲要亲爱、要孝顺、要感恩,但是心里面?心里头要干净。为什么?心里要执着,那就是亲情,亲情最难断,亲情不断出不了六道轮回,不能往生。阿弥..

刘素云:世事都是假,何必空牵挂

【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忧无常。】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要我们舍弃世间的一切,放下身心世界,像虚空一样一法不立,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退成佛。我们往生净土以后,我们的寿命与快乐都同佛菩萨一样无有穷尽。既然往生能得如..

关于放生的种种疑问在这里,随喜发出去,有如放生

1-问:什么叫放生?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2-问:为什么要放生?答:简单地说,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要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有罪必报,有债必..

学佛的功夫就在你面孔上,决定骗不了人

时勤时懈,常自放逸,什么原因?末后这一句,『意无懈时』,意是念头,没有懈怠,懈是懈怠。「懈怠之因,愿不深故」,信念不坚。「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我们听了这几句话,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看看周边这些同参道友,跟经上讲的差不多。总的一句话说,行持无力,修行功夫不得..

信愿法师: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晚上我们继续来探讨《法事赞摘要》,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一大点《法事赞》概说,在第一大点里我们探讨到了《阿弥陀经》三段最重要的经文,我们探讨到了第三点: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一点请大家看讲义第三页第..

信愿法师: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二)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善导大师在《法事赞》开示: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二)诸位菩萨,你们要听师父的劝勉知道吗?师父辛辛苦苦从台湾来,我就是要把你们送给阿弥陀佛。我想尽办法,把你送到阿弥陀佛这一国。因为你本来是阎罗王这一国的,我把你硬拉过来,拉到阿弥陀佛这..

海贤老和尚肉身不坏表法圆满

社旗来佛寺一百一十二岁大德上海下贤老和尚手持《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照相表法,三日后自在往生。在老和尚坐缸之后,《僧赞僧》编者宏琳法师曾说“老和尚将来肉身不坏,到时肉身舍利也要持书再照一张方为圆满”。如今老和尚坐缸六年,成就全身舍利。净宗同修赴来佛寺祈请,..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4、发菩提心

一、印光大师文钞原文:发菩提心(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续编・卷下・净土指要・P592)(2)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就是最好的消灾、消业障方法

1学佛的同修们,每个人的心念里面,都希望消业障,都希望消灾。业障要怎么消?佛告诉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舍弃,心清净,烦恼断了,业障就消了。所以,真正想消业障,一定要修清净心。2业障的根本,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

犯邪淫后积极行善赎罪的重要,使自己的婚姻美满、感召幸福命运的方法

大家都非常清楚,造作邪淫罪业能够极大的影响自身的命运、消耗福报,感召挫折与困苦,对未来的婚姻亦有极大的影响,乃至婚姻不顺、婚后夫妻相处不如意等等,其实这所有种种的恶果皆是缘于业力的驱使,可见业力之难以抗拒,非世俗的一些技巧方法所能抗拒。命运的流转也是业力的驱使..

悟显法师:修行的快捷方式,但念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讲「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这是劝导所有修学佛法的人,要老实念佛,而「念佛」这一条路就是修行当中的快捷方式,掌握了成佛的快捷方式,成佛自然就快了。那么所谓的念佛,心地要觉悟,不能只有嘴上称名,心地不觉,里面贪痴三毒没有消除,这个就不叫念佛,纵然让..

度众不以为烦-佛为度一人曾用8万年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六精进品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之前,有一世界名为寂灭世界,正处喜爱劫中,净现如来应世说法。人民生活快乐幸福、财富圆满,寿量可达八万四千年。当时有一王子名为吉祥宝,相貌端严、财富广积、为人傲慢,他从未拜见过净现如来,..

舍一得万报,这是布施的果报,施比受有福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导读施比受有福。有能力付出比没能力付出要有福。受里面,苦受乐受都是苦,因为无常善变,所以患得患失。施和受是此消彼长的,有施就不会有受,受就无法施,正如我们见他人过时,此时的自己在“受”,自己的修行施就不见了。佛教不但在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