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有人运气好,有人努力也不成功?怎样延续福报和好运到下一世?

问:祈请上师开示,怎样确保今生能享福,还能把福报延续到下一世?答:在家居士,有很多的时间会浸泡在红尘俗事之中,平常要照顾家庭,从事自己的工作。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事业能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但有时候却不得不承认,在成办世俗事业的同时,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

嘎玛仁波切:修好无常这门课,就能带着勇气和智慧面对死亡

生命,是我们最珍惜却也是最无常的。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什么时候会痛苦?什么时候会快乐?什么时候会死亡?我们都不知道。有些人觉得,佛法老是恐吓我们,死亡无常随时会来,让人害怕。特别是中国人忌讳谈到“死”字,哪怕送个时钟当礼物,都认为很不吉利,只因为这个跟“送终..

嘎玛仁波切:作为大乘佛子,怎样报答众生的恩德?如何实现为众生服务?

问:祈请上师开示,作为大乘佛子,怎样报答众生的恩德?如何实现为众生服务?答:大乘佛教里,佛陀讲要视众生如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众生称为“如母有情众生”,没有叫“如父有情众生”。是针对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想要真正发出强大的爱的力量,母爱的爆发力,看似比父爱的强大许多。..

嘎玛仁波切:改变命运,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常疲倦、得不到食物、得不到帮助的情形下,我们应该予以协助。即在有人得不到食物、衣物时要伸出援手,比..

嘎玛仁波切:对面无数人验证过的道路,只需脚踏实地认真实践

导语:拿到新手机,先研究手机的程序如何开发出来的,还是直接学习如何使用?佛陀的教法,两千五百年来已有无数高僧大德用自己的成就验证过,作为初学者只要跟随着前人的成功经验,深信不疑地往前走,就能避开所有危险和障碍,顺利到达目的地。无上的佛法真实不虚,只是需要亲自实..

嘎玛仁波切:接受无常,面对变化不再怨天怨地,珍惜当下

我们追求的一切,不论是健康长寿、荣华富贵、婚姻家庭、人际网络,想要得到特别困难,必须付出多少心血?可是,一旦无常来临,却消失得很快。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包括修行人也一样,也要面对挑战和挫折。但我们总希望好事永远停留,痛苦不要来。比如,感情变淡了..

嘎玛仁波切:在缘分的相遇中,播种争执、嫉妒、怨言,是无法了缘了业脱离轮回苦海的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凡我们在感受他人的好意时,可能这是我们曾几何时播种的善因;又或许在气愤于他人的不公或恶意挑衅时,我们完全沉静在抱怨和嗔恨当中很难明了,这或许也是我们曾几何时播种的恶因。《法句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舍卫城里有位妇人..

嘎玛仁波切:没有深入理解体会无常,执着还是会存在

四法印的第一个法印,是诸行无常。什么是“行”呢?就是因缘聚合而生、有因有果的法。佛法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是因缘聚合而生、有因有果的法,这又叫做“行”。“诸行无常”,就是指所有依靠因缘而生的法,也会随着因缘而改变,不会是恒常的。无常,..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吝啬、不孝、邪淫、懒惰我并不乐意多说求财法,因为我知道求财要比戒色难的多,用梵音楞严咒让人戒色,让别人心态变好,看淡一切,这些利益都是明显的,看得到的,容易让人对佛法起信心,并且梵音楞严咒并非仅仅只是戒色,它有很多的功效,念诵此咒,十方诸佛..

嘎玛仁波切:净除过去罪业最好的方法

提到忏悔,要依靠殊胜的对境,这就是“所依对治”。而一切对治力的关键,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外在所依,比如佛法僧三宝的象征――佛塔、佛经、佛像。还有忏悔法门,如《三十五佛忏悔文》、《八十八佛忏悔文》,汉传佛教里还有修《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等。或是每天清晨刚..

嘎玛仁波切:佛教支持整容吗?佛法中有什么有效的美容方法?

问题祈请上师开示,佛教支持整容吗?佛法中有什么有效的美容方法?嘎玛仁波切开示皈依后,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在此之前,我们只是徘徊在佛门之外的人,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也就不能叫佛子。皈依后,我们的心中真正播种下成佛的种子,早晚有一天,会成就菩萨的果位,成就佛的果位。..

嘎玛仁波切:分辨佛法与非佛法的界线四法印

导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是佛教永远不变的见解。佛陀说,符合四法印就是正法,如果违背了四法印,就不是佛法。十方诸佛所说的佛法,都离不开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是佛教永远不变的见解,称为“四法印”。所有佛法都离不开四法印的..

嘎玛仁波切:不舍得播种,想等待果实,那是不可能的

导语:人的思想会创造世界。播种善因才能收获善的果实,不舍得播种,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努力把功德做好并圆满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再向佛菩萨提自己的要求,这时哪怕是想成佛,诸佛菩萨都会满你的愿。只要你对佛菩萨有信心,人世间的所有名利愿望,没有不被满足的,只怕我们增加..

嘎玛仁波切:众生烦恼无边,佛陀教法无量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传法,传承至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佛陀以他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及慈悲智慧合一的修行方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离苦得乐,这是最伟大的神通。佛陀涅之后,小乘佛教分成了十八个宗派;大乘佛教传入汉地以后,有八大宗派等;藏传佛教则以宁玛、格鲁..

嘎玛仁波切:太爱讨价还价、算来算去,爱就消耗殆尽了

导语:人有时太爱讨价还价,总想把爱衡量出来,算来算去,把爱都算没了。总是感受到痛苦,就是因为太在乎自己了。世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学着面对,接受无常,懂得感恩,痛苦会减少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被别人爱戴,有时候,你想得到的爱,却不一定能得到;但是,无私付出你..

嘎玛仁波切:学佛后,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导语:身陷轮回,是因为没有智慧。如果学习了佛法,却没有运用在自己的身口意上,遇事还是无法解决,甚至产生很多的误解。佛教徒通过闻思修佛法,懂得反观自心,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用心去理解和领悟,智慧才能增长,自然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

嘎玛仁波切:律部对治贪欲经部对治嗔心

导语:为调伏众生不同的习气,佛陀传下八万四千无边的善巧法门。分为经、律、论、密续等四大部分,其中律部讲解戒律,对治“贪欲”,约束外表的行为;经部讲解空性,破除众生的我执,对治烦恼中最严重的嗔心。认识真相,破除我执,证悟三轮体空,才能消除嗔心的根源。有些人对佛教..

嘎玛仁波切:敢于承认我们心念中的病灶,及时治疗才能真正离苦

贪嗔痴慢疑对于我们起心动念的侵蚀和作用力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如果我们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只会感觉到自己无限的痛苦,但是对于为何会有这些痛苦的成因,是一无所知。那么,接触佛法之后,我们慢慢认识到,一切所能感受到的痛苦,都会有痛苦的成因;不仅如此,我们还会了解到..

嘎玛仁波切:是否接受解决生命难题的方法,你决定

导语:佛陀的教法,是最宽容自由,利益无边的生活方法。敞开心胸去了解认识,这本就存在的自然规律,就会明白,轮回毫无快乐可言,唯有佛法,才能究竟解开生死桎梏。在轮回中的生命,可说都是苦中作乐,虽然有短暂的快乐,但长远来看,却没有快乐可言。佛陀形容轮回的恐怖,就像是..

嘎玛仁波切: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在往生的刹那,以前所怀疑的问题,这时都

导语:对于人类来说,生老病死中,“死”是最令人恐惧的,出生时还有亲人迎接我们的到来;死亡的时候,只能孤零零地面对中阴的过程,前途未卜。人在往生后四十九天之内最好能请寺院的师父们念经超度,这就好像在黑暗中,总有人在鼓励和陪伴着你,引领你走过这段一生最重要的旅程。..

嘎玛仁波切:《用好你的富缘》拥财妙法

如何自由拥有和掌控财富,这是人们都想解决的问题。财富与人的关系是很神奇的。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财富内涵,懂得分享与回馈,懂得自己只是财富的暂时使用者,取之于国家、天地,再用之于国家、天地,尊重财富,财富会越来越多。正常来讲,有人有能力去营造财富,是好事。因为他们..

嘎玛仁波切:好在因果关系没有那么极速

导语:虽然大家带着形形色色的目的信佛,但起码要深信因果真实不虚。今天播种不可能明天成熟。如果有极速因果的说法,今天造业,明天受报,没人可以活下去了。罂粟本身没有对错,善恶,一切都是人的思维和心态在做主导。你为什么学佛?有多少人是带着私心来学佛的?求升官、求发财、..

嘎玛仁波切:感恩国家!愿虔诚的佛弟子越来越多!

导语:只有国家太平,人民才能安乐。当物质丰富时,心灵也要富足,才能真正幸福自在。身为佛教徒,更要懂得感恩和珍惜我们的盛世强国,只有爱国爱教,才谈得上做一个好佛弟子。共同祈祷虔诚的佛弟子越来越多,这样所有的众生、世界和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和平友善,繁荣昌盛。大家..

嘎玛仁波切:没有福报,听不到正法

导语:学佛修行,是为了究竟利益众生而了脱生死。世俗当中所谓有福报的人,不一定是实修的佛子,虽然是大功德主,如果不努力闻思修佛法,也只是累积一些人天福报而已。期许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实修佛教徒,猛烈发愿为了众生的解脱而努力圆满福慧资粮,才真正不枉费暇满难得的人身。修..

嘎玛仁波切:罪业没有任何功德,但因为必须依靠忏悔才能清净,就是它唯一的功德

导语:“罪业没有任何功德,但因为必须依靠忏悔才能清净,就是它唯一的功德。”一代高僧阿底峡尊者,一生之中,从不曾跟破戒的罪业睡过一觉。业障深重的凡夫俗子,更需要时时忏悔身口意所造作的所有罪业。在藏传佛教的所有传承里,每月的初十或二十五,实修者都会举行荟供这种供佛..

嘎玛仁波切:轮回真相与解脱方法四圣谛

现代人要维持温饱,满足红尘中的生存需求,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很多人即使有了车子、房子、衣服,吃尽了山珍海味,还是快乐不起来。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精神不满足,心灵无法安顿。当然,如果温饱都没办法解决,也谈不上什么快乐幸福。但如果吃得饱、穿得暖、有地方住,却还让欲望..

嘎玛仁波切:修行好不好,遇到困难时才知道

导语:佛教徒,不会因为皈依了佛法僧三宝,思想也立刻转换成佛的思想,还需要通过闻思佛法,进而开始一生的修行之路。没有经历长期的实修,很难转变自己的身口意。时常反观自己学佛的心态,信佛学佛是为了什么,就不会成为“佛油子”。我们在内地经常看到祥和的佛,藏传佛教里却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