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医典系列挂图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慧,比如:病从口中入,寒从脚下生。饥不暴食,渴不狂饮。饭吃八分饱,到老肠胃好。贪吃贪睡,添病减岁。这些民间智慧充分说明“吃”和疾病大有关系。其实,佛经中早就揭示过“吃”与病的关系,《长阿含经》卷..
智慧
快醒醒!佛说贪睡有20种不良后果
快醒醒!佛说贪睡有20种不良后果(图片来源:资料图)编者按:修行人应该时时处处内观、体察贪睡的二十种过失。内观体察贪睡过失,能令修菩萨道之人,发起精进之心,不会疲倦懈怠。应当观察睡眠过失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屋大人少,是凶屋,不要住
为什么皇帝卧房不超过10平方米?当今很多人都追求住房宽大豪华,我不经意间看到一篇文章:皇帝卧室都小于10平方米,感到很有道理,对于古人的智慧非常钦佩。古代的风水理论有这样一句话:“屋大人少,是凶屋。”这是为什么呢?买大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围绕着这个问题,..
蔡礼旭:心量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你们求的时候胸怀要大一点,不要求个孩子“给我以后不愁吃、不愁穿”,这个心量不要太小。这个心量一小,求到的都不是很理想的。心量小去求,就求到心量小的子孙,是吧?“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嘛。我们看师长一生改造命运,他是给人算命,命中没有财富、没有寿命。真的没有财富..
佛教家庭观:夫妻不是冤家 儿女不是讨债鬼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中国提倡五伦、十义,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印度婆罗门一生的修行,以居家期最长,强调..
佛教如何看待命运:改变命运要从净化心念开始
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自己;而自己的问题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命运。对于命运的看法,有的人觉得自己凡事不如人,命运多乖,就怨天尤人;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一切祸福穷通都是由命运安排的,因此对于自己的遭遇只知认命;有的人乐天知命,因此能不忧不惧,对于生活的贫苦困顿,..
你想相好庄严吗?你想青春永驻吗?进来看看吧!
“念佛的当下,随缘随心随力修善,积植善本,止恶造业,自得相好庄严。”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相好庄严,人人喜乐;这是人心所向,人所希求的。为达此目的,随条件不同,购买高低不等的化妆品、保健品,甚至不惜手术整容,以美容养颜,增加颜值。这些方法,都是先天不足后天补的治..
定弘法师:汇款到放生组织和亲自去做放生,这两者在功德、福德方面有哪些区别?
(图片来源:妙音莲池网)问:下面这个问题是,请问汇款到放生组织,但自己不亲自参加放生和亲自去做放生,这两者(就是第一个不亲自参加放生,只是汇款到放生组织那里,这是一个;第二个是自己亲自去放生)在功德、福德方面有哪些区别?答:功德是清净心,如果执了相,这心就不清净..
净空法师:我们不求智慧,不求福报,只求往生
(图片来源:妙音莲池网)恭录2014大经科注301集到今天,无论修什么,确实像善导大师讲的,起心动念纵然是善念,善念也带着怀疑、也带着名闻利养,他为什么做?为名为利,没有把名利丢开了,他心就不真,他心是假的;还有自私自利,他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圣教的基础建立就..
警惕!巧舌如簧的人将错失十种惊人功德
不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编者按:我们的语言都是自内心流露的,如果能恒时保持正知正念,出语常观自心,明白何者应说何者不应说,何时可说何时不可说,说何语言自利利人,说何语言损人损己。这样,在取舍智慧的观照下,由衷而发,自然成为正语,能发挥语言利益自他的正面功能。休..
慢慢走近您
从最初一本《禅语心灯》开启了对您朦胧敬仰之情!半世红尘中漂泊让我找到了心的归宿:三级修学!学习了第二十一课《我的修学经历》《我的判教观》让我真切感受到您的“智慧”与“慈悲”!历经千年而流传智慧文化---佛学!以千百种化身在世间存在,而世世代代迷惑中众生为寻求解脱..
菩提花开人人有责
经过对导师的修学和弘法经历的了解,让我认可和珍惜导师施设的三级修学1、导师是结合自己多年的修行和弘法经历,看到了现在佛学院的诸多问题,才费尽心血、契理契机的推出三级修学。2、三级修学体系以人生佛教的弘扬为基础,提出五大要素为核心,有次第的建立完整的修学体系,在修..
八步骤三种禅修如何影响我的生活
从前阅读佛教书籍,总是从心里生出一种:“真有智慧,真对啊的感叹”但是当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却无法运用这样的智慧。就像明明有一件宝贝在那儿,自己却看得到摸不到。进入书院后,每次闻思修都在坚定自己跟随导师与佛法的决心。因为佛法在有次第的编排成教材后变得清晰明了,每一期..
每个“现象”的背后,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学习佛法以四月有余,在这个团体里从陌生到熟识,从只言片语的招呼到嘘寒问暖的热络,我感觉这个团体是温暖的,有爱的,心灵在这里是纯净的,我们可以从“社会人”的角色回归到真实的自我。但是,很遗憾的讲,昨晚的班级共修过后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佛法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
依六种想之:于己作病者想
本课宗大师提出了学习了学佛的正确动机和态度要依六种想。在六种想中,病者想尤为重要。我们所有的痛苦,皆为惑业和生命内在的贪嗔痴所引发,这才是制造各种不稳定的根源。如果病灶不除,一切外部努力只能起到暂时效果,随时都有发作的可能,内心的改变才是最重要。学佛之前,由于..
佛法、财富、亲情
我是一个国企上班的普通员工,属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在这个城市里,像我这样的工作也是还算不错的,所以也成为些许人的羡慕对象。很多人都以为我有不少的储蓄,却不知道当我看着银行卡里余额的时候,那种心情也只有自己才能清楚了。那时候的我,总是抵挡不了这个世界给我带..
被“我执”利用
本期法义学习了三士道的建立原理和道前基础的总结,让我认识到三士道的施设,是为检验心行和饶益不同根机的众生,那我愚钝,但只要安住在三级修学两套模式下,就能成就我所向往的生命品质。在态度模式和方法模式上,让我认识到自己暇满人身的难得义大,我要再次确认自己就是一个“..
自责与检讨忏悔
最近一次修学的内容是【如何修学】,主要介绍了两套模式引导的殊胜性及我们自己需要作出的努力。回顾自己本周的修学,在小组共修前自己学的特别的欢喜:本课对三级修学的目标、体系、次第、方法等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我对两套模式背后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于十一步次第成..
独尊湛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二)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要知道,智慧与聪明不是一个概念,世间迷茫的众生,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觉得自己想的办法很高明,做的事情很巧妙,付出的很多,结果弄巧成拙,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为什么?这都是聪明的功劳。比如在事业的项目选择要善恶分明,为什么有的事业很成..
刘素云:无量寿经63集文字稿
无量寿经(第63集)刘老师复讲于2018年05月22日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是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啊?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浴佛节”。对了,今天是浴佛节,我在这里祝各位同修:浴佛节快乐!大家也可能看得出来,刘老师今天很欢喜。是的,我确实..
刘素云:无量寿经64集文字稿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四十二品经文,这一品经文的题目是:【菩萨往生第四十二】这一品经文,是世尊为我们介绍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中的菩萨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这一品经文的主要目的是劝信,无量菩萨现身为我们做证明。这就是这一品经文..
一句话阐明禅宗要旨,这里面说了什么?
在一家书店里,发现随意放在书架角落的线装《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似是长时间乏人问津,已经蒙上灰尘,我却如获至宝,连忙将封面掸干净,请回了家。久闻《坛经》盛名,却未曾谋面,机缘巧合让我与这本书相遇,怎能错过?回到家认真捧读起来,当读完“决疑品第三”,韦刺史向六祖求..
佛陀无上悲心:十日灭罪殊胜之法
佛陀无上悲心:十日灭罪殊胜之法自感罪业深重,故开始每天晚上拜地藏占察忏和万佛忏(拜佛说万佛名经),拜了一段时间后,可能是佛菩萨加持,有一天晚上拜完忏,随手从摆放经书的书橱里面抽出了一本大藏经,浏览经书前面的目录,发现这部经的经文很短,就决定读一下,这样很快读完经..
圣严法师:详说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文/圣严法师本节补述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观音法门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能够成办。显法则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所以本..
禅定与坐禅
关于禅定,《大智度论》卷五,龙树菩萨言:“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智度论》卷二十八,龙树菩萨又言:“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可见,定(三昧)是指意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根据唐代高僧宗密的说法,禅有五种层次: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
阿姜查尊者:做任何事都以放下之心而为之,便是觉悟涅�的“因”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本篇又名“谨慎小心”(AboutBeingCareful)。佛陀教导说,要看见身体里的身体。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诸如:头发、指甲、牙齿和皮肤等,都不陌生。可是,我们该如何洞见身体里的身体?如果认清这一切其实是无常、不圆满和无我的,便..
阿姜查尊者:做任何事都以放下之心而为之,便是觉悟涅 的“因”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本篇又名“谨慎小心”(AboutBeingCareful)。佛陀教导说,要看见身体里的身体。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诸如:头发、指甲、牙齿和皮肤等,都不陌生。可是,我们该如何洞见身体里的身体?如果认清这一切其实是无常、不圆满和无我的,便..
嘎玛仁波切:世事无常亲仇不定应修平等舍
凡夫俗子习惯以自我的意识区分对错是非,当符合自己的想法时,就觉得“喜欢”;不符合时,就“不喜欢”,这样很容易让慈心与悲心落入偏执的习气中,无法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众生。一旦他很讨厌的人出现,所谓的“修行”往往就落空了,很难产生慈悲心。也许有极少数人,还能压抑自己..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译文: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
信愿法师: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一)
【往生仗佛力】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一)晚上借着大家虔诚在我们道种寺大殿打佛七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看了第一点往生之义,下面请看第二点:净土三经「往生」一词之出处。既然往生是指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得到永生不死,所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