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随缘开示】娑婆得道十难、净土修行十易「难逃恶趣:往来三界,随业受报,虽生天上,未免沦坠故。」在六道的轮回,当然沦落在三恶道的时间比较长久,在三善道的时间比较短少,所以在娑婆人间修行难以成就。第六个困难就是难逃恶趣,如果这辈子没有解脱生死,下辈子再轮回。譬..
智慧
慈悲才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佛教以慈悲为怀”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意义;颠沛的人生岁月里,因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无限的憧憬。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八疑」之设疑作答(六)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八疑」之设疑作答(六)昨天师父在木栅弘愿念佛会讲经,一个老菩萨听经完了,来问师父一个问题,问师父这个问题,我听了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她。师父!我的儿子都不娶妻,这要怎么办?我看她这样七老八老的,我就问她说:老菩萨! 几岁。老菩萨 几岁了?因为耳..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为何念佛的人多,往生者人少?(四)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为何念佛的人多,往生者人少?(四)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五十四段文,第五十四段文是印光大师回复郑琴樵居士所写的一封信其中的一段文。这段文说出念佛,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达真堪布:修行的条件要靠自己去创造
禅定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很难。我们现在虽然学佛好多年了,但心还是静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禅定有禅定的基础,还是基础没有打好,自己不会调整身心。心态也非常重要,身要依止寂静处,寂静处就是修法的环境。寂静处不一定是山洞或者寺院,哪里都可以成为寂静处。真正的寂静处..
如何摘掉屡屡破戒邪淫的“紧箍咒”?
当我问你:戒邪淫的制胜秘诀是什么时,或许你的心中会蹦各种答案,比如智慧、毅力、有节制的饮食、规律的生活、多运动、读好书、交善友、积德行善、忏悔业障等等。各位的答案都很好。但是这里,想从实战的角度入手,给各位推荐一款戒邪淫的超级武器:正知正念。一、为什么会破戒?..
你能够修定,慢慢就归源,回归自性
真的持戒、真的修定,智慧开了,「故能感也」。我们认真修行有感,什么人来应?自性来应,我们一般人讲佛菩萨来应,即是自性来应。我们念佛,阿弥陀佛来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了,是自性来应。心现识变,一切诸佛菩萨离开自性全都没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自性弥陀出现了,自性..
《华严经》字字珠玑且不可思议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汉译本全经80卷,45000偈,近150万字。让我们从这些字字珠玑里,静心体悟《..
悟显法师:依四依法,修学大乘
这学佛、听经,举凡听经,一定要听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佛法的正宗,也是正传,大乘就是我们在四依法理面讲的了义经典,像《华严》《法华》《楞严》《圆觉》......等等的大乘经典,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明心见性、了生脱死,常常读诵,现世能消业障、增福慧,乃至开般若智慧,毕竟成佛..
中国佛教五大菩萨
一、弥勒菩萨:包容、欢喜我们一进天王殿,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什么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所以..
怎样改变贫穷的命运?请看这三个小故事
【因果故事会】怎样改变贫穷的命运?请看这三个小故事故事一、拜神求财《杂宝藏经》往昔有兄弟二人,家里贫困。其兄日夜精勤地礼拜毗摩天神,希望可以求得富贵。而日常的耕田种殖,就派遣其弟去做。其兄如是求请天神,经过颇长的一段时间后。当时毗摩天神,变化成弟弟的样子,走到..
学佛,到底是学佛的什么?
每个人接触佛门的机缘都不同,对佛教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怎么说的都有。有的人将佛法看得特别高深,认为它不是一般的宗教,甚至跨越了哲学、科学,认为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有的人将佛学看得轻贱至极,认为这就是一个糊弄人的东西,整天装神弄鬼,欺骗世人。但无论如何,不管在..
宣化上人:你念佛,就是广种福德了
“云何求生净土”:云何,就是怎么样。怎么样才能求生净土呢?“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说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虽然这可以修行,但是能往前有进步,能一天比一天增长道业,是很不容易的。“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彼土就是极乐世界。一生到极乐世界那儿,就花开见佛,悟无..
守培法师:念佛四十八韵
一念佛最高古,能离生死苦;托生宝莲华,安居极乐土。释迦亲口宣,远公为初祖;八万四千门,此门第一数。二念佛能自肯,因同诸佛等;天地为屋庐,烟霞当衿枕。菩提似春生,烦恼如冰冷;静观佛与人,无益亦无损。三念佛要进步,得失不容顾;手持一串珠,腰缠三尺布。不畏皮肤穿,哪..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取吉祥卧安然示寂。而大师去后,其思想与事迹,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国佛教界,一直至今。说起弘一大师,大家都知道在他出家之前,家境优渥,才华横溢,旅日留学,学成归来更娶得日籍妻子,可谓是处处..
粗布衣换高贵衣服
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他穿着粗布衣,就告诉他:“你是高贵种姓的后代,怎么能穿着如此粗陋的衣服!我现在教你,取得上好衣服的方法。你要依照我的话去做,我不会骗你。”穷人很高兴的听从。那人点起了火,告诉穷人:“你现在脱掉粗..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悲心深切,他在因地为法藏菩萨时,考察他方世界,有些佛座下的弟子们,虽然也在修行,但是智慧辩才很有限,会让修行外道之法的人瞧不起。虑及于此,阿..
佛陀说的话为什么可信?
佛陀说的话为何可信?①这就不是我们能够回答的。像一大群盲人,生下来眼睛都看不见,如果一个明眼的人告诉他们“远处有一座山,天上有日月明照,又有白云飘浮,花是红色,叶是绿色”,说这些对这些盲人来说,他们怎么知道他说的可不可信呢?当然,毫无判断的能力。所以,我们这样的..
传喜法师:生命没有所谓的“一了百了”
这个世间,纵使佛教不存在,因果还是存在的。生命没有所谓的“一了百了”,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这不是佛教创造出来的,佛只是告诉我们这个真相。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破了洞的瓦罐,罐里的水越漏越少,我们的生命也越来越少。所以佛教说,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生命轮回..
彻悟大师:遗集卷下讲圆觉经毕示众偈
彻悟大师遗集卷下―偈颂―讲圆觉经毕示众偈(七首)炎炎长夏苦跏趺。贝叶频开兴不孤。十二章经都话 。不知真个觉圆无。皮袋年来病不休。浑无气力按牛头。相逢偶与闲拈示。犹忆歌声下酒楼。一重雪上一重霜。今岁还同去岁凉。担板禅和犹不会。更烦人为点茶汤。相逢不用作么生。此事头头..
嘎玛仁波切:外面的妖魔鬼怪并不可怕,最严重最可怕的魔鬼是自己内在的我执
外面的妖魔鬼怪并不可怕,自己内在的我执,这才是最严重、最可怕的魔鬼。外在鬼神,乃至让我们感受的痛苦或快乐,都是从我执傲慢产生的。西藏施身法传承的祖师和成就者,玛吉空行母曾说:“有形无形魔,欢喜傲慢魔,其根为慢魔。”“众魔为意识,凶魔乃我执,野魔为分别,断彼即为..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慈善,是对他人心灵的救助与精神的引领
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折射面,从来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这和我们的人心起伏与思维方式的错综繁杂,紧密相连。人的本性都是以善为始终,但是心之演变与念想的转换,完全取决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习气。大家都逃躲不了烦恼困扰,也完全受贪、嗔、痴、慢、疑习性所左右。我们妄自清高地以..
久晃法师: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改变的过程
我们修行,一定是改变自己的心。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改变的过程。而改变的前提就是悟道。就是你要领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应该的。要知道我们过去的错。这个错,首先包括我执、法执。这个(我执)一出现,我是对的,我有想法,我认为如何,我比别人强,我是好的,乃至于我是无法救药..
勤修这四法可永不堕恶道
每一位佛子身边或多或少都有善知识或是平凡的学子,我们一定要谦虚、恭敬的对待他们,对一切众生都不能轻毁,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业,不要造下谤法、谤人的重业。【原文】复有四法。云何为四?一者于诸众生心无退转,二者于诸法师而不轻毁,三者于诸智人心不生谤,四者于诸如来..
大安法师: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答:这个人为什么会障碍你学佛呀?那这个人是谁呀?这个众生可不就是你心内的众生吗?你如果修行好,念佛好,你就能转化他,随顺而转。如果这个人老是障碍你,你首先要反省自己修行不到位,不够火候,转化不了他。当他障碍你的时候..
居士文摘:经典十句禅语
1、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3、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4、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6、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
老是想一些邪淫的东西,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怎么办才好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任何一个想学习的人,如果不清楚戒色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邪淫危害,老是想一些黄色的东西,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想真正地搞好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人胡思乱想,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无法长时间集中,必然影响到学习。想黄色的东西,消耗精气神,邪思邪念占据头..
宣化上人:怎样保持有进无退的心不失掉?
怎样保持有进无退的心不失掉?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在定心住之后,有一种定光就发明。这种明性深入,这个修道的善男子,因为他明白了,就只知道有精进,而没有向后退了。为什么他不退?就因为他真正明..
宣化上人: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愈在难处愈精进
心里若公平,就要认账,还债就没事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业夹杂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好像你本来是个普通人,借了很多钱,没有..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多罗幢城参无厌王善恶示现调心修福了脱生死如幻如生如幻法门证无往行这时,善财童子忆念思惟着善知识们的教导,而这样想道:善知识能摄受我,教化我、守护我,能令我于无上正等正觉,无有煺转。于是善财童子渐渐次第向南行去,经历好多国土村邑聚落,才抵达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