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怕鬼 是因为总是去想象

怕的不是鬼是自己的想象、妄想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难、艰辛,但人不是为了受苦来到世上的,而是为了让未来的生命更好。改变生命的核心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在痛苦中用心寻找值得感恩的一切,将心比心怜悯他人的痛苦,发愿未来有能力去帮助一切受苦之人。生命改变之因,就在心念的改..

学诚法师:光是心好不够 还得要有智慧

光是心好不够还得要有智慧慧根,智慧的根。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看不见却蕴含着生机;慧根就是一个人过去世积累的修行功夫,这一世呈现出来,就是对三宝有“天然”的信心、虽“未曾学过”却对佛法有深入的理解、“自然”具有许多修行人的等流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过去曾经种过智慧..

百年一梦,吃亏与讥讽都不是事

在很多人心里,善良就等于软弱,等于老实受欺,慢慢衍生出很多奇谈怪论,例如怕吃亏就不能太善良,等等。其实善良必须要与智慧结合才是完整的,要在与人为善的发心下,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人生没有“完”,走到谷底的时候,就只剩向上一条路。重新检视自己,反省迷梦,珍惜现在,..

“加持”是由信心与恭敬而来

我们总是觉得祈求不灵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急求果报,有求之心太重。当自己被心中的期望填满时,怎么能够看到佛菩萨给予的加持和指示呢?什么叫做“加持”呢?被加持的不是外物,而是内心。当我们因为外在的因缘而启发了内心的善良和智慧,就是得到了加持。加持,既要有佛菩萨之“加..

社会上苦人很多 能帮几个算几个

白光长老,1926年秋,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出生不久,其母过世,由祖父抚养。祖父信佛,故自幼即会念观音神咒;1945年,高中毕业,随后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50年,在湖南衡山狮子岩出家,师赐法号白光;1951年6月,于广东乳源云门寺虚云老和尚足下受具足戒;1951年冬,前往陕西终..

「心中没有是非」不等于是非不分

很多时候,我们在争论“是非”的时候,其实已经远离了事情本身,而成为了烦恼的混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你所见的“事实”并不一定等于对方所见的“事实”,而双方都非要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就是争论的根源。众生平等,不等于“众生相等”,众生在究竟意义上是平等的,但缘起..

修行佛法能改变命运吗

网友:天人有神通能预见未来。那命运是不是已经定好了呢?命到底能算还是不能算呢?学诚法师:身心不改变,命运就不会改变,未来就可以预见。改命的关键就在愿力、在身心、在当下。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起好的身心习惯,让不好的命运都改变,让好的命运可以预见——造善业感乐果。..

如何得到佛菩萨给予的加持

我们总是觉得祈求不灵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急求果报,有求之心太重。当自己被心中的期望填满时,怎么能够看到佛菩萨给予的加持和指示呢?什么叫做“加持”呢?被加持的不是外物,而是内心。当我们因为外在的因缘而启发了内心的善良和智慧,就是得到了加持。加持,既要有佛菩萨之“..

无我的道理与轮回的迷梦

问:师父,突然有一天发现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现在自己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工作。我该怎么办,很苦恼!学诚法师:自己是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朋友的朋友,是单位的职员……人只有在各种关系..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问:顶礼法师,何谓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应该明澈,混沌该如何解除,还请开示,谢谢。学诚法师:佛法对“信”的定义是:对于佛法真理、三宝功德、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不疑,从而策发起自己宗仰、效学的决心和力量。正信、净信、胜解之信,都需要学习以明理,践行而实证,产生、增长..

如何放下失恋的痛苦

1、网友:我全心全意对一女生好,前几天对她说出我的心里话,她拒绝了我,还说不要再联系了,实在不知如何是好,还请大师指点迷津。学诚法师:其实是全心全意对“自己”好,若真的希望她好,那么只要她高兴不就好了吗?2、网友:女朋友是一名在校学生,我已工作多年,可能是社会层..

怎样看待同事间的竞争

1、网友:请教法师对职场竞争怎么看?我的工作是要与另一人合作,但此人心高气傲,常独来独往,做事不与我商量,过错却总由我承担。我百般忍让劝说,此人却不理不睬,我因而十分困惑。学诚法师:可向上级如实说明情况,把握好内心的动机:并非是为了告状,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人起烦恼的时候,自己很难控制,谁离我们近就会伤害谁,犹如火一样。在世间,亲人离我们最近,所以我们的烦恼首当其冲就会影响他们。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内心有很多智慧、快乐,也是离得近的人先受到帮助。“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一个人纵然付出得再..

心被禁锢,无法自在怎么办

1.【网友提问】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都说这世事不分对错,只分立场。亲近佛法之后,对实相的贪恋渐渐减少,但转而对佛法有了更多的欲望,希望自己融会贯通更多,再少一点迷惑。对佛法的亲近算是一种欲吗?【学诚法师】欲有善欲恶欲,以善法之欲转化杂染之欲,是修行必..

什么是皈依三宝

问题一:皈依前的诸多疑问和担心怎么办?1、网友:如果发心皈依,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去何处皈依?是不是在皈依的同时必须受五戒?学诚法师:皈依需要的是一颗希望向佛陀学习、希望用佛法来改变人生的心。皈依后有三条基本要求:不再皈依其他宗教或神鬼;不再皈依外道典籍;不再..

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网友:法师,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诚法师:凡夫的情绪极易起伏,即所谓“心随境转”,而圣者则能“境随心转”,其中差别就在于自己内心的力量是否强大。内心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慈悲、智慧、志愿,通过培养、增长悲智愿力来超越无常的外境。2、网友:法师,为啥心不净..

面对他人的毁谤,我应当怎么做?

网友:面对他人的毁谤,我应当怎么做?学诚法师: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他人的毁谤,连自己的影子都算不上,何必放在心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把握自己该造的业。

如何看待死亡

问题一:如何看待死亡?1、问:法师,请问该如何看待生死?求解结。学诚法师答:死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也是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好比睡觉是今天的结束,是明天的开始。2、问:师父,昨晚十岁的儿子睡前忽然哭着说:“特别害怕!妈妈如果死了我该怎么办?”作为妈妈,我该如何答复他?..

自己和家人得了重病该怎么办

问题一:自己得了重病怎么办?问:我是个没父母没妻子没儿女、亲情用尽、已卧床19年的高位截瘫患者。背长褥疮、不懂吃不懂拉,肠穿肚烂,以药维持生命,生不如死。现靠68岁患精神病的舅舅来照顾,活在冤屈、恐惧与担忧中,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学诚法师答: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难、..

僧人中不肖者不少,皈依僧是否有风险

问:师父,一事不明,恳请开示:僧人中不肖者不少,皈依僧是否有风险?若不遇明师,岂不误入歧途?是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善僧为好?学诚法师答:僧团是根据佛法来组织的,就是僧宝的象征,修行必须要皈依三宝,佛法二宝要依靠僧团来弘扬、传持,首先这个认识要建立起来,然后才..

如何面对职场的不公平竞争

问:心中总是怨恨上司的不公平,如何去消除这种心理?学诚法师答:吉凶祸福,是天主张;毁誉予夺,是人主张;主身行己,是我主张。他人做什么、如何做是他人的事,我要做什么、如何做是我的事。问:怎么和品行不端的上司相处?实在是没法平心静气和他说话啊!但是又逃不开。很郁闷..

惰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惰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懒惰会摧毁我们的意志,浪费我们的生命,剥夺我们的活力,让快乐越来越远离。表面上看它让人一时舒服,可是长此以往,内心会越来越苍白空虚、莫名烦恼,浑身的精神好像被抽空,这种痛苦远远甚于身体的劳累。人都有惰性,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性,要突破它,需..

抄经恭敬为要

网友提问:大师,最近身体不好,事情也不顺,想抄佛经,但是不知道抄哪个,请大师指点!多谢!学诚法师:不要把抄佛经当做保佑自己一帆风顺的“法宝”。身体不好,要去看医生、锻炼、保养;事情不顺要去分析原因,改善因缘。抄经、念佛、学佛,绝不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恭敬心去..

什么才是空呢?对每事每物都耿耿于怀,又怎样才能空呢?

问:什么才是空呢?对每事每物都耿耿于怀,又怎样才能空呢?学诚法师:空的意思就是可以改变的,没有孤立不变的东西。万事万物都在改变,心却一直卡在某个状态,怎样能不苦呢?不是外在的不如意把自己压垮了,而是内心堆积的妄想与执着把快乐覆盖了。认识到一切都与自己的心有关系,..

如何消除对周围人的嗔恨之心?

问:如何消除对周围人的嗔恨之心?工作环境中总会出现那么一个让我很讨厌的人,因为我觉得她嫉妒我,我买什么,她买什么,我买的东西她都说不好。这种人是不是很招人讨厌?比我小,聊天的时候还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其实根本不懂别人的生活。学诚法师: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自..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问:法师您好,我想请问佛教怎么看待安乐死?学诚法师答:佛教看待问题的角度跟世间是不同的。世间认为众生的生命只有这一世,若生命痛苦,则无存在的意义,辅助实施死亡是出自“好心”;佛法认为生命是无限的,每个生命的形态及苦乐由自己的业力决定,帮助其他众生死亡,表面上看..

五浊恶世过于险恶,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问:学诚法师您好!我是一位学佛大学生,近来,我越发觉得释迦佛教法下的五浊恶世真是过于险恶,相比出家师父的生活,在世俗生活如果做到冰清玉洁或出淤泥而不染真是难上加难。此外在修行上,现在魔强法弱,在家修行有时困难和障碍非常多。不禁好几次用省庵大师的话感叹:“何罪而..

佛教放生的问题与建议

一、经典与理论依据佛教的放生活动,首先源于佛教经典的记载。例如《梵网经》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可见,..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庄严的环境中,人们内心的虔诚容易被引发。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