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别人给的起,但你不一定承受的起

在钱财上,有个原则:别人给的起,但不一定你能承受的起。如果富翁把所有的钱布施出来给穷人,这样子世界就没有穷人了吗?不是的。富翁是他本身具足福报,所以在某个层度上,他承受的起。而且我看真正的富翁是很惜福的,那些不惜福的,都是富不了多久。甚至不惜福,一定成不了富翁..

净土法门:自己学佛吃素,但还得给家里人做肉食,怎么办?

但还得给家里人做肉食,怎么办?再看底下经文:【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下面讲的是杂业报,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是恶业,我们读了感慨万千,都造过。“汤火”是什么?拿众生肉在煮。切肉的时候一刀一刀的砍,“斩斫”。我们今天杀害众生、吃众生肉,佛在经上讲“人死为羊..

佛陀揭秘一般人不信轮回的真实原因!

佛陀(图源:网络)【释迦牟尼佛说】(佛说见正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白话译文】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道,..

净土法门:人生在世什么最可贵?

下面是念老的解释,意思是说「思忆过去」,这就是回忆,这是累念,「忧虑未来」,这是积虑。「故此心念,无有安时」,这心不安。这是世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关键,世法、佛法都在安定这一种心态当中成就。如果身心不安,不但学佛不能成就,做世间事也不能成就。所谓心安理得,理得是..

学佛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智慧

学佛不是迷信,而是学习智慧真正学佛的人,非常聪明利耳,精神饱满,满脸笑容,内心虔诚快乐,幸福与舒畅,不会妄想,不执着追求感应,越学佛越善良,越修行越慈悲,越修心越爱帮助别人,越做善越放下自私,越诵经越有智慧,这才是学佛修行的精神。学佛是如此美好,为何有人会误解..

种下让自己活得顺心如意,安祥自在的善因

《地藏经》云:“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

净土法门:能这样,你就会保持住不容易衰老、健康长寿

你要问我什么原因不容易衰老,告诉你,这个世间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你们知事太多了,“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不认识人,也不知事,你就会保持住不容易衰老、健康长寿。最好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好好念佛,肯定往生。要放得下,放不下亏就吃大了。样样放得下,让你的心..

净土法门:什么是自爱?圆满自爱的人就成佛

「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这些年来,我们将爱送到全世界,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期望人人能学会自爱」,这是关键,如果没有自爱,下面全是假的,你决定做不到。圆满自爱的人就成佛,就是大圣人,他懂得自爱,爱自己的真性、爱自己的真心。这个爱是自性的核心,是自性的原点..

佛陀为什么也会“生老病死”?

佛陀(图源:网络)《阿含经》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顶礼,以两手抚摸佛陀的双脚,并轻吻其上,这是印度人对圣者所表达的至高敬意。阿难尊者感叹地说:“唉!怎么会这样?佛陀的皮肤竟如此松弛老化,已大不如从前?”佛陀说:“没错,阿难。就像你..

佛菩萨真的会来到我们身边吗

与佛的加持相应,此时才会得到佛的加持问:想请问一下,我们每次向佛菩萨祈祷的时候,他们真的能来到我们的身边吗?慈诚罗珠堪布:首先才我们祈请佛,要感觉到佛的加持的存在,就需要我们与佛的加持相应,此时才会得到佛的加持。所谓的相应是什么呢?比如说物质相互之间的加持,物理..

接受了钱财,同时也附带接受了他的业

修道修道,道其实是很简单的。只要你入了道,但关键是入道前却是不容易的。这需要福报的积累。但说到福报,我们会有许多误解。如果要分,就分出世间的修行福报,和世间的福报。有世间福报,不一定有出世间修行的福报。所以看是培什么福,出世间的福报就要到祖师那里去修。确切来讲..

不要在世俗福报沉迷太久

修行是很真实的事情,你一定要选择一个丛林寺院,然后去寺院里头磨,怎么磨呢,就是去扫地烧火,扫厕所。同时,也模仿修行人的生活,比如早晚课等。你先要接受丛林的那一种场。古人讲,年轻不住小庙,要住丛林。丛林是什么,丛林就是学规矩的地方。是学习的地方,行住坐卧都要学,..

净土法门:眼前的许多事,不是计划,也不是预计的,都是因果自然的感应

我们看下面,是以“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预计是预先设计,安排。没有,完全是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桩事情,我们冷静细心观察思惟,慢慢就明了。我们眼前就有许多事,不是计划,也不是预计的,有的它就成就,有的它就不能成就,是你没法子预计的。这是什么?..

净土法门:年轻人学佛,不要盲目放弃学业和工作

问:现在世界很乱,有些年轻同学,有些正在就读大学,有些在海外留学,希望放弃学业,好好修行,听经念佛,但与家人看法有所抵触。请问老法师应如何抉择?答:学佛首先要懂得“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父母不同意,你暂时把学佛放在一边,先把学业完成,这是你父母对你的期望,要把..

堕胎的人如何放生

坠胎是很大的罪过,学佛的人都知道,但能补过还是好样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不是圣人,应该说容许有过错的,贵在知错能改。换句话说,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犯错,我是经常放生,但也没有素食,也知道不好就是一时也改不了,只有在平时多做善事,多放生,多积阴德,以减少自己的过..

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净土法门(图源:网络)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 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人可以了解,不要说凡夫不明白,即使十地..

佛陀十种名号别有深意

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

人生的因果都是如此循环的

重复似乎是人生的某种本质,你越拼命想要摆脱这种无聊的重复,却越是循环往复,怎样也摆脱不了。人生的循环往复其实就好似佛家所说的因果。种什么样的因就结什么样的果,这些都是早已注定的,并非人力可以改变的。人生注定是重复的循环,即使过了很多时间,也不可能会逃脱这注定的..

佛教看婚姻的四个层次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养教导之责,这是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共同选择。有些夫妻十分幸运,彼此一见钟情,终身相爱,建立了美满幸福而温馨的家庭,不过亦有不少的夫妻,婚后才发觉彼此性格不合,时常争执,..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不断地问:“这..

净土法门:为什么你造的罪业,会牵连着你的家亲眷属?

你造罪业,为什么牵连著你的家亲眷属?你所取得的财,你的家亲眷属都受用,不是你一个人享受,你决定有家亲眷属受用。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想到,不义之财我们要沾一点,将来也受牵连,是这么一个道理。不义之财,人家送给我们,我们都不能接受,会牵连受果报。所以佛家讲布施要净财,..

钱财和物质本来就是人类共有的

我们的认知错误,导致许多问题。比如福报上,大家都把福报和钱财等同起来。但我说,其实福报包括子女,婚姻,事业,身体,智慧。是五个,不是只有钱财一个。钱财再多,享受了就没了,那有什么用。第二个问题,现在人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除了钱,剩下就是没问题。这里头要讲,第..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五逆──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又如毁谤三宝、杀人越货、纵火决堤、强暴妇女等重大的犯罪行..

净土法门:如何度不信佛的父母

1 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修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为什么?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2 我们要想帮他忙也帮不上,不但我们帮不上忙,一切..

接受了钱财,就接受了对方的业

我最近常在讲钱的业力,因为众生的业力就是通过钱财搅合成一团的。所以只要你接受了谁的钱的同时,也顺应了接受了他的业力。包括善业和恶业。如果钱财中恶业中,你也接受那一部分的恶业。就像澳门到处赌博一样,这里头钱就带着赌的业力。所以你来了钱,就爱以赌的方式去掉。只要人..

戒律是对人生最好的保护

戒律是对人生最好的保护“能持”“能持”“能持”“能持”!我大声喊出这个神圣的承诺。此刻,秋风吹拨着经幡,在庄严雄伟的大殿前,上千营员和众多虔诚的信众长跪蒲团,整个西园上空都回旋着庄严肃穆的经诵,我们一起在上济下群法师的主持下行三皈五戒。这是我第三次皈依,之前两..

大福报是从哪里来?

我们仔细观察,社会上富贵之人,今天拥有都是前世所修的善因,可是一享受就不再修善。纵然他也做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这都是一些小善。请问如何知道是小善?《了凡四训》有一个小故事,有位家境清苦的女子,身上仅有两文钱,拿来供养三宝,老和尚亲自为他人回向。以后她发达做了王妃..

都说善有善报,首先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善良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各自的善恶标准,其中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因为层次不同,所以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小乘里讲,因贪嗔痴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在不贪心、不嗔恨、不..

净土法门:怎样最为快速而有效的转变命运?

问:这位是汕头陈居士他问的,他有两个问题。弟子学佛多年,功夫不得力,但自知寿命短,家人又不懂佛法,深怕临终有障碍。如果临命终时做不了主,免不了六道轮回。如果在无法改变寿命之下,弟子更希望能求生净土,现在弟子应该怎么做?又有何方法使我寿命未终前,最为快速而有效的..

人生十四颗心让你永远没有伤痛

报恩的心对你有恩的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报恩的心,有些众生今世对你没有什么恩,但前世对你一定有恩,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当过你的父母,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哪怕是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想想他们也曾经有恩于我们,所以不要计较,放下仇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