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

梦参老和尚一语中的!为何信佛多 感应少?

梦参老和尚(资料图)摩德勒伽就是智母,藏者含藏意,母能生意,含藏一切智慧,所以叫智母。学智慧首先要学空义,学完了学有义。一切的经律论都建立在空和有上。有因持戒而达到空的,就说明了无障无碍一切烦恼都消失了。这个很深,必须懂得缘起性空法,这要懂得龙树的根本和无着配合..

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 不要那么自我!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里有这样的偈颂:“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所谓“薄德”,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就不会活得自在。“少福”,是因为你不去耕耘,你把人生看成具有实在性,所以这样的人..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格倾向与个性特质上均会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或有天生好乐权力,气势恢宏、指点江山、招贤纳士者,且称为政治人;或有生来执著于财富,冲风冒雪、奔波贸易、善能聚财者,且称为商人;或有对艺术审美有天赋,吟诗赋曲、抱琴待月..

慈舟法师: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护持也。譬如我们大家修行,即成佛法之城。有护法之城则能将惑障、业障,护住不起,并可转报障轻受。报障者,过去生中作业所感之果报也。大家以修行之志,得成法城,则现在不造恶业,当来不受苦报。然业..

净宗十三祖的由来与净土思想的传承

净宗十三祖的由来与净土思想的传承(资料图)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念佛这一宗里面,也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而且是道盛德隆,具有很强、很大的弘法力度,这样才能堪称为祖师。祖师一般是能够..

悟公上人: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修行人,理应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去行事。释迦牟尼佛早于二千五百多年之前,就劝我们吃素念佛,大家可以看看《涅槃经》、《楞枷经》、《梵网经》等就晓得了。为啥要我们吃素?为啥要我们念佛?我们人呀!只有一..

弘一法师:佛门最简单的三种修持方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味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饱,..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发愿,有这种清净愿力的摄持,心中能够放弃恶求,放弃对五欲果报的追求,因地能够“清净行绝”,在果地上就能够成就五乘的功德,乃至于成就佛果。这是说明“持戒”跟“修善”的差别。在《大智度论》〈持戒..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有男人的苦,女人有女人的苦。想要的得不到苦,得到了不长久也苦。终日繁忙奔波的感觉焦躁,每天无所事事又感到空虚,任何一种状态久了都同样是厌倦。因此,我们想..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有男人的苦,女人有女人的苦。想要的得不到苦,得到了不长久也苦。终日繁忙奔波的感觉焦躁,每天无所事事又感到空虚,任何一种状态久了都同样是厌倦。因此,我们想..

如实知世间 即是出世间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有男人的苦,女人有女人的苦。想要的得不到苦,得到了不长久也苦。终日繁忙奔波的感觉焦躁,每天无所事事又感到空虚,任何一种状态久了都同样..

祖师著述 通宗通教

“一门深入”是不是意味着,修学净土的人就那么狭隘呢?也不是。我们说修学的次第,首先在你信心没有建立之前,你不能随便看;等到通过研习净土宗主要经典,产生了坚定不移的信心时,不受其他法门教理所影响、所动摇时,你可以拓展一下。当你已经成就了这个核心的球心,才可以继续..

圣严法师:自称佛菩萨化身 不是骗子就是天魔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仍非常迷惑而不可知、不可捉摸,认为其无,实际是有;认为其有,难得采证。至于宗教徒,不论是什么层次,只要信之虔诚、行之得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应和通灵的..

关于回向,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误解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怎么还会掉到恶道去?

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坏事的人,他代表着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种身份,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轻易地动摇我们的信念。我们要用智慧去抉择:哪个是我们需要保留的,哪个是我们需要去舍弃的。这一定要清楚。世间的一般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受到别人欺骗时,我们会有一个后遗症,就是对这..

农历七月二十四恭迎龙树菩萨圣诞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中论》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2016年8月26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恭逢古印度龙树菩萨圣诞,龙树菩萨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的祖师。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回顾龙树菩萨的事迹时..

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验证了佛法真实

时空是假相(资料图)文:大虚法师现在由我来告诉你们,佛法到底有多了不起!大家都知道,在近现代,一百多年来,有很多科学家是专门研究宇宙的形成和发展的。他们在研究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时候有三个很惊人的发现,居然和佛陀在两千多年前所讲述的宇宙真相非常相似,这个你们可能就..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味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饱,..

佛门最简单的三种修持方法

弘一法师,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虽然专弘律宗,但在接引大众之时,也是因病与药,不拘一格。本文是弘一法师1939年在永春桃源殿的演讲,略有删节。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

菩萨六度万行 为什么布施放在第一位?

菩萨六度布施第一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大家体会为什么会摆在第一?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贪吝——贪吝心。吝啬就是自己的东西舍不得给别人,这叫吝——吝啬——悭吝;然后贪呢,就是别人的东西想占为已有,这叫贪。这些是与生俱来的。..

好书推荐之《护生画集》

谁道群生性命微——好书推荐之《护生画集》【书名】《护生画集》【作者】弘一大师丰子恺等诸位居士【推荐人】智敏上师宗宙上师宗振和尚【此书摘录】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

指引你开悟的佛教经典:《楞严经》

楞严是修心迷悟的关键选自《三宝论·佛宝论》,明贤法师著佛陀及弟子居住在舍卫城时,城里有一位摩登伽女钵吉蒂(摩登伽女是印度女性贱民之通称)。因身份低下,钵吉蒂总找不到如意郎君。有一回,钵吉蒂正在担水,阿难托钵向她乞水。她一见这位英俊的沙门,不禁神魂颠倒,又看到阿难..

经常起不善的念头 善神还会保护我们吗?

大同上华严寺韦陀天尊菩萨有人问:佛门中有一个公案,说十世修行的悟达国师得到皇帝赏赐的沉香宝座后,生起了一念贡高我慢心,导致护法神远离,冤亲债主趁机报复,使他得了人面疮。弟子看了十分恐惧,因为我等罪恶凡夫,虽然也念佛,也放生,但是烦恼习气极重极难断,平时举心动念..

佛说满足三个条件的一切法都是佛法

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其中三藏指的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即佛说经的十二分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一般大家都认为,只有佛陀说的才能称之为佛法,但是龙树菩萨却认为并非只有佛说..

说活常人就能行的简易修持方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错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昙鸾大师就有这个觉悟,昙鸾大师为什么修净土?他原来也想修仙道,向陶弘景求得仙书十卷,准备修长生不老之术,等他修好了之后,再来弘扬佛法。结果正好碰到菩提留支在洛阳。他问菩提留支,佛法里是不是有像我们中国这样的仙道,..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这个地方有一层意思:为了要简别前面依报的极乐世界跟正报的阿弥陀佛这二种的存在,它不是过去已灭,也不是未来未成。我们佛弟子听到了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这个都是我们好乐的。我们希望一个安乐的国土、我们希望能够亲近佛..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龙树菩萨说,一个人成功跟失败,重点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把握,你要掌握最佳的时机。而听闻佛法,上课的时候是最佳的时机,你平常打妄想也就罢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专心。第二个要保持信心。佛法的修学跟世俗的学术研究是不一样的。学..

达摩祖师创立的禅宗影响了谁?

核心提示:2015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五,是禅宗初祖达摩大师诞辰纪念日。凤凰佛教顾问导师明贤法师特别撰文,梳理达摩祖师东渡、创立禅宗、传法二祖的缘起,深入分析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修行关要及其作为中华文明最高境界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并回顾汉传佛教禅宗在以日韩..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假设他不能够见,这个见就是不能够通达,他不能够通达他人的心识,他不能通达他人内在的思想,他的最低限度要能够知道百千亿亿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