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文】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十善业道经》【经文解释】“龙王”,指的是龙宫主人,娑竭罗龙王,“众生”者,即由许多条..
行善
如何正确看待财富观
对于财富,一年前,我认为钱越多越好。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多的财富,我甚至还经常会去寺庙求财神爷保佑,让我能赚更多的钱。我觉得钱多一定会很幸福,有机会赚的钱一定不要放过!可学佛后,我对财富和幸福的认知却在发生改变。在进入三级修学前,我有份稳定的工作。年收入挺不错,工..
把佛法和工作相结合
我是2016年11月份进班的,在修学的这大半年里,我经常把法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佛法是我们的生活法,我们重视生活的哪个方面,决定着我们把佛法运用于哪个方面,也决定着我们在这个方面会有更多的受益。比如我就非常重视自己的工作,所以我经常把佛法和工作相结合,以此找到每一个..
定课,不善业对治的法宝
通过两年的修学,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业力在我们生命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是往昔业力的积累;未来的生命状态,又是每个当下生命的积累,真可谓起心动念全是业。所以现实生活的苦与乐、顺境和困境都是自作自受,都要用一颗坦然无惧的心去面对和接纳,而未..
我们两岁啦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深情的配乐散文诵读,欢乐的班级成长图片,把我们带回到过去的两年,带回到730个黑夜与白天……犹记得,开班第二天,导师来广州,我们得加持,何其欢喜,倍受鼓舞。那天阳光和煦,菩提家园翠竹..
思维三恶趣的意义·思维地狱之苦
通过上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死亡是一定的,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我们的生命将随着善恶业,因果受生。我们很难把握生命是走向恶趣还是善趣。思维三恶趣苦的意义和思维地狱苦,是让我们通过对恶趣苦的忆念,认识到我们的生命将面临恶趣之苦,从而让我们生起恐惧之心,生起至诚的皈..
从“视师如师”到“视师如佛”
依止法在《道次第》中非常重要,为入道之根本。《道次第》在多个地方强调了视师如佛。如听闻规则于说法者生起承事:“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视之同佛,断除不敬。六种想中,于如来作正士想:“随念说法者如薄伽梵,生起敬重。”依止..
一世父母多世情,如法孝亲盼皈依
学习《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多情还是无情后,我想起了我的父母。转眼间,父母已经70多岁。当我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时,突然感到岁月的蹉跎,忆起世间的无常。父母已不再是那个为我遮风挡雨的大伞,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修习佛法后,我思索,父母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父母把我..
慈悲智慧相随,正确的财富观
之前听到有人问“拜哪尊佛,修何种经,会让人致富”?还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会说,看机遇;现在,我会说,看发心。你为什么追求财富?如果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欲望,那你拜哪尊佛修何种经都没用;如果你有一颗对财富不执著的心,你有智慧、慈悲、爱心和信仰,不管钱多钱少,你一定是富有..
我对死亡的感受
本课开始进入下士道的修学,学到“不念死的过患、念死的胜利、发何种念死心”。结合本课,也观修一下自己与死亡的关系。一、自己与死亡的亲密接触经历说到死亡,记忆感觉很模糊,平时基本不会主动思考死亡问题,也比较避讳谈及死亡。不过,不愿意谈并不代表没有。仔细想想,我与死..
随缘行善,让我心生幸福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家财万贯为幸福,有的人以学识渊博为幸福,有的人以身居要职为幸福,有的人以两情相悦为幸福,有的人以事业有成为幸福,有的人以健康长寿为幸福......世人所追求的这些幸福,以佛法看来是有漏的,漏是..
忍辱不用再负重
这周看视频,发现导师在开示中经常笑呵呵的。我也学习得法喜盈盈,不似第一遍那么苦哈哈。法喜有三:法喜之一:至少还有一块空地。忍辱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对治的分别是嗔恚,怯弱和不解不乐。这是个充满戾气的时代,流行语都叫“一言不合就XX”,不仅仅会经常遇到..
正确认识财富·大爱点染人生
本期法义主要从怎样看待财富,财富与道德、修行的关系,佛教徒能否追求财富,怎样追求财富,合理支配财富,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六个方面来阐述财富剖。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期法义中的一句话:只有将财富当做“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啊,如果每个..
心不安,体难安
清早起床,在练习着瑜伽,先生从外面锻炼回来,问:可曾听见小区的嘈杂?我说有啊,像吵架又不像。先生说,是前楼的一位老人跳楼死了,警察来了,拉起了警戒线……听着渐渐传来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心里一阵难受。自杀虽然天天发生,当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时,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什..
净化心灵,创造幸福人生
师兄们吉祥!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师兄们分享,我进入三级修学三个月以来的收获和感悟。我在企业里是做安全管理工作的,学佛之前的我,曾经抱怨和委屈过:安全工作是个“吃力又不讨好”的工作,凭什么我一干就得十几年,何况我平时工作那么努力,工作能力也不差;有时会因工作的事情..
发心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佛弟子
这周学习《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我很有感触。我认识到佛教徒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只求自身福报、不管苍生祸福的消极避世之人,而是以自觉觉他、四弘誓愿为修行目标,积极追求真理的人。每次听四弘誓愿,我都觉得能发如此大愿的人真是不可思议,竟然有这样的心量,要做这样难得的事情。..
最有效的人生投资
我的工作内容中有一项是投资分析。所谓投资分析,是通过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现金流的净现值、投资回报率、回报期限等一系列财务指标,来衡量项目的投资收益,以求尽可能地保证公司能够有效运作资本。学习佛法之后,我开始思考,如果项目可以用财务参数来衡量其投资价值。那么人生呢..
死如归去,归于何处
第二遍学习“念死无常”和“念三恶趣苦”,心中依然排斥。如果说第一遍学习时,心中的排斥是一堵实心墙,这一次是玻璃墙,似乎能够慌慌张张地张望墙里的东西了。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这份排斥,应该是恐惧的另一种表现。确实,对于死亡,我从小到大一直是恐惧的。我不喜欢死,我想生..
要出离家,先经营家
家和出家是怎么一个关系?看到很多师兄因学佛而改善了和家人的关系,书院也把孝亲、亲子、临终关怀和助念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因为家是社会的细胞,要普度众生必须从家入手。与此同时,我也看到很多师兄学佛前后,家庭关系没有改善,把顾家和学佛对立起来,甚至有了出家的念头,于是..
养育之恩,何以为报
各位朋友,各位师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我是三级修学的一名学员,我叫慈梵。很高兴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我们今天谈报恩,说到报恩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父母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如何去报答?我一直觉得我很年轻,来日方长,等父母都老了我再去报答。六年前我的父亲去世了..
心念的力量
初识慧志师兄,是通过智琦师兄在一次慈善培训的分享中:她是一位修学精进的师兄,虽然患有很严重的疾病,但两年来一直坚持参加共修。更让人动容的是,她的先生,一位天主教徒,却愿意每次接送妻子参加共修,默默地支持着她的修学,路上每次单程时间都在四十分钟以上。为了支持妻子..
消除违缘,创造顺缘
——《精进品》修学小结本品主要从断除精进的障碍和增长精进的四助缘来帮助我们止恶行善,转染为净。其中导致不能精进的原因有三:懈怠,卑劣事以及怯弱。这三方面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无明和我执。增长精进的四助缘有信乐力、坚毅力、欢喜力、止息力。精进障碍之一:懈怠在理清精进..
一部电影带给我修学上的思考
这几天,《我不是潘金莲》总是出现在视频网站的显著位置,前段时间单位统一组织看过这部电影,本来是没有必要再看了。经过一年多的三级修学的训练,“轮番修”已成为习惯,这几天闲来无事,作为消遣又看了一遍,竟然产生了写影评的冲动,这可是我的第一次影评哦。电影讲的是一位农..
我的信仰让我做主
信仰一词,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也经常会有人提到: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然而,这个时代真的需要信仰吗?人必须要有信仰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信仰宗教呢?宗教信仰能解决我什么问题?不同的宗教之间我又该如何选择呢?虽然已经皈依佛教很久,但我从来没有..
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这些教义都是劝人为善,做个有道德的人。起初,我学的很欢喜,时间长了,就会好想,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因果真的有吗?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如果人生只有一世,我觉得没必要去做个好人;如果有来世和轮回,我怎么感..
明如居士:八种颠倒
什么是佛法?仲敦巴尊者说:“调伏烦恼为佛法,不调烦恼为非法。”意思是说,一个法如果能够调伏我们相续中的烦恼,纠正我们身口意的错误,这个法就是佛法;否则,若不能调伏烦恼,就不是佛法。阿底峡尊者也曾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意思是说,最殊胜的上..
明如居士:如何孝顺父母?
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学佛唯一要行持的实际上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根本上来说,断恶行善始终要在心地上下功夫;而从事相或对境上来说,断恶行善应当首先从孝敬父母开始。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通过孝敬父母可以培养出一切..
明如居士:畏惧业果
我们知道,鸟儿之所以能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根本离不开空气的作用,可是鸟儿却很难认识到空气的存在;鱼儿之所以能够在水里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根本离不开水的作用,可是鱼儿却很难认识到水的存在。同样,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人之所以能够思维、说话、行动,根..
明如居士:从万法唯心造来思维业果
在佛法的经论中经常可以看到“因果”和“业果”这两个词汇,有人问:“因果和业果这两个词汇所指的意义有什么差别呢?”从字面上来说,因果泛指一切事物的演化过程。事物在演化过程中,前前时刻的存在称为“因”,后后时刻的存在称为“果”。例如,我从一个儿童长大成为如今的样子..
方海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前因后果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须要命中有才能得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听后甚为感叹,非常明白法师所讲的是因果关系。即是人们必须有种福前因,才有得福果实。世间福报尚应命里有时才有,况超脱生死轮回得成正果,若无精进勤修福慧,严持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