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
参禅
怎样排除内心深处的孤独?
当我们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排除这种难忍的心痛呢?我们是否想到过孤独具有不可思议的微妙功用呢?我们是否知道孤独其实能给我们无穷奋斗的生命力量呢?你是在孤独中挣扎呢?还是在孤独中沉默?抑或在孤独中再生?这里,我们对于孤独的解决方法,作一个简单的回顾,着重..
净慧长老禅七开示:何谓不二法门
本来禅堂里没有那么多闲话,我却一天说两次。说来说去,都是说过的话。或者是历代祖师说过的话,或者是自己说过的话。闲言碎语,说多了打闲岔。古代的祖师讲开示都只是三言两语,有时候一句话也不说。比如前两天讲到的南北朝时期的宝志公,梁武帝请他到宫中讲《金刚经》,宝志公升..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我就请教他:“您用功到什么程度,能否说一说?”他开始不肯讲,怕我们闹着玩,后来看我很有诚意,便说:“用功不能往外宣扬,但互相检讨帮忙是可以的。我晚上睡觉时,我会参着话头睡着,早上醒来第一..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人之所以下地狱,做饿鬼,转畜生,不外乎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支配。人之所以成修罗、生天、或者做人,也不超出这六根的作用。乃至于人能成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没有离开这六根。这六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甚至于人生天堂、堕地狱也不离它呢?是不是这六..
由于这个因果 梁武帝遭致"侯景之叛"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
运气不好时如何转运
命运这个话题伴随着人的出生而存在一世,有时候遇到人生的挫折,我们可能在哀怨命运的不公,说自己命不好。但究竟命运是什么呢?是所谓的“迷信”吗?我们做为一个平凡的人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个话题牵涉我们无数代人的一个大问题。星云大师是现代台湾佛教临济宗的一名大德..
琉璃王真把释迦族赶尽杀绝了吗?
编者按:一则关于佛陀弘法过程中亲历的俗世家族惨遭杀戮——琉璃王灭释迦族(Shakya)的惨案,常被作为教化因果常识的教案,至今仍广泛讲述。比如,《参禅要旨》一书中,便被虚云老和尚列为关于深信因果的“办道的先决条件”。相关的论述中,出于对因果及业力的强调,公案被演绎到..
善根浅薄难会善知识 纵使相逢也会错过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
于一切处可见禅:品茶品人生!
【提示】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株洲【禅茶与养生】讲座精彩授课内容节选。在中国文化里,禅、茶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了。古代的禅师六根非常敏感,内在很优雅,超脱美丽,所以称为禅师。为什么?我们喝茶时就知道了,我们要喝茶,就先要选茶、泡茶、还有斟茶,最后才是品茶。对于一杯..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志存无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亦莫抛弃。”宋朝洪州云居宏觉道膺禅师训诫徒众说:“你们既然出了家,就好像囚犯从牢狱释放出来一样,从此走向了生脱死的大道,免除万劫的沉沦,这是你们的造化..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笼统。】我们讲禅跟净土,那是约着教理来说的,是从教理的角度。但是加一个有,有禅有净土,那是从..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注出,则大士恩泽,遍沾群萌矣。随即与玉仙书,说其所以,并将阁下之信,一并寄去。注成刊板,固不必说,不刊,则彼何汲汲然欲祈阁下注也。但注成之后,当将原稿由光处转寄,待彼阅过,则刊木板,或排铅板,方可定夺矣。其万君..
来果禅师:学习参禅的效果有四种 你属哪一种?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甚么道理呢?因为,你们全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说怕妄想,怕昏沉,‘怕’的那个东西,亦是昏沉、妄想做的。怕妄想,不打妄想,还是妄想;怕昏沉,不落昏沉,还是昏沉;你们还晓得吗?大概不容易!虽可以说你们现在打七用功超过平常几..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是专门的禅宗道场,除了参禅打坐,其它的什么都不做,可以说专到极点了。最近几年,那是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我们把这个高旻寺的家风宗旨,稍微做了一些调整,称为“冬参夏学”。冬季,就是现在这个季节,着重在参,其它季节也有..
前世有何因缘今生才能当和尚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证初二三果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恶道。证四果者,方了生死。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断思惑尽,方了生死。初信至六信,尚未了生死。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智慧,已非..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正。第二、方法不明。第三、饮食不调。第四、动静失调。四大是地、水、火、风,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第一、心态不正:是提因有所求或有所惧而来打坐。譬如说,年纪大,肾功能差了,房事变得无能,听说打坐可以强肾强精,..
参禅入定后似活死人 呼吸脉搏都会消失
核心提示:宣化上人,黑龙江省双城县人,美国弘法第一人。1918年出生,19岁时母亲逝世,于母亲墓旁守孝三年,期间剃度出家。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礼忏坐禅、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灵异之事多不胜数,被称“奇僧”。1948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
什么是了脱生死的护身符 你知道吗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朝山礼..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三关相比,是最起码的基本功,所以称之为“小三关”。了生死的第一步就是要修定,而盘腿子又是修定的第一步,腿子盘好了才有机会入定。学佛的人既要能讲,又要能坐。如果光能讲,却坐不得,或..
参禅、悟道、了生脱死
住宗门下的人,要行宗门下的事。你们要晓得:宗门下行的是什么事?若不明了,纵许你住一辈子禅堂,还是一个门外汉。我今天告诉你们一下子:宗门下的事,没有别的事,就是一个参禅、悟道,了生、脱死的事。然参禅是参自己的禅,了生死是了自己的生死,并不是替别人办的;你有天大的..
学习参禅的效果有四种 你属哪一种?
核心提示:来果禅师,生于1881年,湖北省黄冈县人,生来不沾荤腥。12岁时欲出家被追回,家人为娶妻,法师劝妻共同修行,未有夫妻之实。18岁时割肝救父。24岁于江苏句容宝华山剃度出家,精勤苦修。后前往金山天宁禅寺受戒,参话头不懈,1908年在禅堂开悟。遂前往终南山潜修,为巨蟒..
出家人真正该做的是施财还是施法?
核心提示:守培法师,1884年出生,10岁在村中首遇三宝,求出家得遂。少年起便独守寺庵数年。1903年受具足戒,苦阅经书,后至镇江金山寺参禅三年。1911年起行脚参访五台、峨眉诸山,1915年任镇江超岸寺住持。1921年闭关自修。为挽救佛教衰微,培育弘法人才,于1925年在超岸寺创办玉..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老实头颛蒙念佛,念到业尽情空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如来藏妙真如性,悉皆觌体全彰。待至临终,定登上品。其或根机陋劣,未能业尽情空。然以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只要烦恼尚未断尽,仍然无法出离生死。现在的人暂且不说,就说宋代的五祖戒、草堂清、真如喆等禅师,他们的悟处,名扬天下。五祖寺的住持师戒禅师(五祖是寺院的名称,师戒禅师住持五祖寺,故名五祖戒),来生做了苏东坡。苏..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书》,“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印光法师的这个殊胜开示,重温一下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的具体方法。印光法师《与方圣胤居士书》原文:闻有贵恙,想日..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1999年7月1~2日于香港大屿山宝林禅寺及1999年7月10日于香港九龙钻石山志莲净苑)---------------------------------------------------------------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是次,我是应荃湾芙蓉山虚云和尚纪念堂住持济平法师之请,来香港参观的。适逢释..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二、参禅非学问,学问增视听,影响不堪传,悟来犹是剩。三、参禅非多闻,多闻成禅病,良哉观世音,返闻闻自性。四、参禅非徒说,说者门外客,饶君说得禅,证龟返成鳖。五、参禅不得说,说时无拥塞,证等虚空时,尘说与刹说。..